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讀書筆記3篇

學識都 人氣:7.4K

讀書筆記就是我們在閲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詞佳句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傳播學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閲讀。

傳播學讀書筆記3篇

篇1:傳播學讀書筆記

學術著作的使命是傳播高深的理論知識,一般是晦澀難懂的。作為傳播學的奠基者,威爾伯·施拉姆在構建傳播學理論時,並沒有故弄玄虛,而是從人們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規律出發,從人的認識規律出發寫作,傳播“傳播”的真諦,使得這一理論容易被人們所接受。他認為,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相結合是最好的傳播方式。上世紀八十年代來中國講學時,他就對中國特色的“開會讀報”現象大加讚賞。他認為,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並不是排斥的,二者可以相互結合以實現優勢互補:“大眾傳播媒介在迅速而有效地滿足社會的一般需要上具有不可比擬的力量……

另一方面,廣播、電視、電影和報紙在滿足不同的人們在不同時間的需要以及在一定時間僅為少數人感到的需要上則是效率甚低的渠道……但是,我們切不可認為個人之間的交流同通過媒介的傳播是針鋒相對、互相排斥的。事實上,正如我們想力圖指明的那樣,兩者之間的區別與界限是遠沒有那樣清楚的。大多數以説服、教育為目標的運動都力圖把大眾媒介同個人渠道結合起來,使其互相加強、互為補充。”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也可以將兩種方式結合運用。

整部書一直在與讀者對話,像一位樂於與人交流的健談者在侃侃而談,娓娓道來,不斷有新的問題,時起時落,時深時淺。這種效果主要是吸納人際傳播元素,通過營造“對話感”、“形象感”和採用“故事化”的寫作方式取得的。

“對話感”:“以人為本”的學術著作

學術著作為了體現客觀性,一般要去掉“人”的語氣(尤其是避諱以作者第一人稱出面敍述,以示價值中立),以“事理”為主進行客觀描述。而施拉姆在這部著作中,以“人”為主語,用自然輕鬆的方式講清楚“傳播”的大道理。可以説,是一本“以人為本”的學術著作。該書開篇突破一般學術著作進行概念陳述的“常規”,在紙質媒體上,用第一人稱與讀者進行一次了特殊的對話:

當我在寫這幾行字的時候,把視線從紙上移開,抬頭就可以看見夏威夷那犬牙交錯鬱鬱葱葱的羣山。如果向水天相接的海岸線望去,可以看到可能是第一批島民登岸的地方。他們從石器時代走出來,在一千二百年前乘着用最簡陋的工具製作的獨木舟到達這裏。他們從東南亞出發,帶着信奉的神、孩子和食物,在浩瀚的大洋上,從一個島嶼飄泊到另一個島嶼,以我們今天無法想象的生存能力與風、水和泥土的自然環境相適應,似乎經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五千年漫長歲月的旅程於一千二百年前來到夏威夷。他們在這個熔巖的島上登陸,撒下他們的種子,播下他們的文化,把這塊土地歸為己有。

據説,該著作是施拉姆在夏威夷的沙灘邊寫的,作者將讀者一起“拉”到這個特殊的空間中,使用第一人稱“我”,拉近與讀者的情感距離,便於形成融洽的“談話”氣氛。在這裏,你(指讀者),我(指作者),他們(指一千多年前的夏威夷人)在作者的筆端相遇。作者藉助傳播的“導向”功能,引導讀者乘着時空的飛船,到達一千多年前的夏威夷人登岸的地方,彷彿已脱離紙墨,進入一個四維空間展開想象。該著作第一章的題目是“傳播是怎樣發展的”,作者沒有直接陳述,而是引導讀者“把視線從紙上移開”,去想象一個古老的移民故事,這就與讀者的認知期待和常規的認知結構產生差異,拉開距離,進而產生好奇和懸念,使讀者積極參與到作者構建的傳播氛圍中。該書的第一段,或者説是第一句話,就將讀者的注意力緊緊吸引住了。

接着,使用第三人稱“他”,“他們”“那些最初的夏威夷人”為行為主體,以“外視角”的敍述方式切入,講述傳播的變遷,顯得信息具體而有血肉,比抽象地敍述“……年前,古人使用……傳遞信息”、“那些最初的夏威夷人已經是靈巧的傳播者。他們能夠看懂天空中和海浪中的信息,利用這種信息來航海。他們已有發展得很好的語言,雖然能在圖畫和雕刻中記錄下來某些信息,但實際上還不能把語言寫下來……”這些描述,都給讀者更切實的體驗。

使用人際交流常用的特殊句式,尤其是大量使用疑問句,不僅產生懸念,而且增強對話感,如,“不妨設想一個沒有傳播的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國際社會?”一些帶有“我們”的疑問句,在增加懸念,拉開認知距離的同時,又使讀者感到親切,拉近了情感距離,如,“對於這種關係我們該怎麼説呢?”。不少陳述句中使用“我們……”句式,將傳播關係平等化,不僅拉近了與讀者的情感距離,而且具有“共同探討”的意味,吸引讀者共同思考,如,“讓我們考慮一下一種不同的信息”、“我們現在談的是最能顯示人類特點的技能”

學術專著在介紹有關學者觀點時,一般學術味道較重,該著作卻使用了“軟化”的方法,將學者觀點“稀釋”為日常話語,便於讀者理解。如在介紹羅伯特默頓的觀點時,沒有直接陳述,而是用日常話語進行解釋:“這是羅伯特默頓説的話,實際上,他的意思是……例如……”談到皮亞傑(該書翻譯為“皮亞熱”)的觀點時,他寫道:“有些非常能幹的人已經就傳播的功能寫了文章。瑞士的兒童成長心理學家讓·皮亞熱把兒童的談話分為社交性的和自我中心性的。皮亞熱説……”這種表達方式特別像是在與讀者進行面對面的口語交流,不但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心理距離,也拉近了讀者與其他學者及其觀點之間的距離,便於讀者接受。

“形象感”:故事化的寫作方式

書面文字,尤其是學術專著,學理性強,一般晦澀難懂。如果使用直觀形象的描述,就易於讀者“抽象——具體”的轉換,縮短認知差距,激發閲讀興趣。講故事是古老的人際傳播形式,“故事化”作為一種寫作方式,施拉姆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八十年代就運用嫻熟。比如在談到印刷體的出現時,就以講故事的形式,使人“聽”來頗有興味:

十五世紀中,在德國城市美因茨發生了一件事,有一個名叫約翰·根斯弗萊施的人,大家都叫他古騰堡,把一些已經相當普通的材料和方法湊到一起,一下子複印出許多份宗教文件。他依靠最先在東亞發明的技術製造出來了墨和紙並使用它們。他所用的印刷機是拿西歐做酒的壓榨機改裝的、他用手排版的金屬活字實際上也不是新東西因為人已經使用了差不多的東西,但是他發現了效率高的鑄字方法,因為他排印的是音節文字,不是表意文字。他把所有這些因素湊到一起,創造了一種可行的一次印製多份書面經文的辦法。往往印製得非常精美,成本相對説來比較低。於是,十五世紀四十年代初或約在一四五六年,就成了慶祝大眾傳播開始的日子,前一個日期是慶祝印刷文件,後一個日期是慶祝古騰堡印製的《聖經》。

從人們司空見慣的生活小事寫起,也是該書體現形象感的一個手法。作者引入大量的生活實例,如日常問候語、足球比賽、將軍派士兵打仗等等,從具體的、人們常見的事例入手,闡述抽象的道理。利用了書中闡述的“共同經驗範圍”的原理,拉近與讀者的心理距離。這本書原名可直譯為《男人、女人、訊息和媒介——人類傳播一瞥》,書中並未對“男人”、“女人”的傳播進行分類介紹,旨在從具體的人的角度體會傳播學的內核,就像馬克思寫《資本論》,要從“商品”寫起一樣,與儒家“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有異曲同工之處。

“現場感”:將讀者“請”到字裏行間

讀者引入具體情境來理解抽象的傳播道理,營造“現場感”,是該書吸納人際傳播元素的另一方面。我們所看到的大部分著作,無法感受到作者寫作時的具體場景,直接是“精神的對話”,除非作者在前言後記中介紹自己的寫作地點。很特別的是,他在寫某段文字時發生的事情直接拿來舉例,啟發人的想象,產生“現場感”。如黑夜發出喊聲的警衞、十幾歲的姑娘和小夥子的對話等,都使讀者想象到當時的具體場景,進而結合他們的傳播行為理解著作表達的傳播原理。作者在寫到傳播的“指導”用途時寫到一個場景,將自己正在寫的動作與周圍發生的事情寫進去了:

在我寫這一段時,我就參與了三個指導性傳播的行為:

(一)門口出現一個年輕人,他問什麼地方借閲關於通訊衞星的書。

(二)另一個年輕人探頭進來問勒納博士今天來了沒有。

(三)郵件中有一本介紹夏威夷的所得税的令人生畏的小冊子。

將讀者也“拉”到字裏行間,進入作者寫作的場景中,與作者“近距離”地進行“人際交流”。無論哪個年代的人讀到這裏,彷彿都能想象到他當時寫到這裏時的情境,讀者也進入這一情境中,感到自己與作者近在咫尺。

施拉姆的這種“以人為本”的寫作方式,不僅尊重了讀者的認知規律,使讀者容易領會作者的思想和意圖,還引導傳播研究者對人的傳播行為細微體察,以發掘真知。

篇2:傳播學讀書筆記

一,對傳播學的初步認識和理解

作為一門從現象到理論的學科,傳播學代表着的是人類社會信息交流的分析,歸納和總結。因此,無論對於日常生活還是介乎國家大事,傳播都是極為重要的存在,因而傳播學是一門重要的應用知識學科,學習它有着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當今傳播學的理論體系脱胎於西方,其中不免雜含一些錯誤的應用方向,所以,批判的學習和吸收才有助於傳播學的.學習研究和傳播事業的發展。

以上便是我對於傳播學的初步認識和理解,其中的不足和錯誤還請老師斧正。

二,對於學科知識系統的學習計劃

切合於專業以及傳播學在專業系統中的基礎指導地位,學習傳播學基於認真務實的態度,努力把書本知識整理成系統,結合今後的專業學科,對學習進行整體上的佈局和全瞻,最後,立足於實踐將學到知識貫穿於運用。

對於學科中的難點疑問限於時間關係並不能將書中難點疑問一一列出,謹計劃於今後的學習過程中進行認真的學習與研究,通過老師的幫助努力學習,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三,關於一些建議和想法

1、希望在傳授過程中多穿插一些傳播學的故事性,以引起興趣。

2、調動課堂氣氛,老師與學生增加互動。

3、作業多樣性,學習也實踐並重。

篇3:傳播學讀書筆記

事實上這本書和我看過的為數不多的新聞傳播類圖書一樣,每個字我都認識,但是連在一起基本就不大明白;偶爾幾句話我覺得有些意味,但鑑於我不良的閲讀習慣——閲讀時間不定,長短不定,不記筆記,玩味一兩下也不知去向。不過草草翻完該書一遍,雖然雲裏霧裏坐飛機,但總歸有點亂七八糟的小心得——不過,好像基本和文本無關,大都是關於本書周邊的瞎聯想。

一、為什麼這本書是內部發行?

我買到這本書是在學校的舊書攤上,白皮本子,封面沒有任何圖案,出版社是商務印書館,封底印着“內部發行”一類的字樣。這些特點都讓曾經憤青過的我十分着迷。經過了解,這本書最早由新華出版社在1984年出版,此後也沒有再版,據説是版權出了問題,一直是再印。我這本看着還算新,應該是去年新印的一批——我沒考證出來到底這本書印過幾次,就查到去年印過,這讓我覺得能買到此書簡直是抄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