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畢業設計開題報告範例

學識都 人氣:2.52W

建築是人類最早的生產活動之一,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隨着社會生產力發展而形成發展的。由於經濟的發展、土地的減少,現代建築趨向於多高層建築,而砌體結構存在自重大、砌築工作相當繁重、抗拉抗彎性能低、粘土磚用量很大,往往佔用農田,影響農業生產等缺點,現代建築多采用框架結構、框剪結構、框筒結構等結構體系。而框架結構是多高層建築的一種主要結構形式。框架結構有鋼筋混凝土框架和鋼框架,而鋼筋混凝土框架在教育建築中較為常用。隨着建築行業迅速發展,我國混凝土行業已與世界混凝土技術進程同步。從乾性混凝土到大流動性混凝土,再到混凝土建築砌塊。高強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劑發展,各種性能更優混凝土,綠色混凝土發展,混凝土行業前景一片光明。混凝土的各種優越性已充分體現。框架結構內部可用輕型材料分隔,許多輕型、隔熱、隔音材料不斷出現,綠色建材不斷湧現。

土木畢業設計開題報告範例

框架結構由樑、柱構件通過節點連接構成。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框架結構可分為現澆式、裝配式和裝配整體式三種。在地震區,多采用樑、柱、板全現澆或樑柱現澆、板預製的方案;在非地震區,有時可採用樑、柱、板均預製的方案。

在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結構各構件將產生內力和變形。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結構的側移限值通常控制樑、柱截面尺寸。框架結構的側移一般由兩部分組成:由水平力引起的樓層剪力,使樑、柱構件產生彎曲變形,形成框架結構的`整體剪切變形;由水平力引起的傾覆力矩,使框架柱產生軸向框架結構的變形,形成框架結構的整體彎曲變形。當框架結構房屋的層數不多時,其側移主要表現為整體剪切變形,整體彎曲變形的影響很小。

我的畢業設計是做框架結構,需要對該結構具有較為深入的瞭解。該辦公樓的建築要求設計4200平米左右,四層。建築設計要求建築物功能分區合理,房間佈置適宜,滿足各項使用功能要求;結構設計要求結構佈置合理,構件設計安全經濟合理。

一:框架結構體系的特點:

1結構自重較輕。

2建築立面容易處理。

3計算理論比較成熟。

4設計時要控制高寬比。

5建築平面佈置靈活,能獲得較大空間空間,也可按需要做成小房間。

6整體側向剛度較小,水平荷載作用下側移較大,有時候影響正常使用。

二、框架結構體系選擇的因素及適用範圍:

1考慮建築功能的要求。例如多層建築空間大、平面佈置靈活時。

2考慮建築高度和高寬比、抗震設防類別、抗震設防烈度、場地條件等因素。

3非抗震設計時用於多層及高層建築。抗震設計時一般情況下框架結構多用多層及小高層建築。

4框架結構體系是介於砌體結構與框架-剪力牆結構之間的可選結構體系。框架結構設計應符合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則。

5框架結構由於其抗側剛度較差,因此在地震區不宜設計較高的框架結構。在7度設防區,對於一般民用建築,層數不宜超過7層,總高度不宜超過28米。在8度設防區,層數不宜超過5層,總高度不宜超過20米。超過以上數據時雖然計算指標均滿足規範要求,但是不經濟。

三:框架結構結構佈置原則:

1結構平面形狀和立面體型宜簡單、規則,使各部分均勻對稱,減少結構產生扭轉的可能性。

2控制結構高寬比,以減少水平荷載下的側移。

3儘量統一柱網及層高,以減少構件種類規格,簡化設計及施工。

4廠房的總長度宜控制在最大温度伸縮縫間距內,當廠房長度超過規定值時,可設伸縮縫將廠房分成若干温度區段。

四:框架結構的承重方案:根據承重框架佈置方向的不同,框架承重體系可分為:

1橫向框架承重方案:在橫向上佈置主樑,在縱向上設置聯繫樑。樓板支撐在橫向框架上,樓面豎向荷載傳給橫向框架主樑。由於橫向框架跨數較少,主樑沿框架橫向佈置有利於增加房屋橫向抗側移剛度。由於豎向荷載主要通過橫樑傳遞,所以縱向聯繫樑往往截面尺寸較大,對於給定的淨空要求使結構層高增加。

2縱向框架承重方案:在縱向上佈置框架主樑,在橫向上佈置聯繫樑。樓面的豎向荷載主要沿縱向傳遞。由於聯繫樑截面尺寸較小,這樣對於大空間房屋,淨空較大,房屋佈置靈活。不利的一面是進深尺寸受到板長度的限制,同時房屋的橫向剛度較小。

3縱橫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框架在縱橫兩個方向上均佈置主樑。樓板的豎向荷載沿兩個方向傳遞。柱網較小的現澆樓蓋,樓板可以不設井字樑直接支撐在框架主樑上。由於這種方案沿兩個方向傳力,因此各杆件受力較均勻,整體性也較好,通常按空間框架體系來進行內力分析。

五:變形縫的設置。在框架結構總體佈置中,考慮到沉降、温度變化和體型複雜對結構的不利影響,可用沉降縫、伸縮縫和防震縫將結構分成若干獨立的部分。框架結構設縫後,給建築、結構和設備的設計和施工帶來一定的困難,基礎防水也不容易處理.因此,目前的總趨勢是避免設縫,並從整體佈置或構造上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小沉降、複雜温度變化或體型複雜造成的不利影響。當必須設縫時,應將框架結構劃分為獨立的結構單元。

該畢業設計是綜合應用我們四年來所學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技術知識來解決具體的土木工程問題,使我能夠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比較獨立地完成辦公樓的設計,可以熟悉相關的設計規範、手冊、標準圖集,掌握AutoCAD、Office、PKPM等辦公軟件技術,為我以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 樑興文史慶軒主編《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 科學出版社出版

[2] 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建築科學院主編《建築設計資料集》(1~10)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4年

[3]《現行建築設計規範大全》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 發行 2002年

[4] 黎志偉 編著《辦公空間設計與實物》廣東科技出版社

[5] 周果行 編著《房屋結構畢業設計指南》中國工業出版社 2004年

[6]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02)

[7] 武勇 劉麗 主編《辦公建築》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年

[8] 許安之 艾志剛 主編《高層辦公綜合建築設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77年

[9] 張頤 譯《辦公空間設計祕訣》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0] 張述勇《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畢業設計知道》地震出版社

[11] 鄭凌 編著《高層寫字樓建築策劃》機械工業出版社

[12]《基礎工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13]《房屋建築學》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0年

[14]《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與計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15]《屋面建築構造》 江蘇省建築配件標準圖集蘇J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