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論文格式要求模板

學識都 人氣:1.93W

論文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碩士論文格式要求模板,歡迎閲讀查看。

碩士論文格式要求模板

 1、碩士論文的構成

1.1 引 言

本文的目的在於提高碩士論文的寫作效率。

1.2 前置部分

1.2.1 扉頁

首頁用中文,後一頁用英文。要有題目、碩士論文標註文字、作者、導師、學校、日期。

中文題目中一般不要出現英文名稱和英文字母的縮寫詞。字數一般不要超過20個,但可以有副標題。

1.2.2 摘要

首先為中文摘要,然後另頁起為英文摘要(Abstract)。摘要和Abstract在內容上要相同。摘要應説明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摘要中一般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

1.2.3 關鍵詞

關鍵詞選3~8個。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標題“關鍵詞”和“Keywords”後空一格且不跟“:”號。各個關鍵詞間用逗號分開。 “Keywords”不要寫成“Key words”。

1.2.4 符號表

表中給出符號、符號的含義説明、國際標準單位和首次出現的頁碼。

符號按字母順序排列,先出現英文字母符號,再出現希臘字母符號。收錄要全, 常見的問題是一方面列了“符號表”,另一方面,論文中的一些符號並沒有收入表中。

1.2.5 縮略詞表

表中給出縮略詞、英文全稱、含義的中文説明和首次出現的頁碼。

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縮略詞表不能與重要符號表混合成一個表。

1.2.6 目錄頁

目錄頁各層標題中同一層次的排列要靠左對齊, 且下一個層次的標題都應比上一個層次向右縮進2個字的空間。

頁碼靠右對齊。

目錄頁中各章節如何安排, 哪一章在前, 哪一章在後, 哪些內容為一章, 哪些內容為一節, 都必須在寫作前與導師商量好, 然後再撰寫。否則一旦導師要求重新編排章節, 這以前的寫作時間和精力就被浪費了。

1.3 主體部分

1.3.1 一般要求

全文要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頁碼。頁碼應標註在每頁的右下角。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編頁碼。將目錄頁等前置部分(見第1.2節)單獨編排頁碼,用羅馬大寫數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等。

圖、表、公式、化學反應式等,用阿拉伯數字分別分章依序、連續編排序號。

論文中第一次出現縮略詞時,無論有多麼熟悉, 要給出中、英文全稱,此後一直用縮略詞,不再出現中、英文全稱。

1.3.2 引言

引言要敍述研究工作的目的、意義、內容或對象、國內外相關領域的近期工作、本課題的重要發展(里程碑)以及作者所在學科組的工作。引言還應敍述本項研究內容的關鍵環節、難題所在、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和實驗設計、預期結果和全文的安排等。敍述時語言要精練、準確。常見的問題是重點內容被“淹沒”在大量素材中, 並沒有達到上述各項要求。

1.3.3 正 文

正文各章、節要給出詳細的研究內容,包括研究對象、實驗和觀測方法、儀器設備、材料原料、實驗和觀測結果、計算方法和編程原理、原始數據或原始資料、經過加工整理借討論的圖表、對方法和結果的討論、形成的論點和導出的結論等。各章中要特別注意科學合理地給出最第一手的數據、圖表、設施説明圖有關照片等。有些內容不宜作為正文內容,可以作為正文的附錄,放在“參考文獻表”後,哪些內容作附錄要徵求導師意見。常見的問題是上述各項內容雖然寫了,但一章一節作為一個整體沒有產生“研究”的“味”。

每一章都應有“本章小結”作為最後一節。小結中不但要給出有關研究結果的總結,而且要給出有關研究方法的總結。“本章小結”中的結論用1)、2)、3)……給出。

1.3.4 總結與展望

最後一章應為“總結與展望”。第1節的標題應為“總結”,總結部分須是最終的、總體的結論,不是正文中各章“本章小結”的簡單重複。結論應準確、完整、明確、精練。第2節的標題應為“展望”,可以在這一節中提出有關建議,例如尚待解決的問題、儀器設備改進意見、下一步研究設想等。

1.3.5 參考文獻表

碩士論文在正文後要給出參考文獻表(見第3.3節)。

1.3.6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目錄

在這個目錄中,只放入已經發表的與論文課題有關的學術論文和專利等。沒有被正式錄用的論文不列入目錄。

1.2.7 致謝

具體內容可以參考“博士論文格式與要求”一文。

2、碩士論文撰寫及打印格式基本要求

2.1 論文形式

2.1.1 打印用紙

打印用A4紙。

2.1.2 頁面設置

頁邊距取上3.0 cm,下2.0 cm,左2.8 cm,右2.2 cm,頁眉1.8 cm,頁腳1.5 cm。行間距取22磅(操作: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值設置值22磅)。字間距取加寬1磅(操作:格式字體間距加寬磅值1磅)。

在上述要求下,請檢查是否實際可以達到每行35字,每頁32行,每頁字數約1120字。

學位論文的每一頁,從前置部分起,都要有頁眉,寫“北京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居右排列。

2.2 字體和字號

2.2.1 前置部分

前置部分中,標題“摘要”、“關鍵詞”、“重要符號表”、“縮略詞表”用四號黑體加粗,正文用小四號宋體。“Abstract”標題用Times New Roman,四號,加粗。正文用Times New Roman, 小四。“Keywords”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目錄頁中,標題,即“目錄”兩字,用四號黑體加粗。編排時,前置部分的每個標題用小四號黑體加粗,寫在目錄上的章名用四號黑體加粗,其他各個層次的節名用小四號宋體。

2.2.2 主體部分

每章標題取黑體加粗, 三號。每節標題取黑體加粗, 四號。節以下標題取黑體加粗, 小四號。各級標題中的序號取Times New Roman加粗。

正文部分取宋體, 小四。

正文中, 從每節標題開始(包括每節標題在內),各層標題和正文各行的行距一律一樣,即標題前後不留空。

頁眉取宋體, 五號。

圖序和圖題用五號黑體加粗。圖注與説明用小五號宋體。

表序和表題用五號黑體加粗。表身內容用五號宋體。表注與説明用小五號宋體。

2.3 標題層次

採用四級標題制。在正文中,每章大標題為第一層次。不寫“第1章 引言”,應寫“1 引言”,居中排。第二層標題“1.1”、“1.2”等居左排列。第三層標題“1.1.1”等居左排列。可以有第四層標題如“”,居左空2個字符排列。

在四級標題以下或正文的敍述中,還有層次性描述時,不可有第五層標題如“”, 用“1),2),3)”,再往下用“a),b),c)”。

不要在標題上標註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應標註在正文的敍述中。不要在標題上標註縮略詞或其他説明性文字。這些內容應出現在正文敍述中。

3、碩士論文參考文獻格式範文

3.1 一般要求

常見的問題是參考文獻過少, 或參考文獻不是直接的第一手的文獻。為了表明碩士論文的學術水平,參考文獻要收集經典的、影響大的、引用的多的或權威學者發表的。一般性的參考文獻儘量多用最近一、二年的文獻。

論文中出現的具有專業“事實和證據”含義的圖、表、公式、數據、結論等,除非是本文工作或研究的結果或結論,一定要給出所引文獻來源,最合適的做法是標註參考文獻。常見的問題是有具體數據但沒有權威的來源,即沒有標參考文獻。

有時為了省略實驗方法、儀器設備的繁雜的説明,可以標註參考文獻,此時應該用文字明確説明,例如“方法的介紹見文獻”。

引用文獻時要引用關鍵詞、詞組和重要事實,而不是句子,引用時“句子”和“內容”要自己重寫,儘量不要直接抄錄文獻上的句子,實在避免不了,不能多於3句(含3句), 否則算抄襲。即使只抄錄了2句或1句, 也要把這個文獻作為參考文獻標明。如果這兩句話原本就標了參考文獻,那麼要加上或換成被引的手邊的這個文獻。中文、英文參考文獻都應該執行上述原則。

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採用順序編碼制(見GB 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參考文獻表中的各篇文獻要按照正文部分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後順序連續編碼,並將序號置於方括號中。常見的問題是碩士論文正文修改時在正文中間增加了參考文獻, 但編碼順序沒有調整。

引用多篇文獻時,只須將各篇文獻的序號在方括號內全部列出,各序號間用“,”。如遇連續序號,可標註起止序號。如:[1]、[3,4]、[1,5,8]、[2-5]。

參考文獻表不編章的序號,即它不是一章。請注意,在論文目錄中稱“參考文獻”的這部分內容,本文都稱為“參考文獻表”。

3.2 文內引用參考文獻的標註

在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有如下幾種情況。

3.2..1 句末引用

【示例1】

CexZr1-xO2已成為新一代汽車尾氣催化淨化處理的關鍵材料[3]。

【示例2】

化學振盪,混沌與化學波的基本內容見文獻[14]。

3.2.2 作者姓名後引用

【示例3】

曾慶軒和馮長根[7]研究了化學振盪和化學混沌。

1998年,胡曉棉和馮長根[12]進行了Cook-off實驗。

3.2.3 觀點、數據等處引用

【示例4】

在陳朗的研究中採用120 ℃[5,6-8]作為反應温度。

文獻[4]給出了詳細的軟件説明。

3.3 文後參考文獻表著錄規則

3.3.1 排列

文後參考文獻表按文獻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依次排列。頂格編排,回行時縮進5個英文字母的空格。

每條文獻單獨排。

每條文獻末尾加“.”。

3.3.2 著錄應齊全

文獻的著錄項如人名、文獻標題等應齊全,不得使用“同上”、“ibid”等字樣。

3.3.3 作者的著錄

文獻作者不超過3個時,全部列出。超過3個時,只著錄前3個作者,後加“, et al”。“ et al”須斜寫。應姓前名後,姓全大寫、名首字母大寫,姓、名之間不用逗號。名可縮寫,不加縮寫點“.”。國外文獻作者請認真核實姓和名。英文姓名例如P. Gray, 應該變為“Gray P” 。

3.3.4 期刊名稱的簡寫

期刊刊名可以縮寫,不加縮寫點。以下是刊名縮寫基本原則。

1)由1個單詞構成的刊名不能縮寫。

2)由1個單音節或5個以下(含5個)字母組成的詞不能縮寫。

3)刊名縮寫時,其中的冠詞、連詞、前置詞一般應刪除,但前置詞作為刊名首詞則要保留。

4)刊名中有人的名稱,這個名稱不能縮寫。

5)著錄縮寫刊名時,原刊名中的符號,例如連字符“-”、加號“+”要保留。

3.3.5 字母大小寫

外文書名、論文標題名、專利名、標準名、報告名中的首詞大寫,其他小寫(除專有名詞外)。期刊名每個實詞首字母大寫(見第6章“外文字母”)。

3.3.6 期刊年、卷、期和頁碼的寫法

1)期刊有年、卷、期號:2003, 19(2): 253-265.

2)期刊有年、卷號,無期號:2003, 19: 253-265.

3)期刊有年、期號,無卷號:2003(2): 253-265.

3.4 文後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3.4.1 專著(包括普通圖書、會議錄、彙編、學位論文、報告、標準)

【著錄格式】序號 主要責任者. 題名: 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誌]. 其他責任者. 版本項.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用頁碼[引用日期]. 獲取和訪問路徑.

表3.1~3.2給出了文獻類型的標誌。

表3.2 電子文獻載體和標誌代碼

載體類型 磁帶 磁盤 光盤 聯機網絡

標誌代碼 MT DK CD OL

 4、碩士論文插圖格式範文

4.1 一般要求

表示研究成果的曲線圖、譜圖等,圖的大小應為1個A4紙頁面,可以橫放。其他所有插圖一律佔半張A4紙大小。

圖序和圖題排在圖的下方,相對於整幅圖左右居中,其總體長度不超過圖面的寬度,否則圖題應轉行排。

圖序與圖題之間留1個漢字的空格,其間不用任何點號。圖序用“圖1.1”、“圖3.2”。不用“圖1-1”、“圖3-2”、“圖2-2-1”,也不用“圖1”、“圖2”。

幾幅圖共用一個圖序和圖題,每幅圖應有子圖序,如(a),(b),(c)等。可以有子圖題。子圖序和子圖題置於橫標目的下方,相對於橫座標軸整個居中排,每個子圖序和子圖題在各個圖面中的位置應一致。在正文中引用子圖時,用“圖3.5(a)”、“圖3.5(a)、(b)”等形式。

標目是曲線圖橫、縱座標的量和單位符號。在標目中,量符號與單位符號之間用斜分數線(/)相隔。標目中的`量符號與正文中的一致。

圖注與説明安排在圖的下方,圖題的上方。

如果插圖是引用的,應註明。所註明的內容用括號括起,排在圖題下。例如可寫“(圖引自文獻[1])”。

插圖中的曲線在必要時可以編碼,稱為曲線a、曲線b。編碼要在圖中相應曲線處標明。例如,“圖5.11中曲線abc、aeb、afb分別代表推進劑燃燒過程中不同組分所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對温度的變化曲線。”

4.2 插圖在正文中的引用

在正文中,先見文字敍述,後見圖。不能只有圖,而沒有正文中相應的文字敍述。

在正文中敍述時,若提到多個圖,最後一個圖序不要“圖”字,數字之間用浪紋連接號“~”,如“圖3.5~3.12”、“圖3.3~3.4”。多個圖,但不連續時用“和”相連,如“圖2.2和2.4”。

4.2.1 正文中首次提到插圖

正文中首次提到插圖,有以下幾種形式。為了突出碩士論文的研究成果, 寫作中應該主要採用第1種形式。

【示例】

1) 圖5.6給出了本文關於温度與時間之間關係的實驗結果。

2) 温度與時間之間存在着依賴關係,如圖5.6所示。

3) 温度與時間之間的相互影響是值得注意的,見圖5.6。

4.2.2 對插圖的討論

在正文中,非首次提到插圖,主要是對插圖的討論和説明,有以下形式。碩士論文的寫作中應該主要採用第1種形式。

【示例】

1) 從圖2.3可知,在某個温度下,本項工藝改進是合適的,見圖中曲線a。

2) 在某個温度下,本項工藝的改進顯得十分合適(圖2.3)。

5、碩士論文表格格式範文

5.1 表格的一般要求

採用三線表。表格的例子見本文第3章表3.1~3.2。

論文中的任何表格都不能沒有表序與表題。

表序與表題之間留1個漢字的空格,其間不用任何點號。表序寫成“表1.1”、“表2.3”,不寫“表1-1”、“表2-3”、“表2-1-3”,也不寫“表1”、“表2”。

表身內無數字的欄內,應區別情況對待。“空白”代表未測或未發現,“-”(一字線)或“…”代表無此項(即客觀上不存在),“0”代表實測結果為零。

如果表格是引用的,應註明。所註明的內容用括號括起,排在表格底下。例如可寫“(表引自文獻[2])”。

如果表格是對若干個文獻工作的總結,在表格中應該給出一欄,給出文獻作者姓並標明參考文獻序號,姓與表格其他內容在同一行中一起出現。在正文中首次提到此表時,可以寫“本文在表1.4中總結了……”。

5.2 表格在正文中的引用

在正文中,先見文字敍述,後見表格。不能只有表格,沒有相應的文字敍述。

在正文中敍述時,在提到多個表時,最後一個表序不要“表”字,數字之間用浪紋連接號“~”,如“表2.3~2.10”。多個表,但不連續時用“和”相連,如“表2.2和2.4”。

5.2.1 正文中首次提到表格

首次提到表格,有以下幾種形式。碩士論文的寫作中應該主要採用第1種形式。

【示例】

1) 表3.2給出了本文的實驗結果。

2) 温度與時間之間存在着線性關係,如表3.2所示。

3) 温度與時間的影響是值得注意的,見表3.2。

5.2.2 對錶格的討論

在正文中,非首次提到表格,主要是對錶格的討論和説明,有以下形式。碩士論文的寫作中應該主要採用第1種形式。

【示例】

1) 從表2.3可知,在某個温度下,產率達到最大。

2) 在某個温度下,產率達到最大(表2.3)。

6、碩士論文外文字母格式範文

6.l 外文正體

正體外文字母的使用有8種情況。

1) 所有計量單位、詞頭和量綱符號。

2) 數學式中的運算符號、縮寫號、特殊函數符號和某些特殊的集符號等。

3) 量符號中為區別於其他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義的非量符號下角標。

4) 化學元素符號。

在一篇論文中,不要交替使用化學元素符號和中文名稱,如“O”和“氧”,應固定一種形式。但第一次出現時應兩者都有,如“氧(O)”或“O(氧)”。

5) 儀器、元件、樣品等的型號或代號。

6) 生物學中拉丁學名的定名人和亞族以上(含亞族)的學名。

7) 不表示量符號的外文縮寫字一般排為正體。

8) 表示序號的外文字母。

6.2 外文斜體

斜體外文字母的使用有6種情況。

1) 數學中用字母表示的數和一般函數用斜體,矩陣符號要用黑斜體。

2) 量符號及量符號中代表量和變動性數字的下角標符號。

3) 描述傳動現象的特徵數符號。

4) 向量和張量。

5) 生物學中屬以下(含屬)的拉丁學名。

6) 化學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構型、構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號,其符號後面常緊隨半字線“-”。

6.3 外文大寫

大寫體外文字母的使用有10種情況。

1) 來源於人名的單位符號的首字母。

2) 化學元素符號的首字母。

3) 人的名字、父名和姓的首字母。

4) 國家、組織、學校、機關以及報刊、會議文件等名稱的每一詞(由3或4個以下字母組成的前置詞、冠詞、連詞等除外)的首字母。

5) 表示106以上(含106)因數的詞頭符號。

6) 量綱符號。

7) 附在中譯名後面的外文專有名詞以及德文名詞的首字母。

8) 科技名詞術語的縮寫詞通常都採用大寫體。

9) 月份和星期的首字母。

10) 地質時代及地層單位的首字母。

6.4 外文小寫

1) 來源於人名以外的一般單位符號。

2) 附在中譯名後的普通名詞原文(德文除外)。

3) 法國人和德國人姓名中的附加詞。

4) 由3個以下字母構成的前置詞、連詞、冠詞等(處在句首位置或全部字母都採用大寫的特殊情況除外)。

5) 表示103以下(含103)因數的詞頭符號。

7、碩士論文量和單位格式範文

7.1 一般要求

倍數單位的選取,一般應使量的數值處於0.1~1 000之間。例如,1.2×104 N可寫為12 kN,0.003 94 m可寫為3.94 mm,1 401 Pa可寫為1.401 kPa,3.1×10-8 s可寫為31 ns。

有的文獻中,習慣用符號表示“直徑”兩字,在碩士論文正文中不採用這種做法,因為使用符號在量、單位和縮寫中都不是規範的做法。需要用表示時,可以直接寫“直徑”。

7.2 有關問題

7.2.1 單位符號

應寫在全部數值之後,並與數值間留適當的空隙。

例如,應排成100 kg、10 lm(流[明]),而不應排成100kg、10lm。

特例,數值與平面角單位符號、、之間不必留空隙,如301526不排成30 15 26 。但是,攝氏温度的單位符號與數值間仍要留空隙,如36 ℃不應排成36℃。

7.2.2 平面角單位

度、分、秒的符號,在組合單位中應採用()、()、()的形式。例如,不用/s而用()/s。

7.2.3 分子無量綱而分母有量綱的組合單位即分子為1的組合單位的符號

一般不用分式而用負數冪的形式。例如,波數單位的符號是m-1,一般不用1/m。

在用斜線表示相除時,單位符號的分子和分母都與斜線處於同一行內。當分母中包含兩個以上單位符號時,整個分母一般應加圓括號。在一個組合單位的符號中,除加括號避免混淆外,單位符號中的斜線(/)不得超過一條。例如,熱導率單位的符號是W/(Km)而不是W/Km或W/K/m。

7.2.4 非物理量的單位

例如,件、台、人、圓等,可用漢字與符號構成組合形式的單位。

億(108)和萬(104)等是我國習慣用的數詞,仍可使用,但不是詞頭。習慣使用的統計單位,如萬公里可記為“萬km”或“104 km”,萬噸公里可記為“萬tkm”或“104 tkm”。

7.2.5 量的表示法

如果所表示的量為量的和或差,則應當加圓括號將數值組合,置共同的單位符號於全部數值之後或寫成各個量的和或差。

例如,l=12 m-7 m=(12-7)m=5 m,t=28.4 ℃±0.2 ℃=(28.4±0.2)℃

8、碩士論文數字格式範文

8.1 一般注意事項

在正文中單獨一句話中説到零,用“零”不用“0”。例如,“其中的化學反應放熱項為零。”又如,“令式(5.16)等於零”。但是,“令x=0”。

年份一般不用簡寫。如1990年不應簡寫作“九O年”或“90年”。1994年10月1日在正文中不要寫成1994-10-01(在參考文獻著錄中可以這樣寫, 見第3.4.3節)。

8.2 物理量

物理量量值必須用阿拉伯數字,並正確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示例】8 736.80 km(8 736.80千米) 600 g(600克) 100~150 kg(100~150千克) 12.5 m2(12.5平方米) 外形尺寸是400 mm×200 mm×300 mm(400毫米×200毫米×300毫米) 34 ~39 ℃(34~39攝氏度) 0.59 A(0.59安[培]) 10%~15%

8.3 非物理量

一般情況下應使用阿拉伯數字。

【示例】 21.35元 45.6元 270美元 290億英鎊 48歲 11個月 1 480人 4.6萬冊 600幅 550名

8.4 多位整數和小數

8.4.1 小數的分節

從小數點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數字一組,組間空四分之一個漢字(二分之一個阿拉伯數字)的位置。

【示例】2 748 456 3.141 592 65

8.4.2 寫出小數點前定位的“0”。小數點是齊底線的黑圓點“.”

例如,0.46不得寫成.46或046

8.4.3 一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的數值應避免斷開移行

8.4.4 阿拉伯數字書寫的數值在表示數值的範圍時,使用浪紋式連接號“~”

【示例1】150~200千米 -36~-8 ℃ 2 500~3 000元 10%~15%

【示例2】0.5~1.0mol/L

8.5 代號、代碼和序號

證件號碼、文件編號、部隊番號和其他序號,用阿拉伯數字。

序數詞即使是多位數也不能分節。

【示例】84062部隊 國家標準GB 8170-870 國辦發[1987]9號文件 總3147號 國內統一刊號CN 11-1399 21/22次特別快車 HP-3000型電子計算機 97號汽油 維生素B1

8.6 字體

阿拉伯數字,應使用正體二分字身,即佔半個漢字位置。

9、論文數理公式格式範文

9.1 一般注意事項

1)重要公式、長式居中排,比較簡單的或敍述性的式子串文排。

2)居中排公式前的簡短説明文字, 如“若”、“令”、“故”、“因為”、“其中”、“由式(4.7)得”、“解式(6.5)”等, 頂格且與公式排在同一行上;

3) 直排分式改為卧排式,尤其是在正文中排的直排分式。

4)公式的主體應排在同一水平線上。

5)分清繁分式的主輔線。主線比輔線要長,且與公式主體符號排在同一水平線上。

6)主輔式不能密排。主式與其條件式或説明式分開排,通常二者間空出1~2個字位置。

7)根號線的長度應與待開方的數相稱。

8)減號和負號的符號是半字線“-”,不能寫成三分線“-”。

9) 公式碼加圓括號,與公式同行排在右頂格處。

10) 在正文中, 要引入公式時,敍述結束時的最後一個文字後,不加冒號“:”, 也不加句號“。”。

11) 敍述時, 提到多個公式時, 用“式(2.6) ~(2.9)”, 不用“式(2.6) ~(2.9)式”。

9.2 公式的轉行

1)優先在“=”或“≈”,“>”,“<”等關係符號處轉行,關係符號留在行末,轉行後的行首不必重複寫出關係符號。

2)其次可在“×”,“÷”,“+”,“-”符號處轉行,這些符號留在行末,轉行後的行首不必重複寫出符號。

3)不得已時可考慮在“∑”,“∏”,“∫”等運算符號和“lim”,“exp”等縮寫字之前轉行,但絕不能在這類符號之後立即轉行。

4)如果“∫”,“∑”等運算符號後面的式子一行仍無法排完,則可在其中的“+”,“-”號或適當的相乘因子處轉行。

9.3 公式中各符號的説明舉例

【示例】

式中T是温度,K;T0是固相初始温度,K;Tgin是氣相入口温度,K;u是孔道中氣體流速,m/s;是空隙分數;d是孔道水力直徑,m;L是反應器長度,m;是密度,kg/m3;t是時間,s;x是軸向距離,m;s是幾何表面積,m2/m3,s=4/d;h是傳熱係數,W/(m2K);cp是比熱,J/(kgK);是導熱係數,W/(mK);下標g和s分別表示氣相和固相。

不要用以下方式作符號説明

式中 u—推進劑的燃速,mm/s;

n—壓力指數;

u1—燃速係數,即當壓力為1MPa時的燃速。

10 、碩士論文連接號格式

10.1 引言

連接號有5種形式。

10.2 連字符(短橫)的用法

10.2.1 用於外來語

【示例】

CD-ROM(只讀光盤),e-mail(電子郵件), Three-way-catalyst (三效催化劑) 。

10.2.2 用於移行

漢語拼音和外文按音節移行,在行末寫完一個音節後加連字符,下行開頭接着寫後一個音節。

10.3 半字線的用法

10.3.1 連接相關的漢字名詞,構成一個意義單位

【示例】

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為骨架,得到了強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

複方氯化鈉注射液,也稱任–洛二氏溶液(Ringer-Locke solution),用於醫療和哺乳動物生理學實驗。

壓力–温度曲線,氧化–還原機理,作者–出版年制,吐魯番–哈密盆地

10.3.2 連接漢字詞和數字/字母,構成產品型號或術語

【示例】

γ–Al2O3, CeO2–ZrO2固溶體, 東方紅–75型推土機,米格–29殲擊機,鈾–235,L–蛋氨酸

10.3.3 連接相關的字母、數字,構成各種專門用語

【示例】

P–N結,Fe–Cr合金,U–2偵察機,HP–3000型電子計算機, GB8170–87

化學鍵以及鍵名符號與用半字線, 如–O2––Ce4+–O2––Mn+–O2––。

10.4 一字線的用法

10.4.1 連接地點或方位名詞,表示起止、路線或走向

【示例】

本文工作是於2001年3月-2004年1月,在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完成的。

我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屬於温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秦皇島-瀋陽將建成鐵路客運專線。

煤儲量在崑崙山-秦嶺-大別山一線以北約為94%,以南只有6%左右。

永定河以大致西北-東南的走向流經京津地區。

10.4.2 連接幾個相關的項目表示組合、程序或遞進

【示例】

人類的發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這四個階段。

10.4.3 連接相關的時間、地點或數目,表示起止

【示例】

魯迅(1881-1936)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上世紀60-70年代。

10.5 長橫(二字線)的用法

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部門用二字線標明運行起止點或路線。

例如,“北京——廣州”直達快車

10.6 浪紋連接號的用法

連接相關的數字,表示數值範圍。

【示例】

在CexZr1-xO2固流體中,當x=0.4~0.6時,固溶體顯示出最低的還原温度。

血液中的葡萄糖約有60%~70%在肝臟中轉化成肝糖原儲存起來。

脱水失重率在15%~22%範圍的脱水纖維。

IEF單絲的直徑一般不超過10~40m,所以比表面積較樹脂大。

IEF作為防毒面具濾料,可降低呼吸阻力約4~5倍。

梨園鄉種植的巨風葡萄今年已經進入了豐產期,畝產1 000~1 500 kg。

其中一瓶口插0~200 ℃的温度計。

血糖在用藥2~3周後降到正常。

X射線繞射的掃描範圍20~70°。

注意以下特例

圖3.5~3.12。

表2.3~2.10。

11、碩士論文標點符號格式

11.1 一般原則

碩士論文中表達成果、體現水平的指導原則是簡明扼要, 要多用逗號“,”和句號“。”,儘量減少使用標點符號的種類。

11.2 冒號

很多使用冒號的地方,實際上可以用逗號或適當的文字代替,而且句子也增加了可讀性,琅琅上口。若已經使用了一些冒號,請改為逗號, 但要把冒號及其前後文字所表示的含義用文字寫出來,並使句子具備通順可讀的風格。

例如, “從表中可以看出:當體系不額外加水時,室温條件下為透明溶液”。此處冒號“:”應改為“,”號。

又如,“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病、肥胖症、痛風等”,此外冒號“:”應去掉。

但在表示時、分、秒時用冒號。例如04:00(4小時), 15:40(15時40分), 14:12:36(14時12分36秒)。

在表示比值時, 可用冒號, 例如,“體積比為1:2”。

11.3分號

大多數學術論文中的分號可以用句號代替,而不影響其物理含義。有一些分號也可以用逗號代替。但在解釋公式中多個符號的含義時,不同符號的解釋之間用分號,見本文第9章“數理公式”。

11.4 括號

大多數論文中括號內的話實際上應該成為正文的內容,請去掉括號,使其含義變為正文的內容。過多的括號表明思考和安排內容上的欠缺。

使用括號的情況舉例如下。

目前, 我國三效催化劑(Three-way-catalyst, 簡稱TWC)轉化器的年需求量已超過500萬套。

Scherrer公式中的θ對應於(hkl)晶面的繞射角。

汽車發動機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成分主要為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等。

11.5 不使用標點符號的情況

在出現公式前的那一行最後一個文字結束後,不用冒號“:”,也不用句號“。”,即,此處不出現標點符號,使論文的頁面更為潔淨,並且不影響意思的表達。

12、碩士論文名詞格式

正文需要時,用“本文”特指碩士論文的作者,不用“我”或“我們”,也不用“本論文”和“本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