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管理的啟示及影響論文

學識都 人氣:2.6W

經濟管理的啟示及影響論文

1、獨立學院教育特質分析

經濟管理的啟示及影響論文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一種新的探索,具有比較靈活的辦學機制。根據教育部《關於規範並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教發8號文件)精神及目前獨立學院的運行情況看,其優勢主要體現為:一是獨立學院是合作辦學的產物。合作方與獨立學院的發展休慼相關,越來越多的獨立學院除與合作方進行資金合作外,正積極探討教育教學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這為創新教育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二是獨立學院一律採用民辦機制,屬於民辦教育範疇,有《民辦教育促進法》作保障,相對來説靈活性比較大。三是試辦獨立學院一律採用新的辦學模式。獨立學院具有獨立的校園和基本辦學設施,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獨立學院還可按國家有關教育事業統計工作的規定,獨立填報《高等教育基層統計報表》。四是獨立學院的管理模式主要為董事會下的院長負責制,這種模式比較高效。五是獨立學院已有整合校外教育資源的嘗試。獨立學院除充分利用合作方及母體院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外,還整合了各種社會資源,如定期與不定期地邀請校外的'專家為相對固定的兼職教師,建立了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所有這些為創新獨立學院創新教育模式準備了條件,使獨立學院開展創新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對獨立學院創新教育模式建構的幾點思考

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新教育的目標是形成大學生創新基本素質。由於創新基本素質主要由創新意識、創新心理品質、創新能力、創新知識四部分組成,因此,創新教育的基本內容也就由這四部分組成,即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心理品質、提高創新能力、形成創新知識。所以,在建構與創新獨立學院創新教育模式時,應形成以學生為中心、以學校為主導、以實踐為主線、各方力量協同合作的開放型創新教育模式。

2.1以學生為中心

創新意識,主要包括基本層面的創新需要和動機、較高層面的創新興趣和創新理想、最高層面的創新信念和世界觀。在創新意識樹立過程中,首要的是學生進行自我認知、自我教育。創新心理品質,主要包括獨立性、敢為性、堅韌性、剋制性、適應性、合作性等個性心理品質。在創新心理品質培養過程中,作為創新教育對象的大學生鬚髮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我品質調查,並不斷地在實踐中磨鍊自己的意志和情感,以有效培養獨立性、敢為性、堅韌性、剋制性、適應性、合作性等個性心理品質。創新能力,主要包括專業技術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綜合性能力等。在創新能力提高過程中,學生須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創新知識,主要包括專業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綜合性知識等。在創新知識結構形成過程中,學生要通過書本、調查、訪問等方式進行綜合學習。總之,在創新教育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堅持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我教育的理念。

2.2以學校為主導

在創新意識樹立過程中,學校應營造創新氛圍,開設創新指導活動課,並結合專業特點,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創新教育。在創新心理品質培養過程中,學校要發揮協調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指導學生進行品質調查與分析。在創新知識形成和創新能力提高過程中,學校應儘可能地提供各種實踐平台,如組織社會調查、基地實踐、創新設計大賽、創新講座、校內創新實訓活動等,及時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教育。總之,在創新教育過程中,應堅持以學校為主導,充分發揮專家智囊團、各院系人員的作用。

2.3以實踐為主線

學生應在實踐過程中樹立並不斷提高創新意識,磨鍊自己的意志和情感,培養自己的創新心理品質,提高創新能力。學校與其他教育機構應儘可能地提供各種實踐平台,如社會調查、基地實踐、創新設計大賽、校內創新實訓活動、創新園區孵化、勞動保障部門SYB項目培訓、企業商務實踐、社會培訓機構專業職業能力培訓等。在創新知識形成過程中,學生應不斷在實踐中體驗和運用所學創新知識,並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應用能力。總之,在創新教育過程中,應堅持以實踐為主線。

2.4以合作為主要形式

創新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需要學校與社會力量共同合作才能取得一定成效。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宏觀政治經濟環境的間接影響力。在創新意識樹立過程中,要聘請校外專家進行兼職指導,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創新企業;在創新心理品質培養過程中,要邀請校外專家、企業家、創新者舉辦講座、座談等系列活動,通過報告、座談會等形式發揮創新明星的榜樣作用,並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實踐;在創新能力的提高過程中,應儘可能聯合社會力量提供各種實踐平台;在創新知識形成過程中,更離不開各種力量的參與,應聘請相關專家進行具體指導,如政策、法規、工商、税務、金融、保險、投資、銷售、商務談判等方面的專家,成立創新教育智囊團,開展創新諮詢活動。此外,還可與各類社會專業培訓機構等合作,全面提升學生創新知識結構。即在創新教育過程中,應以合作為主要形式,運用合作力量實施創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