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準則下的會計職業判斷

學識都 人氣:2.35W
論新準則下的會計職業判斷
摘要:2006年新企業會計準則頒佈實施後,會計事項的不確定造成會計方法的選擇存在較大彈性,提高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顯得迫在眉睫。本文在解讀會計職業判斷涵義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會計職業判斷水平的發展現狀,並針對性的提出瞭解決對策。

關鍵詞:會計職業判斷會計方法職業素養
  
  1 會計職業判斷的涵義
  
  2006年財政部頒佈實施新企業會計準則,新準則細則較多,其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對某項交易或事項不再規定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而更多的是給出確認和計量的判斷標準,這些加大了會計人員的自由裁量權,會計人員應當結合本企業的情況做出職業判斷,具體可能反映在對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落實、資產減值的計提、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的判定、或有事項的預計與處理等方面。面對新的經濟環境, 提高對會計職業判斷的認識成為當前不可迴避的任務。
  有學者提出會計職業判斷是指會計人員面臨不確定會計事項的情況下,在相關法律法規約束的範圍內,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邏輯分析能力和職業經驗,對會計事項處理和財務報表的編制應採取的原則、方法、程序等方面進行判斷與選擇。筆者認為應對這一定義中會計職業判斷的範圍進行補充修正,會計職業判斷的範圍應當涵蓋會計的全過程即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和會計分析, 不能侷限於會計核算、編制報表, 其內容包括會計政策、會計方法的選擇與會計估計等。
  恰當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夠公允地反映客觀發生的經濟事項實質,提供真實可信的會計信息,有助於對經濟管理最終目標的實現。會計人員選擇恰當的職業判斷應遵守以下原則:
  (1)遵守會計規則。公認或權威的會計法規會為會計人員反映客觀的會計信息節約大量成本,因此,遵守會計規則是實施恰當職業判斷的首要原則。實際工作中會計人員往往因新情況的出現而顯得縮手縮腳,或者因為對會計準則、制度的理解沒有把握而難以正確進行會計處理,財政部門和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它相關機構都有責任對會計人員實施業務指導,加強其對會計規則的正確認識, 以增強其職業判斷能力。
  (2)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會計是融技術方法和專業理念於一體的專業性極強的職業。會計職業判斷始終伴隨着道德因素,始終面臨着可靠性與相關性、穩定性與適用性、利益驅動與公允揭示等觀念和立場的矛盾與鬥爭。會計人員者的較高職業道德素養是會計制度發揮效用的溝通基礎。
  (3)公允的反映會計信息。《企業會計準則一基本準則》第四條規定:“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報表使用者提供與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會計職業判斷只有本着真實、公允的原則,以本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基礎,同時重視對企業所處的經濟、技術及法律等綜合環境的分析利用,才能做出合乎目標的理性判斷。
  (4)前瞻性的預測風險。會計職業判斷隨時面臨着後果不確定性的風險,除職業人士意識到的“顯性風險”外,還有因個人在實施判斷時的侷限而導致的未識別到的“隱性風險”。失敗的判斷帶來的不僅是會計信息質量的失真,還可能對企業經營管理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應該以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前瞻性的進行風險預測。
  
  2 我國會計職業判斷現狀及特點
  
  會計職業判斷會影響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如果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進行引導和控制就可能導致信息失真,但目前,在我國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實務界,都未給予職業判斷應有的重視,會計職業判斷的總體水平不高。
  (1)會計職業判斷意識不強
  一些會計人員對職業判斷的運用僅限於會計專業範圍內,往往容易忽略環境因素和技術因素,對新型經濟業務特別是會計準則未做出明確規定的,習慣性從現有做法中找方法,找現成的解決辦法,很少有自己的專業判斷,對現有準則中的會計職業判斷的要求沒有深刻領會,不疑難經意間就放棄了自己應有的職業判斷。由於習慣了會計制度對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作出詳細規定,我國會計人員實務操作往往照搬照套,很少去思考各種會計處理的本質內涵。會計處理逐漸僵化,會計職業判斷意識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