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學識都 人氣:1.96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音樂基礎教育是需要我們擁有全面的專業知識技能,包括音樂理論,舞蹈、聲樂、器樂等等甚至更多,缺一不可。我一方面覺得像這次這樣的培訓對我來説是不能錯失的一個大好的學習機會;另一方面我又擔心自己跟不上像這樣的專門的針對性這麼強的學習。着實是矛盾了好長一段時間。

這個為期七天天的培訓的內容安排得非常緊湊,首先是三個講座:合唱指揮、舞蹈編排、鋼琴即興伴奏,緊接着就是這三方面的具體指導課。通過認真地學習,我對音樂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全新認識,教學業務能力和水平一定會有有不同層次的提高。下面是我幾天學習的體會:

一、合唱指揮

張老師主講合唱指揮,講課過程中結合一些經典合唱曲進行現場排練,給老師們介紹了很多的合唱指揮方法,收穫頗多:

1、立體教學走進課堂。立體教學即合唱要注重和聲、和鳴、合作、和諧。張老師用立體的合唱聲音培養學生的立體聽覺,營造良好的科學的音樂環境。

2、合唱教學模式多元化、多樣化,適應時代的潮流。合唱教學中加強五項訓練,即:聲、曲、伴、演、合。合唱的表演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有創新、有特色。

二、鋼琴即興伴奏

鋼琴即興伴奏房思園老師講解,房老師從即興伴奏的基礎理論和實踐進行講解和演示。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加強這幾方面的練習:

a、鍵盤練習,大小調的主和絃、屬七和絃。

b、善於學習、勇於探索,反覆比較各類和聲連接做到彈、聽、想同步進行,不斷豐富我們的和聲語彙。

c、不斷豐富和聲視野,要多聽、多分析經典作品的和聲語彙,提升自身鋼琴即興伴奏的能力。

三、舞蹈

通過四節舞蹈技能的訓練學習,不僅陶冶了情操,讓我們以舞激情,樂在其中。在這次的培訓中,通過四位老師"以聲帶情"、"以情帶舞"、"舞以盡情"的教學,使我的舞蹈在原有的基礎中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其實在學習舞蹈時多琢磨、多練習、多體會是找到感覺的關鍵,我在學習中看到老師們優美的動作,聽着入耳的樂聲,我的心為之陶醉。應該説,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此次培訓我感觸最多的就是在以後的教學中要以這次培訓為契機,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我校學生實際,形成我校自己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提升我校的音樂教學水平,更好的為音樂教學服務。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人民教師,是一個讓人一聽就肅然起敬的詞眼。只要你接受了它,它就會成為你畢生為之奮鬥的事業。如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你會在這片潤土上盡情揮灑你的熱血,辛勤耕耘,期待學生們一次又一次的收穫,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蜕變。最終自己的光陰卻在粉筆灰沫的瀰漫中消失殆盡。

今年8月26日—28日,我們參加了由xx縣教育局組織的新任教師崗前適應性培訓,作為新一批入職的教師,內心的欣喜和自豪之情溢於言表。雖然深知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經驗相當匱乏,但是強烈的責任心和十足的自信心,也能讓初出茅廬的我們相信自己能勝任這份工作,相信我們能通過努力奮鬥,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讓我們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在這兩天的培訓中,平易近人的唐孝任局長與其他三位專家從宏觀上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引領我們走向正確的教育發展道路。羊校長與其他三位老師則從微觀上告訴我們如何上好一節課,怎樣去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的伍守仁等五位股長分析了工資與職稱的相互關聯性,這些都與教師的利益息息相關。聆聽了教師們的教導,讓我對“教師”這兩個字的含義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從而對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增添了幾份責任感。

要讓我縣成為教育強縣,實現“名校、名師、名人”的發展戰略目標,首先應該從“名師”入手,總結這幾天的心得體會,我們認為要想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打鐵還需自身硬,為人師表,就得有好的表率。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老師的一言一行將會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產生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自我修養,提高人文素養,加強職業道德素養,規範自己的言行。

第二,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和本領。如果教師自己學業不精,知識不夠淵博,就很難讓學生理解其中內涵,進而失去學習興趣,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產生懷疑。當今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快,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完善自己,適應時代的發展。

第三,提高教師的合作能力。一個好漢,三個幫。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風格,不同的學生也會被不同的教學風格所吸引。因此,教師們應該團結合作,形成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這樣才能教育出德才兼備的學生。

以上就是我通過這次崗前培訓中體會到的怎樣讓自己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通過這次培訓和學習,提高了我們的思想境界,豐富了我們的教學理念,增強了我們教好語文的自信。“美麗校園、幸福師生、理想教育”讓我們揚帆起航,共築“xx夢,教育夢”。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3

在這次培訓中,我們討論瞭如何搞好網絡大集體備課,學習了新課程標準,觀看了xx名師課堂,並間接聽了全國小學名師於永正老師的`報告《關於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我受益匪淺。特別是於老師的報告讓我深有感悟。於老師的課堂簡單、實在,卻又不同凡響,是語文教學的經典之作。那麼怎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使課堂教學做到更加有效呢?

一、要有目標意識及落實目標的意識

閲讀教學應該是有起點有重點的,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課後的練習。我想: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談教學效率,把每一課的課後練習高標準、高要求地完成就是有效教學。除此之外,要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語文教師,要有目標意識及落實目標意識——過關意識。每個年級段的寫字和朗讀一定要落實,要過關,教學中朗讀是閲讀教學的首要目標,該默寫的一定要默寫,該背的一定要背。

二、要做好對話中的“首席”課前,老師要和教材“對話”,把教材讀懂,掌握好

這一環是關鍵。課堂上要講學生不懂的,教學生不會的,少問,少講,多示範。示範是最好的老師,要惜時如金,儘可能減少課堂時間的損耗。

三、莫把課堂當講堂,莫把語文課上成討論課

課堂是學堂,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上要用啟發的、激勵的語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另外,語文課上有些討論並不能給學生留下什麼印象,給學生留下的是字詞、是語感,是不可言傳的感受。討論得太多,開掘得太遠,就會使語文教學變“胖”,耕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園;聲光電一起上,弄的學生頭暈目眩,就會使語文味兒少了。

四、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課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學。課堂教學,是老師、學生和教材三者之間的對話。課堂上,更多的是在老師組織、引導下,讓學生和教材對話。教師關注的是學生,該講的講,不該講的不講,教學生不懂的知識,一定要有過關意識。

五、教給方法,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捷徑

“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可見學習方法的知識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學習方法是學生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所採用的某種方式、手段、途徑。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獨立地探索新的領域,獲取新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去創新。

1、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預習”乃是“學生預先學習”之意,即預習應看作是課堂教學前的準備,是課外到課內的橋樑和紐帶,是鋪墊,也是初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階段。強調預習並形成良好的習慣,其意義在於: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他們主動求教的積極性,提高自學能力。

2、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提高閲讀理解力讀懂課文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從識字、解詞、釋句,到理解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理解文章題目,理解思考課後問題到自己能圍繞課文的某一詞句提出問題,從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到體會其內涵,品味作者遣詞造句,佈局謀篇的方法都需要教。

3、教給學生課外閲讀的方法

老師和學生都很有制訂好讀書計劃,並按照讀書計劃要讓學生利用學得的知識,方法去廣泛閲讀課文以外的文章和書籍,使他們“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在課外閲讀指導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愛“讀”,還要指導他們會“讀”得好,讀得有收效。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遠不止上面提到的策略,還有專家們提出的:準確、深入地解讀文本;精心進行教學設計;靈活機動地實施教學;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創設大問題背景,實施有效對話;適度拓展、堅持練筆等等。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把握住課文的精髓,立足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努力構建有效、實用的語文課堂,我們的語文課程才可能充滿生機和活力。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4

經過這幾天的教職工集訓和崗前培訓,我瞭解到一個黃高人應有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覺悟能力。

這次培訓鼓舞人心,讓我震撼,前所未有,讓我對接下來的從教生涯更加期待,作為一個黃岡人和黃高人我倍感驕傲,下面是我對這幾天學習的五點總結。

熱愛學習,終身學習。

何校長這麼忙能抽出時間看完《時間簡史》,每天閲讀黃岡日報、教育報等,陳校長也在百忙中閲讀古籍,我們再忙也沒有他們忙,有什麼理由不學習呢。

在每節體育課後學會記錄、反思、總結。

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時多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多分享一些教學案列,及時溝通,學會處理體育課中的問題,積極訂閲《體育教學》雜誌,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執教能力,把學習計劃落實到每天,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身處高危職業,更要以身作則。

這些年來,體育事故在體育課中頻頻發生,引起社會和家庭的廣泛關注,作為體育教師,在上課前一定要做好課前準備,及時與班主任、學生溝通,不能參加劇烈運動的學生,要給予反饋信息,關心學生的身體情況,做到防患於未然。

調整方法,調整心態。

去年9月份來黃高實習,帶現在的高二(9)班,這個班很活躍,每個人很有個性,也很聰明。

有一次我讓她們練習排球的傳球技術,她們跑去打比賽,觀看了幾分鐘的比賽,我對她們説:“你們不會打球,在整個比賽中只有墊球技術,沒有與隊友的合作與配合”。

她們很不服氣的説我們班排球在年級是第三名,以後別讓我們參加比賽了,我們本來就不想參加,我當時覺得很尷尬,這件事一直壓在我心裏,那天聽到來自啟黃高中的張莎老師的演講,我恍然大悟,她説:“對待學生要有耐心,不能發脾氣,先震住他們,這樣他們永遠不會服你,要有仁愛之心,多給予關懷和鼓勵。”感謝吳鳳蓮老師的指導,兢兢業業,愛護學生,是我學習的榜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引用偉大教育學家陶行知的話,教學有着一定的規律,但是由於不同的學情、環境、條件等,使得我們在差不多相同的教學內容方面所確定的教學目標不同,引起教學方法和策略的不相同,教學方法科學化的應用於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是我現在要突破的,這將是我從事教育事業在教學過程中遵守的法則。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我説:“空談誤學,實幹興學”。

黃高的“二次創業”不是輕描淡寫的説説而已,它是鞭策我們狠抓教學質量,説實話,辦實事,重實幹,把教學落到實處。

堅持“健康第一”的重要思想,同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讓體育課成為學生緩解學業壓力的潤滑劑。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5

雖然我已工作了兩年,但是這次我還是作為一名幼兒園的新教師,參加了這次的暑期培訓。在為期六天的培訓中,聽了各級教師的講座讓我受益非淺。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着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優秀幼兒教師卻是不易的,通過這次的培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職業,在我的心中也產生了新的火花。

一、認清自己的任務:

正如徐建龍老師所講的,教師的職業是育人。作為一名幼兒園的教師,不光要傳授與幼兒知識,更多的是要讓幼兒身心全面的發展。在王芳老師“主流幼兒教育與非主流幼兒教育的衝突”講説中,讓我瞭解瞭如何做好一名幼兒教師。的確現在的家長以及部分教師,更多關注的是教師教給幼兒的外在可顯知識。主流教育的核心觀點:為孩子終身發展服務,全面平衡促進孩子的發展。這個觀點直接指出瞭如何做好一名幼兒教師。

我們幼兒教師的教育難道只是為了讓幼兒進小學做準備嗎?不是!幼兒教育是基礎,做為幼兒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要傳授與幼兒知識,更多的因該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素質。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段進步中。唯一不變的便是:適者生存,弱者淘汰。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為幼兒走向成功道路作鋪墊,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我們必須意識到這點。

二、提高自身的素質: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因該儘快擁有一眼“泉”。幼兒教育事業在不斷的發展中,幼兒教育者的隊伍在不斷的擴大,這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必須提高自身的素質,不僅僅是自身的文化內涵更因該注重自身的全面發展。擁有良好的理論依據,在實踐中我們可以更好的教育培養幼兒。教師是學生的榜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我們自身所表現的不僅是一名幼兒教師,而是代表着我們北侖的幼教隊伍。

三、熱愛工作的心情:

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每天都有一個新的生命誕生。我們面帶微笑着接受新的一天,給予孩子最燦爛的微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高爾基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孩子是幼兒園教師應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當然更應該做到這一點。師愛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孩子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愛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不斷地挖掘,好似泉湧。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我們要做個有心人,關注每位孩子給予他們想同的愛,公平對待孩子。“愛”給予我們工作的動力,愛我們所從事的事業,在自己有限的時間裏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或許是農夫的寫照。而對於教師,特別是幼兒園教師,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進入幼兒園的工作以來,那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次次的實踐體會,使我更懂得了“累”字的內涵,懂得了“愛”字的結構,懂得了該怎樣去教孩子們。

我想,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是有愛心、勇於創新和思考的智能型教師,這也是新時代對幼兒教師的要求。我也會通過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嚴格按一名優秀幼兒教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已,用愛心去愛他們,用細心照料他們,用真心擁有他們,用誠心感動他們,讓可愛的孩子們擁有更多美好的童年記憶!

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6

一個學期很快就要結束了,在忙碌的一個學期中我參加了學校的青年教師培訓,通過培訓,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穫,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首先,培訓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在培訓中,老師們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當代教師身肩重任、角色特別這一問題,這似乎是一個比較陳舊的話題,但細細體會、琢磨他們的話語,覺得很有分量。

這也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認識:

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

其次,教師是榜樣。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也正是這個意思,這裏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師是管理者。

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第四,教師是父母。

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説教師是父母。並且,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第五,教師是朋友。

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

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

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其次,培訓為我即將面臨的實際工作提供了許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訓中,幾位從事教育多年、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教師的要點和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談到教師的發展問題上,幾位老師都強調了適時調整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終身學習的做法;在談到面對困難如何克服的問題上,各位老師們還提出瞭如何加強教師之間團結合作的方法;使我認識到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

另外,眾多培訓指導老師一再強調,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師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在這次培訓中,各位領導和老師所講述的一些方法,實際上就為我們新老師起到了“揚帆導航”的作用,我覺得包括我在內的所有新老師必須好好地吸收和採納。

再次,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對於剛剛步入教師工作的我們,對新的生活、新的責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而本次培訓中,學校領導和培訓指導老師也十分注意我們的這種心理的變化,他們的講話,從頭到尾始終貫穿一箇中心,那就是充滿對新教師的鼓勵。

其一是鼓勵我們要趕快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環境等。

其二是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改變以往學生時期那種趨向“感性”或者説是“浪漫”的生活態度。

其三是鼓勵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其四是鼓勵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做教學發展的弄潮兒。

這些鼓勵,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高爾基曾經説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也許,對於我們新教師來説,只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才能取得好的開端,而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新的起點需要新的奮鬥,新的奮鬥需要旗幟作為引導,這次崗前培訓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幟,在思想、行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切實的指導和鼓勵。一切工作都需要實踐來證明,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本次培訓精神作為指導,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為教育做貢獻,實現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