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高中政治

學識都 人氣:1.88W

一、樹立正確的理財觀

如何學好高中政治

理財不等同於投資,它是為人生“未雨綢繆”,是根據個人和家庭的生存發展對一生的財富進行分配與管理。良好的理財規劃能實現個人資產的保值增值,讓財富人生無後顧之憂,避免因突然變故而陷入生活危機。現在高中生在理財上普遍存在三種認識誤區:1.沒有財可以理。現在正在求學階段,靠父母供養,花錢的地方很多,存錢理財有難度,等將來上班本身賺錢了再理財。2.沒必要理財。本身知道父母掙錢不易,平時花錢懂得節約,本身雖然不會理財,但也不是“月光族”,有時還能剩出些錢,因此沒必要理財。3.會理不如會掙。許多學生認為只要將來考個名牌大學,找份好工作,掙個高工資,不會理財也無所謂。針對這些錯誤理財觀念,我將適度消費、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觀念滲透到教學當中,讓學生學會花錢,有計劃、有目的的花錢。同時,對學生羣體當中存在的攀比消費、不合理消費、借錢消費等不良行為進行教育。

二、堅持良好的投資心態

雖然投資只是理財的一種主要方式,但人們都希望通過投資來實現使資產保值增值的目的。投資不僅需要專業的知識和技巧,還必須具備良好的投資心態。有兩種投資心態很危險尤其要不得。第一,一夜暴富的投機心理,期望投資回收快收益高。利潤永遠與風險成正比,高收益一定伴隨着高風險。因此在看到預期投資收益的同時,更要理性分析,認清其背後潛在的風險,做好止盈,切忌貪心不足期望值過高,要為本身的投資設定合理盈利目標和止損限額,穩步盈利;第二,盲目跟風的從眾心理,大夥投資啥我就投資啥。投資要綜合考慮本身的家庭狀況、資產情況、風險承受能力以及以往投資經驗等,進行有選擇的理性投資。不要一味追求熱門的投資品種,也不要輕易涉足本身不熟悉的投資項目。

三、牢記投資理財原則

1、量入為出原則。要對本身家庭收支情況和未來資金使用計劃進行量化分析,量入為出,並且留有適當餘地,先預留三到六個月的家庭日常生活基金,再根據個人風險評估情況,將富餘資金按比例分層次進行投資。理財計劃因年齡、收入、個性、特長愛好和專業知識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不能簡單複製模仿。2、長期穩健投資原則。理財就是要讓個人資產跑贏通脹,提高家庭的生活品質,因此穩健是應放在首位。既要看到收益,更要看到潛在的風險。同時要以長線投資為主,而不是短線投機。一般家庭可用於投資的資金量有限,“追漲殺跌”,頻繁換手,只能貢獻手續費而不能讓個人財富增長。長期投資可以有效降低風險。以購買股票為例,長期持股是一種投資行為,做企業股東靠企業發展贏利。短線持股,在股票價格波動中賺取差價牟利是投機。3、分散風險原則。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隨着國家金融市場的發展,居民可用於投資的品種越來越多,包含注意股票、債券、期貨、外匯、黃金、保險、外匯、收藏、房地產等,同一類投資品種又可分為不同項目。每一種投資產品的風險程度都不同,要根據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靈活搭配投資組合。舉個實例同時購買幾個不同行業的股票,藍籌股、潛力股、熱門股組合,就可以降低風險,賺取股市上漲的平均利潤。

四、制定科學合理的理財規劃

每個家庭應遵循理財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家庭理財規劃,依照成熟穩健的.投資組合安排資產,既可以滿足家庭生活的日常需要,又可以為家庭提供基本的保險保障,同時還能夠通過投資使資產保值增值。現在比較通用的理財定律是“4321定律”,即40%用於投資房產及債券、股票、基金等;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不時之需;10%用於保險。當然還可以根據家庭經濟實力、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經驗等靈活調整保守型、穩健型、激進型等投資組合。在給學生傳授理財知識的同時,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理財探究活動,舉個實例為本身家庭的制定詳盡的投資理財情規劃,與父母交流討論。或者為本身的制定學校的消費理財規劃,鼓勵指導他們嘗試儲蓄以外的理財方式。

TAGS:高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