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省養老金吃緊

學識都 人氣:1.95W

22省養老金吃緊局地動用失業保險基金等“保發放”

22省養老金吃緊

“基金可持續性較差”已經成為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一塊“心病”。在財政“緊日子”與人口老齡化疊加效應的影響之下,養老保險基金收支不平衡的狀況正在向全國多地蔓延。

在地方調查時發現,一些勞動力輸出地區養老金收支狀況進一步惡化,必須依靠轉移支付和省級調劑金才能實現“保發放”,但由於財政收入增速在放緩,各級財政對養老金的補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力不從心,地方急盼中央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儘快出台。

多位專家表示,養老保險基金不可持續必須從根本上改變“社會統籌+個人賬户”的混賬(即統賬結合)運行模式,儘快把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户分離——社會統籌由政府兜底;個人賬户明晰產權,交由市場運營。

養老金收支不平衡範圍擴大

近年來,養老保險基金一直保持着支出增幅大於收入增幅的態勢,收支矛盾日漸突出。財政部11月16日公佈的《關於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的説明》顯示,2014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3273億元,比上年增長11.9%;支出19797億元,增長18.6%。支出比收入增幅高6.7個百分點。

從全國賬面上來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014年收入大於支出,不僅本年收支結餘3476億元,而且滾存結餘30376億元,收支狀況保持正常運行。但實際的情況是,由於中國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仍然比較低,養老保險基金分散在2000多個統籌單位中。全國企業職工養老金的統計數據並不能反映出部分地區養老金收支惡化的態勢。

近日出版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透露了官方的一個統計數字:2014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扣除財政補助後,當期收不抵支省份達到22個。這一數字在2011年為12個。

多地用失業保險基金等保發放

不止一位曾在基層調研的`學者説,在中國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動用失業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等有結餘的基金來實現退休人員養老金的“保發放”已經是公開的祕密,地方官員自歎為這種資金週轉擔着“掉烏紗帽”的風險。

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中央正在制定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方案,雖然具體是真正意義上全國統收統支,還是像省級統籌一樣只是建立調劑金制度還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應該可以確定,全國統籌只會統籌基礎養老金部分,個人賬户還會留在地方,這也就意味着未來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户將有實質性的分離。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近日的文章中提出了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的六個主要任務,包括完善個人賬户制度,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豐富社會保險基金收入來源渠道,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加快發展補充養老保險,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增長機制等。

“實踐已經證明,同一個制度裏廣覆蓋、保基本、可持續不可兼得,政府應該放棄把所有人都放到一個制度中的設想。”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珍建議,建立兩個制度,讓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高進高出”,另外建立國民養老金制度,實現“低進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