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日誌>

一年級班主任班級日誌

學識都 人氣:2.3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日誌記錄生活點滴,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誌了。日誌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班主任班級日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班主任班級日誌

一年級班主任班級日誌1

回想這兩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確感到當一名小學班主任的辛苦,當然這其中有苦也有甜,下面我想談談自己對班主任實踐工作的感悟:

第一、要學會在工作中尋找快樂。

人長大了,快樂也走遠了。每天面對幾十個學生,聽話的,調皮的,習慣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不完成作業的,和老師頂嘴的,應有盡有。如果你每天都帶着一股怨氣和“恨鐵不成鋼”的急燥心理,你就無法從工作中尋找快樂。

記得有句話説:和成年人在一起,領略的是對方的冷漠和虛偽,和孩子們在一起,感染的是他們的快樂和純真,從他們的身上我常常能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這種快樂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我覺得工作就應該是在得到物質回報的同時,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愉悦,只有在快樂中工作,工作才不會成為一種負擔,不會成為一種僅僅為了養家餬口的手段。惟有熱愛工作本身,我們才會被這種快樂所滋養。當下課休息的時候,會有幾個膽大“調皮”的學生從背後蒙上我的雙眼讓我猜猜他是誰,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學生對老師的那份愛,一股暖流洋溢在心中。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比如當你訓斥完學生,他轉身卻親切的叫你一聲老師時;比如舉行聯歡會時,學生用最自然的動作遞給你愛吃的小零食的時侯;比如你走在馬路上猛然間聽到有人高喊“老師”時;在我們當班主任工作生涯中,這樣的事情太多了,這樣的感動也太多了,這就是當班主任的快樂之處。

第二、變“説教”為“獎勵”,無聲勝有聲

以前學生犯錯誤時,自己總是苦口婆心,説教5分鐘以上,可是一轉眼學生又忘了,屢教屢犯,直到有次我問學生“為什麼我強調了這麼多遍你還是喜歡在課間打打鬧鬧,橫衝直撞”學生很無辜的對我説“老師我知道這樣不對,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過後我就在想孩子愛玩的天性導致他們明知道這樣做是不允許的還是改正不了,所以我們應該要採取一些措施,對他們進行正強化,而口頭表揚似乎已經滿足不了四年級的孩子了,這時孩子圈子盛行到小賣部去抽獎,既然大家對抽獎這麼有興趣,不妨我也設置一個抽獎活動,把所有學生需要養成的習慣量化,在班裏選8個得力的小組長,其他同學自己選擇自己信任的小組長成為該組的成員,每天由小組長給自己成員計分,如按時按質完成作業加1分,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加0。5分,認真做眼體操,體操等都有加分,等成員積到10分了,就可以來我這抽獎。通過這個措施的實施,很多孩子會盡量控制自己的不良習慣,努力做得更好來接受老師的'表揚,很多時候或許只需要運用眼神學生就能明白他做得不錯再堅持一下就可以受到表揚了,還是要加油做到更好才不會受到批評,比以前的苦口婆心的説教有效果多了,真有種無聲勝有聲的感覺!

孩子總是千變萬化的,我們只有用時間去接近學生,關心學生,班主任之路才會走得更開心,更成功!

一年級班主任班級日誌2

剛剛接手一個班級——二年級,可是有件事讓我十分苦惱。與家長無法溝通。我還不認識家長,可是總有些事情要佈置,可是發完校訊通,一部分家長如同石沉大海,不理不睬。課程表發下去,不給孩子準備第二天的書,讓給孩子包書皮,不包。把書弄得皺巴巴的,讓買鞋套不買,一腳一個塑料袋。真是不可理喻,什麼樣的家庭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真的很替這羣天真無邪的孩子悲哀。神呀,我祈求您讓他們改變一下吧!

想起[育兒專家範佩芬説的一段話]家庭氛圍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影響是特別重要的,那麼也有一些家長,覺得有苗不愁長,認為孩子可以自然長大,所以不去管教孩子,順其自然,那麼這樣的孩子,他的內心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同時也會看到有些孩子因為順其自然,他是非不分,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那麼在他的行為表現上,就會無度的,就會按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去面對他人,面對一些事物,那麼我們用一個積極的正面的去看待這個孩子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孩子他有一些行為,是超出我們這個年齡預計的,那麼有時候會覺得,沒有人管教,那麼他出現的一些方式,是一種比較幼稚,或者不懂道理,別人給他講也聽不懂,會這樣的一種,所以苗長出來了,還要需要什麼,精心的去呵護。因此我們也常説,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他的第一任教師,我們家庭人與人之間融合的這種關係,必然會對孩子的心理品質產生巨大的影響,那麼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情感的這種表達,因此我們説,家庭的氛圍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不可忽視的。

真心希望不要因為我們,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