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你”存在關係中的道德作為論

學識都 人氣:2.85W
“我→你”存在關係中的道德作為論
【摘 要】 當前道德狀況的惡劣,在於越來越多的“我”信守“他→”式行動模式和道德評價模式,使我的道德不在場,由此形成我對道德的不作為,這種不作為行為本質上是我對我之存在故鄉和生存家園的放逐。改變這種道德狀況的有效途徑是重建我的道德,使我重返以“我→你”為原初存在結構的關係世界,重建以我與、我與人、我與精神實體為三維向度的生存家園。我的道德的重建的主體前提是重塑我的道德意識、明朗我的道德態度、明確我的道德責任,形成我的道德在場堅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不懈地展開道德作為;我的道德作為所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我所不欲勿施於你,我之所欲亦施於你;我欲立而立你,我欲達而達你。

【關鍵詞】 道德轉向;我→你關係;道德作為;存在故鄉;生存家園
元倫家查爾斯.L.斯蒂文森(Charles.L.Stevensen,1908-1979)在其《倫理學與語言》(Ethics and Language)一書的結束語中寫道:“最重要的道德在哪裏開始,我們的必須在那裏結束。”[1](p336) 在斯蒂文森看來,最重要的道德問題是態度問題,因為“態度分歧使那些有助於間接解決這一分歧的信念自成一類,並且具有了相應的組織。把道德問題同純問題區分開來的,主要是態度分歧。”[2](p13)客觀地看,斯蒂文森的態度道德論思想,並未給人間道德實踐改善帶來多少實質性的推動作用。這在於(1)他認為道德問題只屬於情感勸導領域而非知識認知領域,因而在張揚道德生成的感受性的同時卻消解了道德生成的認知性;(2)他所探討的“態度“只是類意義上的人的態度,而不是具體生態意義上的作為個體的我的態度。斯蒂文森意欲超越倫理學傳統卻最終未擺脱傳統,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一切態度究其實都是具體的慾望橫生的我的態度;並且,我的態度的生成或解構,最終是我對我自己的世界性(或者説整體關聯性)存在和生存本身的認知(感受、體驗、反省、領悟)與超越問題。所以,最重要的道德問題是我對我的看待,這既是一切道德問題產生的開始,亦是全部道德問題解決的體現。所以,我是道德的起點,也是道德的目的(歸宿)。

一、社會→個人→我:稱謂轉換的道德指向

今天,談論道德問題已成為時髦:每個人都可以對不正常社會道德狀況發一通評説和感受;並且每個想要在這個領域作為一下的人,都可以做一番如何進行社會道德建設的宏論。然而,卻很少有人關心一下我的道德狀況,也很少有人對我的道德與社會道德之關係做冷靜反思——這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狀況。面對此,本文認為:無論我們出於什麼意圖,基於什麼視野,當要關心社會的道德狀況時,理應首先關懷我的個人道德;探討當前社會的道德建設時,則更應將重心轉向對社會道德與我的道德之本質關聯的關注。如果能從這兩個方面着手,實際上就是在發起一場道德探討的態度轉向。
首先,要實現如上社會道德探討的態度轉向,需要辯明:第一,誰是真正的社會實體?第二,社會和個人到底是誰生成誰?第三,真正的存在主體是誰?第四,誰是最重要的?

客觀地看,個人是構成社會存在的生命實存體,社會是聚合(所有)個人、使其以羣體方式存在的抽象實存體——社會的實存因為個人的實在而得到彰顯。因而,社會的真正實體是具體的個人而非社會,因為不是社會締造個人,而是個人締造(生成)社會,因之,社會必然要彰顯個人:社會是個人展開自己實存的舞台空間,個人是社會得以產生和存在的主體,在個人與社會二者之間,最重要的不是社會,而是組成和締造社會的個人:關心個人,才是實質性地關心社會;關懷個人,才是實實在在地營造社會。以此看來,對社會道德的關注最終要落實到對個人道德的關懷上來,對社會道德建設的努力最終都必須立足於個人道德境遇而設法改變個人道德狀況,否則,一切有關於社會道德建設的探討都是空洞的。

其次,要實現道德探討的態度轉向,澄清“個人”與“我”的關係,才是根本。
TAGS: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