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碩士論文致謝範文

學識都 人氣:5.96K

畢業論文致謝一般有固定的書寫方法步驟,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法學碩士論文致謝範文,供大家閲讀查看。

法學碩士論文致謝範文

 致謝一:

研究生期間的三年以來,我始終懷揣着感恩的心度過每一天。面臨離別,真要提筆寫下感謝的話,一時竟不知從何落筆。

三年前姐姐陪我來京複試的場景還恍如昨日。那時只感到害怕,陌生。誰知我在北方工業大學度過了我學生生涯中最為充實和有意義的時光。我有幸投入朱蘇人老師的門下,為老師的個人修養和家國情懷深深折服。朱蘇人老師立意高遠,視角犀利,對國家和社會時勢保持着一如既往的關注和反思。在這三年中,老師以其言行教化我於無形,我為自己竟能習得老師一絲的思考理路和分析視角而竊喜。恩師亦是益友。

作為長者,我能真切感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作為老者,我也時常被老師孩童般的天真爛漫所感染。不僅是我的導師,法學系的其他任課教師也給了我莫大的幫助。感謝尚志紅老師的大力推薦;感謝憲政專業尹好鵬老師,他對我“視如己出”,給我提出很多學習方面的建議;感謝章燕老師老師在授予我知識的同時體貼地指出我性格方面的缺陷;感謝劉夕海老師對我的信任,在課堂上給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感謝劉葉深老師,我在其他一些論文的寫作中總是叨擾他,他都很認真地指點我進行修改和完善;感謝郭紅老師和王愛民老師,他們始終關心着我的學習和生活。

還有楊晶晶老師和李坤老師,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重要問題。感謝我的同學,大家彼此推心置腹,相互幫助,在三年的交往中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和歡樂。通過彼此的交往總能看到他人的閃光之處以反思自己的不足。

感謝我的家人,他們的疼愛和縱容讓我在這不太輕的年紀還可以盡情“放肆”,在感到無助和疲憊時給我安慰。

人生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未來充滿變數,我將始終懷着感恩的心,永不停止努力。只有實現更好的自己,才能擁有更好的未來。

 致謝二:

歲月如梭,如歌。轉眼間,三年的研究生求學生活即將結束,站在畢業的門檻上,回首往昔,奮鬥和辛勞成為絲絲的記憶,甜美與歡笑也都塵埃落定。北方工業大學以其優良的學習風氣、嚴謹的科研氛圍教我求學,以其博大包容的情懷胸襟、浪漫充實的校園生活育我成人。值此畢業論文完成之際,我謹向所有關心、愛護、幫助我的人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與最美好的祝願。

本論文是在王愛民和章燕老師的悉心指導之下完成的。三年來,導師淵博的專業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誨人不倦的高尚師德,樸實無華、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對我影響深遠。導師不僅教我學會看書,而且教我做人,雖歷時三載,卻賦予我終生受益無窮之道。

本論文從選題到完成,幾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傾注了導師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導師章燕表示深切的謝意與祝福!本論文的完成也離不開其他各位老師、同學和朋友的關心與幫助。在此也要感謝朱蘇人等各位老師在論文開題、初稿、預答辯期間所提出的寶貴意見,感謝文法學院各位老師為本論文提供的數據和建議,還要感謝同門的師兄師妹們,在學術研究過程中給我以許多鼓勵和幫助。回想整個論文的寫作過程,雖有不易,卻讓我除卻浮躁,經歷了思考和啟示,也更加深切地體會了法學的精髓和意義,因此倍感珍惜。

還要感謝父母在我求學生涯中給與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勵我。同時,感謝2012級法學研究生同學三年來對我的愛護、包容和幫助,願友誼長存!

 致謝三:

提筆於此,感慨萬千,思緒彷彿凝滯,頹然的面對着電腦屏幕,看鼠標在空白的文檔上跳動閃爍,對論文完成似乎有種不真實的感覺,在吉林大學十一載的求學生涯,如電影膠片,開始在眼前慢慢回放。回首起十一年前初次踏進吉大學府,這座美麗的象牙塔給我的新奇與震撼彷彿還是昨日的感覺,然而一轉眼,我就要告別她了。曾經最好的年華,曾經最青葱的歲月,我全部奉獻給了吉林大學的圖書館、教室、食堂、宿舍。這十一年的歲月,仿如一把雙刃劍,褪去了我稚嫩的`外表,也盪滌出了我對學術最純潔的追求。特別是最後這幾年博士論文寫作的時光,更是五味俱全,有靈感迸發時的暢所欲書,也有思路凝澀時的沮喪痛苦,然而於此時回望,所有刺傷過我的荊棘都彷彿鮮花,阻礙過我的暗河都如同清泉,在來路上熠熠閃光,成為這一生不可多得的財富。

求學生涯是多彩的,也是寂寞的。孟子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自問至此雖無力擔當大任,但於做學問的態度上,能坐得住多年的冷板凳,守得住這份寂寞,除了自己的無怨無悔,還要更多感謝於我生命中幾位重要的人於我的支持與鼓勵。

記得第一次在課堂看到於瑩老師,就被她那意氣風發與神采飛揚的姿態所吸引,老師温和的笑容和廣博的學識更是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影像。自那時起,我一心將老師當作榜樣,希望有一天可以成為老師一樣的女性,哪怕萬分之一。面臨碩士生和博士生的選撥時,選擇於瑩老師作為導師,我深知競爭的激烈,內心極為惶恐與不安,於瑩老師在眾多角逐者中賦予我機會繼續求學之路,感激之情,莫可名狀。常言道,老師是再生父母。於瑩老師對我的關懷與幫助,學生銘記於心。在吉大法學院求學和博士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亦幸得蔡立東教授、馬新彥教授、孫良國教授等幾位老師的指點,幫助我釐清觀點、理順思路,感念於心,深深致謝。

作為河南人的我,長春曾經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城市。真正來到吉林後,發現學校與家鄉的距離遠非一張火車票的距離。作為老大,我在一年到頭在家的天數屈指可數,家裏的事情都幫不上忙。在同學、朋友都開始回饋父母的時候,我卻仍在消費他們的物質與年華,深表愧疚。然而,父母卻從未有過半句怨言,一直在背後做我堅強的後盾,終於,我也熬到了撥開雲霧見月明的時刻,從今以後,我一定盡全力照顧好父母。

雖然結果是美好的,但博士論文的寫作過程是痛苦的。感謝譚建萍、李歡歡、楊曄、馬浩、葉莉娜、唐欣瑜等幾位同學和朋友的陪伴、鼓勵和幫助,沒有你們,我無法想象自己將如何走過這段痛並快樂着的時光。也感謝兩年來不辭辛苦,無數次奔波於北京和長春,並忍着病痛折磨陪伴我徹夜撰寫、修改論文的慕同學,感謝有你。

十一年,滿滿的十一年,求學之路多坎坷,求學過程多曲折,但所幸求學之果是幸福的。愛我的人為我付出到今天,終於換來了我為我愛的人奮鬥的起點,從今以後,我要加倍努力,創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