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創業企業如何快速長大

學識都 人氣:8.4K

我們真的是生活在一個好的時代。要成功,除了聰明、勤奮,運氣很重要,你要做那隻站在台風口上的豬。中國這個時代,人口的紅利、創業的激情,給了我們很多的機會,中國還有很多創造行業第一品牌的機會。

徐新:創業企業如何快速長大

 爭做細分市場的No.1

如何Get Big Fast?

第一,要做細分市場的No.1。現在很多創業者在經營一個小公司,做任何公司可能巨頭都在做了,怎樣在競爭充分和劇烈的市場迅速做大?首先你要聚焦一個特別細分的市場。做一個品類的開創者非常重要,“剩”者為王。所有行業的No.1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往往是這個品類的先行者,甚至是開創者。互聯網時代,先行者的優勢非常巨大,因為傳播成本比較低。

第二,要做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喬布斯做手機時,諾基亞已經很強大,喬布斯經常看自己的手、想可以用手指輸入,這就是創新。微創新也很管用。當你看到一個品類來臨時,要迅速捨命狂奔,你的市場佔有率要在30%以上,你才是安全的。在這之前你要迅速跑,不要顧及利潤和投資回報,要迅速獲取用户。最打動我們的其實不是收入和利潤,而是你的用户成長的數量。

我們第一次見到京東老劉(劉強東),京東的銷售收入也就5000萬。當時打動我們的是他一分錢廣告不打,每個月比上個月成長10%,這説明他們的生意模式對了。

老劉這個人很誠信,做對了兩件事情。

當時他説要200萬美金,我説200萬美金哪夠啊,於是我們給他1000萬美金。他拿到我們的錢就去擴品類。互聯網什麼都好,但是用户獲取成本非常的高,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用户重複購買。讓用户對你有認知,頻次非常關鍵,頻次由產品的品類是否豐富決定。

亞馬遜在1997年寫了一封致股東的信,講了零售的三條核心:一是,產品極大豐富;二是,價格實惠;三是,用户體驗好。用户體驗好從某種程度上就是送貨快,也決定了你的頻次。噹噹和卓越在京東之前做了很多年,一直守着書,沒有擴品類,如果他們早點擴品類,那現在就是噹噹和卓越的天下。在一個時代和機會來臨的時候,創始人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他的決策非常關鍵。

當時,京東看用户的投訴,70%的投訴都是對配送不滿意,老劉就開始自建物流。那時壓力非常大,我們每去一個城市都要有兩輛車,十來個人,每天訂單也就20來個,都是虧錢的,一直到2000單的時候才不虧錢,那時我們就一直用過橋貸款。

我們做對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拿18%的期權出來。小公司最大的瓶頸就是找不到能幹的人。怎麼吸引能幹的人?就是要靠期權吸引。當時我們拿了18個點,只掛鈎收入的成長。那時不看利潤,5年之後才看利潤。

小公司不要去跟別人比所有,把時間主要去幹一件事兒。一招鮮吃遍天,一個產品能把某一個點做到極致,這對創業者來説很關鍵。比如,京東送貨快,趕集的藍領找工作。

 平台還是品牌?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投資,選擇比努力更要重要。

我們一直在想,投了電商,投了O2O,投了大眾點評,我們對O2O特別有感覺,我們希望找到下一個迅速長大的企業。電商除了兩個平台,還有沒有其他機會?我們就要看頻次,比如鞋的頻次不是很高,一年就是三次,不夠多。用户獲取成本高,重複購買次數不夠的話,是很難做起來的,所以頻次是我們觀察的一個特點。最後做平台都有一個特點,他就做成平台化,別人的東西拿到裏面來賣。

零售的是不是都可以做成電商?比如家樂福、沃爾瑪,他們最大的品類也分為兩部分,生鮮和乾貨。乾貨還包括服裝和洗髮香波等。家樂福和沃爾瑪遇到了很大的瓶頸,就是用户生活方式改變了。現在80後和90後開始成家、買東西,他們的特點是每天五六個小時在網上,50%以上的東西,特別是乾貨都是在互聯網上買。對沃爾瑪和家樂福來説,生鮮是賺眼球的`,乾貨是賺毛利的。現在老人一般在早上去買生鮮,等80後和90後去買生鮮的時候,全部被挑過了,他們的體驗很差。沃爾瑪和家樂福這樣的大賣場,過去有黃金20年,但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沃爾瑪和家樂福走下坡路,將來生鮮還能出一個巨頭。

第二個大的品類就是服裝,服裝我覺得你別想了,這是一個非常長的長尾,在服裝上,用户第一選擇不是品牌、而是款式。所以我覺得服裝基本上就是淘寶的天下,或者像唯品會,做品牌做折扣。第三大就是3C,3C我覺得是京東的天下,體驗也越來越好。再就是傢俱,是非常好的品類。宜家這個老人家很堅持,他不做互聯網。上網看的流量是非常大的,但堅持讓你到店裏來,這是給互聯網企業很好的機會。

O2O我們投了大眾點評和趕集。團購現在就剩下大眾點評和美團,分類信息就剩下趕集和58,我們覺得這很好,團隊成長也非常強勁。我們也看到了新的模式,就是河狸家。之前趕集和58都是為小商户輸送客人,但新的O2O是顛覆你的,個體的手藝人,剪指甲的、保姆都可以上來服務。門店沒有了,管理成本沒有了,組織成本沒有了,可以全部重新洗牌、重新定價。這個模式顛覆的是門店。互聯網是一個技術的革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最後受益者是消費者和那些顛覆別人的人。

最終市場是什麼樣的格局呢?我們觀察,如果你做平台類的企業,基本上是二元法則。打到最後,第一名跟第二名打價格戰時,第三名就先死掉了,第四名第五名就不見了。平台類的企業是很殘酷的,要麼做大、要麼出局,沒有中型的企業。現在電商就是“淘寶+京東”,分類信息就是“趕集+58”,團購就是“美團+大眾點評”。但你要是做品牌、做產品,就可以百花齊放,不是這麼殘忍了。

 企業快速成長後的管理升級

大企業的組織架構在變,全部分成了事業部,將責、權、利全部下放。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零距離的時代,你彙報的層級不能超過兩次。移動互聯網時代,老闆就是你的用户。要跟用户互動,這就是移動互聯網應該有的文化。

現在的核心團隊很多是85後和90後,不好管。他們要的是什麼?是“綻放”。

我們投的一家企業是賣零食,每次去的時候看他們就像打雞血一樣。他們搞了店長承包責任制,超額的部分拿20%,就搞得很綻放:第一,店長是競選上崗;第二,賺到錢了,再站上台,又綻放一把;第三,把店長放在微信平台上,天天PK,再綻放一把。我們看數據,沒有承包的增長5%,承包的是25%,這20%就是綻放出來的。所以我們還是很相信在這個時代要讓員工綻放,特別是80後和90後。光靠錢是不行的,是要靠綻放,要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