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高中經驗分享

學識都 人氣:8.48K

歷練,成就不一樣的人生;每一個留學生,你翻開,都是一本書;每一個留學的男生,都是漢子,而每一個女生,都是女漢子;什麼都從不會,到會。這就是留學生活帶給一個人的變化,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留學美國高中經驗,提供大家閲讀學習。

留學美國高中經驗分享

異國他鄉是個痛

眾所周知,美高黨在留學初期都會遇到語言不通、融入校園環境不順利等種種困難。這些容易聯想的問題其實只是冰山一角:很多很多的美高黨其實在步入校園之初就已經經受了種種磨難。

首先是選校問題:由於美國的公立教育系統是為合法納税人的子女設置的,所以遍佈美國的公 立高中是眾多大陸學子無法就讀的(2009年以後有了個特殊政策,允許留學生以正式學生身份轉入個別公立高中,但是就讀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而且需要學 生支付每年2-3萬美金的全額學費)。在這種限制下,幾乎所有學生不得不就讀於學費昂貴、大多為教會學校而因此清規戒律N多、且經常地理位置偏僻的私立高 中。

其次是環境問題:美國人的教育體制重於尊重學生自主意志,將sink or swim的抉擇交付學生自己。而中國學生則容易進入一種作息規律顛倒、生活節奏混亂的不良狀態(開一下性別炮:男同學尤其容易缺乏在美高生存所需的成熟度及抗誘惑能力,經常隨隨便便就沉迷於虛擬世界的美好,在大學申請華麗崩盤前絲毫無法自拔)。

再之是溝通問題:美國人非常擅長positive reinforcement(既“永遠説好聽的”,無時無刻不用正能量鼓勵對方)。所以美高學生一開始都很容易以為美國人對他們很好,簡直比他們自己爸媽都好多了。但是美國人是永遠不會為自己的正能量負責任的;如果一個天真一點的學生聽了美國人給的一句“Just be yourself! Choose your own path! Don‘t let anyone choose it for you!”而果斷拒絕爸媽意見並與家裏斷絕關係,説那話的美國人可是不會收留他,資助他make his own path的!那個美國人會説:“這條路是你自己選的!我可以為你祝福為你禱告,但我沒有職責為你的選擇做出實質性的付出!”

 選修課程是個痛

大家都知道美高的GPA可信、值錢,但是隻有美高黨自己知道GPA是用多少血汗換來的。由於語言環境不同,許許多多的美高黨剛到美國就要留級一年,否則根本聽不懂任何文科課程,GPA立馬會被坑個萬劫不復!

而且除此之外,美高黨還基本都會面臨兩個接近無解的大難題:

頂尖名校喜歡AP課

這些大學基本不會強求你去考AP考試(AP考試在美國被普遍認為是富裕家庭孩子更有可能挑戰的錦上添花型行為,並不會是在申請環節裏起太大作用的籌碼),但如果你的學校有AP課程,它們都會希望你去上並且取得個好分數。這是因為作為大學入門課難度的課程體系,AP能很好證實一個學生適應大學學業的能力,讓大學決定錄取這個學生時更放心。

可是在大部分提供AP課程的美國高中,可以讓理科基礎紮實的中國學生,輕鬆駕馭的理科 AP課程永遠是有限的;文科和社科必修課都擺在那兒必須處理,而一個志在名校的學生經常不得不為了增加申請厚度而選擇AP難度高的文、社科課程。這些課很 難!動不動就有可能削掉學生的大片GPA!

掉了的血回不來

有很多同學可能會説:GPA低點又怎麼了,用不那麼難的課考出的A補回來就好啦!雖然美高黨的確可以用很多簡單一些的選修課刷高GPA,讓自己的學校成績單上的weighted/unweighted GPA數據顯得嬌豔嫵媚,但是大學們沒那麼好糊弄!

美國大學的招生辦基本全都會自己計算申請人的GPA,在計算過程中弱化或直接刪去它們認 為比較容易的課程成績。也就是説如果你的English或History課掛了,用P.E。或者Piano、Chorus之類的分數回血是徒勞無功,你申 請的大學會在收到你的成績單之後刪去這些課程的影響,加大它們認為更重要的文理主打課程成績的比重!

升學顧問是個痛

美高的guidance counselor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這個人的能力與辦事效率會直接影響很多美高黨的申請結果;經驗豐富、有名校學歷背景的升學顧問可以用一己之力把幸運的小夥伴們送進天堂,而經驗貧乏、能力低下的升學顧問可以一個懶覺把倒黴的孩紙們睡進地獄。

在下曾有過一個非常活潑可愛、但怎麼着都考不出成績的美高學生;她的夢校是牛氣的 NYU,但是她鏖戰多次以後SAT閲讀分數也不過500左右。在她最沮喪的時候,她經驗豐富、人脈極廣的counselor説了一句威武霸氣的“交給我 吧”,抄起電話就開始跟NYU招生辦裏的老相識通話,以人格保證這名學生能用行動證明她值得NYU錄取。然後她就被錄了。

最恐怖的是很多美高黨在去美國之前根本不知道升學顧問的重要性,既不去確認顧問的能力水平也不花時間跟counselor打好關係。殊不知與升學顧問的關係是從入學那天就要開始精心打理、一直培養到取得名校offer之日的一朵嬌弱的向陽花!

教師推薦是個痛

國內高中的學生在申請大學時提交的任課老師推薦信大學都不會好看,一般也就掃個三秒鐘後直接DEL進回收站。這是因為國內學生的recommendation letter實在沒有營養,基本上是以老師名義撰寫的一大串“哦這個學生很聰明很勤奮很了不起總之會給你們學校爭光!”的虛大空話。

而在美高,這事兒就不是這樣了。美高老師在給學生寫推薦信時會非常客觀,把這個學生多年來展現出來的優點和缺點如實報告給學校。這也是美國人做事的特點:他們不會認為他們有任何理由幫你遮醜,並且堅信不疑把你的優點和缺點如實報告給各個大學是他們的職責。

我曾經認識一個富二代少爺,人很温和但十分懶散,所有與學習有關的事務手續及溝通都是喊他媽媽飛過太平洋去替他做。學校老師對他這種消極態度非常反感,並且多次在他面前流露出不滿。捕捉到這種情緒的孩子媽媽曾試圖用中國模式—送禮送紅包—解決問題,但無濟於事;

老師在給他寫推薦信的過程中直言不諱的批評了他的態度,而且在事後跟他直説:“我在你的推薦信裏描述了你在處理自己事時的不積極態度,並明確表示我不認為這象徵一個大學生應有的成熟度。”可想而知,這個學生申的所有前五十大學全軍覆沒。

課外活動是個痛

大家都知道課外活動是美高黨的一大優勢,但是又非常佔時間!由於很多美高黨就讀於教會創 辦的私立學校,所以他們的業餘時間本來就不多,經常需要花費在choir、chapel這些強制參與的教會活動上。加上繁忙功課的壓力之後,很多美高黨會 發現他們只有週末可以用在課外活動上。雖然他們很想利用週末出去玩或休息,但到最後他們還是會選擇參與大規模課外活動,要不然在申請大學時根本沒有競爭 力!

一個美國本土生在申請頂尖大學時可以隨隨便便拿出三四個club、一項體育運動、六七種競賽、100個小時左右的community service(社區型慈善活動)及一兩份兼職工作經歷,而最好的大學也會用相似的標準要求膽敢申請它的美高黨。

咱們中國學生普遍沒有加入太多club的人脈、無法跟老美PK體育運動能力、且拿着學生簽證根本沒法做兼職,所以不得不狂搞競賽和community service。但是就算這樣,這些活動也還是需要時間弄的。。。而且美高黨們去美國的時間點越晚,壓力就越大(兩年時間攢100個小時慈善經歷跟四年時間攢100個小時慈善經歷的難度係數完全不在同一個次元!)。

而且美國高中普遍會在成績報告上標註認證學生參與的課外活動及慈善經歷。。。這事兒沒法編,可不像某些中國學生似的是可以在填CommonApp時開一下腦洞完事兒了的事!

選校升學是個痛

對美高黨來説,自己所在的高中本身都是個很大的變數,完全可以make or break他們的大學申請。和中國高中不一樣,美國大學普遍深刻了解所有咱們學生會去就讀的美國高中,清楚它們的學術水平、師資力量及往年輸出的生源水準。

這就是為什麼對一個美高黨來説,一所升學率高、經常給名校輸送學生的貴族高中象徵着偌大的優勢。在這樣的一所高中,一個學生的GPA和class rank都可以相對低點也還能沾上學霸們的光,利用過硬的學校口碑申到一所不錯的大學。

但問題是,很多美高黨在留學美高之前並不瞭解情況,會因為純聽中介的而被送到一所地理位 置及升學率都不怎麼樣的高中,在一開始就給自己挖下一個深坑。而在美國,偏僻地區或無名高中出來的美高黨就算活動豐富、成績賊好,也容易被頂尖大學忽視。 在這種時候,一個好好的美高苗子就徹底被她缺乏口碑、聲譽及供輸名校生源歷史的高中坑了。

機會成本是個痛

大部分的美高學生會因為適應美國環境的需求而不得不留級一年;這一年青春就是很多美高黨必須付出的機會成本(原來同級同歲的好基友好閨蜜突然變成學長學姐了,並會比你早一年畢業、早一年投入工作。。。)。

除此之外,金錢成本也是美高黨家庭都必須肩負的重大壓力:像Hotchkiss、 Miss Hall‘s這樣的頂尖貴族高中學費經常在每年5萬美金以上;加上住宿及生活費用之後,很多美高黨家庭必須每年為孩子擔負6-7萬美金的開支,這開銷數目 等於供孩子讀了一年南加大!對很多初三之後出去,從9年級讀起的美高黨來説,四年美高旅途的金錢成本真的跟讀四年大學的費用相差無幾。有到時候我真的希望 比較偏激的普高黨們琢磨一下這個成本比較:人家比起你來會多花至少一年的時間和多達你大學學費一倍的錢,在申請時佔點便宜是不是也無可厚非呢?

瞭解以上的美高學生七大痛之後,國內高中的朋友們是不是能稍微理解一下美高黨的苦衷了呢?步向美國名校之路是條荊棘密佈的trail of tears;能成功走下來的都是投入了很多、付出了很多的同路人。希望大家能夠體諒彼此的艱辛,一心一意做好自己,一起迎接申請季最後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