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專業畢業論文答辯自述

學識都 人氣:2.54W
  畢業論文答辯的主要目的是審查寫作者知識掌握的深度,審查文章是否符合體裁格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化學專業畢業論文答辯自述,供大家閲讀參考。

範文一:

化學專業畢業論文答辯自述

大家xx好!

我是來自應用化學一班的xx。這次畢業設計,我所選取的題目是:年產18萬噸聚氯乙烯的氯乙烯合成工段工藝的初步設計。下面,我將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的畢業設計。

大家都知道,PVC是一種在我們日常生活及工業生產中應用極為廣泛的塑料產品,同時它也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的塑料品之一。PVC 產品以其堅固耐用,價格便宜,耐腐蝕等優異性能深受大家喜愛。近年來,我國的聚氯乙烯發展速度驚人,市場需求在快速增長,相信聚氯乙烯工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作為生產聚氯乙烯必不可少的氯乙烯,發展前景肯定也是非常好的。而我國在氯乙烯合成中國中的理論及實際技術與國外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國外對氯乙烯及聚氯乙烯行業的研究也一直從未中斷。結合在株化實習的一些情況以及考慮到氯乙烯合成設計所涵蓋的豐富化工知識及曾文楠老師的指導,我選擇了氯乙烯合成工段的的工藝設計。

我的設計主要對氯乙烯及聚氯乙烯的性質、生產方法及行業前景做了簡單的介紹及分析,並且根據產能對氯乙烯的生產做了簡單的物料衡算、熱量衡算、及主要設備和管道進行了設計和選型。並對氯乙烯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問題做了簡單的論述。結合氯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配套性生產,對氯乙烯及聚氯乙烯的生產做了簡單的經濟分析。這次設計我主要設計出了24個直徑為4米的轉化器,分兩組並聯生產。並繪製了相應的工藝流程圖、主體設備圖及廠房的平面佈置圖。下面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的生產的工藝流程。

這個工藝流程圖實際上包含了氯乙烯合成及精緻工段,鑑於二者在氯乙烯生產中的精密聯繫,我在這裏把他們一併介紹,側重在氯乙烯的合成上。首先,由乙炔站進來的乙炔在經過紗封阻火器 M202之後,與氯化氫崗位送來的氯化氫,通過孔板流量計按照1:1.06的比列進入混合器M203充分混合後,經過石墨冷卻器E201進行混合冷凍脱水後,進入到多筒過濾器M204,由其中的有機硅樹脂除去酸霧,混合器再經石墨預熱器E202升温後,進入到轉化器進行反應。其中,M203、E201以及M204、E202中的酸液進入到殘液槽V206中儲存。在進入到一級及二級轉化器中,在吸附於活性炭上的氯化汞的催化下反應,是乙炔達到需要的轉化率之後,進入除汞器M205。由此合成階段結束。然後在除汞器中,由其中填裝的活性炭吸附昇華出來的汞,進入到石墨冷卻器M203冷卻,在進入串聯的水洗塔和鹼洗塔淨化,然後進入氣櫃緩存,再進入到機前冷卻器冷卻後進入到乾燥塔,再經過壓縮機壓縮後進行機後冷卻,然後進入油水分離器,再經過全凝器後,進行油水分離。最後通過低沸塔和高沸塔進一步出去雜質,得到高純的氯乙烯,送下一步聚合。本設計耗時三個月,期間我查閲了許多圖書館的資料及網絡上的相關文獻,並將結果與類似設計及株化設計設備情況進行了對比,發現結果基本符合實際及理論要求,滿足18萬噸產能下得要求。期間,我得到了指導老師xx老師細緻而耐心的知道,也得到了xx老師、xx老師/xx老師的幫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當然由於知識水平的限制及實際經驗的匱乏,本設計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甚至錯誤的地方,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給出批評和建議,我一定盡全力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和修正。

謝謝各位老師及同學的耐心傾聽。

 範文二:

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叫許欽,是2012級**班的學生,我的論文題目是《高比表面積成型活性炭的製備及其性能研究》。論文是在周穎導師的悉心指點下完成的,在這裏我向我的導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向各位老師不辭辛苦蔘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對三年來我有機會聆聽教誨的各位老師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將本論文設計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彙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這個畢業論文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成型活性炭以其優良的性能和廣闊的應用前景,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

製備高性能的成型活性炭,現有的研究結果並不理想,所製備的成型活性炭仍然難以同時具有高吸附性能和較好的機械強度。成型活性炭製備過程中影響因素較多,粘結劑的種類和用量、粉末活性炭的孔結構和表面化學性質、添加劑和成型工藝都會影響成型活性炭的結構和性能。因此,如何通過對製備方法的選擇以及成型工藝的優化,製備出高綜合性能的成型活性炭,以滿足不同應用領域的各種需求,仍然需要進行深入研究。

在現有的文獻報道中,研究者更多的關心各種因素對成型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響,對成型過程粘結劑和粉末活性炭之間的作用機理卻少有報道。然而,壓縮成型過程顆粒之間的相互作用,熱處理過程粘結劑和粉末活性炭的表面界面作用,都對成型活性炭的結構和性能有着重要影響。因此,詳細考察成型過程並提出相應的成型機理對成型活性炭的'研究有着指導性的意義。

本文工作是國家重點基礎發展規劃項目/973計劃項目0(No.2004CB2176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906l0003)以及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項目(2009AA052318一2)資助課題的部分工作。在綜述了成型活性炭的製備方法以及對其性能的影響因素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選用合適的粘結劑和製備方法對高比表面積粉末活性炭成型的可行性和普適性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具體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以商業高比表面積成型活性炭為原料,分別選用Bl和BZ作粘結劑,製備成型活性炭,考察粘結劑和成型過程工藝參數對產品性能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選用綜合性能較好的成型活性炭,初步考察其在揮發性有機氣體苯吸附中的應用;在課題組前人工作的基礎上,以煤炭直接液化殘渣為原料,製備粉狀活性炭,添加BZ作粘結劑,製備煤液化殘渣基成型活性炭;對成型過程進行相關表徵,探討粘結劑和粉末活性炭的作用機理。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主要內容。

以商業高比表面積粉末活性炭為原料,分別選用粘結劑Bl和粘結劑B2,採用粘結劑壓型法,製備了成型活性炭。考察了成型過程工藝參數對產品強度、密度和碘值等性能的影響,採用掃描電鏡、物理吸附等技術手段對產品的微觀形貌和結構進行了分析表徵;初步考察了其對揮發性有機苯蒸汽的吸附:以煤炭直接液化殘渣為原料,製備了粉狀活性炭,並以此為原料、BZ為粘結劑,製備了成型活性炭;在此基礎上,對比了兩種不同粉狀炭的成型特點,探討了粘結劑和粉末活性炭的作用機理。

最後,我想談談這篇論文存在的不足。

由於客觀條件和自身理論知識、研究視野和實際研究水平的有限,在本研究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

論文答辯常見問題:

1、為什麼選擇這個課題?

2、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結構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間邏輯關係如何?

5、在研究本課題的過程中,發現了那些不同見解?對這些不同的意見,自己是怎樣逐步認識的?又是如何處理的?

6、論文雖未論及,但與其較密切相關的問題還有哪些?

7、還有哪些問題自己還沒有搞清楚,在論文中論述得不夠透徹?

8、寫作論文時立論的主要依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