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節優秀演講稿範文(精選5篇)

學識都 人氣:1.51W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當下社會,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怎麼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技節優秀演講稿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科技節優秀演講稿範文(精選5篇)

科技節優秀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節。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春天的早晨,為了“體驗、創新、成長”的科技夢想,我們實小師生相聚在一起,滿懷着憧憬和希望,拉開了“日照市實驗小學科技活動節”的帷幕。

翻開人類的發展史,從遠古的鑽木取火,到新型能源的充分利用;從古代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到現在的相隔千里卻近在咫尺的地球村;從古代的風餐露宿、日夜兼行到現在高速快捷的交通工具人類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無不得益於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無不得益於對科學技術的掌握。可以説,是人類造就了科技,科技也成全了人類,人類和科技是相互依存的。

在充滿幻想的科技節裏,讓我們為夢想插上翅膀,把智慧的涓涓細流匯成滔滔江水,汪洋大海。閒暇時,讀一本科普讀物,賞一部引人入勝的科普電影並記錄下感動你的科技發現;抓住靈光閃過的瞬間,出一份圖文並茂的科普手抄報,寫一份充滿奇思妙想的小論文,做一件凝聚智慧火花的小發明。當豐富多彩的科技知識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往科技城堡的大門時,靈巧的雙手和活躍的大腦會帶着我們攀登上科學的高峯。看吧,神奇的校園星河科技館也向喜愛他的同學們敞開了懷抱,他在召喚,召喚更多的優秀作品充實它的空間。

走進科技節,讓我們身體的各項器官跳動起來,或看或説,或寫或畫,或觸摸或感覺,在科技的海洋中,擷取一朵朵美麗的浪花,編織成一個個神奇的夢,養成對科技活動的興趣和從小愛科學的精神。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中國的強大,不在他人,而全在我中華少年。承載着祖國崛起的希望,讓我們實小的少年擎起振興中華的接力棒,用振聾發聵的聲音大聲吶喊:科技創新,捨我其誰!

同學們!科技節的舞台已經搭好,帷幕也正在徐徐拉開,讓我們行動起來,用激情和活力,用聰明和才智在這片舞台上盡情演繹實小學生的風采;以睿智的科學思維和敏鋭的科學眼光,積極地實踐,大膽地想象,勇敢地創造,讓科學的種子在我們幼小的心田生根、發芽、開花;讓科學的精神在校園裏暢快地演繹,淋漓地發揮!

最後,預祝此次科技節活動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科技節優秀演講稿2

同學們、老師們:

早上好!金秋十月,陽光明媚。讀書節剛落下帷幕,科技節又拉開了序幕。本屆科技節的主題是:宣傳、體驗、競技、實踐。我們的口號是:感受科技魅力、體驗競技快樂。今天我們隆重舉行開幕式,希望大家瞭解科技節內容,積極參與科技節的各項活動。

本次科技節是繼去年科技體育節之後的又一次創新,更突出科技內涵,科技的含金量。整個科技節我們劃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宣傳日、體驗日、競技日和實踐日。

下週是宣傳日,今年安排的是觀看科普電影,哪兩部電影我們先保密,咱們拭目以待。13周,我們將迎來體驗日,整個校園將變成科技校園,每個教室會裝扮成為不同的體驗館,同學們可以拿着體驗卡去感受科技帶來的神奇,體驗科技帶來的快樂。例如,昆蟲館裏你或許能觀察到不一樣的螞蟻,植物館裏你將看到不同的種子,還可能親手種植花草,虛擬天文館你或許會見到百年一見的日食或是月食,體感遊戲館你可以心情地打球……我相信,你會覺得很神奇,玩得很開心。

競技日,你將和同學一展身手,一決高下,看看誰的竹蜻蜓飛得更高,誰的紙飛機射得更準,誰的紙船裝更多的硬幣,誰的紙牌搭得更高,誰的遙控車跑得更快。

實踐日,讓我們一起動腦、動手,用心去創新、用心去創造。

同學們,科技改變生活,科技引領未來,讓我們伸出雙手去擁抱生活,感受科技、體驗科技,祝大家過一個快樂、充實、有意義的科技節,祝大家在科技節中收穫滿滿。

謝謝大家!

科技節優秀演講稿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學校歷時3個月的第三屆科技節勝利完成了組委會提出的任務,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對為本屆科技節付出辛勤勞動的各位輔導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對積極支持和熱心參與本屆科技節的各位領導、年級組長、班主任表示誠摯的謝意;對在本屆科技節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

本屆科技節以“科技就在我身邊”為主題,活動既有技能的展示,也有思想的翱翔,還有詩意的`飛揚;在啟迪思維能力、加強動手能力、培養科學素養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本屆科技節的活動既保留着徵集科技創意、撰寫科學論文等傳統項目,也創造性的舉辦了“生態與環境攝影大賽”,時間膠囊物品徵集等活動,從而使同學們的素質得到拓展,個性得到張揚,激情得到釋放。整個科技節期間,共收到科技小論文100篇,“生態與環境”攝影作品81幅,科技小製作8件,電腦作品11件,科技手抄報37份,徵集時間膠囊物品——五年後科技展望111份。其中有93件作品,120人次在本屆科技節獲獎。通過舉辦科技節,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的科技參與意識、科技實踐意識、科技競爭意識和科技創新意識,也培養了同學們觀察問題的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創造發明的能力。

同學們,創新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加依賴於創新。從目前來看,我國的經濟總量增加很快,綜合國力得到很大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較大提高,但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經濟增長是以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環境的犧牲為代價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在高技術領域中屬於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不多,在經濟發展中高附值的產品不多,在國際市場上儘管中國的產品很多,但多位資源消耗型的,很多產品我們只能獲得一點加工費。如果長期如此,中國就不能實現自己的真正強大,就不能擺脱發達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制約。所以國家強調創新,強調—教育要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點,不能提出問題,不能打破常規,沒有創新精神就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有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大型演講中提到一個例子:一個問題價值60億元人民幣。上海一箇中學生就開車時緊急情況下人們腳踩煞車往往容易錯踩油門而出現問題,提出在油門上加上一個緊急制動傳感器以免災難的發生,這個設想的潛在市場價值達到60億元人民幣。

我們學校舉辦科技節的目的,就是希望激發同學們創造才能和創新慾望,充分展示同學們的創造成果,讓大家充分意識和感受創新的重要性和意義,希望以此來培養同學們創新的習慣和品格,為國家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品質的人才,為國家富強和中華民族的振興播種希望。也許未來偉大的科學家、政治家、教育家、軍事家和具有創新才能的勞動者就在我們中間。同學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靠我們這些年青人,你們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希望。我希望北師大株洲附校的學子們不要辜負現在的大好時光,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尋找機會發展自己,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我們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老師們、同學們,科技節活動的結束,並不意味着學校科技活動的終結,我在此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廣大科技輔導員一如既往地認真做好學校科技活動的各項組織指導工作;二是希望不斷拓展科技活項目,更新科技活動內容,使活動既具科學性又富有創造性;三是希望在科技活動成果上取得更大突破,爭取在全盛全國青少年創造發明與科學論文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第三屆科技節將成為北師大株洲附校歷史上的一頁,但廣大科技愛好者探索科學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追求科技進步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滯。

現在我宣佈:北師大株洲附校高中部第三屆科技節閉幕。

科技節優秀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可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一年一度的科技節,本着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科學修養,展示學生聰明才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為目的,舉行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首先,請讓我對本次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的領導以及辛勤付出的各位班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在本次活動中取得優秀成績的各位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

本屆科技節從九月開始,歷時近兩個多月。各項活動和比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內容涵蓋方方面面。包括科普知識競賽,小論文、小發明和小製作知識講座和人人蔘與比賽,七巧板和美化板輔導等各項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同學們在科學素養、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技興趣和創造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充分展示了聰明才智,受到了科學技術的薰陶,增長了智慧和才幹,懂得了發散思維、形象思維、觀察能力、研究能力、動手能力對現代人才的重要性。

親愛的同學們,微笑小學部第十四屆科技節即將落下帷幕,但通往科技創新的大門永遠都為你們敞開着。我真心地希望從實驗學校走出去的學生個個都是最棒的,長大後人人都是社會各條戰線的精英。

科技節優秀演講稿5

親愛的同學們:

第六屆校園科技節已伴隨着春天的腳步來到我們身邊,本屆科技節的主題活動是“玩轉綠園”。簡單地説,就是走進我們的綠色校園(下面簡稱“綠園”),去認識身邊多姿多彩的植物朋友!

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萬物復甦、春暖花開。不知同學們有沒有關注過我們美麗的綠園中那一抹抹亮麗的綠色、明豔的紅色、飽滿的黃色?是的,我們校園裏的植物們在這個萬物爭春的好時節,正熱熱鬧鬧地等着同學們去和它們成為好朋友呢!

好朋友之間得互相瞭解,同學們,你知道我們的綠園裏有多少種植物嗎?你知道我們的綠園裏各種植物分佈在哪裏嗎?你知道我們的綠園裏各種植物分別有多少數量嗎?如果請你來認一認,你能叫出幾種植物的名字呢?也許很多同學現在覺得這個挺難回答,彆着急,學校“地球守衞者”科技實踐活動社團的同學們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已經幫這些植物做好了名片,並且幫同學們製作了認識校園植物的導引圖表。今天中午我們會詳細地進行植物名片和導引圖表使用方法的講解。我們相信,經過2個星期的努力,你一定能和綠園裏的植物們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同學們,在這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裏,讓我們爭當小小植物學家,一起來玩轉“綠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