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專利條例》9月起將實施

學識都 人氣:1.7W

《湖北省專利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湖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全票通過,自2017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

《湖北省專利條例》9月起將實施

《條例》的制定是全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轉型發展步伐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促進創新的重要舉措,是全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將為湖北建設知識產權強省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是一部凝聚智慧的地方性法規。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全省知識產權系統務實重行,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做到與大局同步、與法律同向、與人民同聲。2016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曾兩次提到知識產權工作,推動武漢知識產權審判庭掛牌成立,連續出台“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意見”“知識產權‘十三五’發展規劃”“專利創造運用保護暫行辦法”“高等院校專利工作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創新政策,全省專利事業發展成效顯著。一是專利創造能力明顯提升,全省發明專利年申請突破4萬件,發明專利授權量居全國第九,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3件。二是專利支撐創新發展實力明顯增強,知識產權示範企業20家,示範建設企業706家,湧現出華星光電、鬥魚、武鋼股份、烽火通信、中冶南方等一大批專利密集型企業。三是專利大保護格局初步形成,開展企業知識產權海外護航工程,啟動知識產權綜合保護試點,推動專利行政執法保護與司法保護兩法銜接,建立省級專利信用信息服務平台,並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行政執法平台對接,完善專利維權援助服務網絡。四是專利管理與服務能力不斷升級,湖北省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大平台“知果匯”成功運營,新成立12家知識產權雙創服務基地,已設立專利代理機構89家,專利執業代理人達256人。

這是一部肩負使命的地方性法規。《條例》的出台令人心鼓舞,《條例》的貫徹實施更需加倍努力。《條例》頒佈實施之時,正是我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重大挑戰之時,全省知識產權系統將不辱使命,着眼新形勢、新目標、新任務,以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設知識產權強省為目標,推動知識產權工作融入和支撐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發揮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實現發明專利申請提質增量。我們將以問題為導向,深入企業發動宣傳,激發企業創新潛力,強化企業專利意識,努力實現“十三五”末全省發明專利申請7萬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0件的工作目標。

二是着力推進知識產權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武漢市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工作,促進武漢城市圈知識產權金融改革創新,建立健全專利投融資綜合服務體系,爭取設立專利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建立重點產業運營資金,完善專利質權處置機制,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證券、保險等業務開展,鼓勵保險公司探索專利保險與其他險種的組合投保模式,完善知識產權信用擔保機制,推動發展投貸聯動、投保聯動、投債聯動等新模式。

三是聚焦培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制定省重點產業知識產權發展規劃,建立省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目錄,推行知識產權佈局與產業鏈相匹配的知識產權集羣管理。推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挖掘並運用專利信息。面向重點園區和千億產業建立專利導航產業發展機制,培育高增長、高收益的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挖掘高質量、高價值專利。推進長江經濟帶知識產權高校運營特色平台建設,面對“長江經濟帶”全流域的高校開展知識產權的儲備及運營。

四是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蓬勃發展。積極推進東湖高新區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建設,培育和引進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高端人才。推動知識產權強省統計指標體系建立,發佈年度知識產權發展報告。加強省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大平台“知果匯”建設,制定和實施專利人才培養計劃,將其納入地方人才規劃,建立專利人才數據庫和人才培訓基地,推進國家級專利信息傳播利用(湖北)基地建設。

五是構建知識產權保護大格局。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專利工作體系,完善專利內部機構,配備專利管理和執法人員,為貫徹落實《條例》提供保障。加快推進維權援助體系建設,建設重點園區和重點產業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站,推動湖北自貿區建立專利保護快速協調中心,構建以訴訟為中心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完善專利行政執法協作機制,圍繞重點產業、重點領域加大專利行政執法辦案力度,持續開展知識產權海外護航工程,加強重點產業知識產權海外佈局和風險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