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淺談教育類電影的現實啟發

學識都 人氣:2.04W

摘要:當今社會,隨着現代化技術的高度發展,電影產業日益興盛,並對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教育觀作為上層建築,也通過電影產業從教育專家深奧的書中走出,走進了日常生活中,給以了各種人羣更好認識、反思、學習教育理念的機會。因此,我們要利用好教育類電影的廣泛教育性,而家庭作為孩子教育培養的重要環境,尤其要從中挖出現實的啟示意義,從而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論文:淺談教育類電影的現實啟發

關鍵詞:教育類電影,現實啟發,溝通,榜樣,暴力

一部好電影,讓人感慨唏噓是起碼的,若是到了讓觀者自省的地步,那應該算是成功到有意義的地步了,而電影《小孩不笨》在這一點上無疑是成功的。影片以兩個家庭三個孩子為線索開展,着重探討父母與子女間的言語溝通、情感表達、家庭教育問題,並與學校教學這第二條線索結合,而所有外部環境都與“孩子”這個中心點產生重重矛盾,最終在巨大的衝突中衝向人物各自心靈的頂峯,轉而歸於寧和與動人,就像被暴風雨洗禮過的森林,毀滅之後是格外的寧靜,每片樹葉都閃爍出晶瑩的光色,充滿新的生命力。當孩子與父母會心相笑時,我們的心靈也在影片最後得到了慰藉。

影片基調從幽默搞笑漸升為尖鋭對峙到最後寧和感人,始終圍繞“教育”這一話題展開(包括了家庭和學校教育),由於有着鮮明的人物,曲折的劇情和對教育誤區深刻的`揭示,同時又與無數普通家庭有着千絲萬縷的相近性,因此本片具有典型的教育示範啟示。

一、溝通

畫面1:Jerry和Tom低頭在餐桌上吃飯,媽媽站在桌前雙手叉腰喋喋不休地對着他們説教(注意,語言呈亂碼形式飛快穿越他們腦海,最後全部散落在空氣中)

畫面2:Jerry在學校有演出,而在冰箱門上貼便條紙就是他和爸爸媽媽聯絡的最好辦法。(晚上媽媽回來開冰箱,匆忙的開冰箱取物,而便條紙默默地飄落在地上)

畫面語3:大人們經常以為和我們説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然後一邊講一邊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

有時候我們真想把話説清楚一點,但是説什麼都要被罵,所以我們慢慢就變啞巴了。

溝通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但就像Jerry説的那樣,通常父母與孩子的對話往往是單方面的,他們把類似管教的話語源源不斷灌入孩子耳中,而當孩子想傾訴時,卻往往只能抓到他們忙碌的影子,失去感情的話語不再是話語,而成為純粹的符號,於是漸漸孩子的心就裝上了一把鎖。Jerry偷拿小賣部的錢,成才與父親間激烈的爭吵,學謙的墮落,都是因為父母不懂得與他們溝通。其實,孩子需要溝通更甚於需要富裕的生活環境,當父母們為了所謂的“讓孩子生活得更好”而白天黑夜投身工作時,請不要忽略身後孩子那雙寂寞的眼睛,請分他們一點時間,傾聽一下他們每天的生活,傾聽一下他們的開心事、煩心事,聽一下,他們未來的夢。

 二、榜樣

畫面1:Jerry、學謙和爸媽一起吃晚飯,Jerry媽媽告誡他們吃飯的時候不準用電話,話畢,大人們的手機先後響起,並各自找藉口接電話,留下倆兄弟面面相覷。

畫面2、:成才和他父親的一段對話:

父親:你在我面前稱自己是老子?

成才:我跟你學的啊。

父親:為什麼你不學好的呢?

成才:你有好的給我學嗎?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我們總會發現父母的言行舉止和他們告誡孩子的話是正相悖的。比如他們告誡孩子不能隨手亂扔垃圾,但他們卻會把廢紙隨意拋在路邊;他們告誡孩子不能闖紅燈,但往往也是他們載着孩子闖着一個又一個紅燈;他們告誡孩子不能説謊,但是我們發現他們在放下電話後表情變得好快。於是原本由他們樹立在孩子心中的價值觀開始慢慢模糊:漸漸地,孩子分不清什麼才是正確的;漸漸地,孩子開始學着他們為人做事,結果卻被罵得更慘。古時孟母三遷的故事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簡單的道理: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家庭這個大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5+2=0,在學校精心培育五天,但如果家庭環境惡劣,父母沒有樹立好榜樣,那麼這七天換來的就是零。在責罵孩子時,請冷靜想一想,他們身上這些惡習究竟來源於哪裏?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家長們,請做好榜樣吧!

三、暴力

畫面1:成才因打架被學校退學,父親恨鐵不成鋼,暴打成才。

成才:夠了!你要打我打到什麼時候?我已經十五歲了!

畫面2:學謙被施以公開鞭刑,事後校長迴應媒體:現在的孩子很頑皮,如果不給老師鞭打孩子的權利,都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教育學生了!……這樣他才會在以後犯錯之前三思而後行。

“囚犯被鞭打,也是在牢房裏關起來打,我們對付大人都有考慮到他們的面子,小孩子就不用面子了嗎?”事實就是這樣,大人往往因為孩子們所做的一些事情不盡如他們心意而怒火中燒,而他們又都喜歡以打罵的形式來讓孩子們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他們以為打了、罵了就是在管教孩子,就能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可是他們錯了,如果打罵能換來孩子們真心的悔改,那麼成才就不會越走越歪;如果打罵能換來孩子們積極進取,那麼Tom就不會在自己的博客中寫下“今天楊學謙已經被鞭死了”。以暴力的形式只會讓孩子們越走越遠,把心關得更緊。他們永遠不會妥協於暴力。毫無疑問,全世界最愛孩子的人便他們的父母,愛的表達有很多種,為什麼一定要選擇以傷害的形式呢?搬兩張椅子,泡兩杯茶,和孩子一起心平氣和地討論發生的問題,看看他的想法,再提出自己建議,以朋友的身份陪着孩子一起面對他身上的問題不是更好嗎?愛他,就請給他尊嚴。

 四、開啟蘋果核的金鑰匙

畫面音:

郝老師:現在的孩子真的很難管教,他們的門已經關了。你需要一把鑰匙——少看他們的缺點,多看他們的優點,就是這把鑰匙。

在每個小孩子裏面,都有一個好孩子和一個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的好孩子,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有句話説得好:“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如果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蘋果,那麼他們身上的缺點就是蘋果皮上的斑點,可能有的斑點大了些,可能有的開始慢慢有腐爛的跡象了,但是即使蘋果爛了也不能丟掉它,把爛的切掉不就是好蘋果了嗎?如果全丟掉了,不就什麼都沒了。如果只盯着那些斑點,那麼我們將失去一隻原本可以很美味的蘋果,要知道,即使是最明亮的太陽上,也還是有斑點的。少看他們的缺點,多看他們的優點,這樣我們會發現原來孩子比大人想象得要好的多,可能學謙國文成績不好,但是他電腦操作技術很棒;可能成才違規打架是個所謂的壞學生,但是他為朋友兩肋插刀,最終回到學校成為世界武打冠軍。

不同於老師空洞的説教和書籍裏深奧的理論,通過觀看影片,熟悉的一幕幕飛躍到家長心中,深深從他們的眼裏、耳裏刻到了他們心裏,他們從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通過畫面、語言和心理活動,電影給以了他們一面多角度瞭解孩子的大鏡子,深刻的家庭教育的啟示也在潛移默化中植入觀影者心中,教育類電影搭就了一架通往家庭教育的橋樑。《小孩不笨》的啟示告訴着着家長們,多一點讚揚,多一點鼓勵,以身作則,那麼孩子心裏那扇鎖着的門會慢慢打開,而無疑地,當家長們在影片落幕時流下的淚水,已經印證了這個啟示的完滿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