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外出學習心得體會內容

學識都 人氣:1.78W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並記錄下來的文字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教師外出學習心得體會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

教師外出學習心得體會內容

教師外出學習心得體會內容篇一

12月10、11兩日 ,我參加了在牡市舉行的省名優教師課堂展示活動,老師們精湛的教藝和睿智的課堂應對讓我由衷的佩服。在欣賞和讚許之餘,也藉此反思自己的教學。

一、課堂——應是師生共建的一片真實天地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老師從容不迫地走進課堂,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開始授課,教學環節銜接得天衣無縫。聽課老師的視線始終集中在授課教師的身上,全神貫注地欣賞着嫻熟的教學技巧表演,教師當演員的表演水準已充分顯露。然後在一片掌聲和褒獎中,我們不禁要問:在這些所謂“精彩”、“完美”的課堂上,學生獨特個性的思維火花在哪裏閃現?數學教學獨具魅力的美在哪裏閃現?難道順暢的教學流程、先進的教學手段、熱鬧的教學氣氛,就是新課程標準下的理想課堂嗎?

“老師,我還有更好的方法。”“老師,我有補充。”“老師,我發現書上錯了。”……課堂,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老師,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尷尬。課上,學生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不願跟着老師設定的思路走。是將教案進行到底,還是大大方方地順着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進行?

葉讕教授極具精闢地指出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忽視課堂教學過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現。導致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機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新理念下的課堂是活的,隨機生成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是真實的生活經歷。這裏不應該有花架子,不應該有裝腔作勢,不應該有矯情表演。有的是學生實實在在地學,教師真真切切地教。水到渠成的教學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課堂意外也是正常的,更能演繹精彩。所以,當面對無法迴避的課堂生成時,我們應該對它有正確的認識,把這生成及時納入預設的教學當中。在冷場的`時候及時調整,在出錯的時候重構共建,從而使課堂上的生成轉化為教學中寶貴的課程資源和財富。

二、生成 —— 應是師生共點的一盞智慧明燈

現代教學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預設教案的機械執行,而是在課堂上重新生成、不斷組織的過程,是人性不斷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沒有生命氣息的課堂教學是不具有生成性的。從生命力的高度來看,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過程。課堂學情靈活多樣、變化莫測,師生唯有從容迎變、應變,形成高效互動,才能生成課堂,使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1、善於傾聽

課堂上的亮點,源於學生精彩的發言。傾聽能及時發現課堂生成,能使學生感受到關注。課堂上一次無意識的傾聽,往往能使教學得以昇華,使教師真正意識到課堂上生機勃勃的一面應該是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教師的上課應該隨着學生的狀態而調整、改進,這樣課堂才會有生命的活力,當然,這也給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尊重差異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生命個體間的各個方面都充滿着差異。數學課堂就是要將這種差異視為一種教學資源,努力創造條件展現學生豐富多彩的個人世界。

我們的教學對象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承認差異,承認個性就是對學生最大的尊重,也只有這樣才能把富有人文精神的生命意識落實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真正體現以人為本。

3、機動設計

新課程呼喚生成的課堂,但是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在設計時往往喜歡環環相扣。教師怎麼問,學生如何答;怎樣總結,如何過度;學生談到哪裏出示圖片,等等,考慮得甚是周到。這樣步步為營的設計,形成一種“線形序列”,殊不知就在不知不覺間給自己和學生來了個五花大綁!試想,教師在課堂上還有什麼激情、靈感可言?這樣的課堂又能生成些什麼?

所以,教師應審時度勢,相機調整教學預設的良好態度,才使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投入到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活動中,獲得思想啟迪,加深知識理解,促進思維拓展,真正感受自身的價值,感受享受知識的甜蜜,感受心靈成長的幸福。這就告訴我們,在教學設計時切忌作繭自縛。只有將線形設計柔化為機動性設計,老師的頭腦才能卸下重重負擔,從而調控自如:學生的個性才能擺脱層層束縛,得以恣意張揚。課堂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盪漾,靈感迸發,精彩紛呈。

生成,追求的是教學的真實自然;課堂,再現的是師生“原味”的生活情景。這樣的課堂無疑是美的!美在它的不加修飾,美在它的清新單純,美在它的活力四溢,美在它的樸實自然。努力改進課堂教學,讓數學變得快樂,成為一種享受。而這些卻恰恰是考驗教師的課堂調控機制和應變能力,説白了是對教師教學智慧的挑戰。但這些也正這是數學永恆的理想和期盼,是數學的真諦和歸宿,也符合我校提出的辦學特色----“怡美教育”中的“怡美課堂”的理念吧。在我們大力推行高效課堂的同時讓我們理智對待每一個課堂動態生成,讓課堂的生命流光溢彩,這樣的課堂也一定會達到高效。

教師外出學習心得體會內容篇二

12月11日——15日,我有幸到武漢電教館參加了“全省農村遠程教育項目市中心學校項目管理員專題培訓”,並取得了結業證書。在四天時間裏,我一共學習了4個方面的教程並聆聽了關於遠程教育資源介紹及網台的應用等的講座。通過短短四天時間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這次學習不僅開拓了我的視野,加深了我對計算機以及當今遠程教育技術的瞭解,提高了自身的能力,而且還讓我認識了很多老師、朋友,我的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深刻理解了要真正學好一門技術是多麼不容易,任何一門科學技術知識的學成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這需要不斷的親身實踐,不斷的總結,這時才真正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含義。更何況在當今知識更新頻繁的社會,從事遠程項目管理員更應該有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意識,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單憑一兩本書籍,不通過頻繁的實踐摸索,很有可能被時代所淘汰,成為時代洪流之中的犧牲品。所以我時刻告誡自己學無止境,我會始終堅持這一點。

在培訓期間聽了三位老師關於flash8、word、excel、powerpoint等課程。對於我來説,每個軟件都很難學,要想學得精,只有課後的操作練習。雖然時間很倉促,講授過程偏快,但我相信,只要我做個勤奮的學生,一定可以將這四個軟件學精的。

張強老師和楊志老師主要講的是台遠程教育資源的介紹以及網台常見故障的排除。張老師詳細的告訴了我們,遠程教育資源是xx年開始,當時投入了4億元;xx年年8月,台獲國家批覆並開通。過去是時間長,損耗大,而現在是響應快,交互性強,是國家直接發送,衞星傳遞+交互傳遞。楊志老師主要講的是台的安裝及維護管理,並告訴了我們聯繫的qq號及郵箱地址,更方便我們。

經過這次培訓豐富和加深了我對計算機知識及遠程教育更深一層的理解,開拓了做課件思路,使我的創新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讓我更加堅定不移地去探索和追求它。聯繫到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繼續鑽研,認真接收遠程教育資源,讓老師們習慣利用現存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