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的生活文化

學識都 人氣:7.51K

課前準備與課後復

美國留學的生活文化

在正式上課之前,課前的預習是很重要的準備工作。上課前多花點時間認真閲讀必要的教科書和參考書,預先對教授所要講的內容作到心裏有底,這對於我們英語非母語的中國學生來説尤其重要。只有這樣,你才能比較多地理解教授在課堂上的講述,也能夠比較容易地加入同學們的討論。

課前及課後充分的閲讀準備,將有助於課堂內容的有效吸收。一般而言,研究生課程進度相當快,尤其暑期(Summer Session)的課程時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面對在短期內要讀完的好幾本教科書及指定讀物,如何訓練自己的閲讀速度便成了十分重要的課題。

閲讀英文書時最好不要逐字誦讀,這樣不但速度緩慢,也不容易找出文章裏的關鍵所在。閲讀時應該隨時提筆,記下自己所學專業領域的字彙及術語,而且每讀一個段落,應做摘要筆記,或是標示出重要關鍵字詞。

此外,最好能訓練自己用簡單英文交代大意——一來方便日後複習,二來更能練習使用英文表達,以增加課堂上發言的信心。每當閲讀英文書籍時,常會遇到一大堆單字,而令人產生“字到用時方恨少”的感慨。更有甚者,即使查出所有單字的意義,卻仍對整句詞語一知半解,教人相當氣餒。

為了增進自己的閲讀速度及能力,最好不要太拘泥於字句的推敲鑽研,而應以掌握全段、全文大綱為努力的方向。預習、複習時,有時候可以使用中文相關書籍來輔助英文書籍的閲讀,以掌握概念。但是中文書籍的輔助畢竟只是權宜之計,唯有在平時就能充實自己的英文閲讀能力,才能吸收更多專業領域的新知。

課堂行為

不論託福聽力成績有多高,幾乎每位留學生剛開始上課時都經歷過一段“鴨子聽雷”的茫然。如此一來便影響課堂上的反應,以及抄筆記的速度。除了儘快設法熟悉每位教授不同的口音及講話方式外,錄音或筆記都可以幫助自己,但需注意下列幾點:

1、錄音

上課時即使聽得再認真、筆記做得再勤快,也不免有疏失之處。這時候,錄音機就成為温習功課、補充筆記的最大幫手。但錄音之前一定要徵求教授的同意,因為牽涉到版權或其他問題,有些教授並不歡迎學生錄音。此外,必須避免對錄音過分依賴,不要以為錄音後回家可以反覆再聽,而影響上課專心的態度。

2、筆記

除了自己預習、複習時的筆記之外,上課所記的筆記常常是課程的精華、考試時參考的`寶典。大致説來,一至二個學期下來,留學生就能培養出記筆記“簡單扼要、層次分明”的功力。如果教授喜歡寫黑板,對記筆記的幫助當然很大;若是講演或討論的課,則需特別留意“Thereare some important points...”、“This is the key which...”或是“I’d like you to remember...”等類似的開場白,它們幾乎都是上課重點所在。

此外,還要學習能夠過濾出課堂重點,假若教授或同學發言時説些無關緊要的話,當然就不必有聞必記了。如果筆記一直無法抄得好,應該設法跟其他同學借來參考,甚至直接向教授反映。通常教授會指派助教或特定同學協助。有了上課完整的筆記,預習、複習功課時更能如虎添翼。

3、發言

上課時的發言,不但能與教授及其他同學做多向交流,也能充分表現出學生的參與感,進而在教授心中留下好印象。中國學生通常在課堂上表現較為沉默,許多留學生擔心自己英語不夠好、害怕出洋相而不敢發言。事實上,人都已經越洋留學了,又何必過分擔心出洋相呢?如果覺得自己英語能力不強,上課發言不正是訓練自己用英語表達的好機會嗎?雖説如此,如何突破心理障礙而踴躍參與課堂討論,卻仍是留學生最需要努力克服的問題。

美國學生從小即習慣於表達自己的意見,隨時能侃侃而談。但他們也習慣接納別人發表意見,一旦外國學生髮言,他們通常會耐心聽完。剛開始若真不知如何表達,不妨先就上課聽不懂、聽不清楚的地方提出疑問,例如可以舉手向教授表示:“I can’t follow you.”或是“Can you say that again?”。當然,最好是能逐漸去除恐懼的心理,進而勇敢積極地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看法,才能達到思想交流的目的。

TAGS: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