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身邊適合的合夥人

學識都 人氣:6.73K

創業是創業者及創業搭檔對他們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創業是一種需要創業者及其創業搭檔組織經營管理、運用服務、技術、器物作業的思考、推理和判斷的行為。那麼如何創業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如何選擇身邊適合的合夥人,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選擇身邊適合的合夥人

創業者必須通過科學的方法來挑選自己的合適的創業夥伴。

首先我們需要根據自己企業的情況,確定需要什麼樣的合作伙伴。

挑選合作伙伴的條件,基本上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考慮,能力,忠誠度,健康,經歷,以及學歷,創業者,相對來説更加看重的是德才兼備,德指的是合作伙伴的品質和操守,才指的是合作伙伴的才能,勝任工作的能力。其次才考慮合作伙伴的資歷,學歷,經驗,工作成績等等。

其次,我我們創業者需要制定選擇合作伙伴的方案。

創業者應根據需要制定和選擇方案,它包括合夥對象,合夥的內容,採取的具體方式方法,擬定具體的時間。總的來説,我們必須廣撒網,候選人數必須有一定數目,才有充分的選擇餘地。才能選出合適的合夥人。

第三,我們在選好合夥人之後,我們要組織人員對每一個候選人進行考察,培養。通過考察和培養,可以瞭解候選人的智力,性格,技能,興趣,動機等等特性,在此基礎上,創業者還要親自與候選人面談,以便進一步考察驗證。

第四,我們要有自己的用人之道,創業者是知人善用,揚長避短,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合作伙伴不可能完美,我們就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待合作伙伴,發揮合作伙伴的長處,避免短處。

第五,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行共同合作,雙方都能取得很好的收益,皆大歡喜。同行合作,由於對行業的瞭解,便能夠充分發揮優勢,彌補對方的缺陷和不足,創業者而言,是既簡單又穩妥的選擇。、

但是,合適的合夥人不代表你們之間不會出現問題,而是出現問題也能及時的解決。

如何應對常見的分歧?

1、公司走向的歧見

在0到1的探索期,公司的走向往往是由合夥人一起決定的`。但進入1到100的擴張期,一個年輕企業通常會開始有董事會以及重要的供應、通路夥伴。久而久之,合夥人對於公司未來走向的看法,常常會越來越變得分歧。

防範這個陷阱要從根源開始:每當CEO有了新的資訊、成長、學習、領悟,應該積極地與合夥人分享,協助他們獲得與你類似的成長。同時,你應該把小範圍的決策授權出去,讓他們也能繼續主導公司某一部分的走向。最後,你應該積極管理大家對決策的期望值,新創公司必須在“快”與“好”之間做出平衡,因此決策求的是多數對,而不是樣樣對。

2、無法適應制度

0到1的新創團隊求快,因此不會有太多制度。進入1到100階段,公司勢必要開始建立一些管理系統,以在風險與發展中間取得平衡。

有些習慣了説幹就幹的合夥人,在此時會產生嚴重的不適應,時間一長甚至會覺得公司背離了創辦的初衷。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及早發現及早輔導外,請他們參與、主導制度的設計,也是協助合夥人適應新制度的方法。

3、越權管理

當公司開始有部門、部門主管,合夥人還是習慣看不順眼就管,容易造成經理人的困擾。更有甚者,造成合夥人對經理人不信任,反而讓經理人沒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去適應、學習。這個問題通常是慣性使然,重點就是要打破它。所以,看到這樣的行為要趕快提醒夥伴們注意。

4、利益分配

當公司越來越成功、越賺錢、離IPO越近,股權與利益的問題就會越容易產生。尤其當初的股權分配如果沒有彰顯每個合夥人的相對價值,那團隊中可能醖釀出不良情緒。

比較好的方法當然是早期就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因為到了後期,你的工具會越來越有限。但也不是沒有機會修正,如果有合夥人離開,你可以收回他的股權來重新分配。如果有B、C、D輪增資,你可以跟投資人要求“期權池”(ESOP),通過發放新的選擇權來平衡。最後,如果真的過於集中,負責任的CEO,甚至會拿出自己的股權分配給夥伴們。

TAGS:合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