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調研報告15篇

學識都 人氣:2.02W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校調研報告15篇

學校調研報告1

在局領導教育創強方針指引下,為進一步掌握我縣農村基礎教育教學總的質量和課程改革實驗情況,瞭解教學實踐中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並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促進我縣課改實驗作紮實有序地向前推進。根據中心領導的指示,二零零四年學度我對金星學校進行了教學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金星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佔地總面積2萬平方米,共有在編教師56人,20個班級,中學生231人,小學生439人,學前班81人,總人數670人;全校近視率2%左右。

學校體育跑道181m,沙坑、單雙槓各一,籃球場兩個(無室內運動場地);實驗室、儀器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閲覽室、音樂室(內僅一架鋼琴),少先隊(團支部)活動室等各一個,其它教學器具等基本設備初步達標。

二.所取得成績

近三年來,金星學校重視素質教育,全體教職工在校領導班子帶領下重視人性化管理,實行教師量化考核,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在教學工作中積極營造安全、健康、和諧的人性化氛圍,以知禮、勤勉、奮進為校訓,認真落實減負不減質的根本宗旨,教學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⒈重視課改

①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政策法規和學科課程標準,並鼓動教師參加縣323師訓等各種學習活動,並進行理論實踐。

②通過黑板報,編寫課改專欄,定期宣傳課改動態信息,交流課改教師的心得體會。

③定期開放家長學校,向廣大家長宣傳課改的目的意義,反饋學生的成長過程,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共同出謀劃策。

④加強了課改實驗的領導、管理和指導工作,制定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方案》。

⒉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了變化

②教師的教學手法發生變化。首先教師的理念變,才能使之方法變,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組織、激勵、引導等方法在不斷改進,很多老師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如美術老師楊先紅,在色彩課中結合唐詩、宋詞,並利用情感和審美雙重因素,使學生在樂中學,潛移默化地將知識傳授給了學生,把課堂教學和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極大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

通過語數英等各學科現場觀摩可以看出,課堂教學較之前傳統課堂教學都有一定改進,使人感到了新課改後,課堂中的清新氣息,學生的學習方式更為豐富,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趨勢學校調研報告範文學校調研報告範文。自主、合作、探究已逐步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如語文課,學生有大量的實踐進行探究、思考、觀察和分析及實踐活動。卻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因材施教,科學地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合作學習給了學生更多參與和表達的機會,學生自主、自信、合作、探究的意識普遍增強。

⒋教研氛圍日接濃厚

人性化管理髮揮教師原動力,全校上下形成合力,積極開展教研活動,特別是新課改以來,以323師訓工程為載體,積極參加教科研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

①教科研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除聽課、評課還去辦了專題講座研討活動,對新課改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展開及時的討論和交流,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獲益匪淺。

②課題研究開始啟動,經過半年多的實踐探索,今年上報市級課題兩個學校調研報告範文文章學校調研報告範文出自

⒌嘗試構建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大家都知道:評價的功能不僅僅是甄選和選拔學生,而是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個學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為此,該校在課改實踐中,引導教師大膽改革評價內容和方式,採用分項考試+等級評價+孤立評價+鼓勵評語的呈現方式,努力構建多元,評價內容方式多樣,既關注結果,更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方法是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互動。如語文分:識字寫字(學生互評)、朗讀、口語交際(教師家長參與),以鼓勵為主用遊戲形式糾正等等。

帶出去請進來。一年以來,該校抱着新的教學觀,與校外結合,進行一系列走進新課程與新課改工成長活動,實行校際聯合。

①初中部與荔港學校聯姻,進行新課改教研活動。

②小學部與石浦中心校進行教學新課程教研活動;小學語文與新港小學進行教研活動

學校調研報告範文工作報告

③重視學生社會體驗活動

a.擁軍活動。初中新生軍訓八.一節慰問石浦邊防站端午節送粽子,建立深厚的軍民關係。

b.建立勞動基地。學校有專門開闢的花木基地供學生栽培、觀察、分析、護理。

d.請消防大隊進行正常的安全教育,懂得自我保護,做到羣眾的預防災害宣傳員。

e.到敬老院去舉行文藝聯歡,做新時期敬老愛幼的好學生。

f.每年去烈士墓緬懷先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學校調研報告2

產品本土化

85度C在武漢剛開張的時候熱過一陣兒,後來就半死不活了。COCO,快樂檸檬,街客,珍奶會所這些在江浙滬大熱的飲品店,在武漢統統都平平淡淡,因為他們沒有對產品進行本土化。

比方説85度C的海巖冰梨茶其實挺好喝的,但我一個湖北人每次喝都會要求一點糖都不加,因為不加糖的味道對我來説剛剛好,原料中的雪梨醬的含糖量足夠了,但是對於江南人來説,加糖的味道才正常,對於我來説就太膩了。

所以如果你非要加盟的話,最好加盟本地賣得好的品牌,不要貿然加盟外地品牌,他們的配方很可能不適合本地人的口味,而你又不會做改進,那生意不好的概率會大大提高。如果是不加盟的店鋪,最好還是選擇在家鄉或者自己生活過很久的,比較熟悉的市場開店,成功的希望會更大。有更多開飲品店的問題,歡迎在後台留言,我會一一回答。

還有什麼疑問,歡迎關注洞見商機,老見在後台等你。

學校調研報告3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教育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特色”。這一綱領性文件成為發展辦學特色,增強學校活力、提高辦學效益,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培養多層次、多類型人才的重要指導思想,成為當前深化教育改革新的突破口。

 一、特色學校建設的理論背景

1.為什麼要進行特色學校建設?

在市場經濟的帶動下,品牌意識,名牌效應逐漸深入人心,學校特色是教育品牌的真正體現。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迫使學校不斷創新,辦出特色。合格學校、規範學校、示範學校、特色學校是學校發展的軌跡。在示範級學校達到一定比例的時候,特色學校的創建,特色學校的評估是促進學校發展的重要手段。

2。特色學校的有關概念及邏輯關係

何謂特色?特色就是事物表現出來的格外突出的色彩和風格。

何謂特色學校?特色學校指的是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學校整體工作達到良好水平的基礎上,從校情出發,有自己的理念、思路、獨特的舉措,整合發揮特色資源,形成獨特的、優化的、輻射的、穩定的教育特徵、風格和個性,為全校師生、社會所認同,並形成傳統,在素質教育中發揮示範帶頭作用的學校。

何謂辦學特色?辦學特色是指一所學校的整體辦學思路或在各項工作中所表現出的積極的與眾不同的方面,是從系統論的觀點來構建的,能對學校辦學起領導、統攬的理念,是學校獨特的、穩定的教育思想。換句話説,它是一所學校積極進取的個性表現。

3。特色學校的五大特性

獨特性。是指學校在具有一般學校共性的基礎上,又有着與眾不同的個性,它以本校的實際出發,在教育教學上形成個性風格。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獨特性,這是特色學校的主要特徵。沒有獨特的教育,就沒有特色可言?

領先性。是指學校的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處於領先地位,同時學校的某項工作或某方面的教育科學研究或學生某一方面的素質勝過其他學校,處於領先的地位。

示範性。是指學校辦學符合教育方針、教育規律和教育實際,體現社會的教育發展趨勢,較為完整的、系統的辦學思想和經驗漸成體系,併為人們所接受,有推廣價值。

穩定性。是指辦學的個性和成果長期地顯示、保持。但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穩定性不排除發展變化,而且是以與時俱進的姿態內涵式發展,並經受得住時間的檢驗,成為學校的傳統,具有較深的社會影響。它標誌着教育個性的定型和成就。

長期性。是指特色學校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長期探索積累、逐步完善的過程。特色不是表現一二件事,也不是展示一下表面功夫,更不是宣佈我有什麼特色,就會有什麼特色,特色的形成要有基礎、條件和過程。

二、我區特色學校建設現狀

1.基本情況

我區特色學校建設工作以20xx年為一個分水嶺,在20xx年之前,學校着重於校園文化建設,從幾十年的校園文化沉澱中挖掘適合自身的特色發展項目,在規範辦學目標考核上檔次的基礎上,抓好單項特色工作,逐步形成在一定範圍內領先的學校特色。

20xx年,由區教育督導室牽頭建立了《大渡口區特色學校評估體系》,以加快我區中小學全面推進教育城鄉統籌和優質教育的步伐,促進學校深化教育改革,實施學校特色發展戰略為目的,鼓勵學校在特色學校建設工作中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格局,促進全區教育向多元化、優質化方向發展。

區教委成立了大渡口區中小學特色學校評估領導小組,以三年為一個週期,從特色定位、組織管理、隊伍建設、實績效果等四個方面開展特色學校創建評估工作。

2。幾大類型

全區28所中小學在學校特色發展和特色學校建設工作方面發展極不均衡,部分學校還未找到適合學校發展的特色項目方向,部分學校已經起步,並通過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影響和成效,而只有極少數學校開始向“一校多品”的方向探索,而就學校開展特色學校建設工作的方式目前可大致歸納分為以下幾類。

學習借鑑型。學習研究名校創建特色的經驗和策略,同時挖掘本校可用資源,制定本校特色發展項目。

育才小學的藝術教育(人人會拉丁,個個能揮毫),馬王小學的快樂足球,鈺鑫小學的博厚教育,雙山的書香校園,區實驗小學的啟慧教育均屬於這一類型。學校對項目進行了深入研討,進行了獨特的思維加工,解決了“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等問題。由於採用了現成的項目加以發展,因此下一步學校主要就是要克服教條主義傾向,力求效“法”而不效“仿”。

因地制宜型。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和周邊環境條件,從發揮學校現有優勢出發,大膽革新。

商務學校的精細化管理和旅遊學校的職場化管理。這兩所學校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職高學生髮展職業特長的方向,利用優勢、革除弊端對重點進行突破,同時九十五中的傳承教育也同屬此類型。此類型的特色項目發展正處於試驗階段,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的驗證解決。

下一步學校應該找準關鍵,對創辦什麼特色、通過什麼途徑形成特色等問題作出明確的回答,並從紛繁複雜的工作中尋找出帶有決定意義的突破口;大膽實驗,定向發展,勿求轟轟烈烈,但求精緻專一。

整合強化型。在鞏固單項成果的基礎上,由點到面,逐步擴展,分類推進,以特色項目帶動其他工作,以其他工作促進特色優化,使局部特色發展為學校整體的個性風貌。

大堰小學的科技教育和新工小學的習字習性教育均屬於這種情況。學校領導不再滿足於求發展,而是以創造為目標,成為辦學藝術的積極開拓者,學校處處、事事、時時都在“走自己的路”,各方面逐步表現出獨特而穩定的個性特色。

接下來,學校要做的就是堅持,由點到面,分類推進,做到“成就一點,特色一園”,消除淺嘗輒止行為;同時要積極進取,再接再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提煉校風,形成傳統。

 三、特色學校建設工作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特色項目的選定。選定的項目必須考慮四個因素:其一社區資源,其二教師素質,其三學校經濟狀況,其四學生培養目標。有一些學校,不顧學校實際,對所選定的項目或者所開展的項目説不出一個所以然,沒有校園文化沉澱的根基,選定的項目根本在短時期內無法啟動。即使強行開展起來,也只能是流於形式,做表面文章,造成精力、財力的大量浪費。

2。特色環境的營造。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營造特色學校建設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學校只追求了外在的形式,卻沒有豐富的內涵。也有一些學校書寫的標語,內容過大過高,引不起師生的一點共鳴,甚至和選定的項目毫不牽連,懸掛在學校最醒目的地方,耗費了資金,但沒有效果。

3。特色課程的開發。開發特色課程是為了有系統、有目的、更有效、更深層次地推進特色學校建設,避免在特色學校建設上隨心所欲,無的放矢。在這項工作上,我區各個學校都還處於起步階段,沒有較成熟的經驗性成果。

4。特色教師的配置。教師是開展特色學校建設的主力軍,離開了教師,特色學校建設只能是一張寫在紙頁上的美好規劃。目前,我區各中小學的體藝衞專職教師缺乏,要開展特色活動組織工作,必須要配置專門的優秀教師才行。

5。特色活動的開展。開展活動的目的不是為活動而活動,這是為了引領特色、激勵特色、促進特色而採取的一種策略或手段。部分學校特色活動的開展形式單一,長此以往,師生沒有新鮮感,會覺得枯燥無味,不利於特色學校的建設。

6。特色成果的展示。現在談成果展示,似乎有點為期過早。一些特色是在短期內無法展示的,強行要求學校展示成果,勉為其難,強調過份,適得其反,會出現一些被動應付,為展示成果而製造虛假成果的後果。我們所説的特色成果的展示,是指在建設的過程中,學校應保存能夠反映出特色開展情況的一些資料或檔案,比如“師生共寫隨筆”等形式的活動。學校不用把成果展示侷限於一台表演或一天的時間內,而應該抓住過程展示這一要點。

這六個方面的不均衡,大致反映出了我區各校特色學校建設的基本情況。

四、如何有效地推進特色學校建設

1。抓好兩支隊伍建設。

校長是創辦特色學校的主導。校長是學校發展方向的掌舵人,學校特色可以説是校長個性特徵的外顯,它不僅體現着校長獨特的辦學理念和價值取向,而且再現着校長自身的工作威望和行為風格。

淵博的文化知識、篤深的職業情感、獨特的思維品質、完善的個性特徵、成熟的辦學思想、執著的優師觀念、非凡的從教技巧、精湛的指導藝術、高強的科研素養和出眾的管理才華等。一般地説,校長的上述素質越高、越獨特,越容易造就特色學校,這都早已為實踐所證明。

由於校長對創辦特色學校具有決定意義,所以選拔和任用一批優秀的校長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是創辦特色學校的關鍵。其一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中堅力量,校長的辦學思想和辦學方略只有通過全體教師的齊心協力才能產生實際效果。其二特色出自於個性,特色教育出自於教師不同尋常的興趣、氣質、性格,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教育才能、政治素質,而且要有真誠的愛心、童心、事業心,更要有較高的文化涵養、創新意識和人格魅力。

因此,在師資培訓工作方面也應當建立特色培養的指標體系,採取適當而有效的舉措,進一步提升在職教師的素質。

2。抓好六個重點工作

特色的規劃設計。自我剖析,挖掘論證本校優勢資源;從利於學生的成長、利於學校的發展出發,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指導思想和辦學宗旨,確定特色項目;並制定長、中、短期的發展規劃。

特色的組織實施。自上而下全體參與到特色的建設中,管理流程合理清晰,運轉有效;校長具有堅定的鮮明特色的辦學思路,領導班子步調一致,管理職責落實;“特色建設”理念貫穿滲透於學校各項工作。

特色的目標管理。常規管理(教育、教學、後勤、環境等)以特色建設為中心,特色基礎牢固;長、中、短期目標有序推進,得到全體教職員工的認同和積極參與;規劃實現效果良好,特色教育逐漸得到校內外的公認。

特色的條件保障。有適應學校特色建設發展的現代教育教學設施裝備,相應配套齊全,能有力保證特色項目的開展;有體現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有與特色建設相適應的激勵、保障機制。

特色的隊伍建設。能圍繞特色建設對教師提出明確要求,措施有力,不斷提高教師特色教育的素質、能力、知識和技能;基本形成一支事業心強、特色教育能力強、知名度較高、有一定參與比例的教師羣體;將特色教師培訓與校本培訓、科研課題研究相結合,研究與實踐相融合,以研究帶動特色建設走向深入。

特色的效果顯現。學校要對特色進行整合、提升,逐步形成穩定的教育特徵、風格和個性,校內外認同度高,並形成傳統,在素質教育中發揮示範帶頭作用;教師在特色學校的建設中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積極展示和發表教學成果和研究成果;學生興趣愛好、潛能和個性被激發和得到發展,提高學有專長的學生佔有比重,提高各種競賽獲獎勵的學生比重。

創辦特色學校的過程實際上是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學校個性或特殊性的過程,只有認真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個迥然相異的學校實體各自的特色,才能更好地捉摸學校建設與發展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學校條件不同,情況各異,在建設和發展上必須保持區別、必須體現個性。惟有建設特色、成就特色,才能更充分地展示學校自身的存在價值,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大渡口區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學校調研報告4

×鄉中心校位於×鄉老場赤水河邊,學校現有15個小學教學班,本期在校學生750人,教職工35人,另下設1所村小,在校生300人,教職工14人。學校佔地面積3571平方米,生均佔地面積4.76平方米。

一、搬遷新建的必要性:

(一)安全隱患多,不適應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鄉中心校建於赤水河岸,緊靠×鄉船碼頭。由於歷史原因,學校進出通道狹窄。從校門出來不到10米就是一個長8米,寬度僅有1.5米左右的唯一通道,學生上放學非常擁擠,沒有消防通道,一旦發生險情,救援車輛無法進入,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老場瓦房較多,且大多年老失修,學生進出安全受威脅。

(二)學校面積狹小,不符合省、市、縣教育均衡發展的需要

1、按照上級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學校學生生均佔地面積應該達到20平方米,每個班級學生應該控制在45人以內。按現有人數,×鄉中心校應該有教學班17個,而目前中心校小學校區僅能容11個教學班,且無標準化實驗室、信息技術、音、體、美教育室,不論生均佔地面積、教育教學用房等硬件設施無法滿足教學所需,不能達到國家均衡教育評審標準。(學校現有4個小學教學班在幼兒園校區上課)。

2、今年統計一年級新生應招3個教學班(6歲半的學齡兒童有110人),但實際只有2間教室,無法滿足學生入學。

3、隨着國家“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據鄉計生部門的初步測算,全鄉每年大約在原生育水平的基礎上淨增47名新生兒,也就是説學校大約每年新增一個班的學生。

4、現縣城每年返回×鄉就讀的學生預計有1個班的人數。

(三)學校發展受限,規模不能滿足#生源就讀的需要

學校目前一面臨河,另外三面是居民房,也無發展的空間。學校所處區域地質條件較差,不適宜建造大型建築,無法擴大發展。20xx年學校改造原禮堂修建教學綜合樓項目,當時樁基挖了18米左右未見巖石,且遇流沙,設計人員現場察看後給出的建議是不宜修建房屋,只好將樁孔回填,由計劃建三層改為只建了一層。再加上學校所處的位置較低,在1992年洪水和20xx年洪水均被淹。特別是20xx年的洪水,學校教學樓和教師宿舍樓一層樓均被淹沒,整個校園一片汪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100萬元。

二、新校園選址情況

經縣教育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財政局、縣國土局等多部門實地察看,結合×鄉建設用地規劃情況,×鄉中心校新校址暫選在現學校上游的“××橋”附近瓦房村9社與10交界處,該選址地勢相對開闊,平坦。新校址計劃佔地20畝,距#鄉政府辦公樓約300米,屬於×鄉城鄉建設用地規劃範圍。如果能夠順利搬遷,×鄉中心校的設計將更加科學,教室將更加寬敞明亮,教育教學設施將先進合理,教學功能將更加完善,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將進一步提升,學生活動空間將更加寬廣,整個校園將更加清新美麗、生機盎然!

  二〇**年四月二十四日

學校調研報告5

安全工作得以保障其他工作才能順利展開,對學校就意為着,為師生建立一個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進行安全防範工作是為了確保師生的財產、人身的安全以及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開展。近幾年,安全工作逐漸受到全市各類各級學校的高度重視,並對其大量開展工作與採取了有效可靠的措施。為加深認識,進行學習深入化,此報告利用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檢查、造訪分析等形式,調研了本校實際安全工作情況,現將調研結果進行如下報告:

一、調研原因

學生的生命安全高於一切。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建立在安全工作之上,也是學校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國家安全總局、公安局、教育局三部門又共同對市區學校安全進行檢查。表明學校安全已提升到國家高度。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本次調研,本校的校園安全與周圍環境方面的情況,總體而言算是很不錯的。為了學生能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各級政府職務部門、學校與學校安全部門都奉獻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如果深入細化的評價,部分問題也的確存在着,主要是:

1、校園周圍的治安環境相對複雜。隨着城市不斷的發展與建設,在校園周圍的外來人員日益劇增,租書店、網吧、出租房、理髮店等不良場所在校園周圍已開始大量湧現,這些不良場所對未經人事的學生有着不可抵抗的誘惑力,這些不良場所便成了一部分學生逃避現實、追求個性的容身之處。如果這部分學生長期待在這些不良場所,極為容易步入墮落的深淵,或成為不法犯罪分子摧殘的對象。

2、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隱患。由於我校附近車輛流動較大,尤其是在學生放學上學期間,人來車往雜亂無章,交通管理還需要深入協調,以防患於未然。

3、餐飲衞生有待改善。每年都會有新生進校,循環增加的學生數量,必定會促使校園周圍餐飲業的發展。有的學生鐘意到路邊的小商小販所擺設的攤點去就餐。這些路邊攤點不僅條件簡陋而且衞生情況也不是很好,還有校內小賣部出售的各類副食品等,都是滋生與傳播各類疾病“窗口”,非常容易造成集體中毒事件。

4、學校日常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學校大多數職工由於住處在市區內,離校區較遠,教師不願意坐班,行政人員又早出晚歸等原因,導致學生的日常出現無人管理的情況。特別是晚飯後至熄燈休息這一時間段及節假日,學校都很難管理到位,學生之間出現的突發性事件或糾紛,導致錯過解決矛盾的最好時機。

5、時有發生各類危險事件。一是有些學生私自外出,有些學生逃學數日,最為嚴重的是,個別女學生與不學無術的少年在外過夜,造成不良影響。二是有些學生組建小團體。他們三五成羣,恃強凌弱,強取豪奪,破壞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6、學生失竊時間時有發生。僅去年,全校就發生多起失竊案件。

7、建設安保隊伍問題。由於我校校園佔地不大且人員較為密集,導致在建設安保隊伍過程中出現嚴重問題。一是監控聯動體系不夠完善;二是缺少高素質的安全保衞管理人員及校園巡邏;三是高風險的安全保衞工作,工資報酬卻不是很高。

三、安全防範工作的對策

(一)消防工作

邀請消防隊的官兵來我校對師生展開疏散與逃生、防火滅火的自救常識,使師生的消防法制意識與消防安全觀念得以提高,同時提升自救與自我保護的能力,保證在火災發生時能及時對初期火災的處理並能進行安全的疏散,防止出現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不定期的舉行消防演練,認真落實以";防範為主,防消一體";的工作為中心,嚴格按照消防安全的規章制度來執行,防火巡視做到持之以恆,發現火源及時處理。尤其是大型活動、節假日等,積極組織安保人員對其開展全方位的防投毒、防盜、防重大安全事故、防火為中心的安全檢查工作。在檢查中出現的問題應及時採取挽救方法,防止一切誘發

邀請消防隊的官兵來我校對師生展開疏散與逃生、防火滅火的自救常識,使師生的消防法制意識與消防安全觀念得以提高,同時提升自救與自我保護的能力,保證在火災發生時能及時對初期火災的處理並能進行安全的疏散,防止出現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不定期的舉行消防演練,認真落實以“防範為主,防消一體”的工作為中心,嚴格按照消防安全的規章制度來執行,防火巡視做到持之以恆,發現火源及時處理。尤其是大型活動、節假日等,積極組織安保人員對其開展全方位的防投毒、防盜、防重大安全事故、防火為中心的安全檢查工作。在檢查中出現的問題應及時採取挽救方法,防止一切誘發火災事故的隱患。做到消防器材與設備的定點定位,保證無警不動。成立檔案,由專人進行管理,定期查看,確保檔案完整有效。

(二)治安保衞工作

1.認真落實以“防範為主,穩定維護”為基礎,施行“誰負責,誰管理,”的原則,加強管理力度,斬草除根,以防各類事件的發生,使學校師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得以有效保障。

2.積極建設保衞隊伍,加強內部管理,對治安實施承包制責任,擬定《門衞制度》。我校擴充、增強了原有的保衞組,目前保衞組工作人員已達數十人。對門衞進行着重管理,必須落實門衞職責,把好入校關。依照相關要求與派出所聯合建立學校警務站,保障校內安全以及校外環境使其有助於學生成長健康良好發展。學校自身對每個重要設施都要派遣專人負責,保衞人員做到隨時巡查。此外,學校還要創辦環境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管理體系,要求教師與保衞人員共同加入到學校的綜合整治、建設校園平安工作之中。成立學生、教師、領導三位一體的值周體系,做到24小時在崗,綜合整治、建設校園平安工作做到常抓不懈,長治久安。

3.安全工作認真落實,努力完善技防、物防、人防三方面。增強值班巡視,預防事件發生。安裝紅外線攝像頭、報警器、感應器等校園安全系統設備。

4.完善安全人員工作檔案,填寫各項實際工作記錄,加強資料保管、使用、積累、反饋、彙總等工作。

(三)學校飲食安全

認真落實《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衞生管理規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衞生法》等飲食安全的政策、法則,積極聘請衞生部門前來監督,設立防控體系,使食物中毒事件降低至最低點。

1.創建飲食衞生安全工作機制與操作要求,分工明確、專人專職。由採購到成品嚴格做到不購買腐爛物、不收腐爛物、不用腐爛物、不賣腐爛物;存放成品食品採用熟與生隔離、半成品與成品隔離、其他物品與食品隔離、天然水與食品隔離;用具實施嚴過消毒關、嚴過沖洗關、嚴過洗刷關;環境衞生方面做到定質量、定人,定時間、定物;個人衞生實行勤洗澡、勤洗手、勤理頭髮、勤剪指甲、勤洗衣、勤洗被褥,勤洗工作帽、勤洗工作服。食堂與廚房衞生做到無鼠害、無灰塵、無蒼蠅、無油垢、無蛛網等。

2.安排科學營養套餐,不販賣剩菜、剩飯與變質食品,在做好飯菜的同時也要利用科學去嘗試創新菜品。

3.提供衞生充足且符合標準的水源。

4.憑證上崗,穿戴工作服、帽。以熱情、文明態度服務於學生。

(四)交通安全

對學生宣傳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法》增加安全法意識,合理運用安全防範舉措。邀請交警到我校對《道路交通安全法》向師生進行講解,教導廣大師生嚴格遵守道路規則,讓師生擁有一個文明的交通行為。為了讓師生的交通安全得以保障,學校在校門口擺放了警示標誌與防護隔離攔,隨時提醒師生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出行,珍惜生命。

(五)定期開展一系列應急演練

學校每年對學生組織開展反恐演練、應急疏散演練、地震演練與消防滅火演練等活動,提升學生應急與自救能力。

(六)活動安全

嚴格遵從上級相關文件要求,採用先申請再由教育局審批通過後再開展校外大型活動,無論是誰都不可以組織學生前往河流、水庫等場所游泳,夏天,學生家長與老師需籤溺水責任書。學校通過對學生體質的及時掌握,對有疾病或體質特殊的同學採取免修體育課。除此之外,學校通過對突發事件應急能力的不斷完善,在防範與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的過程中,能力明顯得以提高。

四、調研建議

第一,學校安全保障的費用應納入財政預算與教育預算,學校安全設備與保安應政府應統一配備。學校安全的問題不只是學校與教育部門的責任,同樣全社會也應該有共同承擔的義務,所以學校的安全工作應轉變為政府行為,各部門應擁有主人翁意識,把學校的安全工作與自身的本職工作相結合,共同承擔義務與責任。

第二,設立專職部門協調與負責學校安全工作,在法律及執法能力範圍內,協助學校合法、合理、合情的解決各類安全矛盾,使安全隱患不復存在。

學校調研報告6

一、學校基本情況

北部新區星光學校創建於20xx年,是重慶北部新區新建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位於北部新區高新園與重慶市著名的高檔社區龍湖水晶酈城之中,佔地近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萬7千平方米,設臵1—9年級,最大規模54個班,可容納2520名學生。開辦之初,學校學生不足120人,專任教師只有28位,6個教學班,經過3年的發展,學校現有37個教學班,1354名學生,在編教師79位,硬件設施和軟件建設日趨完善,為便於管理,該校嚴格控制班級人數,做到小學每班不超過40人,中學每班不超過35人。

面對這樣一所嶄新的沒有歷史文化底藴的學校,在北部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領導下,他們秉承“讓星光灑滿所有的童年”的辦學理念,圍繞“人人有才,人人成功”的育人目標,追求讓每一個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幸福生活”的教育本質,他們提出了“跨越式發展”的思路,明確了學校的辦學目標,完善了“一訓三風”,力求從嚴治教,努力提高管理質量和服務質量,開始呈現一定的辦學效益,簡言之,學校的領導團隊凝聚共識,思路一致,目標明確,課外活動形式多樣,儘管學校特色建設成效已初露端倪,但仍有一些發展中的掣肘與困惑,需進一步拓展的空間和挖掘的潛力較大。

二、特色學校建設的亮點之處

(一)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理念體系已基本形成

學校經過較長時間的討論與研究,根據對基礎教育的深刻理解,結合學校發展的實際,從星光與孩子的成長、與教師的奉獻、愛和責任心、與教育的公平性的內在聯繫,提煉出“讓星光灑滿所有的童年”這一辦學理念。同時,學校組織全校師生,對學校一訓三風進行創意,最後確定了“求真、至善、尚美”的校訓,“樂學、睿思、創造”的學風,“博愛、創新、合作”的教風。

專家組一致認為,學校組織的教師政治思想學習、以“正師德、強師能、樹師表”為主要內容的教師論壇、提出的“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新觀念,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理念等都很好地體現了特色理念的教育價值,對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塑造“敬業、愛生、鑽研、開拓”的教師形象起到了積極的思想引領作用。教師對學校的發展理念及辦學思路認同感較為一致,教育價值取向科學。

(二)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助推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星光學校把育人作為辦學目標,課內教育特色明顯,如美術學科的陶藝選修課,每星期安排一節陶藝課,體育學科的花繩課,聘請專業的花繩教練,分年級進行普及,語文 學科的誦讀和繪本教學,音樂學科的陶笛器樂課等,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實踐活動。

特色活動,學校有自己增設的合唱、古箏、美術、舞蹈、田徑、科學、陶藝等選修課程,有名師開設的拉丁舞、國畫、圍棋、科技小發明、手工、乒乓球等興趣課,有開闢擴建的百果園和開心農場。學校還引進“根基六A教育”為校本課程,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助推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三) “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管理融洽家校關係

為幫助家長朋友更新教育思想、具備現代家庭教育理念,星光學校成立了“星光家長學校”,請教育專家免費為家長開辦家庭教育講座;學校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管理,構建家校交流的橋樑,家委會負責學生校服的一切事宜,參與學校食堂收費標準的制定,獨立完成興趣班外聘教師的一切工作;每期定期召開家長會、家訪等活動,瞭解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和教育;每個班合理利用班級qq羣和家校聯繫本,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教師放下“師道尊嚴”,和學生建立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師生關係,使師生關係更和諧,同時,人文氛圍濃郁,幹羣關係、師生關係相對融洽,為星光學子健康發展發展提供了較為適宜的先決條件。

三、問題與建議

(一)釐清思路,進一步解決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問題

針對該校提出的學校特色發展之路是多而全還是少而精,是擇其一項為主體特色精心打造還是堅持多項特色並舉這一困惑,專家建議學校應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客觀剖析,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相機行事,不可一概而論,可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審慎思考和判斷,大與多的特色項目不是優勢,將學校特色項目建設貫穿於學校的主線工作當中,最終形成與自身匹配的特色文化,準確辦學定位,科學規劃辦學思路,在此基礎上尋找策略,探索適合自身的操作系統、評價體系和保障體系,構建特色教育之圭臬,使學校教育沿着時代的脈搏科學發展。

(二)凸顯特色教育理念,對接課堂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是特色學校建設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提升基礎課程與課堂教學,探索一系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靈活培訓機制,讓教師真正成為課堂教學能手,讓課堂成為快樂的課堂,融特色理念與課堂教學之中。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和策略,特別是課堂教學的關注,以實踐證明學生快樂與成績之間的矛盾,素質教育與考試的矛盾。其實,創辦特色學校的過程實際上是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學校個性或特殊性的過程,只有認真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個迥然相異的學校實體各自的特色,才能更好地捉摸學校建設與發展的普遍性和共同性。

(三)發揮比較優勢,加強學校內涵發展

硬件建設是基礎,軟件建設是根本。硬件是學校教育活動的重要平台,是教育活動的物質基礎,對於已經達到辦學標準的星光學校,重要的任務是堅定不移地走內涵發展的特色之路,忽視內涵發展的做法是捨本逐末,發揮比較優勢,從歷史傳承、文化底藴、管理水平、師資結構、生源狀況等入手,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加強特色校本教研,依靠特色教研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深入進行層次目標教學管理,實現持續快速穩定和諧發展,形成自身的辦學特色,學校要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將地域文化特點和學校歷史積澱與學校。

學校調研報告7

一、調研目的

依據上級有關文件要求,我們對全鎮中小學體育藝術教育的開設、體育藝術羣體活動的開展、場地設施、器材、經費投入等方面進行了調研,旨在全面分析我鎮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應採取的促進策略與措施,全面提高學生體育藝術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調研對象及調研方法

(一)調研對象

各中小學、教學點

(二)調研方法

1、問卷法:

調查體育藝術教師師資隊伍狀況;經費投入;未來7年發展規劃。

2、訪談法:

與體育、藝術教師、校領導、辦事處教研幹事及學生面談。

3、觀察法:

看檔案資料;看場地、設施設備;看器材

三、調研綜述

(一)我鎮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發展成績

1、開齊開足了課時,嚴格組織管理

根據調查發現,全鎮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教學管理的依據完全來源於上級下達的指導性文件,各校體育藝術工作由校長親自負責,下設由主管副校長和教研組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的安排和實施。各校均開齊開足了體育藝術課時,並把體育藝術活動在學校工作計劃中做了細緻認真的安排,並得以落實,組織領導與管理體制健全。

2、因地制宜落實羣體活動,競技成績、藝術成果喜人。

其中全鎮各校積極開展了“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保證了中小學生每天有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學校“兩操”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克服場地、器材、經費的限制,因地制宜搞好學生羣體活動,做到有時間保障,有訓練內容、方法,有訓練記載,充分調動了義務教育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了以體促智,以體育美,以體育樂的目的。“課外一小時鍛鍊活動”開展率達100%。

在各校體育藝術興趣小組及運動隊訓練達98%,俱樂部式的體育藝術教學法模式營造了生動、活潑、友善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集體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各校堅持舉辦1—2次春季或秋季田徑運動會,開展月或季體育藝術活動,如“三大球”、“三小球”、廣播操、拔河、踢毽子、歌詠比賽、美術作品展等小型多樣的比賽活動,在參加各級體育、藝術比賽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體育藝術教育設施簡陋,但成果喜人。

3、體育藝術教師素質迅速提高,穩定教師隊伍

積極響應國家、湖北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爭取指標先後組織體育藝術教師到武漢等專業培訓機構接受培訓,積極創造條件為體育藝術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創建平台,落實體育教師服裝等有關待遇,並在評先晉級中優先考慮。真正提高體育藝術教師地位和待遇。

(二)我鎮學校體育藝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體育藝術教師地位不高,編制不足。

調研中發現,我鎮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教師人均每週上課在14—18節不等,但額外工作量大,按照21世紀課改的要求,義務教育學校1—2年級小學體育教師應該保證每班每週4節體育課,其它年級3節體育課。目前體育藝術教師編制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特別是村小師資嚴重匱乏,學生只知道上體育課就是玩。

從教師年齡和職稱結構看,中年教師居多,青年教師和老教師僅佔5%,而高級職稱為零。從社會輿論看,雖然近年來反覆提倡提高體育藝術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可實際落實還是遠遠不夠,存在的差距還很大,輕視體、音、美和對體育藝術教師的偏見依然存在,多數學校在評先評職時不能夠考慮體、音、美學科的特殊性和艱苦性,晉級評優存在偏重文化課教師的現象,體育藝術學科教師評高級職稱更是可望而不可及,部分體育藝術教師被迫轉崗或下海,造成體育藝術教師隊伍不夠穩定。

2、資金投入不足,場地、設施失修。

義務教育經費雖然逐年有所增加,但由於經濟比較落後,財政困難,尤其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經費嚴重短缺,致使學校體育藝術不能很好開展。調研發現,許多學校體育藝術經費所佔比例不到學校教育經遇的1%。有的學校每年甚至零投入。部分學校領導對體育藝術工作不夠重視,在資金籌措方面存在等、看、靠的思想,沒有積極主動地想辦法給予解決。

部分學校體育藝術場地設施建設不夠科學,部分設施被佔用,體育藝術設施存在着極大的浪費現象。由於養護不善,大大降低了器材設施的使用壽命,致使器材頻繁損壞,甚至報廢,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春、秋、冬多風季節,各校體育場地揚塵現象嚴重,很大程度影響了學校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也給學生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隱患。

(三)促進體育藝術教育持續、均衡發展的策略與措施建議。

1、加強體育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狠抓師資培訓。

對於建設一支高質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體育藝術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新時期學校體育藝術的開展給體育藝術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高超的教學技巧和藝術,更要有突出的學識和引人注目的人格風範,還要充分認識學校體育藝術的地位和作用,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法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求知精神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以及科學研究能力。因此必須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的步伐,加大體育藝術教師培訓的力度,教育部門應把體育藝術教師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一方面要抓住“省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的培訓工作,制定政策吸引優秀的大學生充實到我鎮中小學教師隊伍中來,另一方面要採用多種形式,對現有在職教師進行培訓。通過開展本校教學改革試驗、校際相互觀察、交流等活動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派出部分兼職體育教師和有興趣的富餘教師到專業院校進行培訓和函授狀大隊伍。提倡校際之間教師相互聘任。促使他們更新知識,增進專業教學能力。認真貫徹落實“教師法”,使體育藝術教師享受與其他教師相同的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條件,調動積極性,穩定體育教師隊伍。

2、不斷加大投入,逐步改善辦學條件。

要嚴格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件》中規定的體育經費,努力達到全國平均,在經費的使用上,每年應有大致的固定比例,切實解決有些領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計劃但難以落實的問題。

在教育經遇大幅度增加的同時,也為學校體育藝術經費增加創造了條件。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不斷加大對學校體育藝術經費的投入,做到專款專用,同時也要廣開財源、多渠道、多途徑籌集經費,迅速改變學校體育藝術遭遇嚴重短缺的局面。認真貫徹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學校體育藝術場館設施不被侵佔,不斷完善學校體育藝術活動場地和器材設施的配置,從制度上保證學校體育藝術工作的正常運行,創造一個衞生、安全、整潔、舒適的現代化的育人環境,使學生在翠綠的草坪、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優美的運動場景中,去奔跑、去跳躍、充滿生機和活力地成長髮展。

3、重視羣體教育,促進良好的校園體育藝術文化氛圍形成。

實現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目標和任務不僅重視體育藝術課程教學而且還應重視羣體活動和興趣小組的訓練等羣體教育,堅持每年舉辦兩次田徑運動會制度,積極組織“六一”、“五四”、“元旦”及“三八”師生體育、藝術匯演活動。因此學校應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校的羣體活動。建立青少年業餘體育藝術俱樂部,組織多種運動項目的課外訓練運動競賽,並以“體育與藝術”“積極生活”為主題,有計劃的開展體育藝術節等活動。建立羣體教育的評估標準,把體育藝術羣體活動作為對學校考核的主要內容之一。要從提高學生的體育藝術認知水平、體育藝術素質、體育藝術能力和意識着眼,構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新體系。將體育藝術教育的實施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形成課內、課外、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有機結合的一體化教育模式。採用教育部門、體育藝術部門、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多邊互動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校園體育藝術文化氛圍。

4、加大體育藝術課程改革和建設的力度。

其中體育藝術是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程,為更好地實現學校體育藝術的目標,國家教育部把體育課改變為體育與健康課程,這是我國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面臨新的教育觀念、新的環境、新的要求,體育藝術課程必須加大改革和建設的力度,用新的教學理念重新修訂體育藝術課程計劃,使體育藝術教學體現時代精神和素質教育要求。教學內容要多樣化、彈性化符合學生興趣和愛好,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藝術實踐能力和體育藝術素養,使學生的終生體育藝術思想形成和發展。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師生間互動為原則,改革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平等,能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的體育藝術教學環境。

學校調研報告8

摘要: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中國社會在不斷的進步,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在相應的提高。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及要求都在不斷的加大和提高,勢必需要提高整個國家的國民教育,國家提出科教興國戰略,而大學教育又是這個戰略中的重心。因此國家一方面通過擴大招生比率,讓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國家通過加大對高校基礎建設的投入,使校園能滿足更多的功能需求。伴隨着市場經濟及城市的現代化進程,大學校園發展水平漸漸成為了衡量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經濟、文化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同時它也是為城市輸送各類高級人才的發源地。大學校園的建設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步的發展,力爭體現出新時期、新時代大學校園的新面貌、新姿態。

本文通過對黃山學院校園景觀設計的調研,來探討在滿足校園新要求的同時,如何延續校園文脈,突出校園特色,,建立一個校園環境突出,生態效益好,景色優美的大學校園。

關鍵詞:

景觀設計 大學校園生態 人性化 可持續發展

一、 校園景觀設計總體分析

校園的景觀規劃是校園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起着重要作用。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家園,安靜、衞生、優美的校園環境可以為師生提供課外休息活動的場所,能夠使師生觀賞到優美的植物景觀,呼吸新鮮空氣,調劑大腦,消除疲勞。同時,優美的校園環境能使學生得到美的薰陶,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對學生的健康品質的塑造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把握校園文化的特質,深入研究校園環境特色,建立一個生態效益良好,景色優美的大學校園具有重要作用。

1、校園背景及區位調查

學校簡介:黃山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 文風馥郁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安徽省黃山市,是一所綜合性省屬普通本科院校。高前身是創辦於1978年的安徽勞動大學徽州師範專科班,20xx年升格為本科層次院校並更為現名。學校分為南北兩個校區,現有校區面積近1800多畝,校園生態豐富、環境優美、人文底藴深厚。

二.調研內容及分析:

一、校園空間劃分與佈局

1、功能分區

黃山學院南區在空間劃分上,沒有明顯的軸線,入口處一直到廣場有一個明顯的軸線關係。從大門進入後,沿着大陸一直走,以這條路為分界線,將整個學校分為兩個大的片區。劃分教學區與學生宿舍以及娛樂區域,各個功能分區明確,佈局合理,聯繫方便,且 互不干擾。通過植物、建築、標識牌、園林小品等造園要素創造不要功能區特色。入口處設有景觀大道,兩側香樟樹高大挺拔,正對校園校訓,顯得莊嚴穩重。兩側之間種植低矮的時令花卉。

2、交通流線

教學區域交通流線通過幾個支流路網將一棟棟學院樓劃分開來,另外,校園內儘量避免機動車輛進入教學區域和宿舍區,以保證正常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人身安全。主要車行交通流線,位於校園外環,或少量穿過必要的教學區。

二、景觀要素設計

大學校園規劃設計,更應側重於建築羣體空間格局、開放空間和環境設計、建築小品的空間佈置和設計。校園户外公共開放空間,為校園中人們的學習、休閒、思考、集會以及娛樂等活動提供了物質空間條件,對這些活動的發生起很大的促進作用。

1、水景

自古以來,環境因水而發展,商貿因水而繁榮,建築因水而靈秀,園林因水而曠幽。入口處有一個聽淞湖,運用現代設計手法,結合石橋。石凳,湖中養有成羣的鯉魚,為校園增添了一抹動人而秀美的景色,為學生們提供了學習、休閒的場所。湖邊是挺立的樹木,這些樹壽命長久,它們將成為學校的成長見證,是學校寶貴的財富。樹蔭下圍有座椅,增加了人與自然的親近。

2、廣場

在教學樓、食堂、宿舍等周邊的活動場所的設計中,對校園成塊空地設計成開放和諧的交流場所,體現校園自由、開放、團結和互助的人文精神。

充分考慮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建築羣落和開放空間中設置景觀及相應的休閒設施,如座椅,樹池,樹陣等。尊重人們對自然的心理渴求,將子自然景觀與人工設施結合,達到人與自然的親和校園內如在逸夫樓、行政樓、教五樓,圖書館前設有集散廣場,並且建有綠化小品。以常綠樹種為主,廣場中間還有噴泉,圖書館前的徽文化廣場,以豐富的植物圍繞中間的大圓,層層遞進,這些廣場空間為整合校園文化與校園空間結構提供了機會。

3、植物設計

植物羣落是創建綠色空間環境的基礎,堅持以植物構造景觀為主,不僅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生態意識在高校校園中的具體體現。

黃山學院以香樟、桂花樹為主,教學區域兩側以香樟為行道樹,適應能力強。另外,聽淞湖畔有着婀娜多姿的柳樹。 聽淞湖,一到春天就會出現“柳絮飄搖”美麗的自然現象。不僅美化了環境,也美化了我們的生活。 宿舍樓前主要由植物配置形成景觀,通過綠化灌木帶,大片的地被植物來形成舒適宜人的環境空間。

4、景觀小品

大學校園景觀小品的設計要與師生達成共鳴,影響着學生的心 靈,塑造學生的個性。在現代的新校區中的校園雕塑,而且還注重個性和更抽象的重視裝飾藝術和簡化,顯示了科學精神和時代精神。校園雕塑通常是:第一,紀念如浮雕紀念的事件或人物的紀念雕塑。二,象徵雕塑,意味着與某些對象或事件的片段為準象徵性的書籍,知識。第三,鼓勵雕塑,通常採取的東西聯想,鼓勵人們追求真,善,美。第四,裝飾雕塑。通常附在建築物或設備,主要作用美化。

以一教樓之前的小型廣場的小品設計為例。高校在雕塑景觀空間主要人口從歷史和文化,教育理念和學校的工作人員來到性質,是為了加強校園景觀和文化的精神內涵。帶來更多的活力,環境,內涵。黃山學院的雕塑“陶行知”,它位於一教樓大門旁邊。 校園中還有一些小品小木亭。

總體而言,校園景觀設計的個性化不容忽視,有自己的校園和學生的獨特個性,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瞭解學校的文化歷史。

結論:

校園環境要求完整性、穩定性和統一性,要求一種具有嚴格理性和有意義的設計。校園環境應是恬靜和充滿文化氣息的空間,它的設計應創造一個户外學習、休息、思考、交流和集會等適應學生要求的活動場所。

在校園景觀設計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學校文化於歷史,這些積澱應該滲透在每一處景觀當中,再基於場地的合理規劃,節點的佈置,在其中表達出校園特色。另外應該對其空間進行合理劃分和有效利用,根據不同功能和需求來組織好交通流線,避免在教學區域中有人流和車流的衝突,還有學生的上課與休息的流線,避免重複和走迴路。

校園中的各景觀要素,也應該進行分析後進行鍼對性的設計,水景能將景觀做的生動,體現源源不斷的知識和學習的動力,也有很好的寓意,而水景也可與小品結合,營造一處休閒、集會的場所,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可停留的去處。另外,植物的選擇和配置上,也應該多選擇一些色葉樹種,營造有四季變化的空間,而配置方式則因因地制宜,結合地形、建築、小品等,突出重點,或直接以植物為竹主景,突出植物的季相變化,營造活潑的空間。 黃山學院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突出了人文化、可持續發展、綠色校園等設計新理念,是自然環境與學校的人文環境想結合的典範。

學校調研報告9

一、調研目的

隨着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國務院在《裝備製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中,要求對接《中國製造20xx》,提出“逐漸形成重大技術裝備、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基礎裝備、一般機械裝備專業化合理分工、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使機電行業所需自動化控制技術集成應用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原來複雜的機械裝置和簡單的電氣控制相結合的機電一體化逐步向被由機械技術、電氣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氣動技術、液壓技術、傳感器技術、PLC技術、網絡及通訊技術等學科的強烈相互滲透而形成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所取代。

為獲取機電一體化行業分析、 崗位職業行動領域分析、 職業崗位羣和相應的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等信息,我們針對企業和學校的具體情況,擬定具體的調研問題。調研過程中以上述問題為調研的基本訴求點,通過現場考察、走訪座談、調查問卷、專題研討等方式,結合企業的調研對象直接或間接反映出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通過調研,確定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並給出結論和建議,為機電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提供依據,促進機電專業一體化專業的建設。

二、調研對象與內容

企業調研主要範圍為廣州周邊地區相關企業,包括廣州造紙廠等15傢俱有代表性的機電一體化企業,如表1所示。調研對象是這些企業的機電一體化一線技術員工、班組長、人事部門等。

本次調研共發出五種表格:包括面向專業技術崗位一線員工的實踐專家調查表(56份),實踐專家訪談記錄表(37份),面向專業技術崗位班、組長的用人單位意見調查表(15份);面向企業人事部門的用人單位意見調查表(15份),以及企業座談會議記錄表(8份)。調研要了解以下內容:

1、機電一體化行業企業發展現狀與技術發展情況;

2、機電一體化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數及從業人員(包括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生)的基本情況;

3、機電一體化專業對技能人才綜合職業能力要求;

4、機電一體化專業現有課程設置在工作崗位的重要程度;

5、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的重點與思路;

6、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及培養層次的定位。

三、調研分析

(一)行業企業發展現狀與技術發展趨勢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製造業實現自動化、柔性化、集成化生產的基礎,將向創新性、高效性、節能性、可靠性、智能化、模塊化、系統化等方面發展。它的發展和進步依賴並促進相關技術的發展,它是許多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晶,是各種技術相互融合,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和產物,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前景也將越來越光明。

(二)技能人才需求狀況與崗位職責要求

1、技能人才需求狀況

對企業人才結構及來源調研顯示:相關企業機電一體化技術人才的學歷主要包括本科學歷、大專學歷、中職學歷等,他們絕大部分直接從中職、高職和大專院校等學生中招收,從社會招聘的人員和企業自行培養的人員較少,從事維護、維修、安裝、調試工作的平均年限是4-26年。從15家企業調查中獲悉,從企業現有機電一體化技術人員以及未來3年對機電一體化技術人才需求情況如表2所示。

機電一體化企業從事機電一體化相關工作的員工在機電一體化企業中約佔76.8 %。機電一體化技術在企業中應用主要兩個方面:製造機電一體化產品和利用機電一體化設備進行生產。 前者主要需要完成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裝配、安裝、 調試和售後服務等工作;後者主要包括機電一體化設備操作和設備的維護保養。不同企業對技能要求的類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規格也有不同的要求。 機電一體化技能人才分佈情況如圖1所示。

2、崗位職責素質、能力要求

通過走訪調查行業企業、回訪畢業生及召開專家研討會,共確定了4個典型工作崗位及相應的素質、能力要求,求如表3所示。

3、課程對從事機電一體化工作崗位的重要程度

針對現行技工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開設的課程,對從事機電一體化相關工作的員工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是各門課程知識模塊對從事此工作崗位的重要程度(由不重要的0分到很重要的10分依次給分),取調查數據的平均分,得到表4。從各門課程知識模塊平均得分情況看,機械類和電氣類課程較為重要,如機械識圖、機械裝配、電工技術等課程;而文化基礎課和非專業課程較為不重要,如數學求解、英語閲讀、計算機編程等課程。當然,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到,不同企業或同一企業不同崗位,各門課程對從事此工作崗位的重要程度有較大差異,例如:銷售人員崗位對應用寫作、計算機應用和英語閲讀等課程較為重要,而設備操作和裝配崗位認為這些課程不重要。

四、調研結論

(一)人才培養方向定位

通過分析機電一體化專業對應的行業、企業的發展現狀與技術發展趨勢,分析行業、企業內生產類、維修類、技術支持類、服務類的相關技術崗位。結合近年來我校、我係多年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辦學經驗,將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定位為:面向機電製造業、機電設備安裝及維修公司、使用自動化生產設備等的各行業、企業,從事機電設備的操作與維護、機電產品的裝配與調試、機電設備的維修與改造、生產現場工藝技術人員、生產一線管理人員、機電產品的銷售與技術服務等崗位,培養從事機電設備安裝、調試、維修、維護的複合型、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養層次定位

通過用人單位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相對應的崗位人才層次分類以及緊缺崗位人員數量需求,瞭解各企業崗位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及所需專業資格證書等。本專業人才培養層次可定位為:機電一體化(機械)方向、機電一體化(電氣)方向、機電設備管理方向,各方向設置中、高級技工層次,通過一體化教學模式,以規範的操作與團隊協作完成設備的安裝、調試、維修、維護等任務,同時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系統設計能力、制定元器件加工工藝能力、簡單數控加工能力。人才培養方向與層次的定位如表5所示。

依託行企開展機電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為我們今後機電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提供依據。通過企業調研活動,我們體會到機電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還有許多細緻繁雜的工作需要我們認真地完成。但只要我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組織實施,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不斷探索,認真總結,相信一定會完成機電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職業教育,為造就更多更好的適應本地區經濟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服務。

學校調研報告10

早聽説 市區20xx年來踐行科學發展觀, 教育事業發展迅猛,教育改革在市場經濟大潮的驅動下如火如荼。百聞不如一見。月初我們帶着濃厚的興趣專程前往市區部分學校參觀調研,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拓展了思路。 我們所參觀的學校有 師專、 中學、 職教中心、 實驗學校、 實驗小學、 中學附屬初中和 市民興實驗中學,並對後四所學校作了較為詳細的考察。總的印象是:市區的教育欣欣向榮,市區的教改一路領先。 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以來,隨着教育投入重心的轉移,基礎教育的經費來源面臨着新的挑戰。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又使社會的不同階層對教育產生了不同的需求。原有的單一公有辦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於是就如多種經濟形式的產生那樣,多元辦學應運而起。

我們這次考察的市區七所學校在辦學模式上就有單純公辦( 師專、 中學、 職教中心)、單純民 辦(民興中學)、公辦民營( 實驗學校)、公有民助( 中學附屬初中)、公辦學校內設民助班( 實驗小學)等五種類型。在帶有 民 字性質的學校中,又有不同的經濟組合形式。民興中學純系民間股份制的收費教育; 實驗學校的教師為公辦性質,建校資金少量是政府投入的,大部分通過收費、貸款自籌; 實驗小學的小班教學是收費教育,而面向施教區的班級則屬義務教育; 中學附屬初中基本上是自收自支的格局。這些不同的組合形式不是隨心擺弄的 花色 ,而是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經過科學論證作出的正確決策。例如, 中學異地新建後,市委、市政府經過反覆研究,決定在原址改辦一所公有民助性質的附屬初中(即現在的 中學附屬初中),資產全部公有,人員性質不變,面向大市招生,經費基本自理,每年向 中學上繳一定費用。這樣既完好地保存了原 中學寶貴的人文景觀,充分利用了原校的國有資產,又很好地適應了社會對教育的需求,同時還形成了不菲的.經濟效益,實乃一舉多得。事實上,改革的浪潮正在為教育事業沖積出越來越廣闊的灘頭,就看人們如何去發現它、佔領它、建設它了。 多元辦學使市區不少學校擺脱了經費不足的困境,給教育事業帶來勃勃生機。在短短5個月時間內,一所民間投資6000餘萬元、建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的完全現代化的民興中學奇蹟般地建成了; 實驗中學建校還不到兩年,就又合署創辦了一所外國語學校; 實驗小學創設的小班異常 搶手 ,年年需要擴招。 市政府也得以集中資金對部分學校進行重點投入,使 職技學校、 師專、 中學、 職教中心等學校的新建工程相繼竣工,使整個市區的教育事業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學校調研報告11

一、我校教育教學的現狀

近些年來學校以積極推行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突破,堅持“學習、改革、發展、提高”的辦學思路,堅持“立足人本,注重校本,為教師成功搭台,為學生髮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唱響了“教學質量是從教之基,立校之本,揚校之根、發展之源”的主旋律,保證了學生能“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學有所成”。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贏得了較好的社會聲譽。但是,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當前我校教育教學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

(一)教學管理不規範、不細緻

教務處忙於上載下達,對教學研究管理不深入,教學管理措施不完善或未落到實處,教學管理不規範、不細緻、不科學,屬“粗放型”。部分教師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沒有完全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不能有效落實因材施教、差異發展的要求。

(二)學生兩級分化嚴重

我校生源複雜,覆蓋面廣,留守兒童較多,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學生層次差異表現尤為突出。

(三)師資水平有待提高

由於我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教師變動特別大。雖然實行了136910工程,但總還是“青黃不接”。骨幹教師羣體相對薄弱,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缺乏高層次的專業引領,新教師的成長需要專業發展制度作保障。

(四)部分課堂效率低下

部分教師向40分鐘要質量的“有效教學”意識不強。課前準備不足,教案簡單,對教材拓展不夠,補充不足,挖掘不深;課中教師包辦代替多,師生互動少,聯繫學生實際少,有效訓練的時間和內容不足,沒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甚至教學過程偏離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差;課後學生練習量不夠,教師輔導不到位等等。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還有待探索。

(五)教學基本條件急需繼續改善。近幾年來,在各級各部門的支持下,學校教育教學條件雖大為改善,但仍然比較落後。特別是圖書室、實驗室以及實驗器材還不能完全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和科研的需要,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和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學校目前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基本框架已經完成,但教育教學質量激勵制度相對較少,仍然停留在限制、約束與管理的階段。

(七)教科研沒有實效性。教研與教學不夠緊密,公開課與平常課兩樣上,差距較大;老師靜下心進行教研的心態不夠成熟。

(八)對寫字課教學不夠重視,學生書寫習慣較差。

(九)超級大班現象嚴重,致使老師超負荷運轉,學生也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影響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因素

(一)教育教學管理的基本制度建設(包括制度執行)有待加強。

目前我校教育教學基本制度已經建立起來,但是體系還不夠完善,還存在制度空白的地方,需要立即建立健全。另外,有些制度雖然已經制定出來了,但是在工作中,常常礙於人情面子,執行打了折扣,降低了制度的權威性,因此,制定出來的制度急需加強執行力。

(二)教師隊伍不穩定。

目前,我校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但教師的勤變勤換嚴重影響了質量的提升和學校的持續發展。

(三)會議、活動太多,老師疲於奔命,心理壓力大,沒有職業幸福感。

(四)學生朗誦能力較差。晨讀時間不充分,學生到校後大多在進行清潔大掃除,白白浪費了一天的黃金時間;課堂上老師要完成教學任務,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讓學生讀。

(五)課程的設置不夠科學,不符合農村小學學校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有些課沒有設備、沒有教材,老師又沒有太多的精力充分準備,學生收效甚微。

(六)教育教學經費投入不足。

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必須要創造適應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基本配套條件,否則談質量提升也只是一句空話。然而,目前我校基本建設尚未完成,對於教育教學的投資力度較小,特別是圖書資料、實驗儀器設備不能完全適應發展的需要,這在一定範圍內影響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迅速提升。

(七)超級大班現象嚴重,教師壓力大,同時也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

三、對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建議

(一)加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堅持“德治、法治、情治”相結合,增強師生的幸福指數。

在學生層面上,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讓所有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在教師隊伍建設上,也要體現“以人為本,發展為先”的理念。校園既是教師工作的場所,也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感受人生幸福的空間。教師在學校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更是一種“生活”,校園應該成為讓教師感受職業成就和生存幸福的場所。對老師既要注重“用”,更要注重“養”。在“用”上體現教師的人生價值,在“用”中實現教師的職業成就;在“養”上積累教師的精神財富,在“養”中豐富教師的專業內涵。

(二)加強隊伍建設,造就一支和諧、進取,樂於奉獻、勇於創新的教職工隊伍。

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必須構建長效機制,推進制度創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加強教師培訓。增加培訓經費,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師培訓活動,滿足受訓者的不同需求,激發教師參加學習培訓的自覺性。二是高度重視教師繼續教育。鼓勵教師崗位自學,建立嚴格的教師繼續教育檢查和考評制度。三是強化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完善骨幹教師培養機制。四是切實解決學科教師不足的問題。

(三)堅定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紮實開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實效。

(1)道德行為教育。在各年級認真貫徹執行小學生行為規範守則,繼續開展長江小學一日行為規範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範。

(2)堅持德育工作貼近我校學生生活。根據我校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和形成層次分明的德育目標結構及與之相適應的德育內容與管理方法。

(3)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強健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使學生在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責任感、意志、興趣、受挫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得到較好的發展。

(四)堅定教學為主,質量第一的教育觀,規範管理,改革創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常規教學環節實現整體優化。

一是抓集體備課,發揮羣體智慧。二是打造高效課堂,向40分鐘要質量。鼓勵教師發揮個人特長,形成個人教學風格,配合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課堂教學優質高效。三是以課堂為主陣地,強化培優輔困,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良好發展。四是注重教學反饋,精心設計作業。五是抓好教學質量的終端檢測與分析。

(2)探索有效教學課堂的教育教學模式,引導我校教育教學改革深入發展,從理論層面加以深化和提升,操作層面加以細化和實施,從質量層面加以監控,從評價層面抓過程落實與質量創新。

(3)完善教學質量管理。一是抓好教學規範管理,以規範保證質量的落實。二是通過理順教材體系,力求無縫銜接。三是探索適合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四是以個別化教學促進全體學生的發

展。五是形成與發展學生的生存能力,為學生的後續教育打下基礎。

(4)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廣泛開展以課例研討為載體的教研活動,通過考核課、公開課、觀摩課、示範課等形式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功,增強教研活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提高促進課堂教學效率。

(5)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及課改中形成的經驗,結合我校的實際進行課程改革研究。

(6)加大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和研究力度。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獨特作用。

(7)加強理想教育,尋找成功的典範;明確學習目標,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通過舉辦各種學科競賽活動和組織學生參與各級各類的競賽活動,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進而增強學習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競爭意識與能力。

(五)堅定科研興校信念。

(1)立足教師,加速專業成長。

(2)立足真實課堂,解決教學中的具體問題。

(3)鼓勵教師充分發揮個人特長,揚長補短,並將自己的特長與優勢和學校特色風格相結合。倡導教師在站穩站好講台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總結,認真撰寫科研論文。

(六)加強學生讀的指導,建設書香校園。一是保證學生晨讀時間,二是多舉行一些朗誦、演講比賽,三是號召各班成立圖書角。

(七)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爭取國家、地方、校本課程相結合。

面對新工作,迎接新挑戰,我們將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學工作,克服保守思想,消除傳統思維定勢,認真分析與科學發展觀相牴觸的問題,努力解決制約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不斷解放思想,聯繫實際,與時俱進,大膽創新,不斷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檔次,促進學校跨越式發展。

學校調研報告12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尤其是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教育部門出台多項措施,加大對學校食堂的改造和投入, 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一直以來將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年對學校都要開展2次以上專項檢查,並通過推動 “明廚亮灶”工程、校園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建立快檢室、簽訂目標責任書等多項措施,促進學校食堂的硬軟件條件得到了大幅提高,學生就餐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成績有目共睹。

今年以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相關人員,通過實地查看、隨機詢問、聽取彙報等形式對市內學校食堂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就調研情況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食堂836家,其中,托幼機構食堂326家,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466家,高中學校食堂41家,大中專院校食堂3家,在校學生387945人,就餐人數約28萬人。

二、學校食堂風險隱患分析

(一)基礎設備設施不完善。一是學校食堂硬件投入不足。中心城區中小學和規模較大的民辦學校食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較為完備,但是農村學校民辦幼兒園食堂條件普遍簡陋,餐廚面積狹小,房屋破舊,排煙、排氣、排水等設施和防鼠、防蠅、防塵等“三防”設施不到位。二是食堂布局不合理。部分學校食堂沒有按照標準化設計,佈局設置未經相關職能部門審查,造成食堂布局不合理,功能配套不完善。三是設備普遍落後。部分學校食堂沒有配置基本的餐具消毒設備,即使配有簡單的消毒櫃,也是為應付檢查,平時基本不開啟使用。有的學校甚至未購置留樣櫃,工藝流程也不合理,生熟混雜,冷熱不分,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隱患。

(二)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學校主體責任意識淡薄,對食品安全重視不夠,食堂的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流於形式,甚至沒有進行崗前培訓,隨機抽查時部分食堂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知識一問三不知,食品安全意識亟待提高。還有一些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崗前沒有參加健康體檢,存在先上車後補票的現象。部分學校仍存在無證經營現象,還有部分學校食堂對外承包經營,有的甚至層層轉包,存在諸多的弊端,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三)學校管理機制不健全。學校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沒有建立相關制度,有的雖然建立了制度,但也未按規定很好地執行。具體表現為進貨台賬不完善,不能夠及時、全面對購進食品及原料進行登記;食品留樣工作也欠規範;食堂供學生使用的餐具消毒未完全按照“一清、二洗、三消毒、四保潔”規定執行。這些情況表明學校食堂管理仍存在漏洞,存在着許多食品安全隱患。

(四)基層監管能力受限。一是監管力量不足。目前,雖然建有鄉鎮、街道或片區食品藥品監管所,但監管人員嚴重不足,監管力量與監管的對象數量和頻次要求不匹配,存在可能因監管不到位被追責的風險。二是監管能力不足。部分監管人員對食品安全知識、法律法規等掌握還尤顯不足,檢查力度不高,對食品安全監管究竟應該監管什麼,怎樣監管認識模糊,處於被動監管狀態,監管形式化。

三、措施和建議

(一)高度重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緊迫性,應把學校食堂建設作為最基礎、最優先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大經費投入,對學生食堂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型設備購置及維修進行必要的投入,全面實施“明廚亮灶”工程。同時,開展學校食堂“升A滅C”行動,有計劃、有步驟的改造陳舊的的食堂,及早實現“三化”(瓷化、鋼化、亮化),提升學校食堂的硬件水平。在新建、改建、擴建學校食堂時,主動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溝通,從而確保食堂功能齊備,佈局合理、設施完善,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食堂布局不合理的狀況。

(二)加強管理,落實學校主體責任。一是督促學校承擔主體責任,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和評價,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建立自查制度,定期對學校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二是強化食堂內部管理,嚴把食品及原料的採購關,加強食品加工過程控制,建立嚴格的食品留樣制度,嚴格落實保潔消毒制度,加強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健康管理。三是教體部門要切實強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行政主管責任,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和目標考核,有效杜絕無證經營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食堂對外承包。

(三)強化培訓,提高食品安全意識。一是加強對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以“全國食品安全宣傳月”為契機,大力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提高學校和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二是加強對學校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的培訓,按照新《食品安全法》建立監督抽檢考核和公示制度,推進食品安全的責任和制度逐層落實。三是強化技能培訓,全面落實“四有兩責”,不斷完善應急響應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隊伍能力提升,以便在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面前,能做到判斷準確、組織有力、反應迅速、處置高效,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充實力量,提升餐飲執法水平。一是要增加投入。要加大對餐飲安全工作的財政投入,解決好監管部門執法交通工具,快速檢測裝備,取證工具,信息化設備等。二是要完善隊伍,配齊配強監督執法人員,特別是要將具備專業素質、責任心強的年青人快速補充到執法隊伍中,為確保學校餐飲安全提供強大的後盾。三是強化對監管人員的培訓。根據國務院《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及省裏、市相關要求,有計劃地對監管人員在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等方面進行培訓,切實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水平。

學校調研報告13

為深入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等法規文件精神,全面提升我區中小學發展水平,按照《區政協20xx年工作要點》安排,決定對全區農村中小學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以全面準確把握現狀,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研究對策,推進我區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調研目的

1、對我區農村中小學發展情況做出科學、客觀的描述和分析。

2、總結我區農村中小學發展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3、深入分析我區農村中小學發展中的制約因素,研究應對思路和措施,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二、法律法規及政策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2、山東省教育工作示範縣(市、區)督導評估方案

3、關於印發《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的通知(魯教基字【20xx】15號)

4、關於印發《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計劃(20xx20xx年)》的通知(魯教財字【20xx】9號)

5、關於印發《山東省素質教育推進計劃(20xx20xx年)》的通知(魯教基字【20xx】7號)

6、《泰安市岱嶽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學校標準化建設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泰岱政發[20xx]5號)

三、調研時間

8月8日——8月26日

四、調研人員

戴x季區政協副主席

張x英區政協科教文史委主任

宗x區政協科教文史委副主任

趙x生區教育局局長

周x安區教育局副局長

劉x芳區教育局副局長

孟x武區教育局黨委委員人事科科長

張x元區教育局計財科科長

陳x剛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

趙x祥區教育局儀電辦主任

馬x區教育局校安辦主任

李x陽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副科長

五、被調研單位

祝陽、下港、夏張、滿莊、房村、山口、天平、徂徠、馬莊、大汶口

六、調研內容

調研內容主要包括校舍建設、教學裝備、師資配備、學校管理和教育質量情況等四個方面。

七、方法步驟

本次調研從7月底開始,到8月底結束,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7月底8月3日):擬訂調研提綱,設計調查表格和問卷,下發通知,召開專題會議,對調研工作做出全面安排部署。

2、調研階段(8月8日19日):採取普查與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聽取彙報、查閲資料、座談了解、問卷調查等方法進行調研。

8月8日19日區政協組成調研工作組赴各鄉鎮、街道學校實地調查。主要是聽取各學校情況彙報,實地查看現場,召開座談會。座談人員為:鄉鎮、街道分管領導、指導中心主任、所抽查學校的校級領導班子成員、部分教職工代表。

3、總結階段(8月22日26日):區政協在對全區中小學發展情況全面調研總結的基礎上,結合實地抽樣調查情況,形成調研報告。

學校調研報告14

為了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根據鎮教委的統一部署,我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於五月十五日至五月二十日,圍繞鎮教委提出的三個問題,深入老師、深入班級、深入學生,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簡單彙報如下:

教委管理:關於支教輪教的負面影響1、近兩年都是對考試成績差的老師進行輪教,這對輪教老師及被輪教學校都造成了不好的影響;2、每年老師的流動面積過大,不利於老師隊伍的穩定。

重點工作:寫規範字,缺少有效的監管。我們的衞生、體育工作,相比於寫字做得就比較好。因為我們的衞生要經常檢查,體育要測試,也就是老師的考核掛鈎,因此我們的老師就要求學生認真打掃衞生,進行體育訓練。建議在期末測試中對學生的試卷情況進行加分或扣分,以此來激勵學生寫好字,激勵老師嚴格要求學生。

學校在課改工作中的成效

通過近兩年來的課程改革,我們永安小學全體老師在鎮教委的正確領導下,積極投身課改工作,取得了一點成效:我們的老師變了;課堂變了;學生變了。

老師變了

首先,老師的理念得到了更新。理念是行動的指南,為了促進老師理念的更新,在老師培訓方面加大了力度。兩年來在教委的組織下外出學習三次,聆聽專家講座。學校有組織老師多次觀看專家講座,制定老師業務學習制度,人人抄寫《衡水模式百問答》等一系列活動,轉變了老師的觀念,為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二、老師角色的轉變:1、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2、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3、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老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

第三、師生關係的轉變,老師與學生成了朋友,課堂上共同學習,課下一期活動做遊戲。老師對學生的微笑多了,關心多了,關注多了,師生關係更加和諧了。

課堂變了

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為“自主合作、交流展示、鞏固提升”的高效課堂模式。

1、學生的座位變了,學生的交流合作更方便了。老師走下高高的講台來到學生中間,方便了老師關注學情、把握學情。

2、參與展示的學生多,機會多,能讓更多的孩子得到鍛鍊。同時也便於老師更好的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3、按導學案來分組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分組展示,體現了展示內容和展示形式的多樣性。

4、學生經常黑板展示,學生的書寫水平得到了一定的鍛鍊和提高。

5、評價方式的轉變,由個體評價轉向小組捆綁式評價。

這樣的課堂真正鍛鍊和提升了學生的能力。體現了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理念,課堂真正成為了學生的課堂,老師退出了展示的舞台。把舞台真正讓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老師的“導演作用”。

學生變了

1、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課堂上學生活動時間所佔比重大大增加,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合作、展示彙報等整個過程都是學生自主決斷的過程,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極大的發揮。

2、學生的行為習慣初步形成,學習能力有所提高。

3、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學生依據“學案”課前獨立預習,課堂上積極發言、交流、展示,大部分學生由“看客”變為“參與者”,把課堂當場了快樂學習的舞台。

4、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小組長成了老師的小助手,成了組員的小老師。小組內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職責,他們在各自的舞台上施展着自己的才華。

存在問題

我們在課改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制約,課改工作遇到了種種困難,出現了不少問題,距離真正的高效課堂還有很大的差距。下面就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做簡單的分析:

1、學案編寫質量不高。五、六年級語數學課實行了集體備課,但其他年級,其他學科的學案編寫,質量參差不齊。有些老師認為有了太谷縣的《課堂新模式》,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拿來就用,而沒有深入鑽研,進行二次備課,結果是學案難易程度不符合學生實際,和老師教學設計也不吻合,用起來很生硬、很彆扭。還有的學案要素不全,設計不規範,或者是內容單一,缺少梯度,使用的價值不大。

2、課堂教學重形式,輕實效。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多的注重了模式的形式,而忽視了課改的內涵,穿新鞋,走老路,沒有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沒有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致使教學效果不明顯。

3、小組合作學習成效不明顯。有兩個突出問題:①只求表面合作,不求實際效果。有的老師不是讓學生在該合作時合作,而是為了合作而合作。本來很簡單的問題,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全可以解決,老師卻讓學生幾人圍在一起進行小組討論,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收穫。還有的是不給學生留思考的時間,一提出問題,就馬上組織學生坐在一起,討論還不到兩分鐘,又匆匆讓學生歸位。討論成了走過場、做花樣,流於形式,缺少實效性。②對小組培訓不夠,合作不能有序開展。小組學習缺少組織,分工不明確,組員不能各司其職,小組長也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導致合作效果不好。

4、學生學習方式未得到真正改變。調研發現,仍有部分老師不捨得從“主角”的位置上退下來,課堂還是老師問,學生答。學生的思維沒有真正活起來,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真正體現,學習方式未得到真正改變。

5、小組捆綁式評價未落到實處,有些老師仍以個人評價為主。 “捆綁式”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最大程度地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快樂,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調動其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多數老師怕麻煩、不得要領,“捆綁式”評價的作用基本沒有體現。

改進建議

一、理念先行,強化老師課改意識。

課改意識強不強,課改決心大不大,直接影響着課改的效果,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因此,我們必須從思想深處認識到課改的重要性,真正把課改當成重要的工作來抓,加大力度,狠抓落實,在學校內部掀起課改熱潮,讓每一位老師都能積極投身到課改的洪流中。

二、加強培訓,提升老師課改能力。

調研發現,多數老師有了課改的熱情,但課改的能力還需要提升。因此我們應繼續加大培訓學習的力度,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為老師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使老師得到更具體、更專業的指導,提升老師的課改能力。

三、機制保障,長效推進課改進程。

為加大老師課改積極性,學校在制度上向課改老師傾斜,把課改和老師的評模、評優等利益掛鈎,對能在教學中落實課改精神、完成學校課改任務的的老師優先推薦,激勵廣大老師積極投身到課改中,形成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的長效推進機制。

四、落實評價,形成科學評價體系。

重新修訂和制定小組評價實施模式,使模式易操作、易實施。使小組捆綁式評價成為學校的常態化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五、強化管理,確保課改落到實處。

為確保課改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應加強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加大常規檢查力度,採取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檢查方式,如推門聽課,課件抽查等,督促老師課改日常化,杜絕“上面檢查我課改,上面不查我照舊”現象的出現。

總之,一所學校要辦好,就必須要敢於正視問題,善於暴露問題,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才能為學校教育的明天創造輝煌。我相信,在上級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永安小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學校調研報告15

課程:行政管理

教師: 組長:

組員:

關於大學生寢室衞生現狀與管理的調查報告

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是過渡到成人的關鍵時刻、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理想場所。在這裏,大學生生活、學習、成長、成才。在這期間,鍛鍊自己的自理能力與積累自己的人生經驗一樣至關重要。

自理能力僅是大學生活中的一部小插曲,但卻充分體現着當代大學生的生活觀念,基本鑄就着成我們將來面向社會的一種基本生存能耐。現代高校宿舍是學生生活、學習、休息、娛樂、社交的重要場所, 是學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陣地,那麼,圍繞寢室衞生展開的寢室生活無疑成為一個可以聚焦我們自理能力的大戰場。

良好的寢室生活環境主要體現在有良好的寢室衞生環境。據有關統計,高校學生每天在寢室的時間超過10小時,有的甚至達到15小時,從某種程度上説,學生寢室就是學生在校期間的家。因此,寢室環境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好的衞生居住壞境體現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個人素質;良好的寢室環境有利於同學之間增進友誼和感情,有利於培養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和集體榮譽感,體現大學生精神面貌。而學生寢室衞生管理如何更關係到學校形象,反映學校的學風、校風,是學校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重要保證。

為進一步瞭解我校區大學生在管理個人生活環境、提升自理能力方面的現狀與存在問題,以及學校衞生管理方面呈現的常態。我們對這一課題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建議與觀點,以期為我們能更好的適應大學生活,面對生活挑戰,作出必要的踐行與思考。

一、xx校區寢室衞生管理現狀

目前,我校區共有9棟宿舍樓,其中男生4棟,女生5棟。寢室結構分別有四人間、六人間、八人間、十人間。寢室衞生狀況包括三個方面。從學生寢室內部來看,主要存在:不主動打掃衞生、個人的衞生習慣差、生活垃圾亂扔、物品隨意放置、寢室佈置缺乏整體美觀、不注重保潔、寢室內部沒衞生安排制度。另一方面,從宿舍管理員看,部分宿舍清潔衞生打掃不徹底,特別是樓層過道衞生,數日不清理現象不為同學鮮見亦有,一方面是打掃不到位,另一方面是打掃乾淨後,大家的維護意識差。最後一方面,從學校的管理制度來看,我們的

制度非常健全,但是通過我們的調查瞭解到其真正的執行情況卻並不是很如人意。如:要求寢室管理員要坐在寢室門口,不能做其他的事情。但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這樣的規定似乎不是很人性。冬天太冷、夏天太熱,對於寢室管理員來長期的堅持會是有難度的。再如:要求輔導員對寢室的監管,但在實際過程中並不是每位輔導員都按規定的要求做了。

調查數據總體顯示:

1、在調查數量上,男女比例各佔一半;

2、各年級比例分別為:大一佔12%,大二佔28%,大三佔57%,大四佔2%;

3、從涉及個人態度評價來看,個人對自我保潔行為的意識評價:認為自己保潔意識較弱只佔的5%,而有45%的同學都認為自我的保潔意識很好;

4、對於每週寢室衞生的檢查:有26%的同學對於檢查及其結果認為無所謂,而很重視學校的檢查及其結果的只佔24%,有一半的同學對於學校的檢查及其結果覺得是無關痛癢的事;

5、值得一提的是,從促使同學主動打掃寢室衞生的動機調查看:有23%的被調查者認為是看心情行事,有5%的被調查者認為是應付檢查,15%的認為是出自寢室規定,而由於自我意識進行主動打掃的佔57%;

6、從寢室每週打掃衞生的頻率來看:每週只打掃1次的佔21%;2—3次佔40%,更多次數的佔39%。

從調查的總體分析,我校區學生宿舍保潔狀況整體上較好,但仍不乏急需改進的地方;其中男生寢室整體比不上女生寢室,男生寢室第2棟和第3棟,以及女生寢室9棟又相對較差。這説明同學們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普遍處於偏弱狀態,在自身意願不積極和外部管理力度不夠的情況,不良衞生環境對同學們學習生活的影響,令人擔憂。

二、寢室衞生髒亂的主要原因

2.1 個人原因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自主意識淡漠;認識上有偏差;自控能力弱。自主意識淡漠。現在的大學生很多來自獨身子女家庭,即便進了大學校園,思想上、生活上還沒有完全脱離對父母的依賴,他們仍然缺乏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獨立生活能力。

認識上有偏差。部分學生認為,作為一名大學生,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學習、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協助班級和系裏做好各項社會工作上,不耽誤培養自身社會活動能力,各種評優、入黨工作就好。至於生活能力在校説得過去就行,以後再慢慢鍛鍊似乎不遲。即使表面上看上去很優秀的學生,自己的生活往往很糟,這種情況在大學生中並非個別。

自控能力弱。部分學生比較懶散,惰性太強,並且集體責任感弱。他們在寢室裏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的言行,隨心所欲,我行我素,做事不考慮對他人、對集體的影響,並且不能正確對待同學的善意提醒。

2.2 衞生管理欠佳

從寢室內部看,安排打掃衞生的規定沒有徹底執行、持續性不長。有的寢室甚至已無打掃衞生的安排,完全靠寢室成員的自覺性或迫於無奈,長期以往,寢室衞生情況愈加惡劣,形成惡性循環。

從寢室外部看,宿舍管理員以及學校相關部門的管理、監督力度不夠大,以致同學們可以對寢室衞生不予重視,對衞生管理制度更是漠然。

2.3 室風不正

一方面,因為受不良衞生習慣的室友影響,不良影響會導致衞生差的情況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寢室內部小團體可能存在,寢室氛圍不和諧,也同樣嚴重阻礙寢室衞生管理。調查中發現,寢室的和諧程度是影響的寢室衞生的一大重要因素,贊成影響程度強的佔68%。在整體不佳的環境下,部分同學良好的衞生習慣就顯得格外尷尬,甚至被同化。

2.4 硬件設施限制

從調查看,硬件設施的限制對打掃寢室衞生的影響程度高的佔20%,居中水平達到56%。從女生宿舍九棟(十人間)及男生宿舍2、3棟(八人間),能明顯反映出不到25平方米的地方,由於物品過多,可供調整的空間有限,打掃後難以維持較好的狀態,久而久之,主動打掃的積極性就弱化了。由此可見,我校區寢室衞生打掃難能徹底,居住環境確實是一大客觀因素。

2.5 室長管理形同虛設,其職能嚴重弱化

調查中,我們看到寢室室員並不以寢室衞生為個人義務是習以為常的現象,而形成嚴格的寢室衞生輪流制也成為多數訪談者作為改善寢室衞生的強烈建議。我們從中不難看出,室長的管理職能在寢室管理中缺乏了基本性的體現。調查題目中涉及室長對室員影響一題也可窺見端倪,27%的同學認為室長對室員的影響很大,22%的同學認為沒有影響,剩餘51%的同學認為一般。可見,室長是否能充分行使職能對室員的影響力,其實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

三、改善寢室衞生現狀的對策及建議

因為來自不同的地域,家庭經濟狀況迥異,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等因素,大學校園裏學生的文化素養、自身素質良莠不齊,獨立意識、自理能力千差萬別,凡此種種決定了在大學生寢室衞生管理方面不但有必要要有所區別、分別對待,更需要學校各職能部門、學生工作人員、各級學生組織共同形成一個齊抓共管的局面。

3.1 制定完善衞生管理制度,提高認識

在調查中,我們看到,我們學校已經形成了《學生寢室宿舍管理制度》、《學生寢室衞生管理制度》等制度,但在操作管理中因為缺乏具有制度性的具體實施辦法作為相應的支撐,已經制定出來的制度往往讓管理工作顯得格外空乏無力,學生的不重視與漠然是最直接的體現。

為使管理和服務工作規範化、科學化,使本該有章可依、有據可查的管理工作變得更具執行力,可以補充制定《學生寢室衞生評分標準》、《文明寢室評選辦法》《優秀室長評比辦法》等衞生管理制度,要求學生嚴格執行。在做到制度上自上而下的系統告知同時,必要時,在每個寢室內張貼衞生管理制度,提醒他們,強化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使學生自覺按照衞生管理制度要求,約束自己的行為,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

3.2 強化管理,完善監督體系

調查中,我們發現,我們的宿舍衞生管理形式偏於單一,且執行權限也多集中於宿管中心。長期的管理考評工作多是憑經驗加以模糊評定量化,加之無他過問與缺乏監督,管理工作容易因單方長期操控患上疲乏與滯慢症。如此,管理工作既不能出新,遺留下的問題也變得更易糟系統老化成為詬病從而難以及時得到發現與整治。

建議以學生工作部門、宿管人員、學生會組織為主體形成衞生檢查與監督網絡體系,對寢室衞生實行多渠道、多層次的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檢查。管理權限的適當分散下放,不僅可以刺激同學們去審視這一工作在操作上已經形成的戰略高度,影響個人在意識層面上對管理問題進行一種自我強化與重視;而且,管理權限的適當普及也更有助於衞生理念與氛圍通過更多活動去得到有效的宣傳和形成。以下為具體檢查與監督形式:

3.2.1 學生會生活部的定期檢查

學生會生活部的重點工作之一是對學生寢室衞生進行檢查、督促,幫助他們進行整改。學生生活部門每月應組織各系定期對寢室衞生安全等進行綜合大檢查,讓各系掌握寢室情況的第一手資料,促使各系學生工作的開展,以增強日常管理工作的針對性。

3.2.2 各類針對性突擊檢查

為了解學生黨員、學生幹部在寢室管理中的作用,應對學生寢室分類進行衞生突擊檢查,如對黨員寢室、樓層長寢室、學生幹部寢室等進行突擊檢查。檢查結果及時予以公佈,除公佈寢室衞生情況外,還要公佈寢室中學生黨員、學生幹部名單、所擔任的學生幹部職務及所在班級。這一舉措會對學生黨員、學生幹部觸動非常大,讓他們覺得有責任、有義務帶領寢室其他同學搞好寢室衞生,以更好地促使他們在寢室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3.2.3 宿管人員的例行檢查

為了解宿舍的日常衞生情況,宿管員應該在每天上午或下午對寢室進行衞生檢查,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並及時與寢室長溝通,指出寢室存在的不足,要求他們整改。

3.3 實施文明寢室評比制度

文明寢室評比制度是指根據每個月寢室衞生情況進行評比,達到規定標準的給予在案記錄。在月底綜合當月各項衞生檢查結果,評選出當月的文明寢室,並在宿舍樓內公告欄內通報表揚。當月寢室得通報是對寢室當月衞生工作的一種肯定,獲得通報的該寢室學生覺得很有成就感、自豪感,覺得自己付出的勞動得到了及時的肯定與回報,搞好寢室衞生的熱情就更高、勁頭更足。平均每學期每個寢室獲得優秀評比三次以上的(包括三次),建議以宿管委員會名義頒發激勵證書以示獎勵。將寢室衞生與同學自身利益有機結合。

3.4 將寢室衞生與同學自身利益有機結合

承第四點精神,將寢室管理優秀的在案記錄與室友自身利益掛鈎,倘若搞好本寢室衞生猶如以集體為單位參加比賽,獲獎人人有份,又何樂不為?學生工作部門集中整理每學期各執行方關於寢室衞生檢查工作結果,以及各寢室以宿舍為單位參與的學校各種相關活動的獲獎記錄,評選年度優秀寢室、優秀室長。同時,可將此類獲獎作為班級評優、學生入黨評優等評優工作的重要指標。比如,評選文明班級時,規定班級不能少於幾個優秀寢室,否則,沒有資格評選文明班級。學生入黨、評優時,學生所在寢室如果達到優秀寢室要求,那麼學生有獲得參加評優或入黨的優先權。通過以上措施,引起學生思想上高度重視,自覺注意自己在寢室的一言一行,同時帶動寢室同學共同高好寢室衞生工作。

3.5 加強室長的責任制與獎勵制度

面對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學生寢室,宿管部門不可能花費同樣的時間、精力去管理每一個寢室,要想提高寢室衞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只能突出重點,關注兩頭。對衞生較好的寢室,多鼓勵、表揚,樹立典型,產生影響。對於較差的寢室,要有耐心地進行指導幫助,這就需要宿管員現場多指正提醒,以及私下加強對個寢室室長的直線管理,展開室長羣體的交流溝通,督促他們互相學習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時對室長表現進行在案記錄,形成優秀室長評選的重要依據。

3.6 加大寢室文化建設

加強寢室文化建設,樹立良好的寢室衞生價值觀。寢室是同學們在學校起居的第二“家庭”, 優美的寢室衞生環境不僅有益於大家身心健康,還能增強大家的歸屬感,激勵同學們不斷進取。與學校方面,無規矩,不成方圓。學校通過自律會明確規定一種規範,比如以軍訓時的內務標準來作為衡量優秀的尺度,具體到鞋子成行、箱子統一在牀頭的靠強側、水桶集中在、桌上的日常用具分類放成整齊,牀上用品如被子折成豆腐塊兒,與枕頭一起放在牀鋪的右側等,長期堅持,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一種共識,一種價值取向,從而構成優秀的寢室文化的一部分。與寢室內部,充分發揮室長帶頭模範作用,大家的家,衞生靠大家。我想每個人都做好了個人衞生,那麼寢室公共衞生也糟不到哪裏去。在一個整體優美的環境或是氛圍下,室員之間會形成一種無形的束縛力,某些不良行為被放大,室員自覺的改進,一來二去,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在學校管理和寢室內部這種雙向的價值觀念傳遞,自上而下,再反饋,不斷適應,其前景,值得期待。

3.7 完善寢室硬件設施

完善寢室硬件設施。個人的內因是主要影響因素,客觀因素我們也不能忽視,其中寢室硬件設施表現得尤其明顯。有同學反映,他們的衞生意識並不差,只是打掃後,由於空間過小,男生寢室2、3棟每間寢室不到20平米的地方住了8人,女生寢室9棟住了10人,人多了隨帶的東西也多,外加桌椅凳子,可供調整的空間十分有限,只要稍微一動下,才整理好的內務,就又面目全非了。久而久之,這主動打掃的積極也就不高了,甚至導致你不到掃,我不打掃,大家都不打掃的惡性循環。值得欣喜的是,學校已經開始着手為這部分寢室更換設施,這也説明學校寢室硬件設施條件將得到改善,涉及到得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在此不再多做建議。

總之,在寢室衞生管理過程中,學校職能部門應通過加強管理,通過多種渠道檢查、督促,把帶有強制性的規範要求逐步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要求,使之形成一種習慣,凝鍊成一種素質,最終讓學生從做好寢室衞生開始,培養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成才。

四、報告總結

本次調查為期兩週, 小組共成員十位,調查以問卷調查與自由訪談兩種方式結合展開。期間大家分工明確,緊密合作,組長肖亮負責組織大家參與到整個調查活動中並進行了報告初期形成的編寫工作。各組員本着不同的分工職責,共同經歷並參與了調查過程共五個環節的工作。包括討論題目的確定,調查問卷設計,問卷統計分析、報告編寫的修改與討論、報告定稿工作。大家積極參與討論,時而碰撞出智慧火花,整個過程氛圍融洽,效果較好,調查報告屬集體成果,望對學校改善寢室衞生狀況提供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