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積分落户 政府應亮人口調控底數

學識都 人氣:3.1W

北京居住證管理辦法即將實施,這必定會來京求職的小夥伴們,接下來就和本站小編北京的積分落户的相關新聞吧。

北京積分落户 政府應亮人口調控底數

 “政府應亮明人口調控底數”

【人口】

2015年12月10日,北京市政府法制辦公佈《北京市積分落户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和《北京市居住證管理辦法(草案送審稿)》,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本屆政協會議上,政協委員們也積極對積分落户政策和居住證管理辦法提出建議。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易行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凝

 居住證制度不能縮減非京籍福利

北京市居住管理辦法歷經多年,早在2007年左右就着手研究,當年啟動立法時,國務院還未對居住證制度出台硬性規定。2015年10月國務院《居住證暫行條例》正式發佈後,北京居住管理辦法的立法背景已有重大變化。

對比國務院的《居住證暫行條例》,北京的居住證門檻相對較高。比如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外來人員辦理居住證可以憑藉單位和房東出具的居住證明,在此基礎上,北京增加了還要出具租房合同等規定,門檻更高。依據國務院的條例,一些可以辦理居住證的,並不符合北京的辦證前提。

居住證制度代替的是暫住證制度,是外來人員的福利,地方法規的主要任務是如何貫徹實施國家規定,立法宗旨是如何做好外來人員的服務,外來人員的福利不能縮減。

 積分落户應曬人口調控家底

居住證制度與積分落户制度是兩個概念,國務院的《居住證暫行條例》和《關於進一步推進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已經給特大城市的積分落户制留了口子,允許特大城市根據各自的情況自行制定積分落户方案。居住證是面向外來人員的福利,門檻不必太高;積分落户制度為了適應人口調控需求,落户難一些,應該得到各界理解。

不少人認為落户北京太難,門檻太高,這就需要具體方案要經過一個充分討論的過程,北京市民和非京籍人員充分發表各自的訴求,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到平衡點,逐步走向共識,形成最終的方案。

政府部門應該亮明人口調控底數,北京面臨的人口調控壓力到底有多大?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每年允許多少人落户,才不能超出城市的承載能力?亮明這些底數,取得非京籍等人員的理解和支持。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大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學系主任蕭鳴政

 外來人口增長應控制在每年10萬以內

目前北京市的人口數量為2170多萬,未來五年,北京市應將每年增加的外來人口數控制在10萬人以內。這個數字是基於北京“十三五”規劃期間全市常住人口總量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這一目標計算出來的。

此外,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可以推行高層次人才租賃機制,這樣高層次人才能夠三地共享。可以讓暫時沒有能夠在北京落户的高層次人才,到河北或天津服務兩到三年。服務期限滿了之後,可以再落户北京。期間,高層次人才的'相關待遇仍保留在北京。這樣一來,既滿足了河北和天津發展的人才需求,也減輕了北京的人口壓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通過積分落户引導人口流向

北京即將出爐的積分落户政策應通過一定的導向,引導人口從較高人口密度地區向較低人口密度地區進行流動。每天早上大家坐地鐵都經常會出現擁堵情況,這主要是五環外人口向五環內流動的結果。

在積分落户政策的制定過程中,政府應該在總量控制的情況下,通過相應的導向,將人才引導到相關的產業和專業上去,將較高人口密度地區的人口引導到較低人口密度地區。

如果能夠讓常住人口的居住地和工作地一體化,即居住地和工作地相距較近,就能緩解交通擁堵程度,從而實現五環內外各自的人口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