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醫學畢業論文致謝

學識都 人氣:3.27W

感謝醫學院的導師和同學對我學習生活上的理解、支持和關心,那麼,醫學畢業的論文致謝如何書寫呢?

2017醫學畢業論文致謝

2017醫學畢業論文致謝篇一:

當寫完第六章的總結,為幾個月來緊張的論文撰寫工作即將結束而長長舒一口氣的時候,卻突然發現,面對着最後一個致謝部分,而遲遲無法下筆,這也許是許多博士生所感能受到的情形吧。在寫致謝的時候,總不免回顧自己這幾年的博士生學習時光,用世人的價值觀對自己的讀書生涯做一番評價,思考自己的所得與所失。我想,博士求學並不僅僅是為了發表幾篇文章而自得,為拿到一個文憑而自豪,抑或是為得到一個不錯的工作而自喜,博士生涯更重要的是對自己人生的一個歷煉。回首這幾年博士生活,期間有些小小收穫而帶來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生活所賜予的迷惘與痛苦。

在博士求學期間,我的雙親先後離我而去,作為人子,卻未能為父母盡一絲孝道,每思至此,愧悔莫及。多少個夜晚,當自己一個人離開實驗室,靜靜的走在回寢室的路上,總是不知不覺的想起他們,想起他們的音容,想起他們為撫養子女而付出的艱辛,不覺淚流滿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沒能為雙親盡孝,是我人生中永遠的痛苦,這是任何東西所能不彌補的,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人生可以再次選擇,我會選擇碩士畢業後工作而不再讀博,陪在他們身邊,過着簡簡單單的生活,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安享晚年。但人生不能假設,許多事情等失去以後才知道珍惜。在博士期間,生活不但讓我苦嘗喪親之痛,還讓我備受疾病的折磨。

博士期間有整整三年是在與疾病的治療中度過,其中兩年半忍受着隔曰一次的肌肉注射,面對着每月一次的化驗單,總是祈求老天能夠垂青,獲得化驗指標的好轉,但結果總是一次次的失望。在整個注射治療期間,除了承受不菲的治療費用,還得忍受着沒完沒了的副反應的折磨,乏力嗜睡,脱髮,脊背沒完沒了的疼痛,血小板、白細胞持續減少,眼乾,厭食,發展到後期的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雙手不由自主的震顫,下肢紫癜性出血,最終不得不因無法承受長期的副反應而停止治療。

現在回想起這段治療的日子,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熬過來的。永遠都不會忘記,為了節省治療費用,購買便宜的藥,拖着疲憊的身子,沿着漢陽區龍陽大道,對兩邊的醫藥代理公司逐一詢問,除此之外,還有絡瑜路兩邊的藥店,也逐個打聽過來;永遠也不會忘記,看着周圍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各個神采飛揚,享受着美好的大學時光,而自己,卻拖着着九十多斤的體重,因副反應疼痛疲乏的身軀,面對着沒完沒了的注射針頭;永遠不會忘記,在校醫院的走廊,在等待醫生的時候,一位同樣患病的青年教師,帶着對疾病同樣的無奈,輕輕的問一聲:“你信主嗎? ”那一刻,我突然相信了命運,有些事情是早已註定,你無法去改變,但我們需要勇敢的去面對。There are those who say fate is something beyond our command, that destiny isnot our own. But I know better. Our fate lives within us. You only have to be brave enoughto see it.

在享受着生活磨難的時候,我也感謝上天,她在我生活最為痛苦的時候,給我送來了我生命中的另一位天使——我的女兒,她在我讀博期間出生,這是我親人去世後,我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事情。女兒是我生活的動力與精神支柱,它支持我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一切困難,同時使我體會到人生的責任,我將會像我逝去的雙親一樣,用自己的雙手,為女兒的生命撐起一片天空。Some say our destiny is tied to the land as much a part of us as we are of it. Otherssay fate is woven together like a cloth.

So that one's destiny intertwines with many 's the one thing we search for or fight to change. Some never find it. But there are somewho are led.人的一生命運是和她人緊密相連的。在讀博期間,我的妻子始終在背後默默的支持着我,女兒出生後,我的母親剛剛去世,而她的母親也早已離世,女兒根本無人照顧。妻子既要照顧孩子,還要上班,而且除了生女兒接受手術外,妻子在孩子兩歲時候還經受了另一場手術,其間艱辛非語言所能描述。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女兒一天天健康的成長,當我結束學業的時候,女兒已經開始入幼兒園了。每當看見女兒和媽媽開心的笑容,我心裏感到非常的愧疾,對女兒的撫養,我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在妻子最困難的時候,在妻子生病手術中,我沒在她身邊,而是讓她獨自一生承擔起生活的重任。對於這一切,我永遠銘記於心,在以後的人生中,我將用自己的行動來彌補她們所付出的一切。

非常慶幸,在我生命中有一位姐姐。博士上學期間,遠在武漢,家裏事情無法分身照顧,全靠姐姐在家操持。父母去世期間,前前後後的一切事情,都是姐姐和姐夫主持。而且讀博及治療期間面臨着很大的經濟壓力,也全靠妲姐姐夫在背後支撐。此外,各位親戚長輩尤其是我的大姨,在這幾年遇到這麼多困難時候,總是寬慰我,給我鼓勵,正是他們的關愛,伴我度過所有困難。至親不言謝,祝他們健康平安。

除了家人的支持,這幾年給我幫助最大的應該是華中科技大學超聲實驗室(MUL)的各位老師和同學,尤其是我的導師丁明躍教授!正是在MUL這個温暖的大家庭裏,有着眾位老師的熱心鼓勵,悉心指導,有着眾位師兄弟師兄妹們熱心幫助,使我戰勝了生活中的困難,度過了一個雖然艱難但充實的博士生涯。首先,我要向我的恩師丁明躍教授表示由衷的感謝!在我研究生學習的這幾年,最大的幸事是當初選擇丁老師作為我的指導教師。丁老師一方面管理着30多人組成的研究團隊,還擔任着院系的行政職務,日常工作是非常非常的繁忙。可即使如此,丁老師始終關心着我的情況,始終給予我鼓勵!尤其是在實驗室發展非常困難時期,丁老師盡力給予我經濟上的幫助,使我安心學習。丁老師對我的影響,不僅僅是指導我做研究,做課題,使我獲取到相關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丁老師做人做事的風格方式,尤其是面對困難時候的態度,是需要我終生學習的。“人活着,有時就得含辛苑苦”,這是我剛開始讀博士時候,在博士組會上丁老師告訴大家的。當我完成博士學業,回首再想這句話,對此有着更深的理解。MUL實驗室是一個年輕的實驗室,其時丁老師剛從國外回來,實驗室的發展也面臨着重大的困難,一切相關的研究平台需要從最基礎的部分做起,困難重重。但丁老師鼓勵大家,不等不靠,積極爭取,“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去説服別人”。終於在丁老師帶領下,各位老師同學團結一心,用辛勤的汗水,獲得科研上一個接一個的突破,不到四年的時間裏,實驗室承擔起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實驗室科研水平,一步一個台階,穩紮穩打,目前已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目前丁老師正帶領着MUL實驗室向國際醫學超聲領域有影響力實驗室奮鬥。丁老師那種不懼困難、積極爭取、敢挑敢千的工作態度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接下來要特別感謝尉遲明副教授。他是實驗室直接指導我的老師。尉遲老師思維靈活,總是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這些令我深為敬佩。在我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總能從尉遲老師那兒得到指導和啟發。在生活中,尉遲老師總是和大家打成一片,經常組織大家進行各種文體活動,搞活實驗室的氣氛,是大家身心得到放鬆。更重要的是,在我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尉遲老師中細緻耐心的鼓勵我,同時生活上給我極大的幫助。同時我還要將我誠擎的感謝送給張旭明老師、侯文廣老師。這兩位老師學術功底深厚,科研基礎紮實。張老師樂觀隨和,熱心的幫助實驗室每一位同學;侯老師寬厚穩重,對一些學術問題具有非常深的洞察力,舉重若輕,往往能一眼指出問題問題關鍵。祝幾位老師身體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順利!

感謝實驗室所有的師兄、師妲、師弟、師妹們。由於學制的關係,與他們相處時間有長有短,但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給予我很大的幫助。他們是:邱武、解嵩、張冀、李雅琴、肖峯、許夢玲、楊鑫、袁在賢、宋述燕、詹秩、吳開志、李旭、李濤、吳梓翠、陳益民、胡鬆、竇陽超、袁文金、李柳(大)、金嬌英、賈豔平、李柳(小)、李春芳、翁飛、王永新、齊建、楊佳麗、宋俊傑以及新入學的熊東平博士、朱飛博士、婁翠娟師姐、王學文、羅永康等。感謝大家,祝你們一切順利!最後我要將我的感謝送給我的朋友,以及那些幫助過我的醫生,祝他們好人一生平安!他們是汪安平、孫海燕、常臘民、任彥斌、唐波、陳世軍和校醫院的莫醫生,附屬醫院的田德英醫生、吳亮醫生。祝願各位老師、同學、朋友、親人以及所有關心、幫助和支持我的人們一生平安!

2017醫學畢業論文致謝篇二:

在論文基本定稿的時候,我心裏夾雜着難以表達的傷感和欣喜,畢業論文是我即將畢業的主要任務之一,這一個任務飽含了指導老師的誨人不倦、朋友同學的幫助以及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回首大學生活,師院承載了我最美年華里的四個春翡夏翠秋金冬銀,有過歡笑也曾留下遺憾,但慶幸的是,此時此刻我們還能聚首一起暢想未來。

藉此機會,我想對我的指導老師以及幫助過我的同學朋友致以最真摯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