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考研>

江蘇南通教師招聘案例分析題備考指導

學識都 人氣:1.92W

從歷年真題來看,南通教招考試的客觀題部分相對來説比較基礎,個別題目有些難度,但是經過仔細分析也能得出答案。除了個別的題目超綱之外,其他的題目都是考生可以積極準備的。以下是本站小編蒐羅的江蘇南通教師招聘案例分析題備考指導,希望對你有幫助。

江蘇南通教師招聘案例分析題備考指導

主觀題部分,南通各區的教招考試當中案例分析題都是重點的內容。今天中公的教育逄丹丹老師主要針對案例分析題進行具體的解析,包括考題特點、作答思路、作答形式三大方面,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1、案例分析題考題特點

首先,案例分析題大多來自於教學實際。在課堂當中或在其他教育教學情境下,描述學生做了哪些事情,老師又是怎樣處理這些事情的過程。由這個案例,讓考生分析教師的做法是否合理,或是以點帶面來考察老師遇到類似問題應該如何處理。

例如此案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初為人師時曾有過這樣的一段經歷: 一天,我放在講台上的備課本竟然被人撕爛了兩張,頓時火冒三丈。知情人立刻“揭發”出撕本子的人。我一看那個學生,心裏“咯噔”一下,愣了。我思忖良久,對全班同學説:“我先向大家作個檢討。昨天,因這位同學寫字潦草,我一氣之下,將他的本子撕為兩半。我不該這樣做,我撕了他一個本子,而他只撕了我兩張紙,説明他還是給老師面子的,他比我好。”教室裏靜靜的,幾十雙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第二天早上,在我的講台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個和我的備課本差不多大的新本子。

問題:(1)教師應如何對待學生的錯誤?

(2)如何對待教師自己的錯誤?

其次,案例分析題也可以沒有這麼長的一段材料,而是通過名人名言來考查考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及對教育教學相關知識的掌握。

例如此案例:請你談談對“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句話的理解。

2、作答思路

以上案例題應該將哪些知識點作為切入點呢?下面主要談談作答思路該如何把握。

第一道題目比較長,答題時可以先看問題,再回頭看材料,讀材料時能夠節省時間,有的放矢,用筆劃出題幹中的關鍵詞。

第一問:教師如何對待學生的錯誤?其實這個問題就提示我們,第一問回答時就是兩個主體,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那麼答題時是談老師呢還是學生呢,還是二者兼顧呢?這時候如果沒有思路可以迴歸材料,任何案例分析題都不能脱離案例、脱離材料去分析,否則必定會偏題。材料中老師如何對待的呢?客觀、公正的對待,老師還有寬容的心。那麼除此之外呢,老師這樣對待學生,也是因為學生本身處在發展當中,犯錯誤是正常的、在所難免的。

第二問:教師如何對待自己的錯誤?這個問題當中就只有老師一個主體,所以只從老師一個人的角度出發去作答就可以。也就是在問,教師犯錯了怎麼辦?那肯定是改正。關鍵是從哪些方面去改正呢?那這時考生就要思考與教師相關的方方面面,言行舉止、知識技能等方面。

考生們認真思考之後,可以看看參考答案:

(1)教師應如何對待學生的錯誤?

①學生是教育的對象,自身具有可塑性、依賴性和向師性。因為學生處於長知識、長身體的時期,各方面尚未成熟,所以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教師應該客觀、正確地對待學生的錯誤,並以一顆寬容的心去接受犯錯誤的學生;

②教師是教育過程的組織者、領導者,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

(2)如何對待教師自己的錯誤?

①教師職業是一種專業性職業,它需要教師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以及的教育科學知識,教師在平時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以減少自己犯錯誤的次數。

②教師的言行、舉止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它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犯錯誤後,應該向學生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

第二道題幹很短,越是題幹比較短的問題,我們從中獲取的信息相對來説就越少,所以更要抓住題幹中的核心意思去分析。“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句話是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當中寫到的一句話,考生不知道這個背景沒有關係。我們從這句話本身去分析。這句話看上去不好理解,那我們就把它轉化為我們能夠理解、好理解的句子,那就是:學生不是抽象的人,那麼學生就是具體的人。當得出這句話時,這道題對就變得簡單,考生可以直接想到從新課改學生觀的角度去答題。

3、作答形式

案例分析題從整體上可以按照總——分——總這樣的答題思路來寫。我這裏的作答形式指的是考生需要明確每個部分如何寫,還要知道每個部分寫的時候注意格式。每個自然段闡述的時候,第一句話先簡明扼要的説清楚你要表達的觀點。接下來再具體闡述這觀點從何而來,結合材料去分析,這樣才能做到闡述時不脱離材料,有理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