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人物事蹟材料15篇

學識都 人氣:1.82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蹟材料的經歷,對事蹟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蹟材料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麼事蹟材料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動人物事蹟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15篇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1

頭梳一個馬尾辮,甜美的微笑襯托着兩頰,舉手投足間散發着無限的親切感,這就是棗莊市實驗幼兒園教師武淑靜給人們留下的第一印象。作為北師大研究生,曾獲得“省教學能手”和“省優質課一等獎”等殊榮的她,從走出大學校門到現在,已經在實驗幼兒園——這個美麗的童心世界行走了XX年,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歲月奉獻給了這份職業。

為什麼她一直在努力前行?因為實驗幼兒園有她的夢想,有她的深情。這裏,每一個孩子的童音笑臉都牽動着她那顆誠摯的愛心。

班上有個女孩,三歲了,還不吃麪食和青菜,只喝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極弱。武淑靜就一點一點的喂,但是,她剛喂完,有時還沒喂完,孩子當場就吐了,她的手上、衣服上都是孩子的嘔吐物。但她相信:吃下去的總比吐出的多……三個月之後,女孩終於能正常進食了,臉色紅潤了。家庭教育缺失的帥帥,從小自閉,動不動就打人。每逢帥帥發脾氣要打人的時候,她就把他攬在懷裏,任他撕咬自己,耐心的勸慰他。慢慢地,帥帥終於願意和大家説話了,動手打人的頻率也大大降低。每逢此刻,成就感和幸福感就充盈着她的心田。

外表纖弱的她,內心卻堅強勇敢,XX年,她的丈夫,一位年輕有為的公安幹警,因經常熬夜審案,疲勞過度,患上了白血病,這晴天霹靂的噩耗,讓她無法承受,在照顧丈夫住院治療期間,她因極度悲傷,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也躺在了醫院的病牀上。更讓她痛不欲生的是丈夫還未出院,母親又患了乳腺癌。頃刻間,肆無忌憚的病魔幾乎要讓這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土崩瓦解。一邊是深愛的丈夫,一邊是摯愛的母親,家裏還有常年癱瘓在牀的婆婆和不到兩歲的女兒。面對這一切,她依然屹立支撐、堅強前行,把生活的不幸埋在心底,把燦爛的笑容留給了孩子。

XX年,武淑靜任教研主任。白天,她處理教研、聽課、培訓等日常事務;晚上她批閲老師的備課、反思等文檔資料。以前她能讓40多個孩子受益,現在,她為27位老師服務,能讓400多個孩子受益。在她的示範、引領和幫助下,培養出一批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優秀教師,從而提升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為棗莊幼教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2

英雄王鋒的故事,要從20xx年5月18日凌晨的一起火災事故説起。

那天夜裏,在南陽市卧龍區西華村一棟民宅,二十多位熟睡的人不曾預見,危險正一步步逼近。凌晨1點多,因一樓電動車短路失火,繼而引發大火。租住在一樓的王鋒最先發現火情,帶着女兒第一時間跑了出去。

“失火了!”王鋒一邊大聲呼喊,一邊折回頭衝進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兒子。

“你打電話報警,招呼好孩子,我得去救人,樓裏還有很多人。”王鋒安頓好妻子潘品後,便轉身第二次衝入火海。這一次,挽救了住在一樓東間的兩名學生和一名託教老師的生命。

此時,樓內已火光沖天,還不時響起爆炸聲。“裏面還有人,我還要去救人。”説完這句話,他第三次衝入火海。

這一次,他挨門挨户敲門示警。鄰居聽到咚咚的敲門聲,趕忙起牀逃生。樓裏二十多個人得救了,而原本是第一個逃出去的王鋒,第三次從火海中出來時,已被燒成了“炭人”,全身烏黑,神志已經不清醒,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邊跑邊喊,奔走呼號。住處巷口五六十米的路上,留下了王鋒帶血的腳印。

整棟樓的鄰居無一傷亡,但王鋒全身的燒傷總面積達到98%,命懸一線。

雖經多方救治,但因嚴重感染,在頑強堅持了136天后,王鋒於20xx年10月1日因多臟器衰竭不幸離世。

英雄王鋒當選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是對他英勇事蹟的高度認可。

如今,王鋒事蹟已在全國發酵,關於他事蹟的電影也感動了無數觀眾。

就像“感動中國”評選委員會給予王鋒的頒獎詞寫的一樣,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在人們的心中永生。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3

中國地大物博,能人輩出。2013年,有一個叫張培萌的青年打破了蘇炳添的記錄,並且還是大幅度打破。張培萌不僅短時間內連續跑出兩次10秒04和1次10秒整,還在全運會上10秒08的成績打敗了蘇炳添。張培萌在世錦賽上跑出的男子10秒的亞洲黃種人最佳成績,是一個非常亮眼的成績。蘇炳添感受到了同時代的天才選手的速度。但是蘇炳添沒有就此消極,反而把良性的競爭當成了一種更好的促進。終於蘇炳添迎來了證明自己的機會。2015年國際田聯鑽石聯賽美國尤金站比賽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獲得男子100米第三名。這個成績打破了10秒00的全國紀錄,並且也在正常風速下,成為真正意義上第一位進入9秒關口的亞洲本土選手。2016年,蘇炳添再次征戰里約奧運。在里約奧運會100米半決賽,蘇炳添以10秒08排名第14位。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4

王蘭蘭,女,50歲,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幸福家園小區“愛心食堂”負責人。

十年前,王蘭蘭女兒因病去世,她一度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但發現女兒“我要成為一名慈善家”的遺願後,她化悲痛為力量,從此她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王蘭蘭下崗後靠政府低保補助和打零工為生,但她相信慈善不僅僅是富人的事。

20xx年,王蘭蘭發現身邊小區內有很多獨居老人,吃飯是一大難題,有了開辦愛心食堂的想法。愛心食堂每天向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每餐3元,有的老人連這個價格也承受不了,他們就免費。

三年來,愛心食堂為6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提供中餐和晚餐,每餐有一葷兩素一湯,每餐收3元錢,按當地物價,實際每餐成本5.5元,差額部分均來源於社會資助。20xx年,愛心食堂運轉困難,這個小區的8位大姐也加入到愛心食堂的義工隊伍,她們沒有工資,和王蘭蘭一起免費為老人們做飯、洗衣、陪護。周邊學校、部分公益組織也會定期組織志願者前來食堂幫忙,為食堂義工減輕部分工作負擔。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5

顧誦芬對航空的興趣始於燕京大學附屬小學讀書時期。當時,哥哥顧誦詩就讀於市區裏的崇德中學,學校裏的學生用硬一點的紙板做滑翔機,用橡皮筋彈射。哥哥把學校裏做好的滑翔機拿回家裏,帶着弟弟顧誦芬在空曠處放飛。在天空中翱翔的飛機模型吸引了年幼的顧誦芬,他以極大的興趣與哥哥一起開始製作,一起在外放飛。入讀中學後,他又從父親那裏得到了一本有着重要影響的人物傳記——《一個飛機設計師的故事》。這是蘇聯飛機設計師雅科夫列夫的自傳。

“1937年七七事變,有天早上把我炸醒了,日本飛機排得很整齊往西邊去,緊接着就是炸彈響。1939年我們到上海,二戰快結束的時候上海(日軍駐地)經受了美國飛機的轟炸,所以我知道二戰美國人之所以佔優勢,就是他們的空軍厲害,所以航空非常重要。”

不久後,顧誦芬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

1951年,顧誦芬大學畢業。因為抗美援朝,我國急需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上級組織決定,這一年的航空系畢業生要全部分配到中央新組建的航空工業系統。面對母親的不捨,懷揣着航空夢想的顧誦芬,踏上了北去的火車。與他同一批的畢業生都被分配到飛機設計和航空技術研究部門,唯有他被留在了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機關。一心想設計飛機的顧誦芬,因此還有一點小小的不開心。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6

自1998年聶海勝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以來,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備份;神六、神十,他兩度飛天,如今,他帶着全國人民期待和重託,再次叩問蒼穹!

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是從我國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中選出的,但由於第一批航天員年齡較大,必須要提高系統訓練的強度,以確保他們能適應太空環境。雖然已經年近六旬,但聶海勝為祖國航天事業拼搏的心仍然年輕!他知道每次載人飛行航天員乘組的選拔,都是“從零開始”,即使執行過航天任務,面對新一輪的航天員選拔,年齡最大的他更沒有捷徑可循!

聶海勝頂住了壓力,得益於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堅持鍛鍊和控制飲食,時刻以航天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很快適應了訓練強度和節奏,表現優異,最終入選。

聶海勝的履歷十分光鮮,標籤也很多,博士、少將、57歲、指令長……這些標籤隨便一個都可以“吹一輩子”,但聶海勝卻不,他口中最常提到的身份是“航天人”,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有多少榮譽加身,他總是説:“航天員狀態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我們的初心使命就是飛天。”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7

展示“傷疤”,激勵學生相信夢想

20xx年,劉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學”的舉動被媒體廣泛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成為流傳廣泛的動人故事。

從1998年到20xx年,從10歲到20歲,從初中到大學,從貴州望謨到山東臨沂……10年時間,劉秀祥一邊艱難求學,一邊不離不棄地照顧母親。

而支撐他從苦難中一步步“熬”出來的力量,是“夢想”。

“母親就是我的夢想。一直以來,我都想把母親的病治好。”劉秀祥説,一定要相信夢想。正是這個執念,支撐他跌倒了爬起來,遇到委屈咬牙捱過去。

其實,從內心深處,青少年時代是劉秀祥不太願意回憶的時光。父親早逝,母親患病,家庭一貧如洗,年幼的劉秀祥肩負起整個家的重擔。他的中學、大學時光,都擔負着照顧母親的責任。

“其實誰都不願意把自己的傷疤掏出來給別人看。”劉秀祥説。

可是,每次演講他都會説到自己的經歷,以激勵他人。“只要能夠幫助一個孩子轉變思想,讓他們相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那麼我所做的事就是有意義的。”

“劉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他的演講讓我明白,永遠不要放棄自己。”蕭雅迪是劉秀祥的學生,也是他的眾多“粉絲”之一。

“無論人生多不容易,都要微笑面對,要始終相信奮鬥的力量。”劉秀祥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強,都寫在他那張樸實的臉上,更濃縮在了他的每一堂思政課裏。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8

1980年,殲8Ⅱ飛機立項研製,其作戰性能要求遠超殲8飛機。顧誦芬任該型號總設計師,是航空工業第一位由國家任命的型號總設計師。他制訂了兩側進氣的氣動佈局方案,解決了二元超音速可調進氣道設計等一系列問題。同時,他作為型號總設計師,組織和領導軍地多個部門、上百個單位高效協同工作,僅用四年就實現了飛機首飛。

殲8系列飛機共衍生16種型號和技術驗證機,裝備部隊350餘架,一直是我軍20世紀的主戰裝備。殲8系列飛機的研製,牽引構建了較為完善的航空工業體系,促進了冶金、化工、電子等工業的發展。顧誦芬被譽為新中國傑出的飛機設計大師、飛機氣動力設計第一人。

大飛機是國之重器,是國家意志的體現。顧誦芬先後擔任國家大飛機重大專項論證組副組長和大飛機方案論證委員會主任委員。20xx年,他牽頭論證並提交了《關於把發展大型飛機列為國家標誌性重大專項工程的建議》。他基於對軍用、民用航空技術相通的規律性認識,提出“軍民統籌、大客大運並舉”的大飛機發展思路,並得到採納。20xx年,國家批准設立大飛機重大科技專項。20xx年,運20列裝部隊。20xx年,C919成功首飛。

顧誦芬在航空事業耕耘70載,由於國防與航空工業的特殊性,直至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以後,因國家、軍方、航空工業系統、地方政府多次的獎勵、表彰,顧誦芬的名字才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

顧誦芬還十分重視人才培養,他帶領的團隊走出了一位科學院院士,三位工程院院士,兩位型號總指揮。他主持編纂了70餘部航空科技書籍,主編的《飛機總體設計》一書,已經成為我國航空院校飛行器設計專業的必修課教材,主編的《現代武器裝備知識叢書——空軍武器裝備卷》《大飛機出版工程》等多個系列、數十種航空專著與圖書也都產生了巨大而廣泛的影響。

如今,年過九旬的顧誦芬仍不斷思考着中國航空工業的未來。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9

楊先生是牢記根本的一個人,對中國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多年來和他相處,我深深感到他對中國的關心,關心中國人的生活是不是在改善,關心中國的科學技術是不是在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關心培養中國的人才,關心中國的前途。對於在美國的中國人,他也在可能的範圍內,盡力扶助。不僅我們這批知識分子,就是在華僑社會的人,也都得到了他的幫助。這種血濃於水的感情,對於中國的那種骨肉之情,在我和他相處的16年裏,是深深的感受到了的。

1971年,中美關係稍有鬆動,他馬上就決定回中國來看一看。回到美國以後,他對中國的情形作了很多報告。由於他的名望和地位,他的作風和為人,他的演講和報道在美國社會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當時中美關係還沒有解凍的情況下,他這樣做,是擔了相當大的風險的,但他認為正面報道中國在各方面的許多發展是他的義務。由於他在學術上的地位,他經常到歐洲、南美洲、東南亞、日本等地去講學或訪問,大家往往都要求他作關於中國的情況的報告,他的報告在這些地方,尤其是對當地的華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美國人、尤其是科學家對中國持友好的態度,願意同中國親近,楊先生的功勞是非常之大的。

楊先生還花了不少時間,盡力為在美國的華人做些事情。譬如,在美國有一些華裔認為美國的華人不夠團結,於是組織了一個全美華人協會。楊先生做了這個協會的主席,對他個人做學問來説這是一個犧牲。這個協會建立以後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宣傳中美人民之間的友誼,促進中美建立邦交等方面發揮了作用。譬如,在中美建交之前,全美華人協會在報紙上發表聲明,極力主張中美正式建立邦交。

此外,以楊先生為主席的全美華人協會還盡力去促進美國華人的團結。他花了不少時間,費了不少力,設法來把華僑社會團結起來,一方面能為華僑自己爭取福利,另一方面也能為中美之間的交流作出更多的貢獻。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10

楊振寧讀聯大物理學系時,給他上一年級普通物理課的是擅長實驗的物理學家、清華大學趙忠堯教授,上二年級電磁學課的是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吳有訓教授,上力學課的是在廣義相對論等方面頗有研究的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周培源教授等。

但對楊振寧來説,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這些教授們外,父親楊武之對他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楊振寧在學校裏,遇有不懂的問題、碰上難以處理的事,總是經常跑到數學系辦公室向父親請教。

楊振寧還多次説過:“在聯大給我影響最深的兩位教授是吳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楊振寧本科畢業時,選了《用羣論方法於多原子的振動》作畢業論文,並請吳大猷做論文導師。楊振寧在研究生院讀書時,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導,對統計物理髮生了興趣。1944年研究生畢業時,楊振寧請王竹溪教授作碩士論文的指導老師,在其指導下又非常成功地寫出了碩士論文,《超晶格》即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楊振寧發來唁電説:“我對統計物理的興趣即是受了竹溪師的影響。”楊振寧還回憶道:“以後四十年間,吳先生和王先生引導我走的兩個方向——對稱原理和統計力學——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楊振寧在研究生院期間聽了馬仕俊教授的課後,開始注意“場論”,並對變形物體熱力學也非常感興趣。

1957年12月10日,35歲的楊振寧和31歲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國《物理評論》上發表《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的質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領獎台。其前,楊振寧寫信給吳大猷,感謝吳先生引導他進入對稱原理和羣論的領地,並説後來包括宇稱守恆在內的許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吳先生15年前介紹給他的那個觀念有關。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11

【頒獎詞】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為了一個使命,執着於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

【人物事蹟】

20xx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這是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1968年,中藥研究所開始抗瘧中藥研究,39歲的屠呦呦擔任該項目的組長。經過兩年的研究對象篩選,並受到中國古代藥典《肘後備急方》的啟發,項目組將重點放在了對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敗了190次之後,項目組終於通過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並在接下來的反覆試驗中得出了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結果。在沒有先進實驗設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着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於勝利完成科研任務。青蒿素問世44年來,共使超過600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未來,屠呦呦希望通過研究,讓青蒿素應用於更多地方,為更多人帶來福音。

【人物故事】

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填補了我國無諾貝爾科學獎的空白。她將中醫中藥推向了世界,她將民族的變成世界的。過去,包括很多中國人在內的國內外學者專家,都批評中醫中藥為偽科學。屠呦呦用諾貝爾醫學獎粉碎了他們對中醫中藥的攻擊,奠定了中醫中藥在世界醫學領域的地位。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勛、佼佼者,她對科學的貢獻是卓著的。

40年前的科研條件和環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從醫藥中尋找抗瘧新藥談何容易?屠呦呦和她的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可謂歷經千辛萬苦。失敗了,推掉重來,經歷了無數次的實驗。在失敗面前,他們不言棄,始終執着地追求。屠呦呦被稱着是“三無教授”,她毫不在乎,兢兢業業,對科學執着追求,鍥而不捨。為了檢驗藥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親自口服藥物,嘗試藥物在自己身上的反應,以做到保證藥物的萬無一失,屠呦呦的肝臟因此受到了損傷,犧牲了自己的健康,目的。就是換來大家的健康,換來人類的科學進步。屠呦呦與青蒿素之間充滿了許多精彩傳奇故事,表現了科學家的態度、品質和精神,屠呦呦的精彩故事是一本極好的勵志書。必須用好這本書,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學習現時代科學家的精神特質,“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榮譽待遇面前不伸手,為着祖國的科學事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今天,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更需要講好屠呦呦與青蒿素的故事,用屠呦呦的故事屠呦呦的精神鼓舞大眾,振奮精神。

大家一定記得,當年,陳景潤摘得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引起了全社會的轟動。1977年10月3日,新華社報道,陳景潤的突出貢獻為數學學科的發展寫下光輝一頁,中國科學院提升他為研究員。1978年1月,《人民文學》刊發了作家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隨後予以轉載,“怪人陳景潤”轟動全國。1978年4月,《哥德巴赫猜想》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時,“七七級”大學生剛剛入學報到,坐定課桌,開始如飢似渴地求知。都是關於中國數學家陳景潤的精彩故事,不僅教育了“七七級”。《哥德巴赫猜想》還被選入了初中語文課本。陳景潤的故事遍佈大街小巷,刻入每一個人的腦海,激勵了我們這一代人,至今,仍記憶猶新。

屠呦呦獲諾貝爾科學獎是振奮人心的消息,讓中國人揚眉吐氣。屠呦呦是時代的符號,是科學家的優秀代表,是當代的陳景潤,必須大張旗鼓的宣傳屠呦呦與她的諾貝爾獎,講好她和青蒿素之間有着精彩傳奇的故事,用以教育人激勵人,讓我們張開雙臂擁抱科學的春天。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12

骨科碩士、神經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骨科主任,這是樑益建的真實身份,然而,讓他感到最親切的稱謂,卻是來自患者的一聲“樑爸爸”。參與“駝背”手術3000多例,精湛的醫術拯救了上千人的生命……這是樑益建作為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專家最真實的寫照。對於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樑益建顯得有些低調:“我就是個給病人看病的普通小醫生。

樑益建:“我只是個小醫生”

在醫院骨科大夫們眼中,樑益建是個精力充沛的人。這個留利落平頭的五旬骨科主任,常穿一雙泛黃的運動鞋,疾走於病房、醫生辦公室、手術室之間,並不高的個頭一轉身便找不見人。病房裏的患者們覺得,樑益建是個和緩平靜的人。調整牽引支架時,他手拿10號扳手,弓着身子不緊不慢地調整每一顆可能影響角度的螺絲釘,平均每個人的調整時間30分鐘。面對媒體的採訪,樑益建扶了扶黑框眼鏡,用沙啞的聲音説了一句:“我只是個小醫生。”

在住院治療的脊柱畸形患者中,75%以上是脊柱側彎130°以上、四處求醫無門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脊柱畸形改變的不僅是人的外形,與之相生相伴的呼吸衰竭、心臟衰竭,不斷侵蝕着人的生命。面對患者,樑益建的話大辯若訥,“我治得好”,這四個字在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聽來,有若天籟,意味着一線生機。

三醫院1號住院樓2樓,帶着脊柱牽引支架的於建紅,常常立在骨科病房轉角通往醫生辦公室的小平台上,靜靜地呼、吸。病區的空氣混雜消毒水和病房裏的各種藥味,並不算清新,他卻視為珍寶。

幾個多月前,一輛小汽車飛馳在河北滄州到成都175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於建紅癱坐在哥哥於建忠的汽車後座,大口地吸着氧氣,生命的氣息隨着時間流逝,似乎正一絲絲地沒入黑暗之中消失不見。因為40年脊柱側彎而變形的胸腔,壓迫着於建紅肺部的呼吸空間,“我要活命!”他放不下80多歲的父母、媳婦周大姐和兩個未成年的孩子。

為了“活命”,從20xx年就出現呼吸困難的於建紅已經輾轉在河北、北京求醫2年,跑過很多家大醫院。“這是命運的事,回家好好休養”,醫生的這句話於建紅聽過很多遍。儘管呼吸對他來説越來越費勁,他一邊吸着氧氣一邊執拗地在網上搜索,不甘心地試圖叩開命運之門。當北京的一位醫生告訴他“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樑益建可以治,他不收就沒人敢收你了”時,他連發短信的力氣都沒有了。

去年8月6日下午,於建紅的愛人周大姐試探着向樑益建的手機發了一條短信諮詢,立即收到了回覆。8月7日,於建紅最新的血氣分析數據被一一發到樑益建的手機上,“我的氧分壓只有38mmHg,正常值是80mmHg。”氧分壓低於60mmHg,已經意味着呼吸衰竭。緊緊捏着手機的周大姐,反覆翻着手機,一條短信點亮了屏幕,這是於建紅期盼了2年的回覆——“可以入院,越快越好!”8月8日凌晨4點從滄州出發,一天之後,已經陷入半昏迷的於建紅被送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立即進入骨科ICU。2天后,於建紅情況好轉,進入普通病房。“奔着活命而來”的於建紅,“活命”概率正在呈幾何級數增加,“現在上下樓梯都沒問題,聊天更是沒有問題”。

樑益建:“我不收這些病人,誰收?”

於建紅和病友們互相打氣時,常常會聊到一個已經出院的老病友——今年34歲、重慶壁山小夥子肖強。肖強的脊柱曾有三個嚴重畸形:嚴重脊柱後凸畸形、嚴重側彎畸形、嚴重脊柱旋轉扭曲畸形。X光片上,他的脊柱向右側彎達到了190度,被媒體稱為世界罕見。肖強也和很多病友一樣,因為脊柱畸形,他的肺部、心臟等臟器已經受到嚴重積壓,呼吸越來越困難。如果再得不到治療,他最終會因為呼吸衰竭而死。

從20xx年起,肖強在全國各地奔走尋找獲救的希望,走遍了國內知名醫院,拜訪了國內幾乎所有知名的脊柱專家,“在北京求治時,為了節約錢,晚上我就直接睡在門診大廳裏。”然而,跑遍了國內多家大醫院,肖強都被拒絕。在北京某醫院,肖強曾住院15天,最後專家仍告訴他無法手術,世界上尚未有成功案例。經過努力尋找,20xx年3月27日,沒有放棄的肖強找到了樑益建。

20xx年4月9日進行了第一次手術,20xx年7月進行胸廓成形手術,20xx年3月進行脊柱矯形手術,20xx年9月出院……如今,肖強仍把每一次治療節點記得清清楚楚,他説這對自己非常重要。距離出院已經一年有餘,肖強除不能彎腰外,生活與普通人無異,此前出現的'腰疼、呼吸疼等問題也在逐漸減輕甚至消失。就在去年10月21日,肖強的女兒出生了,他特意撥通了樑益建的電話報喜。

在“我能治”幾個字之中,有患者重獲新生的喜悦,也有不為人知的風險。國際脊柱側彎學會委員(SRS member)陶惠人説,脊柱側彎手術,醫生需要承擔病人癱瘓、出現呼吸問題等風險,“脊柱側彎手術是骨科手術中風險最大的,在醫學範疇內,手術出血超過兩三千毫升的,目前就是脊柱側彎手術及肝腎移植手術。”樑益建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每天手術都很難,就像在青藏線的懸崖邊開車”,但他又將話鋒一轉,“我不收這些病人,誰收?”

據公開報道,20xx年至今,由樑益建主刀的脊柱畸形手術已經超過千例。另據西南交通大學附屬醫院統計,20xx年至20xx年間,樑益建在該院治療的脊柱畸形患者達507名,其中,417人已術後出院,餘下90人目前正在接受治療。

智善公益基金會與全國20餘家公立醫院具有合作關係,“三醫院收治的脊柱畸形患者,有75%是北、上、廣大醫院告知無法手術的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手術難度高、風險大、治療時間長。”作為在全國範圍長期救助家庭貧困脊柱畸形青少年的智善公益基金會執行祕書長,苗強説,“樑益建的勇氣來自於對醫學事業的敬重與執着。”苗強眼中的樑益建是位勇士,“勇於探索醫學高峯,挑戰高難度的手術”。

據悉,樑益建在治療病例上已經囊括脊柱畸形的所有類型,突破了國際公認的極重度脊柱畸形手術三大禁區:極重度脊柱畸形、合併脊柱畸形和合並心肺功能衰竭。20xx年2月,樑益建發表在國際脊柱頂級雜誌《Spine》的一個病例,以“無一問題提出”狀態全文發表,打破了該雜誌在審稿時會針對每篇文章提約20個問題的慣例。

在每一天不斷髮生的工作細節中,樑益建的“勇氣”源自對己對人的“嚴格”。

“嚴格”是對時間的管理。樑益建常常晚上7點之後帶着病人的片子回家研究,每天凌晨2點睡覺,而午夜12點之後是他的練拳時間。樑益建舉起右掌緩緩地在空中虛畫出一個圓,圓圈末了,化掌為拳,出拳帶風,“太極講定,定下心,才能在手術枱上處變不驚;太極健身,才能支撐七八個小時的手術。”早上7點半,樑益建又準時出現在辦公室。7點45分,當很多病人睡眼惺忪的時候,骨科醫生辦公室裏已經熱鬧起來。36位醫生護士立定,骨科交班5分鐘後開始。

根據醫院相關規定,各科室每日上班時間為上午8時。“樑主任每天早上7點30分就會抵達病區,醫生、護士也不好意思太晚。自然而然地,我們成了全院最早上班的科室。”包括護士長陳瀾在內,每日上午7時50分參加交班的醫生、護士超過30人。以30人每人每天多出10分鐘的工作時間計算,骨科的醫生護士每天共額外投入5小時為患者服務。醫生護士額外的時間投入,一年超過1000小時,相當於50天。每天,樑益建要巡房兩次,除了上午的常規巡房,手術後,他總要到病房走走才能安心。“我們做的手術太難,很多都是全國罕有的,現在的檢查手段有限,沒有經驗參考,有5%不可控的風險,要小心。”樑益建説。

樑益建對醫生的嚴格要求在科室是出了名的。為治療脊柱畸形患者,骨科成立了多學科協作治療組,骨科、呼吸、神經等不同專業背景的醫生都是成員。人稱“大師兄”的胡正軍從20xx年就跟着樑益建學習,“主任要求我們晚上12點再睡覺,多一點時間看文獻。”被稱為“勞模”的汪飛,2年半前加入小組,家住醫院對面的他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當天有手術,晚上10點就會到骨科ICU轉一圈,看看做完手術病人的情況,然後發條短信給樑益建,“我不來看,主任也會來看。”

“樑爸爸給我們重生,挺直脊樑實現夢想”

“主任要求我們晚上12點再睡覺,多一點時間看文獻”

“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美國著名醫生特魯多的墓誌銘,同時也是眾多醫務工作者的座右銘,放在樑益建身上十分妥帖。他對病人的愛心和同情心,理解和寬慰,有時比手術刀和藥物還更有效。

上午9時,骨科醫生的大辦公室裏,8個打着牽引支架的脊柱畸形患者沿着沙發邊依次站着。骨科的醫護人員給他們取了個“萌萌噠”的名字——“天線寶寶”。待樑益建從病區查完房,拿着盛滿扳手、螺母、螺帽等工具的紙盒子走進辦公室時,大家微笑着,眼神隨着樑益建的身形移動。來自雲南的張映清排在隊首,樑益建從一堆螺母中挑出一把10號的扳手,開始擰動她身上固定支撐杆與頭盆環的螺母。張映清緊咬着牙關,緊繃着,儘量不讓身體發抖。她的頭部、腰部分別套着一個鋼環,用四根高過頭頂的支撐杆連接固定。通過頭盆環的牽引,讓彎曲的脊柱慢慢拉撐。為了將頭盆環固定在腦袋上,鋼環上的每根釘子都穿過了頭皮。

樑益建迅速翻動着手腕,儘量讓擰動的速度變快。每調一顆,樑益建便後退半步,雙手插進白大褂的口袋,貓着腰,伸着脖子,觀察張映清的牽引架是否平衡。嘴裏看似隨意地詢問着張映清的情況,“現在能爬幾樓了,心率要注意控制在140以下,每天兩個雞蛋吃沒有?”樑益建指了指張映清,面向辦公室裏的其他病友,“她老公挺帥的。”張映清雙手攀着頭盆環,靦腆地笑了。

私下裏,常有“天線寶寶”喊樑益建“樑爸爸”。在樑益建的個人網站上,有一位哈爾濱脊柱側彎患者術後出院,發帖感謝樑益建,“您不僅是我們的主刀醫生更像是我們的爸爸……對於樑爸爸,醫生不僅是職業,更是一種治好更多人的信仰。樑爸爸給我們重生,挺直脊樑實現夢想……”病友圈內傳言,“樑爸爸”收了個病友做乾女兒,讓好多病友羨慕。有人向樑益建求證,被直接駁回,“他們所有人都像我的孩子一樣。”平日裏送些牛奶、雞蛋已是常事,樑益建還掏錢為他們辦迎新春聯歡會,專門請音樂老師教他們唱歌,每週兩次。

8年多前,樑益建正是憑藉一顆同情心,發現、治癒了職業生涯第一位脊柱畸形患者。

20xx年2月,在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衞生工程中,樑益建前往鹽源縣做醫療支援。在瀘沽湖畔的一家租車店遇到一個胸口近乎貼着大腿的人。他叫伍才林,坐在凳子上,只要一起身,頭就往下栽,脊柱嚴重畸形,走路時眼睛只看得到地面。樑益建眼裏的伍才林保持着一種“很痛苦的姿勢”。當了多年骨科醫生,第一次見到“駝”得這麼嚴重的患者。“一看就是強直性脊柱炎,脊柱彎曲近120度。”樑益建圍着對方打量幾圈,説了句“我可以做手術讓你站起來”。

見伍才林不相信,樑益建要來紙筆,邊畫邊講能讓他站起來的原理。磨了40分鐘,才讓伍才林看到挺起腰桿走路的希望。電話徵得院長趙聰同意後,同年5月,樑益建將伍才林接到了成都。經過13個小時的手術,這個不到130公分、十多年沒躺着睡過覺的“駝背”平躺着被推出手術室,康復後身高達到178公分。伍才林給自己改名“伍才立”,銘記人生的轉折。他和弟弟拿出全部積蓄並貸款70萬元,在瀘沽湖草海修了一棟兩層的農家樂出租,當起了小老闆。

手術改變了伍才林的生活,也讓其他的脊柱畸形患者知道了“樑益建”。短時間內,全國各地脊柱畸形患者蜂擁而至。樑益建的職業生涯由此轉折,從一名普通骨科醫生轉而主攻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目前,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有90個“天線寶寶”正在接受牽引,等待手術,還有61個患者排隊等着入院。

“很多病友叫他‘樑爸爸’,沒有發自內心的崇敬是叫不出來‘爸爸’這兩個字的”

疼痛、掙扎以及起伏的希望是脊柱畸形患者再熟悉不過的。有人説,醫學是一種迴應他人痛苦的努力,只有當醫生在某種程度上瞭解患者的經歷,治療才能在謙卑、信任和尊重中進行。在樑益建的帶動下,參與瞭解患者經歷的人並不侷限於醫生,更包括了醫生的朋友、醫院、公益組織甚至患者自己。而治療的效果,也在這些成員的深度參與之下拓展延伸。

26歲的女大學生王叢歌患有先天性脊柱側彎和心臟病,側彎度數達到140度,身高僅有1.3米,手術費用需要16萬元。由於家庭困難,入院不久,有熱心病友告訴王叢歌:如果擔心手術費,可以向智善公益基金會申請幫助。這是入住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脊柱畸形病人都知道的信息,也是老病友必向新病友傳達的信息。原來,為了給貧困患者贏得更穩定的求助渠道,樑益建及其團隊從20xx年開始與智善公益基金會展開了合作。

智善公益基金會於20xx年10月在民政部登記設立,截至20xx年10月27日的數據顯示,該基金會已向全國各地960位家庭貧困的脊柱畸形患者捐贈手術費2899.4萬元。根據智善公益基金會執行祕書長苗強的介紹,目前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的90名脊柱側彎患者中,智善公益基金會的捐助比例達95%以上。20xx年11月至今,基金會已累計對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共149名患者提供捐助,捐助金額達558.8萬元人民幣。此外,基金會目前已確定對30名未入院的病患提供捐助。為什麼將如此大比例的捐助投向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除了基於醫院收治的大多是重度脊柱畸形患者這一背景外,事實上苗強更願意分享一個故事。

20xx年11月,為了讓更多脊柱畸形患者獲得實際幫助,苗強曾挨家拜訪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有條件進行脊柱矯形手術的醫院,並建立聯繫。與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建立聯繫後,苗強每年會到成都三四次,與病友待在一起。晚上,他常看到樑益建與病友聊天,“哪有一個醫生,做了一天手術下來還為患者揉搓脊柱,很多病友叫他‘樑爸爸’,沒有發自內心的崇敬是叫不出來‘爸爸’這兩個字的。”苗強所見,樑益建對患者極為照顧,苦、痛、希望交織着的病房裏,醫生與病人、病人與病人之間變成了好朋友。

如今,十多年沒躺着睡過覺的伍才林,不僅挺直了脊樑看見瀘沽湖的藍天白雲,還跟家人蓋了二層農家樂當起老闆;脊柱彎曲達153°的小夥子劉仁富順利完成了手術,開始在資陽學習理髮;曾經呼吸困難多次經歷搶救的肖強,如今也已成家並有了可愛的女兒……自稱為“小醫生”的樑益建曾説:“我的病人,首先要讓他們活下去。”在他的救治下,這些曾被告知“無法治癒”的脊柱畸形患者“活了”;在他的帶動下,更多人的力量匯聚成愛的洪流,讓脊柱畸形患者不僅“活了”,還能擁抱人生未來的更多精彩。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13

1930年2月4日,顧誦芬出生於江蘇蘇州。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那時的飛機轟炸聲成了顧誦芬兒時印象最深刻的聲音。日本飛機頻繁在頭頂上空盤旋,炸彈爆炸震得家裏的玻璃窗都發顫。經歷過這樣的日子,顧誦芬説:“沒有航空的話,我們國家將來還得受人欺負,我以後想造飛機。”就這樣,報國的種子在他心裏埋下了。

顧誦芬10歲生日時,叔叔顧廷鵬買了架航模飛機送他,他視若珍寶。父親見他這樣喜歡航模,便也買了一架給他。最初的航空夢想,便從小小的航模上誕生。此後,他先後求學於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

沒有制空權的軍隊就要被動挨打,航空武器裝備是現代戰爭的首戰裝備、決勝裝備。建立獨立完整並能與西方列強比肩的航空工業,是中國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夙願。1951年,顧誦芬畢業後分配到航空工業局。當年正值抗美援朝的困難時刻,黨中央做出重大決定,國家拿出“60億斤小米”建設航空工業,航空工業局成立,新中國航空工業艱難起步。這一年,21歲的顧誦芬便將自己的一生與祖國的航空事業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機構——瀋陽飛機設計室於1956年成立,顧誦芬作為首批核心成員,擔任氣動組組長,在徐舜壽、黃志千、葉正大等開拓者的領導下,開啟了新中國自行設計飛機的征程。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14

統計力學是楊振寧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統計力學方面的特色是對紮根於物理現實的普遍模型的嚴格求解與分析,從而抓住問題的本質和精髓。1952年楊振寧和合作者發表了3篇有關相變的重要論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獨立完成的關於2維Ising模型的自發磁化強度的論文,得到了1/8這一臨界指數。這是楊振寧做過的最宂長的計算。Ising模型是統計力學裏最基本卻極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論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紀60年代才被廣泛認識。

1952年,楊振寧還和李政道合作完成並發表了兩篇關於相變理論的論文。兩篇文章同時投稿和發表,發表後引起愛因斯坦的興趣。論文通過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數的解析性質,發現它的根的分佈決定了狀態方程和相變性質,消除了人們對於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熱力學相的疑惑。這兩篇論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論文中的單位圓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氣模型的巨配分函數的零點位於某個複平面上的單位圓上。

感動人物事蹟材料15

新疆戍邊50年魏德友功勛科學家孫家棟工農紅軍王定國大學生村官秦玥飛火海救人英雄王鋒壯烈犧牲的殲15飛行員張超量子通訊科研帶頭人潘建偉紅絲帶學校創辦人郭小平兒童孤獨症機構創辦人田惠萍昆明愛心食堂創辦人王蘭蘭新疆焦裕祿阿布列林四川愛心醫生樑益建大國工匠李萬君

紮根鄉村36年的最美教師支月英

航海家郭川

抗癌女護士王威尋親大姐呂順芳

維和士兵申亮亮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

寧波守塔人一家五代守塔百年

申亮亮,29歲,生前系中國駐馬裏共和國維和工兵分隊戰士。

20xx年6月1日,中國駐馬裏共和國維和部隊遭遇恐怖襲擊。一輛載有500多公斤炸藥的汽車,駛入申亮亮所在維和部隊的營區。當時,正負責營區2號崗哨警戒執勤任務的申亮亮立即發出預警信號,引導後方部隊隱蔽。在汽車側翻時,他本可以選擇撤離現場,但他用生命中的最後37秒,換回了部隊其他人員的平安。因為他的及時處置,500多公斤的炸藥襲擊,只一人犧牲。

這一人的犧牲把一位農村母親的世界炸得粉碎。申亮亮的母親楊秋花悲傷得無法站立,坐着輪椅到機場迎接兒子的遺體回國。追悼會上,哭成淚人的楊秋花在多人攙扶下走到兒子的靈柩前,擺上一支白花,用河南鄉音大聲而顫抖地説:“我的兒子,你為國爭光了,我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