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師的職業技能?

學識都 人氣:1.99W

職業核心能力是在人們工作和生活中除專業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讓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並根據具體情況如何選擇和應用。教育部指出,要“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並在辦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中要求測評學生的“自我學習、信息處理、語言文字表達和合作協調能力”。同時,教育部與其他部委的相關文件中也一再強調學生以及職業人士的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教師的職業技能?

作為老師如何提高教師職業能力呢?

一、要有超前的學習能力,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堅持通過閲讀吸納各學科知識的營養,善於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努力成為全社會的榜樣。   (一)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必須學習對教學有指導作用的基本理論,包括研究學科權威人士的重要觀點,以及教育教學思想,先進教學經驗和理念等,使其作為教學的指南。

(二)重視學科知識的學習。

必須重視普通文化知識和學科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學習,使自己始終站在本學科乃至相關學科知識的前沿。經常學習,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做好筆記,寫一些教學經驗體會,加強專業知識的積累,從理論的高度認識和分析教學過程,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研究,不斷總結,教學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同時,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指導和教師繼續教育,使教師素質達到一個相對成熟的水平。

二、具有較高的教學能力,這是教師的核心能力。對所有教師而言,解讀挖掘教材、確立教學目標、完成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進行教學評價是需要不斷學習完善的常規技能,必須與時俱進。要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等多種途徑,不斷提升這方面的能力,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逐步提高。

(一)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

研究教法要提倡改革,鼓勵創新,培養創新人才。開展創新教育,就必須具備創新意識,在教學中教師採用靈活機動的教學方法,堅持摒棄“保姆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要大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實現“能力和創新精神並重”的教學原則。熟練掌握現代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教育教學技能方法,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因材施教,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追求卓越的創新意識,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經常開展校與校的聽課活動,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取長補短,切實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

(二)重視教材內客的研究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樹立課改意識,以新的課程觀、教材觀、課程資源觀審視、規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以更寬、更高的眼光設計教學,看待學生,不再侷限於教材,只求一時的教學效果。

(三)重視學習方法的研究。

在教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研究和解決學法是教學面臨的新課題,應該承認,我們在這方面還很不夠,還很薄弱,這就要求我們善於發現學習規律,利用規律卓有成效地進行學習,達到“降低負擔,提高質量”的目的。主動性是自主學習方式的核心特徵,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表現為“我要學”,而“我要學”是基於學生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其表現為學習興趣和學習責任,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説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總是感到自己是在被迫學習,效果就會事倍功半。

三、教師應具有反思能力。新課程改革呼喚反思型教師,學校發展和教師自身專業成長都需要教師學會反思。

教學,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活動,教師應對自身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持續的反思,並通過反思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達到提高質量的目的;反思不只是對教學過程的回顧,不只是看漏的環節,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實施過程中哪個環節出現了什麼問題,今後要如何解決問題。“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也在此。教師的反思包括對教學設計的反思,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對課堂教學羣體行為的反思,對教學評估的反思等。

四、教師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教師從事科研,將是21世紀教師區別於以往教師的一個顯著標志。教師只有由教育型向學者型的轉變,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和素質教育的需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要善於把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課題,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分析和研究,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做科研型教師就要邊教學邊教研,對自己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其理論昇華,成為規律性的共識,在教學中發現問題,通過教研解決問題,形成教學和教研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教學新模式,進而探索和發現新的教學規律、教學方法。

五、教師應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居於首位的應當是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努力成為受學生喜愛歡迎的老師。當今的教師需要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要學會處理好各種關係,尤其是要協調好與同事、家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