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新選擇

學識都 人氣:2.43W

進入11月份,高校畢業生迎來求職活動的關鍵期。《經濟日報》記者注意到,近期,武漢、南京、成都、長沙、西安等多個城市相繼出台針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優惠政策,着力點也放在了畢業生最為關心的户口、住房、創業扶持等實際需求方面。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在各項優惠政策引導下,二三線城市有望成為應屆大學生就業創業新的主流選擇。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新選擇

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795萬人,比2016年多出30萬人。智聯招聘今年9月份發佈的一份《2017年秋季白領跳槽指數調研報告》顯示,户口、房價、醫療、教育等仍然是求職者選擇留在所在城市的重要因素。有無户口,對城市歸屬感指數的高低有較大影響。近年來,為吸引人才落地紮根,不少二三線城市在住房、户口、創業扶持等方面給予高學歷人才政策優惠。

湖北武漢市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放寬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户試行政策的通知》就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通知明確,留漢大學畢業生年齡不滿40週歲的,可憑畢業證申請登記為武漢市常住户口,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

成都市今年出台的“蓉漂”計劃則打出“先落户後就業”的口號。按照這一政策,具有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才,以及在同一用人單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均可申請辦理落户手續。

四川天府健康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祕書長孟立聯認為,在一線城市功能調整、產業升級的背景下,二線城市正迎來吸引人才的黃金機遇。

“隨着一線城市功能調整,二線城市的優勢將逐步顯現出來。許多海歸選擇二線城市,已經説明了這個問題。二線城市要發現自身價值,確立自身優勢,重塑自身地位,對二線城市的發展應該充滿信心。”孟立聯説。

從求職者角度來看,很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也不再侷限於北上廣。近年來,隨着就業環境的逐漸改善,熱衷於返鄉就業的大學生也多了起來。

“很多高校大學生在選擇落腳點的時候,會更理性考慮自身對於未來生活的期望,而不僅僅是追求高收入。從收入與生活成本的比例來説,大多數大學生尤其是知名高校的大學生,回到家鄉的省會城市,可以有能力在兼顧工作與生活之餘,追求真正自己喜歡做的事,這對他們來説非常有吸引力。”杭州有問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斌説。

在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夏學民看來,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乃至三四五線城市之間的不平衡、發展不充分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矛盾之一。“二線城市的人才政策應該充分考慮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需求的結構與比例,對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各類人才進行合理分類,給出科學的評價標準,而不是以學歷論英雄。”夏學民説。

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發展規劃研究處副處長、副研究員李明超認為,二線城市要提升自身吸引力的問題,應重點圍繞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就業環境、優化社會服務三方面出台配套性改革舉措。

“隨着大城市競爭成本增高和城市環境品質下降,一些人才會逐漸溢出,落户到較小的城市,如果這些城市能夠做好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出台提高安商營商競爭力的扶持政策,那麼大城市溢出的高學歷人才自然就會向那些脱穎而出的二三線城市轉移。”李明超説。

“目前,各地吸引人才的政策很多,但這些政策如果不是建立在促進當地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很難達到吸引人才的目的。好的人才引進政策應該是以適合當地的產業政策、產業規劃為基礎的,讓人才能夠看到廣闊的發展前景。”孟立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