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放假>

清明節掃墓圖片大全

學識都 人氣:1.21W

每當清明節的時候,各地都會有掃墓的傳統。下文是為大家精選的清明節掃墓圖片大全,歡迎大家閲讀欣賞。

清明節掃墓圖片【1】

清明節掃墓圖片大全

清明節掃墓圖片【2】

清明節掃墓圖片大全 第2張

清明節掃墓圖片【3】

清明節掃墓圖片大全 第3張

清明節掃墓圖片【4】

清明節掃墓圖片大全 第4張

清明節掃墓圖片【5】

清明節掃墓圖片大全 第5張

清明節掃墓的意義

落在春分後第十五天的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也稱踏青節、掃墓節、三月節等。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中上墳掃墓是清明節的例行活動。掃墓祭祖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體現孝道的一種具體表現,基於以上的各種意義,清明節也因此成了華裔的重要節日之一。

清明節祭掃的意義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家庭祭掃,一個是國家祭掃。家庭祭掃主要是祭拜自己的祖宗,通過祭拜自己祖宗表達感恩之情,體現血脈相連的親情之愛。國家祭掃主要是共同的祖先,通過祭掃帶來整個民族和睦的關係,意義重大。

雖然至聖先師孔子不語怪力亂神,可是,他卻提倡“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同樣的,當我們上墳祭祖時,也應該把祖先當作在生那樣敬奉。身為兒孫者,應該以感恩心為先人除去墳地的野草,恭敬獻上鮮花供品,並慎重地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稱之為“掛紙”)。這些動作雖然普通不過,但這是感恩,也是後裔可以為祖先做的事。“祭如在”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而不是僅隨眾草草而祭,然後匆匆而散。

若是我們能夠把這份感恩之情用於日常生活中,好好感謝生養我們的父母、教育我們的師長、真心對我們的朋友以及幫助過我們的人,那麼,這個人間將變成和樂無嗔怨的淨土。

今日,現代化和現實主義正向我們逼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取代了舊有的思想;新的道德觀、人生觀也逐漸淘汰舊的道德觀和人生觀。可是,這並不等於華族的傳統文化習俗就可作廢,更不能説上墳祭祖等禮節是可有可無的。我們依然需要感謝為我們受盡苦難的先輩,並慎重表達對他們的敬意。每逢清明節(當然其它日子亦可),我們應前往先人的長眠處祭奠,獻上一束鮮花,獻上莊嚴的禮儀,也一併獻上我們的真誠和感恩心。

清明節掃墓的時間

有些地方在清明當天上墳,因為清明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來給父母上墳。她兄弟就要招待她。“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墳在12點以前,上了墳才回來吃飯;十一上墳在吃了中午飯後。也有人説,清明上墳,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當天燒紙。傳説那時燒紙一百頂二百。  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説,清明這天陰曹地府收鬼,到夏曆十月一才給鬼放假。因此清明後上墳,或十月一前上墳,故者的鬼魂還沒有放假,無法出來收給它燒的紙錢。因此要“早清明,晚十一”。

有學者認為,“早清明,晚十一”實際上是從活人角度考慮確定的。中國幾千年來以農業生產為主,因此民俗活動時間大多根據農業生產而定。清明過後,氣温升高,我國大多數地方開始春耕、春種、植樹等,農活增多。而夏曆十月一過後,天氣轉冷,農活基本完了。因此,上墳時間多安排在相對農閒的清明前和十一後。但人們又為了讓人感覺是為故者考慮,編造出陰曹地府放假等的説法。

清明節上墳的時間和方式,因時間、地點不同而異,然而由於人們對先祖經驗的`尊重和崇拜,往往出現墨守成規的現象,而違背了先祖經驗的本意。因此,只要有利身心健康、社會和諧、家庭和睦,上墳時間應根據個人實際情況而定,抑或不上墳而採用網祭、不燒紙而植樹的方式方法。

傳説清明節陰間要開大會,沒有子孫的人不能參加。參加大會的人必須舉着子孫送的旗子才能入場。因此,現在清明上墳時,人們都在已故先祖的墳上插上紙剪的旗子。所以,清明節上墳的時間應該在清明節之前,而不應該在清明節之後。

清明節的前一天上墳還有一種説法。這一天有人稱“韓氏節”。據説以前一位皇帝錯殺了他的大將韓世忠和梁紅玉夫婦,深感愧疚,便請着名道士做法,使全國所有的在清明節前一天上墳的人們給自己祖先敬獻的東西,全部轉移到韓氏名下。所以清明前一天上墳對你的先祖來説你奉獻的東西他收不到。

浙江麗水一帶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的範圍內掃墓,稱為“前三後四”。還有的地方放得更寬,稱“前七後八”。也就是説,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到後四天上墳都是可以的。

所以,對於清明節掃墓的時間,其實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還有,對於某些習俗來説,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