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調車員先進事蹟材料參考

學識都 人氣:2.74W

先進事蹟:鐵道尖兵——調車員陳誠

鐵路調車員先進事蹟材料參考

“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奮鬥的好戰場。 ”“我們工作的戰場就在這百里礦區鐵路線上,調車作業方式是移動的,我們有點像鐵道游擊隊員,從行駛的列車上飛身跳下,跟隨行進的列車扒上去,的確是種功夫。”鐵運公司調車員陳誠自豪地説。

礦區鐵路銜接國鐵作業時間和模式,實行四班兩倒,12小時工作制,調車人員的白夜班都是7時40分點名開班前會,8時多機車出庫就開始忙碌,除了四十分鐘吃飯時間外都在站場上或車上。由於常年室外作業,陳誠臉色黝黑,皮膚粗糙、常年的夜班作業,還讓他變成了“熊貓眼”,深深的黑眼圈成了調車組人員的標誌之一。

每次到崗,陳誠領到調車作業計劃後,就召集小組連接員核對計劃,前往作業地點。空曠的站場,股道密集,車輛穿梭,取送車時都要仔細對存車進行復檢,車輛狀況如何,停留位置在哪裏,幾道掛幾個,幾道給幾個,陳誠都要與連接員一一核對清楚,確定無一疏漏後指示機車停留位置,鬆緊手閘、提掛車鈎、摘連風管、開閉折角塞門、放好撤除防溜鐵鞋,任何一項作業都要嚴格操作,標準實施。陳誠的認真和嚴謹在隊裏是出了名的,他所在的調車組迄今為止沒有出過一次安全事故。

看似並不複雜的作業過程,其實對調車人員的觀察和反應要求非常嚴格,每一趟車、每一勾活兒,車輛行走到什麼位置,與股道車輛還有多遠,掛幾個車、甩幾個車,什麼時候摘、什麼時候接,他都要與車輛連接員、機車乘務員協調配合,每一個判斷、一個指令都必須精確無誤,保證機車車輛的準確停靠位置,甩掛連接到位。一個班,12個小時連續作業,上百次扒車跳車、鑽進鑽出、彎腰站起;12個小時精力集中,上千次手指口述、呼喚應答、互保聯保;四五十勾活,取、送、連、掛,他們準確無誤、標準到位,列車運行安全準時。

盛夏,頭頂上烈日暴曬,腳下是又燙又硌腳的道碴,車廂外層鐵皮的温度達到六、七十度,吹來的`風像是蒸汽,熱騰騰、黏糊糊。為了防止燙傷,近距離接觸車體的他們穿着長袖長褲工作服,衣褲被汗水浸濕,又被太陽曬乾,脱下手套,發紅的雙手經常被捂得脱皮。嚴冬,手套上的雪水接觸到冰冷的車皮梯凳和機車圍欄,直接就凍在上面,即使這樣他們也不能穿上厚實的大衣,否則跳上跳下,鑽進鑽出就不方便。雨雪天氣,在行進的機車或車輛上,雨雪變得更猛烈些,地面和車體又非常濕滑,作業難度隨之加大。眼睛被雨絲或雪花迷濛,他們匆匆用胳膊擦拭一下繼續觀察信號顯示、車列位置,唯恐判斷不清,耽誤行車。晴天一身汗、一臉灰,雨天一身水、一身泥,陳誠和團隊成員的嚴謹認真、標準作業換來了一列列滿載煤炭的列車安全順暢地駛出礦區鐵路。

一年四季,寒來暑往,調車人員經受着身體和精力的雙重考驗,長年累月,礦方裝車和作業進度趕得緊,幹起活兒來都是連軸轉,飯點時吃不上飯已是習慣。陳誠幹調車六年,胃病跟了他三年,但他卻説:“我們還年輕,年輕的時候不吃苦,青春就沒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