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環境對HP感染率的影響論文開題報告

學識都 人氣:1.54W
不同環境對HP感染率的影響論文開題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受我當醫生的父親的影響,我對醫學懷有濃厚的興趣。最近,我從一些書籍上了解到Hp是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致病因子。通過查閲資料,我瞭解到更多關於HP的情況。
  1.背景
  早在一個世紀前就有人發現胃內存在一種螺旋狀微生物,由於長期未能分離而未受到重視。直到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從人的胃活檢標本上發現了彎曲狀菌,名稱幾經演變,在 1987年命名為 Helicobacter pylori(Hp),國內 1991年譯為幽門螺桿菌。自從 Hp被分離出來後,各國學者對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現已證實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與此有關,更有研究證實胃癌也與Hp有一定關係。因此,各國在HP的檢查、治療上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1994年Hp被WTO國際癌病研究機構確定為口類致癌原。由此,我想到是否可以找出一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預防Hp的感染。經過轉化,變成現在的題目——不同環境對Hp感染率的影響。
  2. 價值
  有資料表明, Hp是通過口一口或糞一口途徑傳播。我國人口眾多,生活、工作環境中人口相對稠密,為 Hp的感染提供了一定的條件。但是,工作在不同條件下的人羣,比如工作、生活條件較好及工作、生活條件較差的人羣的Hp感染率是否存在不同,研究資料甚少。假如工作、生活環境確實影響Hp的感染率,那麼,就會給Hp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3.同類課題的研究
  經查閲表明,對不同經濟水平、工作環境、生活環境Hp感染率的調查資料甚少。已有人調查過不同經濟水平及同種職業(臨牀醫師和非臨牀醫師)Hp感染率的`不同,這些都為我的研究提供了參考資料。
  4.研究的可行性
  (1)科學性。嚴格挑選研究對象,儀器精密(採用13C-UBT呼氣檢測),檢測手段先進,研究組有可比性。
  (2)實效性。有資料表明發展中國家的Hp的感染率要高於發達國家,尤其在兒童中,Hp感染率隨年齡增長而急劇遞增。我國正處於發展中國家之列,屬高感染國家,因此研究預防Hp的感染就顯得更為重要。
  (3)創新性。目前還沒有發現有人進行過不同工作、生活環境下Hp感染率的對比,我的課題可以為這一領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參考資料。
  (二)研究的主客觀條件
  1.成員特長
  我對醫學及生物都有濃厚的興趣,並有較多的瞭解。做事嚴謹,經過適當培訓能勝任精密實驗儀器的操作及實驗數據的統計處理。有邏輯思維能力,可進行對實驗數據的分析。
  2.資料及設備
  試驗在301醫院進行,該院胃腸病研究室具有研究所需的高精密度的氣體同位素比值質譜儀(GIRMS),該室開展此項工作已有幾千例病例的經驗積累。
  3.導師
  301醫院蔡昌豪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三)研究方案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從來醫院作Hp檢查的病人中,排除經醫生建設檢查的病人,以填表問卷方式登記病人的工作性質、家庭生活環境、社會生活環境等,分成兩組,每組30個人。一組是經濟水平高,工作生活環境優越的(主要為複雜的腦力勞動者);另一組是經濟水平低,工作生活環境相對差的(主要為簡單體力勞動者)。
  1.不同工作環境對 Hp感染率的影響
  (1)年齡:歲。
  (2)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或大學以上。
  (3)工作單位:公司或營銷。
  (4)經濟收入:2000元以下、2000~5000元或5000)元以上。
  (5)工作性質:腦力勞動或體力勞動。
  (6)工作區人日流量:多或少。
  (7)辦公室條件;辦公室或市場。
  (8)家居環境:公寓、宿舍筒子接或平房。
  (9)交通工具:私人轎車、公共交通或自行車。
  (10)醫療條件:公費指定醫院或自選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