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疫情防控活動總結範文(通用5篇)

學識都 人氣:2.97W

不經意間,一個難忘的活動結束了,想必你會開拓了視野,那麼將這些記錄寫在活動總結中,讓自己銘記於心吧。那麼好的活動總結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宣傳疫情防控活動總結範文(通用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宣傳疫情防控活動總結範文(通用5篇)

宣傳疫情防控活動總結1

近期境外疫情持續擴散蔓延,國內多地相繼發生本土疫情,加之春節將至,各大中專院校學生、外出務工及探親人員陸續返鄉,大規模人員流動帶來的輸入性、聚集性風險明顯增加。為全力做好春節前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認真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和個人“四方”責任,保障全區人民度過歡樂祥和的節日,現就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提倡就地過節,錯峯返鄉。減少不必要的出行,禁止到中高風險疫情地區探親旅遊。老人、慢性病患者、孕產婦等特殊人羣建議不安排出行。提倡在工作、學習、生活地就地過節,已在牡丹區人員非必要不離轄區,確需出行的要全程做好個人防護。

二、到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進口冷鏈食品,要求商家提供“冷鏈三證”,不採購不明來源的進口冷鏈食品。採購時使用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接觸。進口冷凍生鮮食品存放、儲存要採用獨立密閉袋封口,並與其他物品相對隔開。不提倡海淘、代購境外國家或地區冷凍食品。接觸快遞貨物要做好消毒和防護工作。

三、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的人員來我區前要提前3天向所到社區、單位報備個人行程及抵達日期,對中、高風險地區進入我區人員實行“2次核酸檢測(間隔24小時)+1次血清抗體檢測+7天健康監測”,健康監測期間每天早、晚進行一次體温測量。

四、嚴格控制大型會議活動數量規模,提倡採取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不舉辦各類廟會、體育賽事、農村集市等大型聚集性活動,一律取消300人以上的集體團拜和大型慰問、聯歡、聚餐等活動,嚴格網吧、圖書館、博物館等室內文化娛樂場所人流量管控,防止人員聚集。50人以上的活動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五、重點場所、重點行業從業人員要嚴格落實戴口罩、測温驗碼、通風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進出學校、幼兒園、養老院、福利院、公共服務場所、交通場站、密閉場所時必須科學規範佩戴口罩。重點人員和職業暴露人員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防護口罩或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六、時刻保持個人防護意識。堅持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公筷制、分餐制等衞生習慣和生活方式,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個人、家庭聚會人數控制在10人以下,提倡線上拜年,減少不必要的串門、走訪。一旦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可疑症狀,要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前往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就醫過程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宣傳疫情防控活動總結2

歲末將至,春節臨近,人流、物流將呈現劇增趨勢。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現就落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措施有關事項公告如下,請廣大居民朋友本着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周邊親友負責的態度,切實提高防控意識,全面落實個人防護措施。

一、離民外出防控措施

1.堅持非必須不外出原則,儘量減少不必要出行。確需外出儘可能錯峯出行,避開春運高峯期,全程做好個人防護。尤其患有慢性疾病、60歲以上老人、孕婦等人羣,要保持警惕謹慎出行,出發前建議聽取專業醫生的健康狀況評價,避免前往疫情發生地。

2.前往中高風險地區請暫緩出行。密切關注國內高、中風險地區動態變化和病例行動軌跡,提前瞭解前往地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瞭解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發生,如非必要不要前往出現疫情的地區,確需前往的請務必提前向所在社區(村)和工作單位報備。

二、來民返民防控措施

1.倡導外出務工和學習的居民朋友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留在當地過節。可通過微信、網絡、電話等方式向親朋好友表達您的心情和祝福。如確需返民過節的,提前3天將返鄉時間、14日內旅居史、是否從事冷鏈物流行業、個人聯繫方式等信息主動向返回地社區(村)報備,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和從事冷鏈物流行業的要提供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並提前準備好旅途所需的口罩(每日至少2只以上)、手消毒劑等,選擇合適的出行時間和交通工具,旅途中要做好個人防護,全程正確佩戴口罩,儘量避免多次中轉和旅途中長時間停留。返回後嚴格遵守居住地疫情防控措施。

2.凡是境外來民返民人員,應當向目的地社區(村)提前報備個人有關情況,包括入境時間、第一入境地集中隔離期滿時間及返回航班、車次等具體行程信息。國外入境來民返民人員在第一入境地已落實集中隔離14天且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解除集中隔離證明的,來民後須第一時間向轄區社區和村組報告,需繼續落實1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3次核酸檢測等措施。若無法提供核酸檢測證明和解除集中隔離證明,請第一時間到轄區集中隔離場所落實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次核酸檢測等措施,隔離期間食宿、醫療費用自理。

3.所有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高風險地區及其所在縣(區、市)或當地政府宣佈全域封閉管理地區的來民返民人員,應在抵民後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村)和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告,嚴格落實就地14天集中隔離+14天居家隔離觀察,集中隔離觀察期間不少於3次核酸檢測,居家隔離觀察期間不少於2次核酸檢測,隔離期間食宿、醫療費用自理。

4.對所有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中風險地區及其所在縣(區、市)的來民返民人員,如能提供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則落實14天的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並於7天后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若無72小時內核酸檢測證明,則第一時間在集中隔離點留觀並進行第一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陰性後移交社區(村)執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並於7天后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

5.低風險地區來民返民人員請自覺執行14天的'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儘量不要外出,如需外出請做好自我防護,佩戴好口罩。

6.所有外省來民返民人員在觀察期間如出現發熱、咳嗽等不適症狀,請立即前往發熱門診或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就診途中應全程佩戴口罩,並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宣傳疫情防控活動總結3

春節即將臨近,鑑於目前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且病毒傳播方式趨於多樣化,國內多地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持續不斷出現,為進一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持續鞏固我州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保障全州人民羣眾健康安全過節,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主動配合落實防控措施。

無論是省外中高風險區還是境外來州返州人員都要提前與目的地社區或單位聯繫,告知返回或到達時間;回到目的地後要主動向社區或單位報告,配合進行核酸檢測、居家健康監測或集中隔離等防控措施。

二、嚴格管控境外來州返州人員。

所有入境人員在第一入境點集中隔離期滿返州後,必須嚴格執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並於第一時間進行核酸檢測,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少於3次核酸檢測。

三、嚴格管控中高風險區來州返州人員。

所有從國內高風險區來州返州人員要集中隔離14天,隔離期間不少於兩次核酸檢測;所有從國內中風險區來州返州人員查驗健康碼和72小時核酸檢測證明,健康碼綠碼且核酸檢測陰性,到達目的地後嚴格落實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在第7-10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凡不能提供核酸檢測證明的,需在臨時留觀點接受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落實目的地居家健康監測14天措施,並於第7—10天再進行1次核酸檢測。所有河北省石家莊市、邢台市、廊坊市來州返州人員按照中風險區管理。

四、嚴格落實網格化防控措施。

全州各村組、社區設立疫情防控檢疫站點,成立疫情防控專班,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每個行政村(社區)只保留一個進出口,對進出人員實施嚴格管控。落實來州返州人員進村排查管控,查驗“健康綠碼”或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嚴禁在農村公路設立檢疫站點,在村口設立的檢疫站點不得影響正常交通出行。

五、嚴格控制人員出行。

廣大居民要減少出行活動,提倡在外人員就地過春節,非必要不返州,如確需來州返州,需提前48小時向所在村組、社區、單位報備,從中高風險地區來州返州人員必須提供72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來州返州第一時間進行核酸檢測,並接受縣市、鄉鎮(街道)和村組(社區)的健康管理,落實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管控措施。提倡外地人員留在當地過春節,非必要不離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領導幹部要帶頭在當地過春節,鼓勵企業以崗留工、以薪留工,組織開展關心關愛員工活動,動員外地員工留州過年。

六、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

全州各級各單位一律取消集體團拜和大型慰問、聯歡、聚餐等活動,嚴格審批監管文藝演出、體育賽事、展覽展銷等活動,嚴格控制各類佛事、廟會、燈會、節日祈福等羣眾性活動,舉辦50人以上的線下活動須制定具體防控方案,落實防控措施。

七、嚴格管理重點場所。

各類羣眾性生活消費公共場所、文化旅遊場所必須嚴格執行相關防控規定,接待人數不得超過核定人數和接待量的75%,落實好測温、掃碼、戴口罩、通風消毒等防控措施。所有酒店嚴格執行公筷公勺用餐制度,所有賓館旅店接待入住人員時,須查驗健康碼,登記行程史,落實相關防控措施。

八、嚴格管理醫藥機構。

各級醫療機構必須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制度,發熱病人必須到發熱門診就診,嚴防出現院內感染。嚴禁個體診所、村衞生室、未設置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的醫療機構收治發熱患者。所有藥品零售門店嚴格執行測温、掃碼、戴口罩措施,對購買退燒、止咳類藥品人員必須進行實名制登記。

九、嚴格控制羣眾性活動。

提倡廣大人民羣眾不組織、不參加各種形式的聚集性活動,公職人員要帶頭遵守。倡導“紅事緩辦、白事簡辦、聚會不辦”,並按規定逐級通過村(社區)和鄉鎮(街道)備案。家庭聚會聚餐控制在10人以內,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宴席。

十、嚴格落實個人防護措施。

廣大居民要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加強個人防護,堅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海鮮、肉類等冷鏈食品,接收來自境外或國內中高風險區的貨物包裹時,應做好自身防護,進行消毒處理。

十一、切實加強羣防羣控。

鼓勵廣大居民、社區工作者、村(社區)網格員、村(社區)防疫員、物業人員、志願者等力量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加強防疫人員與居民羣眾的協調配合,確保管控無遺漏、防控無死角。請廣大居民積極關注官方媒體發佈的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積極配合當地疫情防控工作,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宣傳疫情防控活動總結4

自接到上級關於疫情期間民政工作要求的通知,鎮民政所立即向鎮黨委、政府彙報,全面落實文件要求,認真做好疫情防控。

一、加強低保、五保人員的排查,密切關注低保、特困人員等服務對象身體狀況,加強民政服務窗口疫情防控工作,協助做好睏難羣體和服務對象的疫情防控,如果發現疑似症狀的,第一時間上報。

二、堅持疫情期間“紅事不辦、白事簡辦”原則,禁止人員大規模聚集。

三、切實做好孤困、留守兒童和困難老年人領域疫情控制,將轄區內符合條件的兒童和老年人登記造冊,做好台賬。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全面準確瞭解疫情防控期間有關情況。同時協調村委會,對因疫情而導致生活困難的留守、孤困兒童和困難老年人提供臨時照料和關愛。

四、在村內發放宣傳材料,懸掛宣傳條幅,播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知識,做到家喻户曉、羣防羣治。並且為各村發放防護、消毒等物品。

五、做好一站式服務。民政辦與各村建立民政事務微信羣,各村幹部實時關注低保、五保和臨時救助對象的生活、起居情況,保證他們正常生活,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出現任何問題。

六、落實救助幫扶措施,先救助後補手續,及時將在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困難的家庭納入臨時救助範圍,疫情期間共辦理臨時救助5户。

七、加強疫情期間的社會救助力度,高效、及時解決羣眾困難,儘量讓他們少跑路,不跑路,堅持特殊時期特殊辦的原則,在不違背原則條例下,簡辦手續,使羣眾及時的得到救助。

八、嚴格落實信息上報制度,加強疫情期間值守,對發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的困難羣眾,第一時間報告給有關部門並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隔離和送診,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幫扶、早救助。

宣傳疫情防控活動總結5

1月11日,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關於印發四川省20xx年春節期間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的通知》。要求農村地區嚴控聚集性活動,實行三個不舉辦。不舉辦羣眾性慶祝慶典、聚集性展銷促銷等活動。不舉辦壩壩宴,提倡家庭聚餐控制在10人以內、紅事新辦、白事簡辦的新風尚。不舉辦聚集性宗教和民俗活動。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各地切實加強茶館、麻將室、遊戲室、村民文化活動室等公共場所的嚴格管控。

建立縣級領導包鄉鎮(街道)、鄉鎮(街道)幹部包村(社區)、村(社區)幹部包組、組幹部包户的四級網格包乾體系,全面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制。對疫情防控不力的,依法依規嚴肅問責。落實精準防控要求,做到“五有一網格”。鄉鎮(街道)、村(社區)要做到“五有”,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責任人,有適量防護物資儲備,有屬地醫療衞生力量指導支持,有隔離場所和轉運安排準備等措施。落實網格化管理要求,即:鄉鎮(街道)、村(社區)組織人員到户、到人,做好返鄉人員、外來人員、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境人員等重點人羣的信息登記、摸排和日常健康監測工作。

1、做好重點人羣管控,實行分類管理。

鄉鎮(街道)、村(社區)對排查出的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和口岸入境解除集中隔離返鄉人員,應立即報告縣級應急指揮部,由縣級應急指揮部統一分類管理。對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實施14天集中隔離和不少於2次核酸檢測;對中高風險地區所在設區市(直轄市為區)的返鄉人員,查驗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無法提供的,立即在當地實行全閉環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陰性後才能自由流動;對口岸入境解除集中隔離人員實行後續7天居家醫學觀察以及7天不參加聚集性活動管理。

2、嚴格居家醫學觀察,做到三個落實。

落實健康監測,村(社區)幹部和醫務人員監督居家醫學觀察人員不得外出,每日進行2次體温測量並記錄,出現異常及時報告,全閉環轉運至就近發熱門診就診。落實生活保障,村(社區)幹部保障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隔離期間生活物資採購需求。落實垃圾消毒措施,對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生活垃圾專袋封裝,做好消毒。

3、強化醫療衞生服務,做到三個規範。

規範服務行為,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切實落實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村衞生室(站)、個體診所、門診部、藥店不得出售退燒、止咳等藥品,不得收治發熱、咳嗽、咳痰、氣短等症狀患者;嚴厲打擊非法行醫。規範信息報送,落實零報告、日報告制度,如有上述症狀患者到村衞生室(站)、個體診所、門診部等就診,就診機構應立即採取留觀措施並做好登記,1小時內向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報告。規範患者轉運,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接到就診機構報告後,應立即組織將患者就近轉運至設有發熱門診、發熱診室或發熱哨點的醫療衞生機構。

4、結合“五清”行動,開展愛國衞生運動。

鄉鎮(街道)、村(社區)要組織開展逐村逐户清生活垃圾、清廁屋便池、清水源水體、清畜禽糞污、清農業生產廢棄物“五清”行動。加強超市(小賣部)、餐館、農貿市場和宗教場所等環境衞生整治,垃圾每日清理消毒。對公共廁所、健身場地、集體活動室等公共場所配備專人進行管理,根據人流量動態調整消毒頻次,每日至少消毒1次。

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培養健康生活習慣;開展應急處置培訓,做到快速響應。縣(市、區)應急指揮部要組織開展縣、鄉、村三級疫情防控培訓,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一旦發生疫情能及時響應,最短時間控制疫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