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最新技術經濟學論文

學識都 人氣:2.12W

技術經濟學範式

精選最新技術經濟學論文

1995年,隨着崔之元的《西方經濟理論的範式危機與樊綱先生商榷》和樊綱的《蘇聯範式批判》兩篇文章的發表,國內經濟學界開始了對中國經濟學範式危機的討論。普遍認為,中國當今的經濟學研究主要兩大範式,即前蘇聯範式或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範式和西方經濟學範式,當然也有人認為還存在介於兩者之間的第三種範式,兩大範式之爭持續至今。技術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其範式必然要受到經濟學範式的制約與影響,在不同時期也要分別受到兩大範式不同程度的影響。筆者認為,在明確了經濟學兩大範式的前提下,還要對技術經濟學範式展開進一步的研究,畢竟經濟學範式不能直接作為技術經濟學範式看待。根據庫恩對範式的描述,要研究技術經濟範式是否存在及其變化軌跡,可以從技術經濟學基本範疇、研究對象、理論基礎、基本理論等幾個方面入手加以考察。

技術經濟學基本範疇

今天看來,技術經濟學基本範疇已經相當多了,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初主要有技術、技術政策、技術措施、技術方針、技術進步、生產力佈局、技術改造、經濟、經濟效果、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技術經濟、技術經濟學、投資、技術轉讓、時間因素等等;80年代至今又產生了價值工程、時間價值、技術創新、綜合評價、現值、技術轉移、技術市場、技術擴散、技術選擇、內部收益率、影子價格、社會評價、可行性研究、後評價、實物期權等等。對這麼多的範疇一一加以考察是沒有必要的,只要考察這些基本範疇的意義在前後使用上是否發生了變化以及多數範疇出現的年代就可以了。我們先考察兩個最主要的範疇技術和經濟的含義。

(1)技術。關於技術定義可謂五花八門,人們對這一術語的認識分歧很大,而且隨着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在技術經濟學著作中對技術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看法是把技術的概念看作為包括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和勞動者的勞動方法技能等內容的總稱,即技術就是生產力;第二種看法是,廣義的技術包括硬技術和軟技術兩個方面;第三種看法認為,技術是指把科學知識、技術能力和物質手段等要素結合起來所形成的一個能夠改造自然的運動系統;第四種技術泛指人類在科學實驗和生產過程中認識和改造自然所積累起來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的總和。

以上關於技術的認識中,第一種看法主要存在於20世紀80年代以前,但至今也有不少學者仍持有類似的觀點。第二種看法和第三種看法本質上是相同的,是比第一種更為廣義的一種技術觀。但是,仔細分析發現,人們對硬技術和軟技術的理解是不同的。如徐壽波認為,硬技術是根據勞動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髮展形成的各種操作技巧能力以及相應的勞動生產資料,軟技術主要是根據工作經驗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原理髮展形成的組織和管理社會、經濟和科技文化的技能方法及相應的勞動資料;而傅家驥認為,體現為機器、設備、基礎設施等生產條件和工作條件的物質技術稱為硬技術,體現為工藝、方法、程序、信息、經驗、技巧和管理能力的非物質技術稱為軟技術。第二、三種看法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今為很多學者所採納。第四種看法比前面幾種看法還要寬泛,它主要產生於90年代,併為許多技術創新領域內的研究者所接受。

其實,迄今為止對技術範疇的認識可多達數百種,人們很難得出一個讓多數人滿意的定義。正如現代西方著名的技術思想家拉普所説:倘若要給技術概念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人們馬上就會陷入困境。拉普贊同尼采的只有無歷史的東西才可以下定義的思想,認為給技術下一個非歷史的定義是不可能的,既然技術是一種歷史現象,那麼只有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才能夠概括出技術的概念,得出技術的本質。因此,筆者認為,在技術經濟學領域中人們對技術的認識應當本着歷史主義的態度,不應把技術視作一個永恆的範疇,但特定時期內對技術的`含義的認識應該具有一定的統一性,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在對技術經濟學領域內技術這一最重要的範疇有個統一認識的基礎上展開這一研究領域內的研究工作。

(2)經濟。關於經濟這個名詞,其含義大致有以下幾種:第一種含義是,經濟指生產關係,比如經濟基礎、政治經濟學這些名詞中的經濟就是這種含義;第二種含義認為,經濟是指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整個過程,比如國民經濟、人類經濟活動等名詞中的經濟屬於這一種;第三種是指一個社會或國家的國民經濟的總稱或它的各個部門,如工業經濟、農業經濟等;第四種指節約,比如經濟不經濟這種説法中的經濟就是指節約。

基於上面對經濟範疇的認識,關於技術經濟(學)這個名詞中的經濟的含義,在技術經濟學界早期和現在的認識也是不同的。早期(這裏主要指1990年以前)主要認為技術經濟(學)中的經濟主要是指節約,而現在人們的認識是除了節約外還有其他幾種含義。

從上面對技術經濟學兩個最基本的範疇技術和經濟的分析可以看出,技術經濟學領域中學者們對這兩個範疇尤其是技術的認識是不同的,並且明顯地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