《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學識都 人氣:8.55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

一個真正勇敢的人,一個真正的強者,是在困難中昂首挺胸、意志堅定的人。她敢於面對任何困難,嘲笑任何厄運。因為苦難和厄運不足以損她毫髮反而增強了她的力量--------這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我的啟示。

海倫是一個又聾又盲的女孩,可是最終這位身患殘疾的女孩卻成為了一名世界聞名的作家!這是為了什麼呢?因為她不怕困難,面對厄運的到來從不屈服,勇往直前。

海倫每學習一樣東西,都要比常人付出多倍努力,但她堅持不懈一直讀完了大學,掌握了五種文字。一個盲聾之人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成就,真令我驚訝!如果她沒有超常的毅力和頑強的精神,她根本不可能戰勝病殘,只能靠別人的照顧默默無聞的走過一生。但是她沒有向困難低頭,不僅自己取得了成功,而且還幫助了許多殘疾人,成為了一個知識豐富的人,令人尊敬。我深刻意識到,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在於有沒有奮鬥的精神。平時有人總以條件差呀,困難多呀,作為沒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海倫相比,這些困難時微不足道的!一個人只要懷有偉大的理想和奮鬥的目標,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就不會被客觀條件所束縛,就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海倫不就是這樣的麼!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海倫凱勒的那種堅持不懈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我覺得海倫凱勒那光輝的一生,為我們生活作出了光輝的榜樣,她的生活道路就是我們該走的路!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2

我早就聽説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海倫凱勒的名聲也非常大,但她究竟為什麼感動了全世界,靠什麼事蹟成為了“人類永遠的驕傲”、“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我並不太清楚。

這個暑假,我終於有機會讀了這本書。海倫凱勒的故事一下子就打動了我,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堅韌和自強的力量。《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本自傳,它跟我讀過的許多書很不一樣。書中沒有驚心動魄的場面,離奇曲折的情節,更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但我讀這本書時,好像和海倫早就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跟着她走進了一個黑暗而且無聲的世界,一起感受生命的艱難,一起戰勝各種各樣的困難,一起體驗“忘我的快樂”。

海倫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儘管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但我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她心靈中的光明。在她的世界裏,陽光、山林、飛雪、鳴鳥一樣都不少,海倫對大自然的細膩感受,讓我這個什麼都看得見什麼都能聽見的人,也對許多原本習以為常的事物有了新的發現。海倫凱勒有着驚人的毅力。她在一歲半的時候,被一場大病奪去了視力和聽力,但她並沒有被擊垮。在沙莉文老師的幫助下,通過持久的努力,學會了認讀,學會了拼寫,直到學會了説話。就像她自己説的,“有聽力的孩子可以輕而易舉地學習語言……但是耳聾的孩子卻必須經歷無數的痛苦煎熬,慢慢才能學會。”即使這樣,她從來沒有放棄,她和沙莉文老師一起堅持不懈地努力,夜以繼日地練習,終於可以開口説話了,我甚至能夠感受到她説出一個字時,那種“電流通遍全身的欣喜若狂的感覺”。

靠着頑強的毅力,海倫終於登上了演講台,而且還考上了哈佛大學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她不僅自強不息,還竭盡全力幫助別人,她四處遊歷,在她的奔走呼號下,美國建起了一家家為殘疾人造福的慈善機構。我們應該學習海倫那自強不息的精神,用愛去擁抱世界,用心去汲取知識,用意志去戰勝一切困難。內心的陽光可以温暖世界,慈愛的力量可以帶來光明,這就是海倫教給我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3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的字裏行間洋溢着海倫.凱勤對生活的熱愛。她祈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這個世界,使她熟悉身邊的一切,海倫.凱勤想看到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這卻只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夢。海倫作為一個盲聾啞的殘疾人卻有着超過常人的健康心理。她用自己的所能感受到的,所能想象到的情景,表達自己對求知的渴望和對人類的真摯熱愛。

她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告誡他人,健康的心理是人類成功的最基本條件,有健康身體而沒有健康心理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縱然是身體殘疾也不會抱怨命運的安排,不接受和渴求他人的憐憫,他們會憑着自我堅強的毅力到達理想的彼岸。有位哲學家曾經説過:“勇敢寓於靈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強壯的軀體。”這正是對海倫的真實寫照。海倫憑着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而我這個體格健全的中學生呢,有着良好的學習條件,卻缺乏堅韌不撥的毅力。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啟示是:

一、盡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有位名人曾説過:“什麼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應做的事每天都堅持做。什麼是不簡單?不簡單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

二、要有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海倫在巨大的打擊以及困難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使自己得到信心。下面有一則故事,也説明了這點。兩個成績相當的秀才,赴京趕考,半夜趕路時,遇上喪隊,與棺材擦肩而過,前者十分擔心,覺得這不是一個好兆頭。而後者想:棺材棺材,有官又有財。於是後者考中了狀元。而前者卻榜上無名,這個故事更可以説明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

有人説,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是的,只有戰勝了自己,才是真正的強者。寒假裏,我懷着激動的心情看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心如波濤起伏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海倫·凱勒是生活的強者,也是精神上的強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主人公是海倫·凱勒,她小時候因一次高燒導致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她是一位聾啞人,後來,在莎莉文老師以及有親人、朋友們的鼓勵下,讓她對生活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她憑着自己的努力,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並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還被授予“總統自由獎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書裏回憶了講她的童年和老師如何教她學習的一些經歷。對於殘疾人來説,學習是多麼的困難的。看不見,也聽不見。但就是一個顆不屈不撓的心,讓她戰勝了自己,實現了自己一個又一個願望。她是我心中精神偶像,在遇到對困難時給予我勇往直前的力量和勇氣。

看完這本書,我感觸頗深,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霜王》事件”,這篇文章裏,講了她童年時寫過一篇《霜王》小説,遭到很多人的懷疑與質疑,説不是海倫·凱勒寫的,還有人説她是抄襲的。當天晚上,海倫·凱勒一個人躺在牀上失聲痛哭,“哭得渾身發冷,感覺自己快要死了一樣,恐怕熬不到明天早上了……”讀到這裏的時候,我內心也在哭泣,不被人理解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她把這一段痛苦的經歷寫出來,堅持寫作並慢慢走出了了陰影。我想起我不被人理解和誤解的事情,我寫了幾篇的文章,讓爸爸幫我修改和投稿,後來文章發表了。有人説是你爸一邊説一邊讓你寫的吧。當時,我聽了很生氣。氣憤歸氣憤,我知道,我要寫得更多一些,寫得更好一寫。我要像海倫·凱勒那樣,不斷堅持學習,並相信自己有一天會寫得更好。

想想自己與海倫·凱勒相比,真是太幸福了,我有健全的身體,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優秀的老師,可我不知珍惜,遇到困難就退縮。我從四年級開始學習畫畫,堅持了兩年。上個學期學習素描,面對一個個幾何體,反覆練習,感覺特別枯燥,甚至有放棄不想學素描的念頭。而海倫·凱勒聽不到聲音,學説話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反覆的練習説話。“對於那些發音不準的單詞或句子,我經常會花上幾個小時來反覆練習它們……”在一次次失敗的和疲勞中反覆練習,她戰勝了自己,也戰勝了困難,就這樣她終於學會了説話。這是多麼堅強的心啊!

海倫·凱勒是學習和生活的強者,我也要像她一樣,戰勝自我,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寫的一篇長篇自傳體小説。海倫·凱勒十九個月大的時候因病失去視力和聽力,成為一名既盲又聾又啞的多重殘疾人。但是她一直堅持學習,六歲開始學習説話和盲文讀寫。她的努力終於有了收穫,她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成為一位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殘疾人。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要向海倫·凱勒一樣,熱愛生活,興趣廣泛。我要向她學習,不怕困難,不斷前進。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可以改變我們。小時候的海倫·凱勒是一個小“暴君”,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和教育下,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和學習,這個小“暴君”變成了後來在世界上很有影響的人。

我覺得我很喜歡莎莉文老師,她是一位很負責任又充滿愛心和耐心的老師,她用自己的一生來幫助海倫·凱勒,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

我的夢想是將來自己也有力量幫助別人。我從海倫·凱勒的身上獲得了很大的鼓舞和力量,我會朝自己的夢想努力前進,不斷從生活中獲取正能量,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

馬克·吐温曾説過:“十九世紀有兩位令世界為之驚歎的奇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位就是海倫·凱勒。”也許有人説:“沒有人能體會在那個無聲,黑暗的世界裏會有多少的悲涼與無奈,也不會有人理解聾啞人的生命中會有多少的失望與抱怨。”不,這是錯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告訴了我們身殘志堅的道理。

泰戈爾曾説:“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海倫·凱勒的生命中也出現過失望,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新的希望。她的一生致力於慈善事業,照亮了人們前進的道路。正如她所説: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給無聲的世界帶來希望。

海倫·凱勒是一位殘障教育家。兒時的一場大病奪走了海倫的聽力和視力,年幼的海倫也暴躁過,放棄過。直到八歲時,海倫的父母找到了莎莉文小姐,在莎莉文小姐及其家人的幫助下,海倫再次振作起來,她沉醉於書本中,在書中感受到了世界的真善美,辛勤的汗水是她步入成功之門的奠基石。通過不斷努力,海倫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面對殘酷的現實,海倫勇敢地接受了挑戰,畢業後,她還用自己的全部精力為殘疾人造福,她用行動證明了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

我們要堅強面對所有的不如意,一個人能不能為社會做點什麼,不在於你的四肢是否健全,不在於生活給予你的條件是否優越,而在於你有沒有奮鬥的精神,有沒有認識到生命的意義。一個人只有不放棄,自強不息,平凡的人生才會綻放出不平凡的生命之花!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

最近,我讀了海倫凱勒的著名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看完後主人公海倫凱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生於美國南部,十九個月大時因病失去聽力和視力,陷入盲聾啞的黑暗世界中。可她不肯放棄,向她的恩師莎莉文老師學習,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德克利夫學院,並走遍世界,募集資金,把資金獻給盲人福利。海倫凱勒那不平凡的一生及她與生命抗爭的歷程鼓舞了我,給了我奮鬥的力量。作為正常人的我們很難想像一個雙目失明、失聰、失語的人,可以用心去感化天地萬物,海倫就用心靈傾聽了世界最美的音樂,觀賞了最美的風景!

苦難鑄就了海倫凱勒堅強的性格。她以親身感受告誡世人,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成功的最基本的條件,如果一個人沒有健康的心理就難以成就一番事業。要珍惜啊!生命只有一次!

讀完這本書,我深有感觸:即使我們身體殘疾也不要抱怨命運的安排,更不要渴望接受別人的施捨和憐憫,我們要有自信,要自立、自強、堅持不懈地奮鬥,總有一天會到達理想的彼岸的!

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但她卻有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勇氣,她用自己奮鬥的一生,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像警鐘一樣提醒人們:請珍惜生命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

在我看過的課外書中,最讓我震撼的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經典鉅作。

書中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出生於1880年6月27日,19月大的時候被病魔奪走了視力、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但她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依舊樂觀向上。她的啟蒙老師莎莉文小姐是影響她一生的人,在莎莉文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幫助和鼓勵下,海倫用頑強毅力克服了一切困難。她很好學,雖然生理上有缺陷,最終衝破逆境學會讀書和説話,學會與人溝通,還學會騎馬、滑雪、下棋、戲劇演出等本領。她憑自己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考上了哈弗大學併成功畢業。最後成為了著名的盲聾慈善家、作家和演講家。

海倫凱勒是位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她的感人事蹟深深的震撼了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她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而我們健全人呢?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勤奮學習、刻苦學習呢?與她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我有健康的身體,有優越的學習環境,還有優秀的老師,可我不懂得珍惜,遇上一些小小的困難就要退縮,或是把問題留給媽媽。自從看過這本書以後,我要以海倫凱勒為榜樣,學習她堅強不屈、迎難而上、永不退縮的樂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