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

學識都 人氣:1.11W

隨着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家庭結構和人際關係的變化,現代人類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而且這一現象最突出在中小學生及大學羣體中。最近我國曾對中小學生做過一項調查,出現考試焦慮佔22.6%、擔心發生可怕的事佔16.1%、自備佔37.4%、性格暴躁佔18.7%、想自殺佔14.3%。

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

近期對萬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調查,心理脆弱、孤僻、自私、狹隘、冷漠、不合羣等心理異常的孩子佔32%以上。北京、上海學齡前獨生子女心理障礙佔32%以上。我們曾對初中生進行調查,發現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4.1%、心理為題佔16.2%。最近我國對1.4萬名大學生進行調查,17%的學生存在負性情緒,大學生因心理疾病退學的佔退學總人數的54.4%,目前中小學生是社會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社會的未來,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僅響自身家庭,還會殘及後世,對未來的穩定發展構成威脅,我國的專家曾指出:21世紀的競爭,不是金錢和權力的競爭,而是心理素質的競爭。作為每個學生,將來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有所作為,不僅取決於科學文化素質及思想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即健全的人格。大家都知道目前對健康的一個很重要的指針是心理健康,在當前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何謂心理健康呢?簡單的講,就是人格健全、智力良好、對各種精神刺激和壓力有良好的承能力。具體應具備 以下8條標準:

一、心理健康標準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生活、學習、工作的基本條件與周圍環境取得平衡的心理保證,人的智力劃分往往通過智力測驗,90以上是正常智力,70以下是弱智,智商並不一定與學習成績成正比,有的學生智商高,但學習成績不好,在校的學生90%以上智力水平相等,但是為何有的學生學習好,有的學習不好,關鍵是情商。智商是成才的基礎,情商是成才的關鍵。情商是指:信心、恆心、毅力、樂觀、忍耐、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與個人素質有關的反應程度。情商低的人表現意志不堅強、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易衝動、做事不規範、任性、不負責任。

2、 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3、心情開朗、情緒樂觀、心胸豁達、情緒穩定、熱愛生活、對工作和學習不是為負擔,應視為樂趣,努力把自己才 智在學習中發揮出來。

4、與人為善、樂於人交往、和同學和睦相處、對同學充滿熱情、能與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同學尊重、信任、不產生嫉妒、憎恨。

5、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6、控制能力好,沒有不良行為、不良習慣和嗜好。不良行為包括:説謊、逃學、不守紀律、頂撞父母和老師、離家出走、痴迷遊戲機、網吧等。不良習慣:咬指甲、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抽動症 。不良嗜好:吸煙、喝酒。

7、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時注意力集中、休息時善於放鬆、睡眠好。

8、人格完整:行為舉止符合一貫的行為模式,有穩定興趣。

二、常見的心理問題

1、情緒問題

青少年時期,表現情緒不穩定 、情緒脆弱,受到挫折易出現情緒問題,表現如下:(1)抑鬱情緒:主要表現情緒低、自卑、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並有輕生之念 。(2)情緒不穩定:主要原因是從小養成不良性格,從小嬌慣、任性、以我為中心、稍不如意而發脾氣,此外單親家庭的孩子,由於父母離異,造成性格苦悶、孤獨、猜疑等。(3)強迫症:由於平素性格膽小、拘謹、呆板、對任何事思慮過重,易出現強迫行為,表現反覆關門、煤氣、電燈、反覆洗手、強迫性懷疑,如懷疑患艾滋病、性病等。

2、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主要表現:説謊、逃學、不守紀律、打架動毆、痴迷電子遊戲機、網吧,通宵不歸。據我們調查初中生行為問題佔16.1%,最近報道,武漢有12萬中小學生幾乎天天玩遊戲機,南京報道,17歲的中專生猝死在遊戲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