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設置的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5.51K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對高職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滿足社會對國際護理人才市場的需求。因此,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的設置要更科學更合理,更貼近社會發展的需求。目前“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因學生英語水平達不到要求,不能很好地實現“高職護理人才適應市場的需求”。本文主要結合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英語水平和英語教學現狀,分析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策略。

關於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設置的研究論文

近年來,隨着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對高職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能夠熟練掌握護理專業的基礎護理技能和先進的護理理念、知識和技術,還能夠用英語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以滿足社會對國際護理人才市場的需求。因此,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設置要更科學更合理,更貼近社會發展的需求。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滿足高職護理人才對英語需求度的關鍵。目前“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因學生英語水平達不到要求,不能很好地實現“高職護理人才適應市場的需求”。本文根據國家教育部教育司2000年頒佈的關於《高職教育英語課程基本要求》,結合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英語水平和教學現狀,分析了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策略。

一、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英語水平和英語課程設置現狀

1.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英語水平現狀

目前高職護理專業的生源主要是來自省內各市區縣鎮的普通初中畢業生,這些學生英語學習起點不一,對英語詞彙的掌握基本停留在初中英語的水平。以我校為例,根據2011年至2016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經過在校幾年的英語學習,絕大多數學生能通過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一級,平均通過率90%;很少一部分學生通過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二級,平均通過率8%,個別學生能通過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三級,平均通過率3%;而通過全國醫護英語等級考試一級、二級和三級的平均過關率為86%、47%和17%。

2.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設置現狀

(1)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的培養目標

根據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頒佈的關於《基本要求》明確了高職專業英語課程的培養目標:在掌握基礎知識技能和具備一定聽、説、讀、寫、譯的能力基礎上,能借助相關英語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常活動和業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併為今後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因此,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的培養目標旨在通過在校三年的學習,讓學生具備一定聽、説、讀、寫、譯的能力,熟練掌握公共英語和護理專業英語知識,在工作中能用英語與醫生和病患進行一定的.交流,以適應護理專業人才教育的國際化。

(2)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設置情況

以我校為例,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將英語教學時間安排在高職的前七個學期,總學時總共344課時,理論教學238課時,實踐教學106課時,具體課時數為:第一學期至第三學期周課時4課時,第四學期至第七學期周課時2課時。教材主要使用全國英語等級考試標準教程(一級和二級),醫護英語一級教程、醫護英語二級教程和江蘇省職業學校英語教材第一冊至第四冊。

目前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所使用的英語教材較多,既要完成江蘇省職業學校英語教材第一至第四冊的教學,也要完成公共英語和醫護英語第一二冊的教學,課時少,內容多,大大降低了英語教學的課堂效果。最終培養的護理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很難適應崗位的要求,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二、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1.教材與課時安排有矛盾

以我校為例,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聽、説、讀、寫、譯能力,要求學生能用英語進行與護理專業工作相關的口頭和書面交流,鼓勵學生報考並通過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和全國醫護英語等級考試第二、三級。目前,護理專業英語課程需要在七個學期內完成這些教材的教學:全國英語等級考試標準教程(一級和二級),醫護英語一級教程、醫護英語二級教程和江蘇省職業學校英語教材第一冊至第四冊。這就使得教師在安排英語授課時間和英語授課內容上產生了較大的矛盾,完成了全部教材的教學,學生可能不能充分理解教材的內容,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反之,教師在課堂上安排好的上課內容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卻又不能完成全部的英語授課內容。

2.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較單一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使用得當,會讓英語教學事半功倍。但在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單一,課前不能充分備課,上課時照本宣科,不會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網絡教學資源,上課只帶一本書和一台錄音機。在這樣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只能停留在啞巴英語的水平,與護理專業英語課程的培養目標相差越來越遠。據瞭解,在英語課堂教學調查中,大多數學生希望教師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能更多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網上資源,讓英語課堂成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3.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不足

有力的師資隊伍和先進的教學設施是英語課程設置的重要保障。目前,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的培養目標要求英語教師具備廣博的英語專業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並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同時,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護理專業知識。據瞭解,目前很多高職校並沒有對公共基礎課的英語教師進行護理專業知識的相關培訓,這將使英語與護理教學相脱節,使教授的英語內容與專業內容不能相聯繫,在護理英語教學中,教師教授的護理英語知識也沒有專業課教師專業,學生對英語課的興趣不高。此外,先進的教學設備和設施在英語課程設置中也極其重要,學生的英語聽力和口語需要運用一定的教學設備進行練習和考核,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和聽力有很大幫助。

4.護理專業學生英語素養和學習積極性不高

據瞭解,在校護理專業學生中有八成來自鄉鎮,英語基礎薄弱,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不能充分意識到英語學科的重要性,一些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往往因跟不上英語教學進度而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選擇不聽講或做其他與上課無關的事;由於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掌握不牢,英語口語較差,在課堂上又羞於開口,對英語課堂上口語表達沒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是很高。

三、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策略

1.合理安排英語課時和教材內容

《基本要求》明確了高職專業英語課程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技能和具備一定聽、説、讀、寫、譯的能力,並能藉助英語資料進行簡單的生活或專業方面的交流。因此,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設置旨在通過七個學期的英語教學,讓學生具備一定聽、説、讀、寫、譯的能力,熟練掌握公共英語和護理專業英語知識,在工作中能用英語與醫生和病患進行一定的交流,以適應護理崗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根據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英語課程的教學時間安排,將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的課時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在設置高職英語課程時,第一學年的兩個學期裏教師通過課堂授課和課外選修的形式進行全國公共英語二級和江蘇省職業學校英語一二冊的教學,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英語口語和聽力水平。通過有計劃地安排英語教學內容,逐步拓寬學生的英語知識面,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交際能力;第二學年的兩個學期裏教師通過課堂授課和課外選修的形式進行全國醫護英語一二級和江蘇省職業學校英語三四冊的教學,讓學生掌握護理專業相關詞彙和各項護理操作表達的同時,培養學生對英語語法和醫護詞彙表達等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在第三學年和第四學年的三個學期裏,教師通過護理實訓教室和醫院場所進行全國醫護英語三級的教學,訓練學生在模擬場景和真實的醫院場所中與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進行交流,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同時,在場景模擬教學中,教師向學生講解東西方護理理念和原則的異同,使學生在以後的醫護工作中能夠更好地與外籍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

2.運用適當的教學模式和有效的教學方法

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遵循“邊學邊用,學用結合”原則,把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課堂地位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網絡教學平台、教學視頻和相關信息化教學手段,適當地組織、引導和幫助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英語水平,採用分層教學模式、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以內容為基礎教學模式等進行教學。在醫護英語的教學中,為適應社會,培養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教師應本着“以學生為主體,以應用為原則”的教學理念,運用聽説法、交際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和內容型教學法等進行英語教學。例如,在運用以內容為基礎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使用英語圍繞主體內容進行話題討論的真實語言環境,教師既要關注學生對專業內容的學習也要注重英語技能的提高,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採用能夠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和引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讓學生在英語話題討論的過程中習得語言。

3.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和改善教學設施

在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將應試教育觀念轉變為素質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始終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以學生髮展為本,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參與、合作和交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其次,教師應具備廣博的知識和不斷學習護理專業知識的能力,要有探索精神,將基礎英語知識和護理專業知識進行有效結合,貫徹到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有效的教學設計,以學生髮展為核心,引導學生掌握學法,通過探究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最後,教師應加強教學研究,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以研究的眼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在英語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研究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更好地教學設施對於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事半功倍。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設備會讓學生學習更有興趣,英語課作為一種語言課程,注重學生聽説能力的培養,因此更需要完善網絡教學平台和現代化多媒體設備,其具有可視性強、能隨時互動,信息和知識覆蓋面全、傳播速度快、信息資源共享等特點,能夠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通過改善教學設施,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採用適合學生的英語教學手段,吸引學生喜愛學習英語,調動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激發英語學習的興趣。

4.採用適合學生的多樣化評價方法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英語能力測評,不僅要看基礎英語的卷面考試成績,還應將護理英語專業詞彙的掌握情況納入考核之中,同時還應該對學生課堂表現以及模擬情景教學中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進行測試打分,通過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評價,將以上各項納入最終英語能力測試成績中,將對學生的學習起着引導性作用,直接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上課的積極性。例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將課堂前十分鐘的小組情景模擬納入最終考核成績中,這會引導學生在課前督促自己和小組成員進行認真練習和準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養成英語學習的習慣,提高了學生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

總之,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英語基礎知識和護理英語專業知識對培養護理專業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意義,只有科學合理地設置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將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教學進行合理安排,遵循“邊學邊用,學用結合”的原則,本着“以學生為主體,以應用為原則”的教學理念,運用適合學生實際的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滿足社會對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