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小故事15篇

學識都 人氣:3W

成語小故事1

【成語】: 見獵心喜

成語小故事15篇

【拼音】: jiàn liè xīn xǐ

【解釋】: 獵:打獵。看到打獵心裏就高興。比喻看見別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過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動,也想試一試。

成語故事】:

北宋時著名的學者程顥,世稱明道先生。他從小聰明青年時代在西京洛陽講學,非常有名氣。他的弟弟程頤也是著名的學者,經常講學,人們稱他們為“二程”。後來,他們的學説被朱熹繼承和發展,人們稱他們為“程朱學派”。程頤十六七歲的時候,非常喜愛打獵。後來他集中心思研究學問,便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打獵了。有一次,他惋惜地對友人説:“打獵的愛好我今後沒有啦!”

有個名叫周茂叔的朋友聽到了這話,特地去對程顥説:“你説的話不一定就是如此。千萬不要説得那麼容易。我看你不是不喜愛打獵,而是把這種心思隱埋起來罷了。説不定哪一天這種心思萌發起來,你還是會像年輕時一樣,高高興興地去打一陣子獵的。”程顥對周茂叔的話末置可否,只是哈哈大笑了一陣。

周茂叔的這席話,在十二年後得到了驗證。一次程顥外出歸來。在田野裏見人打獵,頓時想起了打獵的樂趣,高興得手癢起來。但他忽然回憶起周茂叔説過的話,便硬是壓制了要打獵的慾望,徑自走回家去。

【造句】

1、我原本務農,所以今天下田幫你們割稻,只因見獵心喜。

2、今天看到這場精采球賽,對曾是國手的他,想必見獵心喜,躍躍欲試。

3、公子何不作一番我看,或者我見獵心喜,竟領會得一兩件,也不見得。

4、想不到一進入釣場,看到人手一竿,他見獵心喜,再也走不開了。

5、請原諒我觀棋多嘴了,實在是見獵心喜,熬不住啊!

6、由於對方開的條件實在太吸引人了,他才會見獵心喜,答應跳槽。

7、王爺爺聽到孫女在吊嗓,一時見獵心喜,也陪唱了一段。

8、看到你們在下棋,讓我這個老棋迷見獵心喜,手都發癢了。

9、小王是個棒球迷,一看到孩子們在玩棒球,他見獵心喜,也想下場扼展身手。

10、不用説,錢莊勢力的這種膨脹是拾取外國侵略勢力的餘惠而來的,是值不得見獵心喜的。

成語小故事2

扁鵲,戰國時期著名的醫學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他反對巫術治病,曾學醫於長桑君,擅長各種醫術,遍遊各地行醫,有豐富醫療實踐經驗。正因秦越人的醫術高明,又肯熱心幫大家治病,所以人們都把他比作傳説中的神醫扁鵲,尊稱他為扁鵲大夫。

有一次,扁鵲去見蔡桓侯。他在旁邊閒呆了一會兒,便對桓侯説:“君王您有病了,現在病還在皮膚表淺部位,如果不趕快醫治,病情會加重的。”蔡桓侯笑着説:“我那有什麼病喲!”扁鵲轉身出去了,桓侯又對左右地人譏諷地説:“醫之好不病以為功。”意思是説:這些醫生總是醫治沒有病的人來顯示自己醫術的高明。

過了十天以後,扁鵲又去見桓侯,驚恐的説:“君王你的病已經進入肌肉血脈裏,如再不醫治,病情將會更重。”蔡桓侯很不高興,仍然以為自己沒病,根本不理睬扁鵲。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次見蔡桓侯,説他的病已進入腸胃裏,再不醫治就來不及了。桓侯仍不理睬他。再過了十天,扁鵲去見桓侯時,對他望了望,扭頭就往回走。蔡桓侯覺得很奇怪,就派人去問扁鵲這是什麼緣故。

扁鵲對來人説:“病要是在皮膚裏,肌肉裏,腸胃裏,不論針炙或服藥,都還可以醫治。現在君王的病已經深入到骨髓裏去了,再也沒有辦法治療了。”

果然,五天以後蔡桓侯渾身疼痛,急忙派人去請扁鵲,但扁鵲已經逃往秦國去了。蔡桓侯不幾天就死掉了。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客觀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它既不會因為人們否認它、迴避它而消失,也不會因為人們任意誇大或縮小它而改變。因此,我們要想找到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首先就必須敢於實事求是地承認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迴避與掩蓋矛盾。蔡桓候諱疾忌醫,就非常生動表明了掩蓋矛盾、迴避矛盾的危害。我們應從中吸取教訓,在現實生活中,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正確對待矛盾、認真分析矛盾,妥善地解決矛盾。

成語小故事3

戰國時,有一年齊國發生饑荒,許多人餓死。孟子的弟子陳 臻(zhen)聽到這個消息,急忙來找老師,心情沉重他説:“老師,您聽 説了嗎?齊國鬧饑荒,人都快餓死了。人都以為老師您會再次勸説齊 王,請他打開棠地的穀倉救濟百姓。我看不能再這樣做了吧。”

孟子回答説:“再這樣做,我就成為馮婦了。”

接着,孟子向陳臻講述了有關馮婦的 故事。 馮婦是晉國的獵手,善於和老虎博鬥。後來他成為善人,不再打 虎了,他的名字也幾乎被人們忘掉。 有一年,某座山裏出現了一隻猛虎,常常傷害行人。幾個年輕獵 人聯合起來去打虎,他們把老虎迫至山的深處,老虎背靠着一介山 勢彎曲險要的地方,面向眾人。它瞪圓了眼睛吼叫,沒有人敢上前去 捕捉。 就在這時,馮婦坐車路過這兒。獵手們見了他,都快步上前迎 接,請他幫助打虎。馮婦下了車,挽起袖子與老虎搏鬥起來;經過一 場拼博,終於打死了猛虎,為民除了害。年輕的獵手們高興地謝他。

可是一些讀書人卻譏笑他。

成語小故事4

據説,伯樂年老的時侯,曾將自己多年積累起來的相馬的知識與經驗,寫成一本書,名叫《相馬經》。書上還由他畫了插圖,配合文字勾畫出小馬的形態。伯樂的兒子很想把父親這項技能繼承下來,他就抱着《相馬經》讀得很熟,自以為學到相馬的本領,就按着書本上説的去找好馬。由於他沒有實際知識與經驗,又死搬硬套,不從實際出發,找了好些時侯也沒有找到一匹好馬,而且還鬧出了一個笑話。《相馬經》上説:“千里馬是額頭隆起,雙眼突出,蹄如壘起的酒藥餅”。有一天,他按照這條要求去找馬,在道旁見到一隻癩哈蟆,就用紙包起來,趕回家對父親説:“我找到了一匹好,額頭與雙眼跟你的書上説得差不多,就是蹄子不是壘起的酒藥餅。”

伯樂一聽,本來很生氣,但他知道兒子愚笨,就笑着説:“此馬好跳,不堪御也。”意思是説,你找到的這匹好是好,就是愛跳,你是駕馭不了的。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反對從主觀出發。伯樂的兒子沒有從實際出發,而是照搬書本,結果弄出了笑話。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使主觀與客觀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成語小故事5

機不可失,好的時機不可放過,失掉了不會再來。互文修辭,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主謂式;作賓語;常與“時不再來”連用,也作“失不再來”。

唐朝初年,高祖李淵為平定天下,委派將軍李靖攻打蜀郡的蕭銑。李靖的決斷對這一場戰役的成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蕭銑得到李靖大舉進攻的情報,先吃一驚,繼之一笑,與部將道:“深秋蜀地,寒氣逼人,三峽天險,山高路陡,任李靖如何神通廣大,他那幾十萬兵馬難道都能插翅越江?他們不過虛張聲勢罷了,不必多慮!”各部將心中安定,也就放鬆了警惕。

李靖率三軍經長途跋涉,來到長江邊。九月蜀地的長江,波湧浪急,奔騰咆哮。見此,一位部下建議:“水激山險,將士疲憊,不如稍作休整,待江水退去,再過江不遲。”

秋風襲來,吹動李靖的衣襟。他站在高處,滿目滔滔江水。李靖迴轉身來,注視着將領們,語氣堅定地兑:“現在一定要渡江!”

他看着眾位不解的眼神,繼續説道:“兵貴神速,機不可失。我們的到來很突然。蕭銑尚未察覺;並且以為我們被江水阻隔.不可能立即進攻。我們必須趁江水迅漲的大好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猛攻。這才是用兵的上策!”

良策得到了事實的證明。在李靖指揮下.將士們攻下夷陵,殺敵數萬,擄船四百餘艘。然後乘勝佔領江陵,直逼蜀郡。在勢如破竹的李靖軍隊面前,蕭銑不得不俯首聽命。

機會是常常在意想不到的時刻到來,而且需要你在平時努力工作,在它來臨時,牢牢抓緊它,以供我們利用的一個能夠幫助我們成功的外在因素。對於我們來説,不僅要有創造機會的能力,還要有等待機會的勇氣喲。

成語小故事6

【成語名字】救人於患

【漢語拼音】jiòu rén yú huàn

【近義詞】:雪中送炭、見義勇為、錦上添花、濟困扶危

【反義詞】:落井下石、雪上加霜、趁火打劫

【成語出處】淮南子、齊俗訓:“子路撜溺而受牛謝,孔子曰:‘魯國必好救人於患。’子贛贖人而不受金於府,孔子曰:‘魯國不復贖人矣。’子路受而勸德,子贛讓而止善。”

【成語解釋】在危難中給人以幫助。

【救人於患造句】陳老師一輩子教書育人、救人於患,幫助那些家庭貧困的孩子。

【救人於患的成語故事】

子路救了一個溺水的人,接受了那人送的一頭牛。孔子説:“魯國必定好救人於患。”子貢贖了一個人,卻沒去官府接受酬金(魯國之法:在國外贖回一魯人,可以到官府去領取酬謝)。孔子説:“魯國不會再有人去贖人了。”子路接受酬謝而勸德,子貢推託酬謝而止善。孔子以小知大,以近知遠,從他的言論中就可以聽出來。 “救人於患”在危難中給人以幫助。

成語小故事7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春秋時,衞國有個大夫,叫做棘子成。 有一天,棘子成對孔子的學生子貢説:「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質就夠了,幹麼還要有文彩呢?」 子貢説:「您這樣説是不對的。四匹馬拉的車子,也追不回已經説出口的話。本質和文彩是同樣重要的。讓我拿皮草來舉例解釋吧!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它們的區別,既在本質,也在文彩,如果把這兩類獸皮,拔去上面有文彩的毛,那虎豹皮,看來就像犬羊皮了。」 子貢認為,説話要深思熟慮,因為話説出口,就不能再收回。後人就用「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來表示説話算數,不能反悔。 6 有關於誠信的成語故事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西周最後一個王是周幽王。周幽王什麼國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樂,打發人到處找美女。有個大臣名褒珦勸諫幽王,周幽王不但不聽,反把褒珦下了監獄。 褒珦在監獄裏被關了三年。褒家的人千方百計要把褒響救出來。他們在鄉下買了一個挺漂亮的姑娘,教會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來,獻給幽王,替褒珦贖罪。

這個姑娘算是褒家的人,叫褒姒。 幽王得了褒姒,高興得不得了,就把褒珦釋放了。他十分寵愛褒姒,可是褒姒自從進宮以後,心情悶悶不樂,沒有露過幾次笑臉。幽王想盡辦法叫她笑,她怎麼也笑不出來。周幽王出了一個賞格:有誰能讓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賞他一千兩金子。 有個善於拍馬屁的人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二個鬼主意。原來,周王朝為了防備犬戎的進攻,在驪山(在今陝西臨憧東南),帶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幾裏地就是一座口如果犬戎打過來,把守第一道關的兵士就把烽火燒起來:第二道關上的兵士見到煙火,也把烽火燒起來口這樣,個接一個燒着烽火,附近的諸侯見到了,就會發兵來救。虢石父對周幽王説:“現在天下太平,烽火台長久沒有使用了。

我想請大王跟娘娘上驪山去玩幾天。到了晚上,咱們把烽火點起來,讓附近的諸侯見了趕來,上個大當。娘娘見了這許多兵馬撲了個空,保管會笑起來。”周幽王拍着手説:“好極了,就這麼辦吧!” 他們上了驪山,真的在驪山上把烽火點了起來。臨近的諸侯得了這個警報,以為犬戎打過來了,趕快帶領兵馬來救。沒想到趕到那兒,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大夥兒都愣了。幽王派人告一訴他們説,辛苦了大家,這兒沒什麼事,不過是大工和王妃放煙火玩兒,你們回去吧! 諸侯知道上了當,憋了一肚子氣回去了。褒姒不知道他們鬧的是什麼玩意,看見驪山腳下來了好兒路兵馬,亂哄哄的樣子,就問幽王是怎麼回事。

幽王一五一十告訴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幽王見褒擬開了笑臉,就賞給虢石父一千兩金子。 幽王寵着褒姒,後來乾脆把王后和太子廢了,立褒姒為王后,立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原來王后的父親是申國的諸侯,得到這個消息,就勾結犬戎進攻鎬京。幽王聽到犬戎進攻的消息,驚慌失措,連忙下命令把驪山的烽火點起來。烽火倒是燒起來了,可是諸侯因為上次上了當,誰也不來理會他們。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濃煙,夜裏火光燭天,可就是沒有一個救兵到來。犬戎兵一到,鎬京的兵馬不多,勉強抵擋了一陣,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戎的人馬像潮水一樣湧進城來,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伯服殺了,把那個不露笑臉的褒姒也給搶走了。 到這時候,諸侯們知道犬戎真的打進了鎬京,這才聯合起來,帶着大隊人馬來救。犬戎的首領看到諸侯的大軍到了,就命令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聚斂起來的寶貝財物一搶而空,放了一把火才退走。 中原諸侯打退了大戎,立原米的太子姬宜臼為天子,就是周平王。諸侯也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沒想到諸侯一走,大戎又打過來,周朝西邊大多土地都被犬戎佔去了。平王恐怕鎬京保不住,便打定主意,把國都搬到了洛邑去。 魯孝公二十七年(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因為鎬京在西邊,洛邑在東邊,所以歷史上把周朝在鎬京做國都的時期,稱為西周;遷都洛邑以後,稱為東周。 7 有關於誠信的成語故事點評 堅守信諾是樹立良好個人形象的關鍵。不輕易許諾,一旦許諾,必須兑現。或許他承諾的是無足輕重的事情,如果你在小事上失信於他人,那麼在大事上誰還敢相信你呢?所以我們要懂得誠實的重要性,做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成語小故事8

毛遂自薦

《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

趙王使平原君求救於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毛遂自薦於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頌,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脱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説:“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退下!我和你主人説話,你來幹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台階。他手按寶劍,説:“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説得楚王心悦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歎地説:“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釋讀】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成語小故事9

春秋時,晉國的文伯奉命出使東周,參加周景王王后的葬禮,籍談任副使。這次葬禮很隆重,各諸侯國都來參加,還帶了不少的貢品。

葬禮過後,按當時的規定要脱下喪服,然後由周天子設宴招待前來弔喪的各國諸侯。當週景王招待文伯時,有意使用魯國貢上的酒器。景王問文伯説:“魯國的酒器好嗎?是這次進貢的。”文伯回答説:“不錯,魯國到底是周公的後代,製作的東西就是好!”景王又説:“文伯啊,這次各諸侯國都有貢品獻給朝廷,唯獨晉國沒有,這是為什麼呢?”文伯一時無話可説,只好向籍談拱拱手,讓他回答。籍談回答道:“我記得當初諸侯受封,都從周王那裏接受了大量器物,藉以安邦定國,所以他們能把器物回獻給天子。而晉國呢?處在深山之中,同北方的少數民族為鄰,遠離周王室,所以,天子忙不過來,就沒有送器物給晉國。現在晉國也無法回獻。”

原來籍談是在埋怨周天子沒送器物給晉國,景王不高興地説:“你們忘記了嗎?晉國的祖先是周成王的弟弟,難道他還會沒有王室贈送的器物嗎?據我所知,晉國曾先後得到過周王室贈送的鼓、大車、鎧(kǎi)甲、香酒、雕刻過的弓以及勇士等,還有南陽一帶的大片土地。有了功勞不會被忘記,有了貢品都要登記在冊子上,使子孫們知道這是王室的恩寵啊!你的祖先是掌管晉國典籍的官,所以後來以官職作為姓,不然你怎麼姓籍呢?身為掌管典籍的官員的後代,怎麼倒忘了晉國的舊典呢?”

籍談羞愧滿面,只好與文伯提前退席。景王歎息地説:“籍談的後代大概不會享有官職了吧?他舉典故卻忘了自己的祖先!”

含義及用法:“數典忘祖”:一一數出典故卻忘了祖先;後用來諷刺那種對事物本源或國家、社會的歷史一無所知的人。

注:周成王,周武王的兒子。

成語小故事10

成語雕蟲小技,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出自《北史·李渾傳》:“雕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

《隋書·李德林傳》:雕蟲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輩。

《北史·李渾傳》:“嘗謂魏收曰:雕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

《與韓荊州書》李白:至於製作,積成卷軸,則欲塵穢視聽,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韓朝宗的人,為人非常熱心,常常幫助一些年輕人找到好工作,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一個叫做李白的年輕人寫了一封信給韓朝宗,請韓朝宗幫忙介紹工作,信的最後寫道:“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意思是説,恐怕我寫的文章,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伎倆,不夠讓大人欣賞。這個謙虛的年輕人李白,後來可變成了一位鼎鼎大名的大詩人呢!

從此以後,大家就用"雕蟲小技"來形容寫文章或是做事情的時候,用的都是一些小技術而已。

釋 義:雕:雕刻;蟲:指鳥蟲書,古代漢字的一種字體。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出 處:《北史·李渾傳》:“雕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

成語小故事11

在安祿山叛亂前的天寶年間,有一年,西北邊境的少數民族入侵,唐王朝起兵出征。戰事雖然發生在邊關,然而卻牽動着遠在千里之外杜甫的心,他接連寫下了一組詩共九首,稱《出前塞》詩。其中有: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詩的大意是説,出征的戰士啊!弓要選用力量大的強弓,箭要用鋒利的長箭。要消滅敵人的騎兵先要消滅胯下的戰馬,要打敗敵軍先要擒住敵方的首領。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複雜事物發展過程中包含許多矛盾,其地位與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種矛盾,由於它的存在與發展,規定或影響着其他矛盾的存在與發展,它就是主要矛盾。我們在看問題、辦事情時,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如果不分主次,或抓不住中心,就不可能把事情辦好。擒賊先擒王就是抓主要矛盾的具體表現,是制勝敵人的關鍵。

成語小故事12

【成語】: 誠惶誠恐

【拼音】: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解釋】: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成語故事】:“誠惶誠恐”成語出自《後漢書·杜詩傳》。

杜詩字公君,河內汲(今河南省汲縣)人,少年時就胸有大志,才能不凡。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杜詩官至侍御吏。當時將軍蕭廣放縱士兵,欺壓百姓,百姓皆惶恐不安。杜詩多次勸誡他,蕭廣就是不改,於是杜詩一怒之下殺了蕭廣;並把他的罪行公佈於眾,以平民憤。光武帝劉秀得知後,召見杜詩,賜以戟,表示讚賞。後又派杜詩出使河東(今山西省西部沿黃河地區),誅降叛逆楊異等人。

杜詩到了河東後,焚燒賊船,斬了楊異,除了叛賊,做了成皋(今河南汜水縣)縣令。杜詩為官3年,治理有方,建武七年升為南陽太守,他廣拓農田,鑄造農具,修治陂池;同時除暴安民,使社會安定,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足。老百姓都無不感激這位太守。可是杜詩卻自認為是無功受祿,向光武帝上書要求到小郡任職。書中説:“我自己思量,我不過是小官之材,沒有大才,現在是正趕上陛下開創大業,因受大恩而作了太守。我在職無功,治理少方,這麼長時間佔據高位,實在是誠惶誠恐。”但是光武帝很信任他,堅持讓他繼續做太守。

“誠惶誠恐”原為封建時代奏章中的套語,表示臣下對皇帝威嚴的敬畏,後來逐漸被用來形容小心謹慎。“誠”,實在之意;“惶”,害怕之意;“恐”,畏懼之意。

成語小故事13

●. 安步當車

戰國時期,齊國有位隱士名叫顏斶(chù)。齊宣王聽説他很有名,就召見了他。

顏斶進宮後,齊宣王傲慢地説:“顏斶,你過來!”顏斶不卑不亢地對齊宣王説:“大王,你過來!”齊宣王很不高興,旁邊的大臣也都責怪顏斶。顏斶便説:“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説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説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地問他:“到底是大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説:“當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下令:誰敢在距離高士柳下惠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另外還懸賞: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他為萬户侯,賞金兩萬兩。由此可見,一個活着的大王的頭,還抵不上一個死去的士人墳墓呢。”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了,便請求做顏斶的學生,並説:“您和我在一起,食有美味,出必乘車,妻子兒女可以穿上華美的服裝。”顏斶毫不動心,堅決辭謝:“我還是希望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兒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慢慢地走路,就當是坐車一樣;不犯罪過,就是保持自己的尊貴。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啊!”顏斶説罷,告辭而去。

後來,人們就以“安步當車”表示不乘車而安然步行,又比喻安於現狀,不求顯貴。安,安詳,不慌不忙;步,步行。

成語小故事14

【成語】: 苟延殘喘

【拼音】: gǒu yán cán chuǎn

【解釋】: 苟:暫且,勉強;延:延續;殘喘:臨死前的喘息。勉強延續臨死前的喘息。比喻暫時勉強維持生存。

【成語故事】:

明朝有這樣一個寓言:東郭先生趕着一頭驢去中山地區謀求官職,路上遇見一隻被打傷、正受到追趕的狼。狼伸着頭,擺動着尾巴,苦苦哀求説:“先生是願意救助世間萬物的,請讓我躲在您裝書的布袋裏,使垂危的生命暫且得到延續吧(原文是‘何不使我得早處囊中以苟延殘喘乎’)”。

東郭先生看着狼可憐的樣子,就答應了它的請求,使它躲過了獵人的追捕。

誰知危險過去後,狼馬上顯出了原來的本相。它揮舞着爪子,撲向東郭先生,要吃掉他!

正在這時,來了一個老農。東郭先生和狼向老農訴説了經過,請老農裁判。老農想了一計,就用計引誘惡狼重新進入布袋,幫助東郭先生殺死了這隻惡狼。由這寓言引出了一個詞叫“中山狼”,往往用它比喻那種忘恩負義、得勢就猖狂的壞人。

成語“苟延殘喘”也是由這寓言來的。“苟”,是苟且、暫且的意思;“延”是延續;“殘喘”是臨死前的喘息。一般用它表示暫且勉強地活下去。

成語小故事15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楚國有一位著名的射箭能手名叫熊渠子。

有一天夜裏,當天經過一片山林時,忽然看見前面不遠的地方躺着一隻老虎。他嚇出一身冷汗,趕緊拉弓搭建,對準老虎就射。可是,那隻老虎不動也不吼。

熊渠子感到奇怪,壯着膽子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塊像老虎的大石頭;再一看,他射出的那支箭整個兒鑽進石頭裏去了。

熊渠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我的力氣再大也射不穿石頭呀!

他後退了幾步,又拿起了一支箭,開工向石頭射去。只聽“啪”的一聲,箭卻被彈了回來。熊渠子又連射幾回,都是這樣。他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於是搖搖頭,歎了口氣,繼續趕路去了。

這件事很快傳開了。人們議論説,熊渠子所以能射開石頭,是因為他當時心志專一,精力高度集中。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句諺語就是從上面的故事演變而來的。人們常用來説明只要專心致志,肯下苦功夫,就能達到目的;有時也用來比喻誠心待人,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TAGS: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