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讀三國演義有感12篇

學識都 人氣:4.37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讀三國演義有感12篇

讀三國演義有感1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根據三國時期的故事編寫的小説。裏面的人物描寫得很生動,戰爭場面十分精彩。魏國的曹操軍隊最強大,吳國的孫權最富有,只有劉備最弱小。但是,劉備手下有關羽、張飛、趙雲等超級大將,特別是諸葛亮軍師精通兵法、神機妙算,最後劉備終於強大起來建立了蜀國。

魏國、吳國、蜀國一直相互戰爭,其中很多故事不但好看,而且很有教育意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三國演義有感2

今天,我讀完了三國演義,不禁有許多感受。

三國演義是寫劉備、孫權、曹操所統領蜀國、吳國和魏國爭權的故事,從桃園三結義到蜀、吳兩國落敗有一段非常長的過程。三國演義中仁厚的劉備,忠勇義氣、自信傲慢的關羽,絕頂聰明、無所不能的諸葛亮,英勇的趙雲,狡詐酷略而又雄才大略的曹操以及心胸狹窄的周瑜,忠厚的魯肅……都給了我深刻的印象,一直忘不了這些人。

讀三國演義有感3

也許大家都聽過在中國歷史上有一段三家分漢的故事,這段故事不僅此後各朝各代的文人都知道,就連現在的人們也不忘那分漢的壯觀場面——這就是《三國》。

説起《三國演義》,大家便會很自然的想起了胸懷大志、仁義之至的劉皇叔;想到智謀超羣、神機妙算,為蜀漢大業鞠躬盡瘁的諸葛孔明先生;想到英武非凡、忠心耿耿、義重如山的漢壽亭侯關羽;想起藝高勇猛、正氣凌然、堅不可摧的莽張飛;想起老奸巨猾、假仁假義、居心不良的曹孟德;忘恩負義、陰奉陽違的孫權……

《三國演義》共一百二十回,回回引人入勝,無論是“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還是“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無不叫讀者拍手稱快,就連我也被書中人物那料事如神的英雄氣概所打動,所吸引。

其中諸葛亮的形象深深地打動了我。他未出茅廬先知“魏蜀吳三分天下”;“博望坡”設計燒曹營;“新野”留空再敗曹營,又以“三寸不爛之舌”舌戰羣儒,使東吳百官無言以對;智激周公瑾;連吳蜀之力共謀興漢大業;又以“苦肉計”火燒赤壁而使曹操望而生畏……

在讀到“諸葛亮三氣周公瑾”時,我再一次佩服諸葛亮的計謀,而為周瑜的才智出眾,但終因心胸狹窄而氣絕身亡感到惋惜,從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做人不能嫉賢妒能、心胸狹窄,更不能瞧不起別人,如果想方設法去陷害別人,自己終會嚐到苦果的。

“為將者,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以庸才也……”古人在沒有任何先進儀器的情況下,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再瞧瞧我們呢?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裏,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浩瀚的圖書,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刻苦學習呢?

孔明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耗盡心血,鞠躬盡瘁,效犬馬之勞,為蜀漢大業奉獻了多少力量。可還沒來得及享受一下榮華富貴便“大漢丞相歸天了”。想到這,我的心便隱隱作痛。哎!諸葛孔明先生一生坎坷,不顧身體虛弱,為蜀漢日夜操勞,正可謂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啊!我們不也應該向他學習嗎?我們雖然沒有諸葛先生那樣聰明的頭腦,但也應該效仿古人,好好學習

我願立諸葛武侯之志,為國為民盡我全部力量,振興中華!

讀三國演義有感4

這是一本非常古典的名著,它講述了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期間的故事書中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種軍事策略。寫的主要人物有:曹操、劉備、關羽、張飛、孫權、諸葛亮、周瑜、魯蕭等等。

先講劉備吧,他深受百姓與將臣的愛戴,劉備的能力體現在用人上,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徽,進而幸得徐庶,受二人指點三顧茅廬,請來了天才諸葛亮之後又收服博學多通的謀士幫他抗東吳,戰曹操。他很愛護人民,像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寧願失去自己性命也要保護人民。看着趙雲大將抱着小劉禪殺出曹軍的重圍,心疼的將親生骨肉棄之餘地,一個賣草鞋的人能從一無所有到三分天下得其一,正因劉備有高尚的品質,所以才獲得了百姓的愛戴和將臣的尊敬。

接下來講諸葛亮,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施空城計、這些全部都是常人想不到的,在書中,諸葛亮的人物形象特別簡單,身長八尺,面如觀玉。與常人無異,但是他的所作所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完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做人要心胸寬廣,不要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而且還要考慮大局,要把眼界放的更寬更遠,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讀三國演義有感5

暑假裏我看過許多書,如《窗邊的小豆豆》《特種兵學校》《荒島歷險》……但是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説,作者是元末明初傑出的小説家羅貫中。主要作品除了這本《三國演義》之外,還有《三遂平妖傳》等其他作品,其中《三國演義》這本書為其代表作,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這本書主要講的東漢末年皇帝昏庸無能,宦官專權,朝廷腐敗,百姓苦不堪言,進而爆發了大型農民起義——黃巾起義,亂世之中一代梟雄與英雄人物競相湧現。

其中劉備最讓我佩服,因為投奔他的英雄人物都對他忠心耿耿,這是為什麼呢?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我明白了,就拿“三顧茅廬來”説吧,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三次前往他的住處拜訪,第三次諸葛亮在睡覺,他在外面站了半個時辰,最後他的真誠和求賢若渴的精神打動了諸葛亮。正因為劉備的真誠,他才會答應劉備的請求,這才有了諸葛亮後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回報。

世上沒有不解之題,除非你沒有打好基礎。我們要學習劉備堅持不懈從小事做起的精神。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書中藏着人生哲理。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須從小事做起,人生也是這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果你想着完成一件事就必須踏出艱難的第一步,打好基礎,否則你只會有一腦子的空想。

這本書不僅僅向我們展示了三國時期魏蜀吳的內爭外鬥,更為我們展示了眾多的英雄豪傑的形象,他們或武藝高強,或智勇雙全,或果敢勇毅……我們從他們身上都能學到很多很多。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我想是因為它能夠帶給人們許多的人生啟迪。正如莎士比亞所説的一樣:“1000個讀者,有1000個哈姆雷特。”相信你們去讀《三國演義》,也會有許多的收穫。

讀三國演義有感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尺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年一度的寒假又來了,這期間我看了一本書,叫《三國演義》。這本書裏面有許多人物,每個人都有獨特鮮明的性格,仁義之君劉備,奸雄小人曹操,高傲又重義的關羽,機智過人的諸葛孔明先生等。其中我最喜歡:血染徵袍透甲紅,亂世誰敢與爭鋒。一杆銀槍無人能敵,越戰越勇,殺得敵將聞風喪膽,招架不住。一把青缸劍削鐵如泥,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能受得了如此之稱號者,乃趙雲,常山趙子龍。

趙雲,字子龍常山人氏,五虎將之一。身長五尺,威風凜凜,濃眉大眼。從小就酷愛槍法,14歲就拜遍河北名槍師,16歲經人指點投師于山東琅邪著名槍師童原門下,學藝只一年,因天資聰慧,而且勤奮,所以盡得真傳,初投袁紹帳下。但袁紹是個昏君,趙雲看不慣它的所作所為,就投於劉備。

在長阪坡一戰,蜀漢人民大舉南遷避難,但劉備妻妾糜夫人帶着阿斗(劉禪)深陷曹操大軍之中。但子龍為救劉備之子,不顧一切的單槍匹馬深入曹操大軍中前去解救。糜夫人為了不拖累趙雲,就跳井自殺,趙雲把牆推倒後將糜夫人埋後就帶着阿斗(劉禪)殺出重圍。子龍在十萬曹軍之中來去自如,所向無敵,無人可擋,一人斬殺猛將50餘名,斬傷猛將100餘名。韓榮、張頜、曹仁、毛介、于禁統統都被趙雲所傷,趙雲也傷餘數10處。最終趙雲突出了重圍,將劉嬋帶到了劉備面前,只説了一句:“少主未醒。”劉備在事後這樣稱讚趙雲:“子龍渾身是膽也。”

趙雲,不僅有勇,而且也有謀。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名全軍回國,讓趙雲斷後。趙雲不動聲色,沉着應對,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命令部隊在暗中埋伏……不久,司馬懿的軍隊到達。霎時,萬箭齊發。司馬懿生性多疑,以為後面還有更多的伏兵。就惶恐的下命令:“窮…寇莫追…窮寇莫追…”語音未落,司馬懿的馬就中了一箭,倉促逃跑。事後趙雲以零傷亡的成績,讓諸葛亮喜出望外。還稱讚趙雲説:“子龍,有勇有謀也。”

在諸葛亮第六次北伐時,趙雲病亡。諸葛亮頓時呆若木雞。接着對天長歎説:“老天斷我一臂啊,老天斷我一臂啊!”沒過多久諸葛亮也身亡與五丈原。

趙雲,20歲就投靠劉備,60歲病亡。40年的戎馬生涯,立下無數的赫赫戰功。其中著名的戰役有:斬裴元紹,奪卧牛山,單騎救主,截江奪阿斗,拒漢水單槍寡敵”這種種汗馬功勞,皆出自常山趙子龍之手!

我敬佩子龍。敬佩它的膽,穿梭於百萬雄兵之中。我敬佩它的勇,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我敬佩它的.謀,零傷害嚇跑司馬懿。我敬佩它的忠,為救少主不顧自身。所以我在這樣稱讚趙雲:“有勇有謀,穿梭雄兵之中。肝膽相照,救主不顧自身。”

讀三國演義有感7

中國的四在名著,大家應該都知道,有《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三紅樓夢》,我看的第一本就是《三國演義》,這,是我最喜歡看的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講了一個哲理,即“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故事開頭,便是統一的東漢搖搖欲墜,黃巾起義、董卓生亂。接着,曹操與袁紹大戰,勝利之後建立了魏國,率兵進攻住在江南的孫吳,於是引出赤壁之戰。赤壁一戰後,三國漸漸形成。可最後,魏國也被晉取代,晉國消滅了蜀國與吳國,最終天下一統。這就這樣道出了一個重要的歷史規律。

在《三國演義》當中,我最喜歡以最敬佩的人是諸葛亮,他十分的機智、勇敢。知天時、曉地利,識人心,巧妙地解決了一個個不可能的難題,又給對手一個有力的回擊,最終往往會取得勝利。比如草船借箭,他算出三日之後必有大霧,又算出周瑜心胸狹窄,魯肅老實,曹操生性多疑,並計算好了逃跑時的速度。看到這裏,我的腦海中彷彿浮現了這樣的畫面:一艘艘扎着草人的船在大霧中朝曹操大本營駛去,然後曹操讓射手朝船放箭,當稻草人上扎滿箭後,順流而下,回到了吳軍的大本營,讓周瑜甘拜下風。

在三國中,我最喜歡的場景是火燒赤壁。它講的是曹軍與吳軍在赤壁決戰,諸葛亮算到東風來臨之時,假裝上祭壇求風。周瑜與黃蓋也擺了苦肉計,讓曹操誤以為黃蓋是來投降的。當然,他們也在曹操的軍隊中插入了內奸“龐統”,龐統想到曹軍團隊許多軍人水土不服,就假意向他獻策,讓曹操把戰船鎖在一起。然後東風來了,黃蓋奮不顧身點燃了曹操軍的戰船,在東風下,又由於戰船鎖在了一起,曹操的軍隊要麼被淹死,要麼被燒死,要麼被隊友踩死,要麼被周瑜的隊伍殺死,總之,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元氣大傷,只剩下一隊殘兵敗將,又敗走於華容道,最終活着回到許都的寥寥無幾。

我喜歡赤壁的原因,是因為吳軍十分機智,把計策安排的的十分完美,把事情做的十分完美,不讓一點點缺少導致戰鬥的失誤。他們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能與對手硬碰硬,就懂得用智慧,而不是用蠻力將對手打敗。這一點我十分敬佩。

《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你值得擁有。

讀三國演義有感8

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出自元末明初羅貫中之手,這部書從上到下處處是精華,文中對每個人物的細節、性格特點都描寫得鮮明顯著。

此書主要講述了自皇帝病重後,先有了黃巾軍反叛,而後又出了袁紹、曹操、董卓三位領袖人物。至官渡大戰,羣雄殺董卓,魏國殺出重圍,成為了強國。反看漢國殘部,早已被弄得一團糟。於是天下分成三個大國,魏、蜀、吳。然後劉備得孔明相助,發動赤壁大戰,魏國遭到重創。後來吳國將關羽斬殺,張飛氣急敗壞鞭打士兵,遭刺殺。劉備去圍剿東吳卻遭到算計,傷亡慘重,之後便在白帝城死去。而後主劉禪不管理事務,反而投降於魏國,而吳後主見這樣,也投降於魏國,而魏國後主卻遭謀反,被篡了皇位。至此,天下歸晉。

文中關羽那忠於主公,驍勇善戰的性格特點,一過目就令人難忘。在那次被曹操擒獲後,應了曹操的要求。可當他得知他的大哥就在幾千裏外時,不惜費盡力氣將兩位嫂子帶上,一路飛馳,過五關斬六將,負了傷,狂奔五天五夜,終於與劉備會合。同時他的勇敢,意志力堅強也值得我們學習。記得那次他在戰鬥中中了毒箭,華佗來為他刮骨療傷,本以為他會疼痛難忍,誰想關羽一邊下棋,一邊讓華佗做手術,術中他更是一聲不吭,做完後華佗直説了不起,由此可見關羽真英雄也!

文中劉備、曹操、孫權難道均為偽君子也?不,相反,他們都因一句話而敗落,此話便為“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可防人之心切莫無啊!”在我看來:

文中人物難道不是英雄也?劉備有着一顆報國赤子心。曹操有着一顆聰明謹慎的頭腦,那麼為何他們皆無好下場?也還是上面那句話。關羽華容道放了曹操,本講的是義氣,誰曾想換來的卻是恩將仇報,文中的蔣幹本去害周瑜,可曾想過被周瑜害?赤壁大戰中,曹操可曾想過自己被一臉憨相的黃蓋給策反損失了兵馬千萬?想過鳳雛給自己出的不是妙計,而是來自敵人最可怕的陰謀,可曾想到……所以不是一切事物都是善良的,再看後面天下統一的局面,實在是可惜,哪怕是三國歸魏我也開心,只可惜他們的後主要不是不務正業,就是遊手好閒,更有甚者貪圖美色,可惜!可惜!怪就怪造化弄人吧!

三國一部讓人不捨的書,文中的人個個是精英,可是卻均無佳果,無論是善還是惡,是有着一顆報國心的劉備,還是為人和善的東吳之主孫權,還是預想得到天下的奸雄曹操,或許有着一顆忠心的關羽,三國至此又有何評呢?這便為三國!

如今雖然自甘寂寞,遠避山上,但卻依然時常會有些身不由己的悲哀。可是最近我已經懂了,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子的。

讀三國演義有感9

今年寒假,我再次翻閲了《三國演義》一書,每一次看我都有新的收穫。

《三國演義》一書主要講述了漢朝末年,朝廷昏庸,曹操、劉備、孫權先後產國魏、蜀、吳,三分天下,經過幾十年的相互吞食,魏司馬氏奪權,先後吞來蜀、吳、最終統一天下。

總觀全書,作者書中的主角明顯是蜀國,讀都自然喜歡蜀國一點,一般是蜀軍敗,則傷;曹軍敗,則喜。我也在這列大軍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隆中人,劉備三出茅廬後進入蜀國政壇,以超高的智慧協助蜀國站穩腳跟,開疆擴土,赤壁之戰他功不可沒,三氣周瑜他削弱敵國,七借荊州他兵不備刃增蜀疆土……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劉備臨死前承諾:“鞠躬盡瘁,死而後以。”他的忠心耿耿深深刻進了我的心中。可這位“智絕”,本來可以有更大的功勞,統一天下也不為過,但劉備去逝,劉禪繼位,蜀國大勢已去,七擒孟獲,七出祁山,是他在兑現對劉備對蜀國的承諾,就連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然在軍營中勞作。時隔千年,杜甫也在詩在感歎:“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就是這樣一位智絕,用忠心,智慧而流傳千古,怎不令人敬佩而印象深刻呢?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諸葛亮七出祁山有點兒循規蹈矩,去攻克魏國也不止只有祁山一條路,再説了祁山很貧瘠,就算得到了也沒什麼用。如果諸葛亮當時會仔細想想,蜀國也許也不會這麼快就被滅了呢。

《三國演義》一書,重現了當時戰火紛飛的時代,讓讀者也能在感歎之餘,思考一切可能。

三國成立了諸葛亮也應該不會後悔了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10

《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説,是歷史演義小説的經典之作。描寫東漢末年至西晉統一全國這段歷史。在這一時期農民起義風起雲湧。

説到《三國演義》,我感觸最深的人物,便是關羽了。初見關羽,是在“桃園三結義”中,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人,一直流落江湖。他身高九尺,須長二尺,面如重棗,丹鳳眼,卧蠶眉,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猶如天神下凡。他們劉關張三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其中,關羽是有勇有謀的義士。

關羽是忠義的化身,一路追隨劉備的他,在“千里走單騎”中,和劉備、張飛二人走散後投奔於曹操門下。身在曹營心在漢,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依然不忘舊情。後因收到劉備的書信,決定千里尋兄,掛印封金。曹操挽留不住,為之感動,率眾為關羽送行。後來在赤壁之戰中,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也重情重義,不乘人之危,放走曹操,甘願領死。他忠、義、勇、智的故事,讓世人傳誦。

關羽不僅忠義,還是一個勇敢的豪傑壯士。在“温酒斬華雄”中,他只是一個馬弓手,只有曹操看好他。關羽還沒有喝温酒,“提刀便出”,不久提着華雄人頭,“其酒尚温”。不僅説明了自己的實力,還使別人刮目相看。後來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一路上遭遇層層阻攔,憑一己之力,斬獲六員大將,有勇有謀,英勇無畏。

關羽個性鮮明,他忠貞不二,矢志不移,有仁有義,膽量過人,可惜結局不圓滿。他的弱點就是過於自負,他因“虎女焉嫁犬子”拒絕了東吳的求婚,結果被呂蒙偷襲荊州,敗走麥城,兵敗身亡,蜀國因缺失一員大將,漸漸走向衰敗。

“漢朝忠義無雙士,千古英雄第一人。”這是對關羽一生高度概括的一副對聯。關羽對後代人的影響還不止這些,現在各地還建有關帝廟,表示後人對關帝的緬懷之情。

關羽這種俠肝義膽、勇敢無畏的精神品質,令我欽佩。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説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現代人也要對他們的事蹟有所瞭解,在學習與生活中不走他們走過的彎路。

讀三國演義有感11

寒假時,兒子的老師給家長佈置了作業,寫一篇讀後感。在兒子的督促下,我又一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人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蟬,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説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佔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説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時年盡二十六歲。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當我們羨慕地看着別人成功時,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艱辛。就像冰心説的:成功的花,人們只驚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我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讀三國演義有感12

今年暑假,我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至西晉初的一段漫長的歷史。我讀後眼前還浮現着一個個故事,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當我讀到“孔明正焚香彈琴,笑容可掬,使司馬懿撤軍回城”時。我認識了諸葛亮的儒雅風格。這讓我想起了我去年的一件事。一次與朋友玩,有一個朋友受傷了,腿上鮮血直流。大家有的叫大人;有的驚慌失措;有的哭……而我沉着冷靜,想了一個辦法。我説:“大家不用慌,先用一張紙止血,再拿白布包紮;最後,大家把她送到醫院,不就行了?”大家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雲霧見到了青天。大家有的拿白布;有的拿紙;包紮好後大家送她去了醫院,醫生清洗了傷口,敷上藥,包紮好了傷口。以後,我們做事不要驚慌,沉着冷靜想辦法,什麼事也會迎刃而解。

當我讀到周瑜“為了東吳,諸葛亮必須離開這個世界”一句時。我怎麼也想不通:人家諸葛亮又沒惹怒你,而你卻要殺他,這也太殘忍了吧!做人不能向周瑜有嫉妒心,正巧,我的身邊也有這麼一件事:一次期末測驗我的語文考了98。5分,是全班第一。郭子瑄一些朋友為我高興,而李丞正很是不滿,小聲嘀咕:“她一定抄答案。”於是,沒過幾天,我在一堂數學課發言了幾次,李丞正沒有一次聽我講話。氣的趙老師走了出去。李丞正還在背地裏説我。楊老師知道後説:“嫉妒心是一條毀滅人類心靈的毒蛇,這樣遲早有一天,它會吞了你的。”我不能像李丞正他們一樣嫉妒他人,要學會多多向別人請教,使自己的知識充實。

《三國演義》告誡我們:天下不是爭來的,而是人與人真誠互信得來的,只有大家和諧相處,真誠待人,世界就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