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曉中小企業融資祕訣

學識都 人氣:3.02W

大學畢業不久後,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創立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短短几個星期內,我們組織起完善的經營理念,寫好商業計劃書,開始四處尋覓資金。匆忙中,我想辦法爭取到與某著名投資企業的面談機會。雖然我們的公司連一美元都沒賺到過,也沒有人擔任過或大或小企業的CEO之類的角色,但我們對自己的項目信心十足。畢竟,我們預測總收入未來可以達到2億美元。哪個投資人會拒絕這麼好的機會呢?下面分享一箇中小企業融資案例。

揭曉中小企業融資祕訣

我們一定會成為有錢人,現在只需要融到一筆“小”錢就可以。不多,1,500萬美元。

我記得自己當時這麼想,“這有什麼難的?”顯然,我們當時“很傻很天真”,滿腦子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我們整個計劃中只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沒有人知道怎麼和投資人打交道,所以我就像所有剛開始創業的中小企業融資白痴一樣,到Google上搜索“如何忽悠投資人”。

從互聯網上找到的信息對我們接下來遇到的情況毫無幫助。我們很快就發現,精心準備的講稿在踏入會議室前就已經註定失敗了。事實上,早在我們開始寫商業計劃書之前就已經註定了這種結局。

會議開始前,一個投資人要我給他一頁篇幅的中小企業融資執行摘要。我壓根沒有準備什麼執行摘要,只好從文件夾裏厚厚的95頁商業計劃中抽了前11頁給他。這是第一重打擊。

32頁的幻燈片只翻過了4頁,第二位投資人就打斷我説,“OK,停下!我明白了,你根本不需要1,500萬美元。”

為了捍衞我們精心製作的商業計劃書,我自負地反駁道:“沒這麼多錢就辦不了事。”

“是嗎?辦不了,哈?”他彬彬有禮的微笑中隱藏着嘲弄。這是第二重打擊!然後兩位投資人都拋出了一連串令我們瞠目結舌的問題:“你們自己投了多少錢?有1,500萬嗎?”

“為什麼我要給一羣二十歲出頭、毫無高層管理經驗的年輕人這麼多錢?”

“目前為止這個公司賺過多少錢?”

“為什麼我要給一家連15塊錢都沒賺過的公司1,500萬美元?”

“你怎麼能證明收入在3年內肯定能達到2億美元?”

“你們現在連一種產品都沒賣出去過,為什麼還準備同時完成10種產品的生產、營銷和銷售?”

問題一個接一個砸下來,我們毫無還手之力,沒有一個回答能讓對方滿意。這是第三重打擊!相信結果你已經猜到了,離開會議室的時候,我兩手空空,那張1,500萬美元的支票還在投資人口袋裏。

不過之後我意識到,這是我創業初期最寶貴的經歷,令我受益匪淺。短短30分鐘內,我學到的中小企業融資實戰知識比許多創業者一輩子學到的`都要多。直到現在,每當我找投資人中小企業融資時,這六個從失敗中吸取的教訓就會在我的腦海裏迴響:

1簡單明瞭。

要直來直去,簡單扼要。

羅裏羅嗦的報告和宂長的解釋不會給投資人留下好印象,只會令人厭煩。在作陳述時要切中重點,語氣輕鬆。投資人需要的是能夠吸引顧客、留住顧客的企業。如果他們自己不能在短時間內理解你的經營理念,就會假設顧客也不會對此有興趣。

2不能僅是假設。要執行,執行,還是執行。

要建立起信心,需要用事實,而不是假設。投資人大多喜歡低風險的企業,管理人員要經驗豐富,成功的可能越大越好。有一定現金流、經營歷史和實際經驗的公司更有可能獲得投資人的垂青,單靠一份預言未來有鉅額回報的商業計劃書是沒用的。想辦法用最少的資金預算來驗證企業的生存能力,尋找投資之前先將理念變成現實。

3“冰球棍只適合冰場”。

你可以畫張大餅來刺激投資人,但不能太離譜,更不能不負責任。避免那種“冰球棍型的收入發展預測曲線圖”(編者注:指收入從很低水平突然暴增,曲線形狀似冰球棍)。在老練的

投資人面前,如果你聲稱公司收入將在3年內從10萬美元躍升到5,000萬美元,對方只會嗤之以鼻。最好分別做出三個版本的財務預測圖,讓對方知道你對各種可能情況有清醒地認識:最好情況,一般情況和最壞情況。每個模型都要儘量讓事實説話,利用過去和現在的業績數據、行業分析和競爭對手的分析材料,然後才是經過深思熟慮,經得住考驗的假設情況。

4學會利用折扣店。

會買便宜貨也是一種本事。在消費過剩的時代,你需要證明自己是一個負責的管理者,知道如何讓每一塊錢都發揮最大作用。運營和營銷預算需要留一定餘地,但不能太多。永遠不要伸手要高薪或鉅額津貼預算。投資人希望你對一切都能做到遊刃有餘。

5羅馬非一日之功,企業也不能一口吃個胖子。

某些企業顯得太過激進,想要把自己根本沒能力吞下的東西都塞進嘴裏,投資人對這類企業很顧慮。開口要別人投資幾百萬美元幫你興建50個部門和數百個產品線之前,首先要能夠證明自己有能力創造並管理好一個產品,能滿足所有需要。如果把企業比作嬰兒,在你告訴別人它一定會走路之前,先要讓別人看到它能爬。完善營銷策略、銷售方針和運營流程。投資人喜歡那些能夠一步步向前走,增長速度又快又穩的企業。別忘了,就連Google的成功基礎也只是一個產品而已。

6不要自以為最聰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你肯定有很多並不擅長的東西,找到更瞭解的人來幫忙。找些可靠的專業人士組成管理團隊。世界上最聰明的領導者就是那些能把比自己更聰明的人都拉攏到身邊的人。投資人做決策時不僅看重企業經營理念的優劣,管理團隊的水平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