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專業選擇:法學專業

學識都 人氣:1.07W

本站考研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是關於法學專業的具體內容解讀,希望能幫助到2017考研的考生們!

2017考研專業選擇:法學專業

一、專業介紹

法學是研究法、法的現象以及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是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法學學科分為5個子項,分別是理論法學、法律史學、部門法學、國際法學以及法學其他學科。

二、研究方向

1、法學理論

該專業是以正義價值為主題、研究適用於各部門法的理論框架、一般原理和原則、基本概念等的基礎性學科,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行理論上的探索和總結。

2、法律史

該專業是研究與介紹人類歷史上存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從而總結歷史經驗,傳承法律文明的學科,為現代社會的發展提供歷史借鑑。

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該專業是以憲法、行政法及其現象、發展規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可以為國家權力的有序運行、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提供理論指導。

4、刑法學

該專業是研究犯罪和刑罰的基本理論、基本制度,以及各種具體犯罪的規定的學科,為國家的刑事法治建設服務。

5、民商法學(含勞動法學、社會保障法學)

該專業是研究民法總則、合同法、物權法、人格權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勞動法、社會保障法、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海商法、破產法、證券法等民商法理論和各種民商法法律制度的學科,為我國民商事立法、司法和律師事務提供理論指導。

6、訴訟法學

該專業是研究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證據法、強制執行法、仲裁法、公證法、司法制度等內容,以程序正義為最高價值目標的學科。

7、經濟法學

該專業是研究經濟法的理念和價值、經濟法律關係和經濟法責任體系等基礎理論以及反壟斷法、財政金融法、税法等具體制度的學科。

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該專業是以環境、資源和生態方面的法律、法律現象及其相關問題為研究對象,研究從法律上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和有關的人與人的關係的新興、邊緣學科。包括污染防治法、自然保護法、資源能源法、國土開發整治法等內容。

9、國際法學

該專業是相對於國內法學的學科,主要包含國際公法學、國際私法學和國際經濟法學。

10、軍事法學

該專業是以軍事法律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為軍事法治建設服務。

11、知識產權法學

該專業是以創造性智力成果和商業標記為研究對象,涵蓋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法律在內的一門新興學科。

三、複習策略

1、認真分析歷年專業課試題

考生認真分析專業課的歷年試題具有非凡的意義。通過認真分析歷年試題,考生可以明確複習方向,確定複習範圍和重點。分析試題主要應當瞭解以下幾個方面:命題的風格(如難易程度,是注重基礎知識、應用能力還是發揮能力,是否存在偏、難、怪現象等)、題型、題量、考試範圍、分值分佈、考試重點、考查的側重點等。考生根據這些特點,有針對性地複習和準備,其效果一定頗佳。

2、全面複習和重點複習相結合

所謂“全面複習”,是指考生在複習專業課時,要當對教材的內容予以全面掌握,不能憑主觀猜測哪些內容考,哪些內容不考。複習時,考生不僅要掌握基本概念、基礎知識,還要建立起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用全面、整體的觀念看待每一個知識點,這樣才能融會貫通,全面、準確、牢固、深入地掌握教材內容。

考研試題覆蓋面較廣,不僅考查重點、熱點,還考查一些次要的、偏僻的知識點,考生務必全面複習。所謂“重點複習”,是指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對重要的概念、理論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力求熟練掌握,並能靈活運用,而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主次輕重。重點內容是考研的主要考查對象,並且所佔分值極高。

3、專業課教材的學習方法

首先,考生要把每本書中各章節的結構整理清楚,做到胸有全局;然後,考生還要做筆記。筆記內容不是機械地抄書,而是要將書上的內容按照題型進行歸納和總結。

4、有針對性的練習

考生對教材及其相關材料複習2至3遍後,應當根據歷年試題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模擬考試是針對性練習的最佳方式,而且在試題選擇是,考生不僅要做歷年真題,還要做與試題類似的模擬試題,然後進行評分,總結得失。通過模考考生既可以檢查自己的複習效果,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待改進;又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使之條理化、系統化;還可以增長“實戰”經驗,到考場上就會感到輕鬆自如,可以盡情發揮了。

四、就業方向

雖然法學碩士與法律專業學位碩士在培養目標方式上有所不同,前者培養學術性研究型法律人才,後者重點培養綜合性應用型法律人才。但在實際的就業中,兩類畢業生的就業去向趨向一致。

一項小範圍的就業去向統計對比顯示,國家及地方行政機關、公檢法、律師事務所、高校及科研單位、事業單位、公司(國有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及其他公司)、讀博都是法學碩士和法律專業學位碩士的就業去向,二者就業微弱區別在於法律專業學位碩士進入國家機關和公司更有優勢,而法學碩士在進入律師事務所和攻讀博士時更勝一籌,但二者的就業去向幾乎相同,並無本質區別。

按照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畢業生理想中的就業方向應該為高校和科研機構。但目前很多的高校和科研機構提高了學歷要求,基本只招收名牌大學的法學博士,這致使不少法學碩士不能直接進入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大部分法學碩士與法律專業學位碩士一樣,通過公務員考試和司法考試謀求就業途徑,或者進入企業從事法律相關的實務工作。

儘管法學碩士和法律專業學位碩士的就業去向趨同,但隨着法律專業學位碩士進入職場的時間增長,不少用人單位在逐漸認識到法律專業學位碩士畢業生存在專業知識功底薄弱等不足後,開始更為青睞法學碩士,並對法律專業學位碩士畢業生求職提出限制條件。

如不少用人單位在公開招錄時,對應徵者明確規定了具體的專業要求,如憲法學、民法學、行政法學等;或在招錄條件中要求應徵者本科所學專業也是法學。採取這種做法的單位需要更具備深厚理論功底的法律專業人才。相比之下,法律專業學位碩士理論功底較之法學碩士略淺一些,且沒有明確專業劃分,法律知識專門化程度不夠。

其實,法學碩士、法律專業學位碩士的畢業生在就業時,如果合理評估自身優勢,明確求職範圍和崗位,針對性地進行求職,那麼都會獲得不錯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