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報告注意事項以及模板

學識都 人氣:1.58W

導語: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説明材料,書寫開題報告是論文撰寫的重要準備。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論文的開題報告的注意事項,歡迎閲讀!

開題報告注意事項以及模板

1怎麼確定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

具體説來,確定研究方向就是明確你要做什麼。很多研究生求職面試時都會被問及“你在碩士博士期間是研究什麼的”,所以能夠用簡練的語言表明自己的研究方向是一項必備的技能。

碩士博士確定研究方向有三種方法:第一種就是結合自身專業,這就需要足夠的文獻閲讀量、專業知識和專業背景做鋪墊。文獻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筆者在這裏重點強調專業知識基礎和背景。首先,專業基礎是你對這個行業認知能力的表現,包括筆頭能力和動手能力。筆頭能力,比如用word寫材料,excel處理數據,SPSS、R、Sig等工具處理圖表,動手能力則側重實驗基礎操作、常規的實驗室分析、儀器規範操作等方面。這種研究方向比較適合專業基礎踏實、能夠獨立帶隊完成實驗的人,因此碩士較少,大部分是博士。

第二種就是由導師指定你研究某個方向。這種情況下,通常是導師很想做這塊內容,雖然沒有課題支持,但又迫切想從這塊內容研究出結果來。導師偶爾會告訴你怎麼做,偶爾會讓你在研究方向裏面添加新的內容,甚至在後期還會讓你修改試驗計劃。本人某位師兄一開始的項目實驗地點是全北京市五環內的公園,大大小小30個以上。做了一年以後,老師覺得公園數量太多了,討論修改後選取了1-2個代表性的公園,於是之前的很多數據和努力都白費。因此,最好能在一開始就將研究內容固定下來,以免因為後期的較大變動而影響試驗進度。

第三種確定研究方向的方法就是結合導師的課題進行。通常導師的課題項目很多,你或許會結合博士的子項目進行完善和補充,這樣你就能得到導師和博士前輩的悉心帶領;如果不是博士的子項目,那你只需對老師負責即可。不足之處在於,這種方法基本都是走老路,沒什麼創新點,甚至有重複前人研究的嫌疑。

這些研究方向的選擇方法都需要大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第二種方法仍然保留很大的不確定性,可能會耽誤時間,也可能很浪費精力;其他兩種方法雖然風險係數較低,但缺乏創新點。事實上,如果第二種方法有鮮明的創新點,譬如是國內外首創且能發出高質量的國內外期刊文章,筆者倒是建議您去試一試。畢竟有句話説得好: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很多國家的學者就是按照第二種方法申請自然科學基金申請,因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不做無謂的重複性實驗。

2開題報告確定以後,怎麼做?

研究方向確定後,需要自己動手的時候便到了。首先,各位需要根據研究方向查閲國內外文獻,最好是本行業的高質量國內外期刊,保證較強的説服力。研究課題的目的、內容、意義、步驟、資金預算、人員配備、時間安排、可行性分析等都需要及時與導師溝通,面談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郵件溝通則在老師差旅會議多的時候體現出重要價值。郵件發送以後,別忘記發短信告訴老師及時查收郵箱。

對了,查閲文獻的目的在於做文獻綜述,筆者建議大家做文獻綜述時儘量多寫點,因為後期畢業論文的框架都是能在開題報告裏面找到的,在最初就寫好文獻綜述能夠避免後期寫大論文時踉踉蹌蹌。上述這些工作做好後就可以開始撰寫開題報告了。大部分學校的研究生院網站都有開題報告模板吧,把自己的研究內容逐一填充進去就行。

3開題報告寫好以後,做什麼?

等各位完成開題報告寫作後,就進入到很重要的一環了——答辯。

很多人也許會説:“答辯不就是個走過程的形式嗎?”我的回答是NO!答辯過程變化萬千,説不定某老師一個問題就封殺了你所有的研究思路,所以答辯工作也需要重點對待。

首先把開題報告材料整合一下,製作ppt。ppt需要着重體現以下幾點:研究內容、研究依據、研究背景、研究目標、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擬採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內容實驗設計、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圖、研究內容特色和創新點、年度研究計劃、預期研究結果、導師團隊研究基礎、研究條件、研究項目經費及其研究團隊,個人基本情況介紹等。ppt做成後,筆者建議大家在例會時拿出來模擬幾遍,爭取和導師就開題報告的某些關鍵點進行深入探究,並結合導師建議進行修改。只要修改三五次,這開題報告就算妥妥的了。至於ppt的配色,筆者建議最好準備背景色分別為強中弱三種顏色的ppt,之後再根據具體的答辯環境選用恰當的一份,做到未雨綢繆。此外,office兼容問題也是需要注意的。

開題報告答辯會通過後,就是展現自我實力的時間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所以先做好開題報告吧!

重慶文理學院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模板

1.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三網融合”徹底打破了電視的壟斷局面,電視業務及其發展模式將面臨較大的衝擊。多年的積累使電視產業擁有了豐富的內容資源、相對低廉的服務資源、一大批專業的製作團隊,以及相關牌照的發放權。在融合發展的環境下,電視媒體要想有所作為,就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揚長避短,積極制定一系列應對政策,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綜上所述,研究電視產業面臨的生存現狀,探究其尋求發展的路徑,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2.國內外研究現狀(文獻綜述):

     由於“三網融合”對我國電視產業有重大影響,所以相關的研究比較多,綜合起來主要是對“三網融合”背景下我國電視產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應對策略進行了論述。

一、對“三網融合”背景下電視產業所面臨挑戰的研究

在“三網融合”環境下,掌握業務優勢和渠道優勢的電信運營商逐步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向媒體行業滲透,這必將打破現有的媒體競爭格局,將給電視媒體帶來巨大的挑戰,   因此把此項內容作為研究對象的人也比較多。

舒芳的《機遇與挑戰——論三網融合對電視發展的影響》一文中指出:由於電信的業務能力大大增強,電視用户資源將受到較大沖擊,同時電視業的廣告市場會受到很大挑戰,傳統傳輸渠道的價值和地位降低,傳統電視業務必將受到影響。

張海軍在《談三網融合給電視帶來的影響》一文中説:各部門之間的競爭不僅有體制上的競爭,還有巨大的商業利益上的競爭,原本在傳統媒體格局中處於較為有利地位的電視媒體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激烈的新媒體競爭中站穩腳跟,贏得新的增長點。

崔傑在《解讀三網融合下電視業運行體制》中指出:“三網融合”直接威脅廣電企業的核心電視業務,使其在三網融合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其次,電視傳媒缺少相應的市場化運作經驗,   絕大多數企業仍處於轉型過程中。 此外,電視網絡的整和程度較低,這增添了電視在

三網融合後市場化運營體制改革的障礙。

二、對“三網融合”背景下電視產業所面臨機遇及對策研究

    “三網融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電視業需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揚長避短,積極制定一系列應對政策,來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且以此作為研究對象的人也很多。

樑小兵在《三網融合系列舉措推出將引發電視系統變動》中認為,電視業可借勢完成全網整合,在巨大的存量用户的基礎上,各地的電視運營商將有可能在統一的平台上運營數字電視增值業務,乃至開展基礎電信業務。其次,電視行業投資力度加大,對產業鏈上下游帶來機會。  再次, 電視將有機會在電信業務上大展手腳。值三網融合之際,電視系統企業除可以繼續做互聯網接入外,還有可能提供IDC業務、網元出租業務以及VoIP業務,電視業有機會在電信業務上大展手腳。

黃升民在《三網融合下電視產業的發展》中説:我國電視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於加快自身網絡整合,並轉變運營模式,高度重視媒體內容集成和運營,建立完善電視媒體內容集成、分發和運營平台,努力打造數字媒體內容基地,建立內容合作運營機制,逐步從網絡管理向媒體內容業務管理過渡,向綜合內容提供商的`方向發展。

吳錚悦在《三網融合下電視產業的生存之道》中指出:目前電視的一項緊迫任務是大力發展新媒體,積極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大力加強媒體性質的功能和業務建設,採取不同於傳統媒體的發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進新媒體又好又快的發展。

吳升高在《三網融合下電視傳媒體制創新走勢》中指出了電視產業今後的發展方向,即事業企業並軌,逐步實行企業體制;打破地域界限,建立全國性的網絡體制;加快重組併購,形成多元化的產權結構;超越分業管理,確立全覆蓋的監管體制和手段。

從以上研究材料可以看出,大力發展“三網融合”提高我國信息產業整體實力這一重大舉措對電視業的影響,成了傳媒、業界和各方面專家研究的熱點。“三網融合”是大勢所趨,這是由多種原因所決定的,但是,電視業在以此為契機面對挑戰的具體實踐過程中的諸多困難很

少有人提及,我將試圖着力對此加以探究,為之前研究的不足做必要的補充。 

3.選題研究的內容:

     該論題研究的內容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產業所面臨挑戰的研究

       (一)廣電產業運營模式的轉變

     (二)員工配置和技術能力的提高

     (三)廣電網絡業務能力的提升

     二、對“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產業所面臨機遇及對策研究

    (一)機遇

       1、拓展電視傳播的新渠道

       2、增強電視傳播的互動性

       3、擴大電視傳播受眾羣體

    (二)對策

       1、加快廣電網絡的改造

       2、開辦內容新穎的節目

3、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

4.選題研究的技術路線、研究方法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研究技術路線:首先,瞭解本論題的研究狀況,形成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其次,進一步蒐集閲讀資料並研讀文本,做好相關的記錄,形成論題提綱。第三,深入研究,寫成初稿。最後,反覆修改,完成定稿。

研究方法: 運用文獻分析法、文本細讀法、比較法、綜合分析法等進行研究。

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把自己的關鍵問題用兩句話寫下即可)

 5.研究與寫作計劃:

2016年3月8日——4月15日  確定選題、收集相關資料
2016年4月16日——4月30日   撰寫開題報告與開題

2016年5月1日——6月30日  收集資料,開展研究,形成寫作提綱

2016年7月1日——9月30日  深入研究,形成論文初稿

2016年10月1日——10月30日  論文修改、定稿、打印、答辯

6、參考文獻:

 [1]王城偉.淺析廣電實現三網融合的發展思路.廣播電視信息,2011(1):66-69

 [2]候宏.三網融合背景下廣電運營戰略思考[J].中國新通信,2011(1):78-80

 [3]韋樂平.三網融合與3+1行業架構的設想[J].廣播電視信息,2011(2):99-100

 [4]王峯.淺談三網融合[J].中國傳媒科技,2010(6):56-58

 [5]張德華.國內三網融合業務發展現狀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0(8):33-34

 [6] 劉成付.中國廣電傳媒體制創新.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

 7.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年       月    日

8.開題審查小組意見:

教研室主任或組長簽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