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教師學習心得體會模板錦集六篇

學識都 人氣:2.68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學習心得體會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教師學習心得體會模板錦集六篇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

一年一度暑期師德培訓學習。昨天本人聆聽我校校長組織全體老師學習國學經典的講座,從我個人來説,有不少的收穫和體會,現在外國人都學習我們的國學經典,創辦了不少孔子學校。我們國人有什麼理由不學 國學經典。學習國學經典:一:提高自身素養,為教育教學工作打好良好基礎。我從國學與經典中學習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學以致用。二:從國學經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快,自己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太有限,根本趕不上時代的變化。要做好新時代的教師,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現代教師必須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而學習,應該海納百川,應該博而精。新時代的知識技能固然要學。而我國古文化博大精深,更應該是學習的寶庫,知識的海洋經典。

一、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身素養

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養性齊家等等。”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作為教師,我們除了在能力、知識方面外,還應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 説到底就是"業務+人格"。儘管教師不是官,是教育人家,是學者,但是教師要想管理好學生,就要真正地為學校。家長學生辦實事,善於聽取來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

二、學習國學可以提升班級及其他各方面的管理水平

“入則孝,出則弟”。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對的孩子來説是首先應該具備的品質。為此,我學校老師應該經常組織了對學生進行愛心、孝心教育的活動。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體貼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勞動,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共同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

學習了國學經典後,我認為還可以在我們的今後各項活動及班隊課中,加入經典誦讀,如《弟子規》《唐宋詩詞》《三字經》等適合孩子誦讀的經典;其次讓我們的環境與經典對話,收集有關宣傳資料、圖片、佈置校園的環境、氛圍;利用傳統節日對學生進行滲透教育。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每個節日的由來、慶祝方式、利用海安古城風俗習慣等內容,讓學生在接受傳統文化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個性品質。

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一目的。學習國學,讓我們瞭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2

由管理看杜郎口的好。

杜郎口我沒去過,但對那裏的轟轟烈烈的教育教學改革卻早有耳聞,雖然沒有真正見識過杜郎口中學獨特的教學模式,但成績已證明了杜郎口中學的實力。杜郎口給我的一種感受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改革,一種破釜沉舟似的改革。這幾天一直在看偶像李鎮西老師寫的有關杜郎口中學系列文章,這些文章讓我對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活動、素質,更重要的是管理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杜郎口中學崔其升校長的管理思路來看,杜郎口中學沒有理由不好。

以讀書提高教師素質。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教育部要重新制定《教師教育標準》,提高教師准入門檻並指出當今大部分教師不合格,其中最重要一點就是不願意讀書。其實不讀書除了繁雜的教育教學任務外,更重要的是教師沒形成一種學習讀書的自覺性。

而在杜郎口中學,每週二和週四的下午第四節,都是老師們的讀書時間,所有教師都到閲覽室閲讀,這是一種強制。可能開始的時候教師會責怪校領導的限制人身自由,但當老師們真正意識到讀書真正能提升自己個人的素質的時候,他也就不會以此為累了,相反會更有激情地投入到讀書學習的過程當程去。

以學生為主的課堂。

在杜郎口中學,你很難看到教師的講解,它的課堂給人的一種感覺就是鬧哄哄,但鬧而不亂,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學習任務,每個小組都有每個小組探究的問題,教師真正成了課堂的引領者,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所以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交流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素質能力提升了。這樣不僅學習成績有了巨大的提升,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濃郁的人文情懷。

崔其升校長對老師的管理是比較嚴格的,從課堂教學改革到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他都考慮得非常周到,看到老師課上的不滿意,他會公開批評促進教師轉變;看到自己的親戚浪費水資源,他也會大聲呵斥;看到學生用的教杆不符合學生用,他會嚴肅地扣相關的領導和班主任的錢……

但就是這樣一個校長卻贏到了所有老師們的信任,到餐廳吃飯,餐廳的小夥子清楚地記得崔校長的糖尿病而讓服務生別在校長的差中放糖;就是這樣一位嚴格的校長,他的老師看到地上有煙頭,都會主動地去撿拾起來,全員都在管學校的衞生;當他得知校內一臨時工出差不捨得花費而去地攤吃最便宜簡便的飯菜的時候,回來就因為這種節儉精神而獎給了這位臨時工1000元;就是這樣一位嚴格的校長,當學科老師生病的時候,其他老師會主動地要求去代課,不求任何報酬……

因為這樣一位優秀的校長,這樣一位充滿人格魅力的校長,讓杜郎口中學到處都洋溢着濃郁的人文情懷。

學校有風氣,教師才有士氣。

在杜郎口中學教師的眼裏:工作就是道德、表現就是人品,業績就是人格。在這所學校裏不僅注重對學生的成績評價,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升,不僅注重教師教育教學成績的提升,更注重教師素質能力水平的進步。

正如崔其升校長所説:學校有風氣,教師才有士氣。一個學校的校風就如同一個班級的班風,風氣正了,教師教育的士氣和學生學習的士氣才會愈加的濃烈,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研究改革當中,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合作交流學習當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了,教師和學生的素質也提高了。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暑期的時候,我認真參與了教育局組織的新課改培訓,教育技術培訓,素質教育討論活動,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與深深的理論引領,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並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展現教師人格魅力

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為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那麼,如何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履行教育義務的傳統美德,是衡量教師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誌。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温暖,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激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瞭解學生和關心學生,是熱愛學生的起點。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着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瞭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熱愛學生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師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允許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絕不能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而對學生採用體罰、諷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讚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氾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讚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2、熱愛祖國,愛崗敬業

熱愛祖國,獻身教育事業,是教師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之間關係的準則,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和前提。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教育大發展的今天,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係,不計較個人得失,發揚“紅燭”精神,甘做“人梯”,安於“粉筆生涯”,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鞠躬盡瘁。相反,如果教師不熱愛自己的事業,“身在曹營心在漢”,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説服學生,感染學生。無數經驗證明,身教重於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説明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影響。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二、用學習引領自身專業成長

隨着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心得體會)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於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於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於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教師終身學習已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教師就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擁有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觀點。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會使自己重視終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自身的素質,以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強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我國素質教育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首”的原則,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點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則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教育觀、世界觀和人身觀對學生起直接影響作用。

其次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課程走向綜合化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為一名中青年教師,又奮鬥在課程改革實驗的最前沿,更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無論是教育家,還是中外名師,他們都具備較深的文化底藴,這與經常學習是分不開的。隨着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知識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課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知識的積累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麼可以,怎麼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生活是一個廣闊的學習的課堂,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瞭解的,為了使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只有加緊學習的步伐!一個優秀教師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

隨着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改革,當今的形勢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通過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幹,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4

1。立足學校實際,努力提升校園文化氛圍和品味,優化育人環境

本次所考察學習的張橋路小學,校園環境和文化建設獨樹一幟。儘管學校佔地面積不大,但利用非常合理。教學樓每層牆壁上都有特色,包括世界名人錄、名人名言、德育走廊等。最吸引人的是每個中隊門前都有屬於自己的板塊,其設計別具一格,凸現了本班特色。

反思我們目前的學校現狀,雖有文化,但是零碎的、不繫統的,教師團隊缺少共同的價值觀,學校許多倡導與決策教師很難及時認同,學習氛圍不夠,我想這都是我們沒能抓住文化建設這個綱。學校是一個培育文化的地方,而今我們書山題海,教室上大課,辦公室開小灶,這些都恰恰缺失了文化,我們的一些評價制度,又誘導老師們不得不搞書山題海和加班加點,實在是一種悲哀。

我想,對於我們學校,今後必須要精心打造好學校文化,要用健康、激勵人的學校文化統領學校各項事務,作為學校發展的導向和真諦。文化建設雖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積澱與生成,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加強校內羣眾性文化團體的建設。

2。科學細化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把科學、嚴格的管理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與所參觀的學校相比,我們現在的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的各項制度還不夠健全和完善,某些具體操作要求上還不夠細化。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們應該在結合我校具體學情的基礎上,充分發揚民主,重新審查各項制度及要求,如課程結構設置優化、課時分配製度等,引進激勵機制,優化教師隊伍,倡導"質量求生存、求發展、求效率,向團結、人心、信心要質量,辦事民主、制度管人"的辦學理念。張橋路小學的小班教學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那樣的環境之下,教師才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教科研活動,因此,我校也可以率先嚐試小班教學模式,真正做到資源的合理配置。

3。加大教科研力度,針對校情設定課題,成立專門的課題組

就我們所參觀的學校而言,在上海市算不上名校,但學校的課題研究卻頗具特色。聽着教導主任滔滔不絕講述自己學校的課題研究,看着他們訓練有素的教師隊伍,我不禁為之震撼!目前,我校在課題研究方面尚是空白,教研工作也無從下手。班容量大,師資不均衡,加上各種活動,老師無力從事課題研究。我覺得,學校應給老師一個輕鬆的環境氛圍,然後確定大課題,再分組或分段進行與之有關的小課題研究。全體上下都協調一致,工作落實到人頭,有佈署有總結,分階段進行,穩步開展教科研活動。

4。大力推進學校的信息化建設

在張橋路小學聽了兩節課,他們先進的教學設備讓教學得心應手。而我們學校,20xx年下半年,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已建成了一個計算機教室和一個多媒體教室,這就為提高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供了基礎設施。

但由於能聯網的機子較少,教師要想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教學資源困難,本來使用多媒體能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但因為條件有限,也只好作罷。因此,教學不能得心應手。學校應該儘快為教師人手配備一台電腦,教室也要有相應設施,並且聯網,這樣,教師就會充分利用網絡平台來進行教學,節省很多時間,更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5。改善教師的辦公條件

教師辦公條件是保證辦學質量的重要保障,而根據美國管理學家、心理學家的管理"二因素"理論,在做好教師激勵工作的同時,做好教師的保健工作,不斷改善教師的辦公條件,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是提高教師積極性的一個重大舉措。

目前,由於學校規模不大,地方太小,十幾位教師擠在一個辦公室裏,人多嘴雜,往往給教師備課、批改作業帶來很多不便。學校教導處雖然為教師提供了喝水的方便,但不能滿足四五十位教師的需要,因此,有的辦公室只好自己從家裏拿熱水器等來使用,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同時,辦公室裏連教師洗手、擦手的用品也不具備,一切都得靠自己。我們學校一共六個年級,每個年級有兩個或三個平行班。教師所帶班級的人數有多有少,工作量很不均衡。因此,學校應儘快改善教師目前的狀況,為順利開展教學工作提供便利條件。

我認為,學校可以從擴大教學規模入手,儘快加蓋樓層,實行真正的四軌制、小班教學模式。至於辦公條件,可以考慮同年級一起辦公,也可以分學科、分低中高段辦公,這樣有利於教師的共同探討,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感謝領導給了我這次考察與學習的機會,使我真切地瞭解到了其它學校的教育現狀,有機會解讀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獲得了許多教育改革的信息,觸發了我許多教育靈感。相信在我今後的工作中必將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它必將成為我人生的一段重要歷程,給我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5

在這幾天的學習過程中,作為一個從事多年教學工作的我,認識又加深了一層,對教育教學又有了一個新境界。此外還有幸聆聽了專家的精彩講座。通過學習與討論,受益不淺,感觸頗多,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他們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沒有熱血澎湃的豪言,有的只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勉,有的只是對教師職業的執著。師德古來有之,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現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學生也曾説:“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肩負着傳授知識、弘揚文化、塑造優良品德的總要任務的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呢?正有人説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本人談自己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做一個單純的人,把教書育人當做自己的事業

思想決定着行動,特別在現今經濟高速發展過的時候,教師這個職業受到了經濟大潮的衝擊,面對社會的種種誘惑,面對職業待遇的不公平,如果不正確的理解和把握教師這個職業的特點,就很難安下心來,一切皆為枉然。教師不但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項神聖的事業,只有把它當作事業來做,你才能做出成績,獲得人生的成就。單純的把教師當作一項工作,你就沒有主動精神,只是被動地做事。只要牢記使命,堅守三尺講台,忠誠履行教師責任,把教師這個職業當成事業來做,就一定無愧人民教師這個光榮而神聖的稱號一定會享受到事業成功帶來的愉悦,體驗人生意義的精彩。

二、做一個有職業道德的人,讓自己的人生充滿色彩。

保爾説: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當教師的,一生不求高官厚祿,轟轟烈烈,但也不能虛度年華,碌碌無為。最基本的要有職業道德,為學生當好人師。

在平時工作中,我們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的文化修養,道德情操,思想境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就常提醒自己要嚴格要求,如:在辦公室裏不打電腦遊戲、不帶手機進課堂、在學生面前不説髒話等等,這些工作中的細節正是崇高師德的外現。

“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但是,我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會無怨無悔,我不是沒有想過三尺之外的世界,然而,當清晨走進校園,面對一個個標準的隊禮,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早”;當走進聖潔的課堂,看到一雙雙渴求甘霖的雙眸,一顆顆等待塑造的無邪的心靈;當課間跟孩子們泡在一起,看到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身影,一張張天真爛漫的笑臉;我又是那麼激動,那麼滿足,終而丟不下九月的承諾,離不開那笑靨的花朵。

總之,通過這次的師德培訓,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這樣的認識和體會一定會使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有更大的提高。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暑期的時候,我認真參與了教育局組織的新課改培訓,教育技術培訓,素質教育討論活動,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與深深的理論引領,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並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展現教師人格魅力

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為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那麼,如何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履行教育義務的傳統美德,是衡量教師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誌。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温暖,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激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瞭解學生和關心學生,是熱愛學生的起點。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着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瞭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熱愛學生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師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允許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絕不能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而對學生採用體罰、諷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讚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氾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讚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2、熱愛祖國,愛崗敬業

熱愛祖國,獻身教育事業,是教師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之間關係的準則,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和前提。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教育大發展的今天,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係,不計較個人得失,發揚“紅燭”精神,甘做“人梯”,安於“粉筆生涯”,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鞠躬盡瘁。相反,如果教師不熱愛自己的事業,“身在曹營心在漢”,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説服學生,感染學生。無數經驗證明,身教重於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説明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影響。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二、用學習引領自身專業成長

隨着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心得體會)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於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於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於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教師終身學習已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教師就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擁有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觀點。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會使自己重視終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自身的素質,以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強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我國素質教育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首”的原則,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點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則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教育觀、世界觀和人身觀對學生起直接影響作用。

其次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課程走向綜合化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為一名中青年教師,又奮鬥在課程改革實驗的最前沿,更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無論是教育家,還是中外名師,他們都具備較深的文化底藴,這與經常學習是分不開的。隨着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知識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課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知識的積累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麼可以,怎麼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生活是一個廣闊的學習的課堂,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瞭解的,為了使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只有加緊學習的步伐!一個優秀教師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

隨着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改革,當今的形勢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通過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幹,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