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文化對民族舞蹈教學的影響

學識都 人氣:1.35W

舞蹈文化對民族舞蹈教學有着積極的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將舞蹈文化與民族舞蹈教學有機結合,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民族舞蹈教學現狀的論文範文,歡迎閲讀參考。

舞蹈文化對民族舞蹈教學的影響

摘要:舞蹈文化與民族舞蹈都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兩者之間既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又各自保持着其鮮明的特點與藝術風格,其中,民族舞蹈是舞蹈藝術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推動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有着難以言喻的意義。民間舞蹈的每一個動作形態都受到了特定背景下舞蹈文化的影響,同時又與民族舞的審美情趣聯繫密切,因此,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有效掌握民族舞蹈的表演技巧及內在特點,就必須把民族舞蹈文化與舞蹈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其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本文敍述了當前民族舞蹈教學的現狀,分析了舞蹈文化對民族舞蹈教學的影響及其存在的問題,最後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教學;影響;問題;措施

引言: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並代代流傳的的寶貴財富,是人們的精神寄託,因此我國相關部門、藝術節以及各民族人民都要注意加強對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響,最終演變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集合體,反映了各民族舞蹈文化的樣式。民族舞蹈在肢體語言、表演技巧以及動作特色等方面都生動刻畫了民族文化的鮮活特徵,並表達了民族文化的厚重與深遠,在學習民族舞蹈時,不僅要關注其絢麗多姿的表演形式,還要注重其表達的民族文化內涵。

1. 民族舞蹈教學現狀與思考

當前一些舞蹈五年制的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大多數是圍繞民間舞蹈來規劃教學課程。由於教師在民間舞蹈課堂教學過程中未能將舞蹈文化與舞蹈教學相結合,再加上學生之間的舞蹈基礎參差不齊,其對民間舞蹈的特徵、概念都較為模糊,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到的只有動作外在形態而難以領悟民間舞蹈的特點及內涵。民間舞蹈的每一個動作都有特定文化背景作為烘托,並與其特有的審美情趣緊密相關,因此在民間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在傳授舞蹈動作形態、技巧以外,還要注意向學生傳遞民間舞蹈所反映的`舞蹈文化,以開放學生的視野並拓寬其思維。只有將民族舞蹈文化與舞蹈教學有機結合,才能使得學生能夠用其優美的體態、靈活協調的軀體以及高難度的技巧來盡情的去表現舞蹈,將其外在美資和內在精神都完美的演繹出來。

2. 舞蹈文化對民族舞蹈教學的影響

2.1促進學生對民族舞蹈文化的瞭解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強調舞蹈的基礎動作、技巧和表演形式,還要指導並督促學生對民族舞蹈文化進行深入的學習和了解,例如去了解民族舞蹈發源地的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實現舞蹈文化教育的途徑各式各樣,主要的方法有組織學生來收集各民族的舞蹈、音樂等錄像資料,讓學生來欣賞民族舞蹈並進行分組討論,或是通過積極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使學生身臨其境的去了解各民族舞蹈,另一方面使學生去感受各民族舞蹈所反映的民族風土人情。例如在進行傣族舞蹈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對傣族歷史文化進行一些簡要的介紹,讓學生對傣族風土人情有個初步認知並對熱情、善良的傣族人民有一定的瞭解,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舞蹈過程中能更好理解傣族舞蹈中獨特、濃厚的亞熱帶風情。此外,還要讓學生了解傣族的一些宗教活動和特定風俗,傣族人民喜歡水、愛潔淨、信仰小乘佛教等,通過對這些知識的灌輸有助於學生理解傣族的舞蹈文化。

2.2舞蹈文化結合了舞蹈和文化的教育

傳統的舞蹈教學主要以學科為目標,忽視了舞蹈文化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為了更加有效的進行舞蹈教學並體現因材施教、多元化發展的教學理念,需要對舞蹈教學進行深入改革,以實現舞蹈教學內容的有效實施。在實際舞蹈教學過程中,大多都是對基礎舞蹈動作進行反反覆覆的教育,無法使學生領悟民族舞蹈的文化內涵,而只能學到一些死板的舞蹈基本套路,教學內容既不能突出民族舞蹈教學的特點,又缺乏自主創新和內在精神。當今社會是創新發展的社會、智能型人才的社會,在民族舞蹈教學中若是缺乏了對舞蹈文化內涵的教學,那麼培育出來的也只是會跳舞卻對舞蹈文化一無所知的單一人才,最終將會被社會淘汰、時代抹殺。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既要培養學生的舞蹈技能,又要加強對學生舞蹈文書素養的培養,將舞蹈文化與民族舞蹈教學有機結合,以提高學生的舞蹈素養。

2.3舞蹈文化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民族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審美感知入手,讓學生在舞蹈動作學習過程中感受動作的美感並從中得到領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自覺進行舞蹈動作訓練,最大程度上調動起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和成就感。在民族舞蹈學習過程中,向學生傳承民族文化,使學生在舞蹈中感受藝術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並通過學習舞蹈來提升自己的形體美、氣質美。與此同時還可以藉助優美的舞蹈形象來薰陶學生的靈魂,感化其內心世界,最終陶冶學生的情操並提高其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推動其完成更加完美的舞蹈作品。

3. 舞蹈文化在民族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3.1民族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隨着舞蹈教學的發展與進步,我們逐漸認識到舞蹈文化對民族舞蹈教學的重要影響,因此在進行舞蹈教學時,要有效的將其與舞蹈文化相結合,充分發揮二者的作用。民族舞蹈文化教學不僅包括了舞蹈基礎知識和專項訓練,還包括舞蹈文化史和專業理論性課程,既涵蓋了民族舞蹈的基礎性知識,由體現了各民族鮮明的舞蹈文化。然而在民族舞蹈文化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問題,具體如下:①內容模式化,我國民族舞蹈種類豐富多樣,然而據相關數據統計,在民族舞蹈文化基礎課和主修課所佔的課程比例十分少,相比於芭蕾、現代舞而言,在授課時間和內容上少的多;②教育面狹窄,我國擁有的民族舞蹈舞種很多,然而除了藏族舞、蒙古舞、秧歌舞等已沒有新的舞蹈形式,教學內容逐漸陷入條塊化、模式化的弊端中;③教學內容規範化、空洞化,在民族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嚴格的按照統一教學模式來規範教學,沒有對民族舞蹈文化的相關知識進行深入考研,不僅使教學內容變得空洞不能突出各民族舞的各自特點,還是的為舞蹈文化與實際應用脱節,缺乏創新,不利於民族舞蹈的發展。

3.2改善措施。民族舞蹈教學是一個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技能訓練,還要對民族舞蹈文化淵源及風土人情進行一定的闡述,從而來提高學生對民族舞的領悟能力和在進行舞蹈表演時的自我創新能力。在課堂教學方法上,教師可以採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來播放相關是視頻,來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和舞蹈文化的歷史滄桑感。此外還可採取分類教學的方法,不同的學生其風格特點也各不相同,在教學過程中藥因材施教,增強其對舞蹈文化的理解,使其對民族舞蹈文化有全方位認識,繼而推動學生多元化綜合發展。在實踐教學方法上,開展民族舞蹈觀賞活動,並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其瞭解舞蹈背後的風土人情,拓展其視野並培養其創造思維。

4. 結論:

舞蹈文化對民族舞蹈教學有着積極的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將舞蹈文化與民族舞蹈教學有機結合,重視知識與情感的融合,強調錶演與文化的融合,最大程度上提高舞者的綜合素質,以創造更完美的舞蹈作品,推動民族舞蹈教學不斷髮展,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孫愛莉. 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民間舞蹈的教學[J]. 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 2010(06)

[4]孫愛莉. 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民間舞蹈的教學[J]. 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 2010(06)

[3]李澤華. 淺談民間舞蹈文化與民間舞蹈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J]. 大眾文藝. 2012(04)

[5]趙麗. 淺淡民間舞蹈課堂教學中民間舞蹈文化的滲透[J]. 大舞台(雙月號).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