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稿範本

學識都 人氣:6.2K

畢業論文答辯是大學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氣、雄心、才能、智慧、風度和口才的最佳時機之一。畢業論文答辯會是眾多大學生——包括已走上工作崗位的電大、函大學生——從未經歷過的場面,不少人因此而膽怯,缺乏自信心。其實畢業論文答辯將是大學生們在即將跨出校門、走向社會的關鍵時刻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質和才能的良好時機。下面小編推薦兩篇中文系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稿範本,大家可以參閲。

中文系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稿範本

中文系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稿範本一

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上午好!我是蘇州科技學院中文系03漢師(1)班的學生。我畢業論文的題目是《試論凌叔華筆下的女性意識》,我的指導老師是何清老師。我當時之所以選擇研究凌叔華的女性意識是因為:在五四時期的作家中,凌叔華是給了我別樣感受的一個女作家。她的小説中很少有驚心動魄的事物,也看不出什麼磅礴於宇宙的氣勢,但她小説中的文字仍有力量,只不過這力量是深藴於內的,而且敍述的調子是平靜的。她的作品是百分之百女性的,它們“幽深、姻靜、温婉、細緻,富有女性温柔的氣質。”我想就是這樣的一種風格吸引了我,使我在不知不覺間走進了她的世界。而且,作為一名女性,我想我更能看清凌叔華筆下那種時而諷刺鞭撻,時而同情無奈的女性心理,這也體現了五四時期的女性意識,為我們全面瞭解我國女性意識的發展歷程及其表現特點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點。凌叔華寫作的小説是本文最直接的文本基礎,此外,我在大學期間還選修了女性文學相關課程,對女性意識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有利於該課題的研究和寫作工作的開展。

我的論文《試論凌叔華筆下的女性意識》從五四時期的`女性文學入手,解讀凌叔華筆下的女性意識,但本論文的寫作是以孩子為視角,將筆觸集中在凌叔華作品中孩子眼中的女性世界,希望能夠多角度、多方面的去研究凌叔華的小説作品,更深入地挖掘凌叔華在其小説中所呈現的獨特魅力,以及更好地感受她筆下所展現的女性意識,從而促進現今女性意識的更好發展。

具體來説,我的論文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解讀五四時期的女性文學及凌叔華筆下的女性意識,指出凌叔華成為女性意識由向外索取客體轉向自覺地對女性意識本體進行精心注目和審視的最早的女作家。這種內審為女性意識的成熟做了最初的奠基工作。

第二部分,論述凌叔華是怎樣通過孩子這一視角來展現女性世界、表現女性意識的。主要結合其小説集《小哥倆》中的具體的作品從“十足”的孩子和“小大人”的孩子兩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論述。以實證來論證凌叔華的女性意識。

第三部分,主要論述凌叔華小説中獨特的表現手法。孩子視角的運用,第三人稱的寫作手法,畫面感的表現形式,這些都突出了凌叔華女性意識的表達力度,更能表現出凌叔華作品的獨特魅力。

第四部分,主要是將凌叔華在寫作中關於孩子的作品與冰心作比較,從她們寫作孩子的目的、立場、角度的不同來突現凌叔華隱身於孩子的女性意識。突出凌叔華在五四時期所展現的獨特女性意識。

近年來隨着學術界對於女性意識研究的日漸深入。20世紀初期的一些女作家也就被納入到考察的視野,凌叔華就是其中一位。但長期以來,眾學者對於凌叔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她小説中的女性形象,小説的寫作獨特性以及她與契訶夫、曼叔菲爾德的比較上。但是較少有學者關注凌叔華作品中在兒童視角下所展現出來的女性意識,這是關於凌叔華研究的一個很好的方向。它可以讓我們多角度、全面的瞭解凌叔華的女性意識。

第五部分,大部分都是畢業論文結束語。例如:在畢業論文的準備和寫作過程中,我閲讀了大量的蘇軾寓惠散文方面的相關書籍和學術期刊論文,並參考了部分畢業論文總結範文。。這得得益於我們學校圖書館豐富的參考書籍和中國學術期刊網中的專業論文。本論文經過一二三稿並最終定稿,在這期間,我的論文指導老師——何清老師對我的論文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和指正,並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在這裏,我對他表示我最真摯的感謝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這次的畢業論文答辯自述,希望各評委老師給予評價和指正。謝謝!

中文系畢業論文答辯自述稿範本二

各位老師,早上好!

我叫XXX,是XXX班的學生,我的論文題目是《童年體驗對路遙<平凡的世界>創作的影響 》,論文是在XXX導師的悉心指點下完成的,在這裏我向我的導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向各位老師不辭辛苦蔘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將本論文設計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彙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這個畢業論文設計的目的及意義。

路遙作為新時期文學的重要作家,歷來為廣大評論者所關注。《平凡的世界》是路遙享譽文壇的作品,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是路遙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座豐碑。《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具有長時間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與時代、與作家自身的諸多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路遙七歲就有了被過繼給伯父的慘痛經歷,辛酸、貧窮更是伴隨着路遙的童年,讓他飽受飢餓的折磨。這種缺失叫路遙深感痛苦,也激發了他的意志,他的缺失性體驗成為其創作的一個重要的動力。目前對路遙童年體驗對其創作影響的作品還較少,因此我從路遙的童年體驗這一角度切入研究其對路遙《平凡的世界》創作的影響。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文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對童年體驗做了理論闡釋,引出路遙童年缺失性體驗是其創作的沃土,對其《平凡的世界》創作產生影響。

第二部分寫路遙辛酸、貧窮、被遺棄的痛苦童年,讓路遙過早地體驗到生活本身的嚴酷,其童年體驗是缺失性的。

第三部分具體寫路遙童年體驗對《平凡的世界》創作的影響。主要從路遙痛苦的寫作方式、書中人物苦難的人生和美好的人性這三個方面展開敍述。

第四部分是結語,是對全文內容的總結與豐富。

最後,我想談談這篇論文存在的不足。

在撰寫這篇論文的過程中,我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雖然,我儘可能地收集材料,竭盡所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論文寫作,但由於本人能力有限,論文還是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有待改進。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批評指正,讓我在今後的學習中學到更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