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幸福的作文及日記寫法

學識都 人氣:3.28W

幸福

關於幸福的作文及日記寫法

我在牀上翻來覆去,睜開自己沉重的眼皮,托起昏沉沉的頭,讓自己清醒一些後,我才知道發燒了。便左搖右擺地走向媽媽的房間拿探熱針,卻把熟睡中的媽媽吵醒了。

“發燒了?”冷不丁媽媽坐了起來,問道。緊張地用手摸了摸我的額頭——她的手冰冷冰冷的。她沒有説話,只是皺了皺眉頭,從桌上拿起探熱針甩了甩,又看了看把它重新塞回我的手中。“我出去拿冰袋,你回房好好呆着。”説完便走了出去,她微駝的背影顯出她的疲憊。

最近因為家庭經濟開銷出了點問題,媽媽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整天奔波在外尋找出路。往往在我們熟睡後才回到家,天還沒亮就出門媽媽的臉上開始添了幾條細小的皺紋,回來後,常常連氣都來不及喘就開始張羅一家的三頓飯,家庭瑣事……

我重新躺回自己的牀上,正想着,媽媽拿着冰袋急匆匆地闖了進來,滿臉焦慮。她熟練地把冰袋打了個結,再把毛巾放到我的額頭上,最後才把冰袋輕輕地壓在毛巾上面,冰塊產生的寒冷隔着毛巾重重地刺進我頭上。我看着媽媽,只見她那疲倦的雙眼注視着我。那目光就像温暖的陽光,一下子驅走了我身體上的不適。恍然間,我忽然覺得媽媽就像一位天使,淡淡的,橙亮的光芒圍繞在她身邊,用她的手為我趕走了寒冷,送來了温暖;用她的光芒為我驅走了黑暗,迎來了光明。就是這位天使,在我最軟弱的時候,給我以支持和力量,讓我不再孤單。

她不放心,堅持坐在椅子上陪着我,用手託着下巴,漸漸地似乎陷入了睡夢中。我鼻子一酸:媽媽整天不辭辛苦地工作。為了我們,卻沒有顧及到自己。作為女兒的我,是否做些該做的事呢?累垮了就被媽媽罩着,安安心心地睡個好覺,難道這一點兒也不幸福嗎?

不知過了多久,我頭上的冰袋漸漸化成水了。“媽媽?”我輕輕地叫了一聲。但是她似乎沒聽到——她是真的睡着了!柔和的燈光照耀着她那安詳而又略帶疲倦的臉,讓我不忍心去“破壞”它。

第二天,早晨。陽光早已滲入我的小房間裏。我輕輕地撇過頭,昨夜放在肘子上的冰袋不見了。但是我的媽媽,卻在椅子上靠着桌子,睡得正香呢!

母親啊,雖然你工作很忙。但是,經過這件事後,我會更用心地去體諒你,因為你的愛深深地温暖了我,我才會如此幸福,才如此快樂。

 關於幸福的作文:母愛_幸福

母愛,無所不能,幸福,無所不在!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講了一位小姑娘特別愛美,在母親病重時,要母親織一件漂亮、而且一定要引人注目的毛衣。可是,母親的身體不好,還在住院,便説不能幫她織了。可這個小姑娘非常任性,説母親是要把毛線留下來給母親自己買東西吃,便生氣幾天不去看母親,使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是最後一次見到那身體有温度的母親。

母親噩耗這個消息從醫院傳出來,小姑娘號啕大哭,奔進了醫院,這時,一位護士拿着一件沒有織完的毛衣向小姑娘走來,並告訴她,你母親讓我給她買毛線,你母親白天在織夜晚也在織,我查房時,她就把這件沒織完的毛衣放在枕頭底下,你媽媽真愛你啊!你真的很幸福!小姑娘聽了一下子撲進了母親的懷裏。但一切已經晚了。

讀到這兒,我的眼睛濕潤了,母愛是多麼偉大啊!就是在病痛中,也能堅持,永久地延續下去。

由此,我聯想到了我的媽媽。在小時候,我一個人怕呆在家裏,媽媽生病了,要去醫院輸液才行,但媽媽怕我害怕,就在家裏躺着,不到醫院去輸液。早晨起來,媽媽對我不放心,不敢讓我一個人到外面去吃早餐,所以很早就起牀幫我把飯菜熱好,放在電飯煲裏。我起牀就能吃到香噴噴的飯菜。那時,天真的我,還以為有神仙來為我做早餐呢!那時我真的很幸福,很幸福。

下午放學時,正在醫院輸液的媽媽拔掉針管就往學校奔,因為媽媽不想讓我在學校門口等太久了,每天放學,我都要吃一碗豆花,媽媽耐心地餵我,但媽媽的手總是在抖動,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從此,我再也不吃豆花了,因為,我怕媽媽會想起這件事,這件事就發生在豆花事件之後。

媽媽在做晚飯時,因為生病時頭會很疼痛,所以淚水禁不住往外瀉,我那時還不懂事,還笑着對媽媽説:今天的晚餐是不是沒放鹽呀!(淚水掉到了菜裏)現在想起來我真是慚愧呀!

媽媽在病痛中為我做事,無時無刻不關心我,就連生活中的一個小細節也不放過,我感到了母愛的偉大。母愛是無私的。在母親的關愛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幸福!

 《擁抱文明幸福成長我的第一本幸福書》讀後感

《擁抱文明幸福成長我的第一本幸福書》是一本能讓每位讀者都感到幸福的“魔法書”。此書共有20多篇德育故事,篇篇都能讓每個小學生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疑惑,令人能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感到幸福。當然,還有有許多精彩的部分,如“幸福導航”、“幸福體驗”、“幸福源泉”、“幸福之旅”等。讓我印象最深的有很多,接下來,我就為大家簡單的説3篇。

第一篇講的是《克服粗心大意》。幸福導航中説東東有粗心的壞習慣,所以成績總是不理想。另外講粗心大意是不少孩子共有的缺點,是讓自己會做的事情由於不仔細而造成的差錯。如果粗心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會給我們的説帶來巨大的障礙與損失。幸福體驗中講的是法國19世紀最傑出的化學家之一李比希在一次化學實驗中無意間發現了少量的棕色液體,但他沒有做認真的化學實驗,而是直接斷定這是“氯化碘”,並貼上標籤放入櫃子中。4年後,另一位科學家巴拉爾發現了新元素“溴”,這種元素介於“氯”和“碘”之間。這一發現,震驚了整個化學界。李比希看到巴拉爾的實驗過程後,覺得似曾相識,頓時想起了4年前他放到櫃子裏的那瓶“氯化碘”,他趕緊翻箱倒櫃,找出了那瓶棕色液體,又認真地做了分析。分析結果令他又激動又痛心。原來,那瓶棕色液體不是他所猜測的“氯化碘”,其成分正是巴拉爾發現的“溴”元素。如果4年前他細心一點,仔細分析那瓶棕色的液體,那麼發現元素“溴”的將不是巴拉爾,而是他自己。

李比希懊悔極了,他恨自己粗心大意,於是用了很多方法來警戒自己和別人。

幸福源泉主要講了如何去克服、改掉“粗心”這個壞習慣,讓我們從粗心的陷坑中走出來,重新見到細心的光芒。

……

其實,粗心並不可怕,關鍵是你有沒有注意要去克服他、有沒有信心去克服他。做事情時多想想,這樣才能做的更好。

《擁抱文明幸福成長我的第一本幸福書》總得來説,的確是一本幸福書,能夠幫小學生改掉許多壞習慣,教會許多道理。正如我開頭所説的:它是能讓每位小學生都能感到幸福的“魔法書”。

關於幸福的作文:幸福時刻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偎依在媽媽温暖懷抱裏的温馨;幸福是依靠在戀人寬闊肩膀上的甜蜜;又是撫摸兒女細嫩皮膚的慈愛……幸福是一個謎,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那一刻,我們都會感到幸福。幸福平凡而又令人感動。

記得有一次早晨,當我還在朦朧的睡夢中時,就早已聞到了撲鼻的香味。原來是媽媽給我做的早餐!攪得我肚子裏的蟲子也醒了,不停的動。於是我就趕緊起牀,開始享受美味佳餚。我在美美地想着:在那豐富的美餐中,有我最喜歡吃的炒土豆、酸甜骨,宮保雞丁等。這時我才想起只有一杯熱乎乎的牛奶和一隻雞蛋。

第一節課是我最喜歡的英語課。英語老師將前幾天的英語試卷發了下來。我一看,91分?怎麼那麼差,而且大部分題都是老師講過的。當時,我心裏很自責,很難過。那節課也沒有好好聽,心裏總想着爸媽會不會罵我,而且,腦子裏總是浮現出爸媽罵我的情景。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切都顯得那麼不順眼:小草,花兒都不再向我招手,柏樹仍舊那麼討厭。她們現在都在嘲笑我,譏諷我,使我更加自責了。我垂頭喪氣地走進家門,眼中盈着晶瑩的淚水。爸媽看見這情景,心疼極了,連忙問:“彤彤,你怎麼了?是不是有人欺負你了?是不是誰冤枉你了?還是……”聽他們這麼説,我更加傷心了,爸媽也更不知所措了。這時,我才跟他們説出實情,並向他們保證以後再也不會這樣了。可他們聽後,並沒有罵我,而是笑着給我講道理:分數只代表過去,而不代表將來。現在考不好沒關係,只要你以後加倍努力,爭取考出好成績就行了。爸媽並不是那種只要分數、成績的人。聽了以後,我心裏彷彿有一股暖流在流動,流向我身體的各個部位。

啊!這就是幸福時刻,我所遇到的幸福時刻:考試考垮了,爸爸媽媽並沒有教訓我,而是給我講道理。我將永遠不會忘記這難忘的一刻。

關於幸福的作文:幸福要“交税”

回想過去的十六年裏,自己都是在母親的關心呵護下成長,母親贈與我幸福,換來的是一臉的滄桑,這難道不可悲嗎?

青春的活力讓我漠落了身後傾注的雙瞳;年少的狂妄讓我冷淡了母親柔軟的言語。成長讓我不曾想過母親,想過她的辛勤,想過她的無奈,想過她在燈光下默默地縫補……此時,我知道了幸福的獲得要珍惜,要學會適時“交税”!

在前些天的中秋節裏,我合乎尋常地在路邊散步,享受夕陽的餘輝。走着走着,一棵樹樁旁有一個銀色皮包,我把它拿起打開一看,幾張百元鈔和一個信用卡完好地在裏面。我心頭先是一喜,後來想到失主也許會緊張地尋找他的錢包,驚慌失措的尋覓。我堅持自己的準則,等待失主的尋來。最後,我送還了錢包。在回家後,我把此事告訴了母親,她沒有任何的表示,只是會心地笑一笑。我知道母親是非常高興的,不過是噙住了自己開心的淚水,她很幸福,因為我學會了做人。我沒想母親的快樂源自於我一句簡單的話語,我簡單的一個動作。

這時,我才明白為什麼我一張平常的考試的分數能讓她哆嗦好幾遍;為什麼我給她一個梨能讓她吃得那麼開心……這就是她給我幸福而要的“税”嗎?

這些都是平常得不能平常的小事,卻能讓她感到幸福。我茫然了,母親,為什麼你不像別的母親那樣高度要求自己孩子考上一流的學校?為什麼你不像別的母親那樣迫切自己的孩子學琴棋書畫?你把我的人生交給了我自己,你把我前行的道路讓我選擇,自己卻在我的背後依然支持着我前進。

“人的成功來自於有一個堅信孩子的母親”。這句話是對的,我們應該在自己獲得秋收的幸福時,也給我們的母親給去一絲絲心靈的甘泉,讓她們明白自己的付出是會有豐收的。母親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愛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當我們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時,都會有一個聲音在我們的耳邊反覆的叮囑着我們,都會有一個信念在反覆的護佑着我們--這就是母親的聲音!

我們要珍惜母愛的幸福,要向母親交納幸福的“税”。

幸福來得太突然,幸福去的又太快

中秋節期間,我接到了一個通知:25號,台灣小朋友會來到山東省進行休學訪問,第一站就是我們學校。一個叫王麒淵的小朋友會在我家寄宿一晚。哇哦!太棒了,幸福來得太突然。

25日下午4:30分,台灣的小朋友們如約而至,來到我們學校體育館。我們進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並且雙方同學交換禮物。隨後,他就跟着我一起來到我家(不知怎的,我發現他好像有點害羞,可能他性格比較內向)。

我們倆在我家一起吃,一起玩“愛動”,一起寫作業,還一牀睡覺。一個晚上我們倆已經形影不離。

一到早,我就打開了最大分貝,在麒淵的耳邊大喊:“麒淵、麒淵!快醒醒,已經六點半了,咱們該去學校吃早點了!”我連續喊了五六次,才把他從夢中拽出來。只見他慢慢騰騰地穿上衣服,去衞生間刷牙……一直到拿好行李出門,我們花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

第一節課是數學考試,我以為他會去圖書館看書,沒想到他卻迎難而上,跟着我們一起考。第二節是語文課,有些體會句子的題,我們都在思索,沒想到他卻小聲的給我説他的體會,看來,他的國文水平並不亞於我們呀!英語課和心理課他都上的很開心,覺得我們的課講的很有趣。

中午吃過飯,是他們參觀我們學校的時間,我帶領着他排着隊,從北樓開始,我一路講解,順便告訴他哪些地方可以拍照留念。隨後,我們來到了沙盤遊戲區,他在那裏擺得不亦樂乎,當他聽到老師表揚他擺的好,想象力很豐富的時候,他滿臉笑容,像中了頭彩似的。我們又來到了圖書館,在圖書館裏,他安靜的找了本自己喜歡的書,坐下專注的閲讀……

通過兩天的觀察,我發現了他有很多的優點,比如:他行李箱的東西擺放的井井有條;他學習的時候很專心……我覺得我應該取長補短,向他學習學習。

雖然我並不捨得讓他走,但是他已經離開了。最遺憾的是,我竟然忘了問他的聯繫方式。真希望我們以後還能再相見。

再見了,王麒淵,我會永遠記得你。

再見了,王麒淵,不要忘了我。

關於幸福的作文:建設幸福中國

在20xx年這個春光明媚的“春天裏”,中國政治生活裏的一件大事—-“兩會”召開了。20xx年的“兩會”成為了幸福中國的新起點。

既然要建設幸福中國,那就得知道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一個謎,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有人説,幸福是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有人説,幸福是一生平安;有人説,幸福是一輩子的健康;也有人説,幸福是每一天都快樂。幸福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應該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暢、甜蜜、快樂。幸福應該是心靈深處微妙的感受,是一個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因此,幸福首先是一種個人的主觀體驗,也就是説,每個人自己才是幸福生活的主體。幸福也是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幸福是人們追求的基本價值,是人類發展的共同目標。

每個人的幸福感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常常是得到了一種幸福,又期許更大的幸福。

建設“幸福中國”是全國人民最殷切的希望,但建設“幸福中國”並不是喊口號,而是要實實在在地付諸行動。

建設“幸福中國”,靠國家政策扶持和行動,更要靠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責任和義務為他人,為社會的幸福作貢獻。在追求和建設幸福的過程中,我們國家需要規劃,個人也需要謀劃,怎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自己的“財富”和“幸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幸福起來”,從而達到真正的“幸福中國”的願望目標。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我們不得不再次放大“民生”,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人民的“幸福”。這就是説,我們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求,就是讓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而這絕不再是權宜之計了。我們希望“幸福中國”是:人人都有適應自身發展的工作,家家收入都在增加,處處都有好環境,個個都有健康身體;老百姓不再為住房愁,不再為養老愁,不再為看不起病愁,也不再為孩子上中小學、幼兒園愁。

人民是“幸福中國”的主人。建設“幸福中國”,就是要讓“幸福中國”的主人幸福,讓我們一起來建設我們的幸福中國吧!

 關於幸福的作文:守望幸福

二十年前,處在花樣年華的女人經媒妁之言嫁於男人為妻後,她便無奈地承擔起延續家族香火,洗衣做飯的重擔。而如今,兒女們長大了,生活寬裕了,女人閒了下來,心卻越來越空虛,時光無情地在女人的眼角刻下幾道皺紋,將白色的染料抹上了女人的髮梢,終於,女人再也忍受不了這種平淡如水的日子,倔強地只留下一句話給男人和她的兒女:“我要去尋回我的幸福!”男人驚愕了:她就這樣走了,可她什麼也沒帶走,她將如何照顧自己?

女人離開家門後,一路北上,到了一個繁華的都市。華燈初上,面對這個陌生城市的光怪陸離,車水馬龍,在霓虹燈的照耀下,女人顯得那樣的孤單,內心越發空虛。望着身邊來來往往的陌生面孔,女人攥緊的手心滲出了汗,呼吸也越來越急促,臉色如臘一般蒼白。她的哮喘病又犯了!女人下意識地把手伸進口袋,迅速掏出藥,胡亂地塞如口中,女人心想:為什麼他那麼多年來都那麼不厭其煩的日復一日地幫我備藥呢?想着心中有種暖暖的感覺在冒泡。如果男人在的話,他肯定回温柔地呵斥她,然後趕緊端來一杯温熱的水送到她嘴邊,輕柔地拍着她的背,關切地看着她把藥嚥下。漸漸地,女人困了,餓了,猛然意識到自己身無分文。她才發現,原來她一直受到男人細心的照顧。

女人一路往北,男人説過,只要一直往北,就會遇見幸福。途徑一户人家,窗口透出幾點温馨的燈光打在乾淨的路面,女人可以清晰地聽見這家人高聲談笑。從前每當這時,調皮的兒女總會環抱着她的脖子,要她講古老的故事。女人總會微笑地注視着可愛的兒女,心中總會有一股滿足的感覺。可是現在,女人落寞地往北走,夜已深,身邊沒有一個人,女人緊了緊衣服,鼻子酸酸的。

忽然,女人看見面前的路上有幾個到處張望的黑影,猛一抬頭,頃刻間女人淚流滿面。原來是男人與兒女在凜冽的寒風中焦急地等待着她這個傻傻的女人。女人終於意識到,我擁有我愛的人與愛我的人,我有屬於我自己的幸福,我何必去羨慕別人,去追尋一些不屬於自己的幸福呢?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守望自己的幸福,那就是自己身邊的人。

 幸福永存中國大地_讀了《建設幸福中國》有感

幸福是一隻蝴蝶,你安靜坐下來時,它就會停在你身上。當我靜靜地讀完《建設幸福中國》,心裏不停地盪漾着幸福的漣漪……

《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給我留下了一個個幸福的腳印,時常指引我前行,讓我對它的記憶難以抹去。

在這短暫的一瞬間,中國已經穿過一道又一道的困難,才使現在的我們吃得飽,穿得暖。在這90年裏,共產黨聽從指揮,艱苦奮鬥的為了現在的幸福走出了一條通暢的路,讓中國從一隻沉睡的獅子甦醒過來,使我們中華民族走向小康生活的星光大道。

因為中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讓不富裕的家庭,不花錢也可以送孩子上學,因為,國家的政策好,一切為人民利益着想,在每一座城市播撒下文明的種子,所以,我們應該感恩中國,建設幸福中國,樹立自己的遠大理想。

中國,一定會有生病的少兒、年輕人及老人,一般生病都找醫生。生病是痛苦的,但是能看得起病,卻是幸福的、快樂的。每一年,每一天,都有生病而沒錢看的人,因為國家的關愛,有了農村醫療保險政策,他們的生命被挽救了。因為中國有醫保和養老保險,所以中國深受人民的喜愛,我們呼籲:胡錦濤應大力支持位老年人着想政策,使每一位老年人幸福快樂。目前,中國在農業發展上,農業保險猶如安全帶,低保是居民的保護傘,只要是不富裕的人,都可以一同乘坐共同富裕的幸福列車,攜手前行。

一個人的健康和生命是最重要的,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許許多多共產黨員堅持不懈、勇於衝鋒用生命換來的,但是,放眼現在的中國一角,我們有着高大的`房子,卻沒有了老前輩的堅強,也沒有了像他們一樣的為人民服務的根基。

政府都以人民利益為先,讓人民自己當家作主,讓文明和諧走進中國每一户人家的內心,使大自然缺少噪音和污染。文明的人必定有所行動,讓每個人都可以幫助有困難的人,伸出一點援助之手。在自己的家園,我們應保護或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樣我們才是最幸福的。

我相信:只要從和諧出發,中國將是最幸福的;只要我們都伸出雙手,中國就是最強大的。

  幸福小魚 幸福中國

讀了《建設幸福中國》後,使我受益匪淺。

我知道在幸福中國是指: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在十一五規劃與十二五規劃接力棒上,刻寫了明瞭的文字: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困難家庭住上新房……書中接二連三的感人故事,一件件發生在身邊的事讓我感到:幸福其實無處不在。

楊格曾説過:“真正的幸福,雙目難見。”真正的幸福存在於不可見事物之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幸福的小魚》故事的,主人公是曾維,他在雲南海口鎮鬆元小學念四年級,是個貧困生.開學的第一天,天還沒亮,就被父親叫起,聽到了“學費”二字,腦袋就疼.他怕開學,每次開學前一晚,一家人都是徹夜不眠,為了湊學費!這次當曾維父親把學費交給老師時,老師説:“不用交了!今年國家實行了好政策。”曾維和父親都十分高興。

通過《幸福的小魚》讓我知道了:過去曾維把自己當成了最痛苦的小魚,如今,國家的好政策難道不讓他感動到自己不是一條幸福的小魚嗎?其實在山區的孩子比我們還窮苦,甚至上不起學,我們在這麼美滿的家庭裏,難道還不滿足?

不僅如此,從我們身邊天翻地覆的變化,也可以讓我們體會到幸福中國的成果。開學不久,老師面帶微笑的走進了班級:“現在,同學們學習用的本子也免費了,原先交的簿籍費都將退給了大家。”話音剛落,大家都一楞,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接着,又聽老師和顏悦色地説:“孩子們,你們回家告訴家長,這幾天學校會退回的簿籍款。”啊,一切都是真的,耶!大家不禁幸福地叫了起來。班上的同學一剎那歡呼了起來,有的同學歡呼雀躍的大喊:“太好了!國家實在對我們太好了,我們實在是幸福……

如今,隨着國家的發展,國家正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實行“兩免一補”的好政策,我們上學的學雜費免了,簿籍費免了。享受這國家的好政策,我們不就是故事中幸福的小魚嗎?

再次讀着《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一邊讀着,一邊想着,我彷彿看見一條條幸福的小魚正在自由自在地遊着……

小學生怎樣寫好日記

一個人把自己在每天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事情、感想和見聞有選擇地、真實地記錄下來,這就是日記。堅持寫日記,可以積累知識、積累生活經驗和寫作素材;有助於培養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助一個人把自己在每天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事情、感想和見聞有選擇地、真實地記錄下來,這就是日記。

日記一般分成生活日記、觀察日記和隨感日記三種。生活日記。

生活日記,就是把自己每天的生活、學習、工作情況有選擇地記錄下來。要寫好生活日記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內容要真實。生活日記是自己經歷的實在記錄,而且要給自己看的,內容真實才有查考的價值。生活是七彩的,它多姿多采地呈現在我們每個人的面前。學校、家庭、社會,都會有時代的浪花飛濺,只要我們能自覺地去觀察生活,觀察周圍的人和事,你就會發現一個“寶藏”,就會有源源而來、取之不盡的真實材料。

(2)事情要有意義。有的同學説,日記就是把自己一天中親身經歷的,或所見所聞所感的東西記下來,記得越多越詳越好。如有個同學寫正月初一的日記,把這一天當中所有的事都記下來:早晨起牀吃餃子,而後給陳老師拜年,到學校遊園活動,中午到外婆家吃飯,下午和表弟一起上街,晚上回家看電視,臨睡前寫日記……簡直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成了典型的流水帳。日記的篇幅畢竟是有限的,同學們不可能把一天中的大事小事芝麻事件件都寫進去。一般要選擇印象深刻的,有意義的一兩件事記下來,其他的不寫或略寫。

(3)語言要簡明、通順。寫生活日記,內容可長可短,但語言必須通順明白。

(4)可以給日記加個題目。日記,一般不要寫題目。有的同學為了提高概括能力,給自己的每篇日記都加了個題目。怎樣的題目才是好題目呢?一是題目要準確,能準確表達日記的思想內容,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二是題目要新穎,三是題目要簡潔。題目不能太長,幾個字就能提挈全文。觀察日記,即觀察記錄。

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側面,通過有目的的,細緻的觀察,把它記下來。可以寫零碎的片斷,不必講究文章結構;也可以寫得比較完整,類似一篇記敍文。經常寫觀察日記,可以提高觀察能力,養成觀察習慣,還可以積累寫作素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這種日記最適宜我們小學生記。

 要寫好觀察日記,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觀察目的要明確。觀察,有多種多樣的目的,或為了積累寫作素材;或為了進行科學實驗;或為了弄清楚某種“奧祕”……只有目的明確,觀察才有方向,才有重點。就是觀察同一對象,由於目的的不同,方法和角度就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

(2)觀察要全面細緻。全面,就是要對事情發展的全過程,事物構成的各部分,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觀察清楚;細緻,就是要求觀察深入、徹底,抓俗語事物的特點,規律和本質。

(3)觀察要持之以恆。觀察事物難於一次完成,需要反覆進行。這就要同學們有恆心。

(4)觀察日記的語言要準確。觀察日記有很強的科學性。因此要求使用語言要準確,不能用“大概、差不多”這類似是而非的詞語。隨感日記。

這種日記主要是就一篇文章、一本書、一部電影或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情,抒發自己的感想。日記中以議論為主,敍述是為了議論,有時整篇日記都是寫自己的感受。

日記的寫作方法

1、仔細觀察

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寫起來比較容易,但是要想寫得詳細、具體、完整,需要花時間仔細地觀察。比如寫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從幾個方面着筆,①玩具怎麼來的②它的外表是什麼樣的③這個玩具怎麼玩④平時總是和誰一起玩⑤你是否喜歡它,為什麼。這樣就能把一個物品寫得很詳細、很明白。日記材料就在我們身邊,但是不注意觀察,也會視而不見。因此,平時要細心觀察自己周圍的事物,包括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所做的。

2、從生活中尋找日記素材

生活中驚天動地的事情很少,大多是一些平平淡淡的小事情。對學生而言,每天必須做的事情,不外乎是上課、寫作業、課間娛樂等等,可是,當你學到了新知識,答對了一道題,學會了一種新玩法,發現了一個小祕密……一定會很激動、很興奮,在腦海裏一定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這些不正是非常精彩的日記材料嗎?記錄下來,就是一篇好日記。

3、剪貼

將報刊上的文章或圖片、自己喜愛的郵票、照片等貼在日記本上,在旁邊寫上説明或感想,這種作法有助於提高寫日記的興趣。

4、寫興趣和愛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有的喜歡彈琴、跳舞,有的喜歡打球、看書,有的喜歡旅遊、飼養小動物……寫喜歡的東西和喜歡做的事就不愁日記沒有內容了。

 5、摘錄

如果覺得實在沒什麼可記的,就把學習中看到或讀到的名人格言、座右銘或寫人物、寫景的優美詞句、好的片段等摘錄下來,以備今後寫作文而用。

 6、寫心得

把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對事物的看法,以及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優缺點等等一些進步成長的過程記錄下來。另外,在讀書之後,還可以寫寫讀書心得。

總之,要想寫好日記,就得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積極思考、多練多寫,更需要持之以恆。希望同學們從現在起就養成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因為寫日記,既積累生活,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又練筆,是提高運用中文寫作能力的絕好的辦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快快拿起你們的生花妙筆吧!注意事項寫日記,即便是一行字,也是在寫文章。不斷增加寫的次數,寫文章的能力就會不斷提高。要想寫日記,就必須得從一天的生活中尋找日記的素材,但是我們每天的生活大多是日常的反覆,怎樣從平凡的生活中提取素材,這就需要一定的觀察力。所以説,寫日記也是在培養仔細觀察的能力,從而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給我一份信任,還您一個奇蹟!

按理説天天寫日記才是最好的鍛鍊,但是考慮到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多地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負擔,日記就變成了“週記”。很多同學覺得寫日記特別地難,不知道該寫什麼,或者説對寫日記的認識還很模糊。下面從日記的內容、要求、方法三個方面來淺談日記的有關知識。

要寫好隨感日記,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重點要寫“感”。隨感,就是在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看了一部電影,經歷了某一件事後,自己的感想。因此重點應該放在“感”字上。至於書本內容,電影情節,事情經過,都不能人作為重點來敍述。

(2)寫“感”要聯繫自己的思想實際。寫隨感日記不能脱離自己的實際向空發議論,只有聯繫自己的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3)寫“感”要實事求是。有的同學寫“感”,喜歡用表決心或空喊口號的形式來代替“感”,而且還脱離實際,任意拔高要求。人家看了很彆扭,顯得不真實。其實“感”不在高,而在“真”。有什麼想法,就寫什麼感受,即使是一些暫時想不通的問題,也可以實事求是地寫出來。於提高思想品德修養,激勵自己不斷進步;有助於鍛鍊意志,培養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