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考研>

2015考研政治多選題真題

學識都 人氣:1.22W

二、多項選擇題:17~33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2015考研政治多選題真題

17. 母液、氣候、生物、地形、時間是土壤形成的五大關鍵成土因素,母液是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和初始無機養分的最初來源,氣候導致礦物的風化和合成,有機質的形成和積累,土壤中物質的遷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是促進土壤發生發展最 活躍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質在地地表進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質在感受光、熱、水等條件方面發生差異。時間是闡明土壤形成發展的歷史動態過程,母液、氣候,生物和地形等對成土過程的作用隨着時間延續而加強,土壤的生成過程説明

A. 事物總是作為過程而存在

B. 時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

C.事物的發展總是呈現出線性上升的態勢

D. 事物的產生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18.平衡是食物發展的一種狀態,小到體操人在平衡木上行走,雜技中的騎車走鋼絲,獨輪車表演,直升機在空中的懸浮等,大到人類的生存,地球的運轉,天體的運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種狀態,世間的萬事萬物之所以能不停的運動,發展,前進,一個很重要原因就因為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為人們的“大智慧”就要

A.全面理解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辯證關係。

B.準確掌握辯證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精確把握事物的度.

D.善於協調事物內部各種因素的相互關係

19.馬克思主義從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統一中理解傑出人物的歷史作用,認為

A.傑出人物能夠改變歷史發展的基本方向

B.傑出人物的歷史作用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

C.傑出人物歷史作用的形成和發揮與其順應人民羣眾的意願密不可分

D.傑出人物會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對社會進程發生影響

20.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積累不斷地增強是他的能力和規模成過剩地生產是相對的。抑制過資本增值的平均需要他們,因而是過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過剩的工人人口是積累或資本主義基礎上的財富發展的必然產物,但是這種過剩人口反過來又成為資本主義積累的槓桿。甚至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的一個條件。”上述論證表明

A.資本主義積累必然導致工人人口地供給對於資本的需要而過剩

B.資本主義社會過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對的,是因為它不為資本價值增強所需要

C.資本主義積累使得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口失業規模呈現越來越大的趨勢

D.資本主義生產週期性特徵需要有相對過剩的人口規律與之相適應

21.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又是國家政權和私人壟斷資本融合在一起的壟斷資本主義,第二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充分發展的同時,資本主義國家宏觀調節和微觀規制對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各個環節的干預也更加深入。

微觀規制的類型主要有

A.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B.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

C.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關鍵因素

D.第一資源和國家戰略資源

22.2014年5月22日,XXX在上海召開的外國專家座談會上提出,“要實行更

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我們之所以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強調重視人才、用好人才,是因為

A.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B.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

C.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關鍵因素

D.第一資源和國家戰略資源

23.到2012年底,我國仍在耕地上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民家庭的營的耕地面積佔農村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92.5%,仍實行由集組約有2000個; 已發展起農民專業合作社68.9萬個,入社成員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30餘萬個,帶動農户約1.18億户;約有業租賃經營,上述現象表明在我國農村

A.農業經營主體呈現多樣化趨勢

B.土地的集體所有權性質已經發生變化

C.土地經營權的流轉使農民失去了對土地的承包權

D.家庭承包經營仍然是最基本的經營形式

24. 與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相比,十二屆人代會在代表結構與組成上,呈現“兩升一降”的變化,來自一線的工人、農民代表401名,佔代表總數的 13.42%,提高了5.18個百分點;專業技術人員代表610名,佔代表總數的20.42%,提高了1.2個百分點;黨政領導幹部代表1042名,佔代表總數的34.88%,降低了6.93個百分點。提高基層人大代表特別是一線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代表比例,降低黨政領導幹部代表比例,有利於

A.推動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問題的解決

B.調動基層羣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C.保證人民羣眾直接參加國家管理

D.更為充分地發揮全國人大的民意反映與監督職能

25、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為7.5,傳下了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新低。總體上看,雖然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國民經濟的運行符合合理區間,穩中有進的態勢沒有變。今後一個時代經濟發展平穩的可能性比較大。這是一種趨勢的變化,是經濟到了一定的發展階段的一種常態。我國經濟常態的主要特點是()

A、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B、中國經濟對世界市場的需求減弱

C、經濟發展動力為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D、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

26、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説,最持久、最深層次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面對世界範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於

A 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B 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