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反思能力及其培養策略

學識都 人氣:2.86W

一、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發展

化學教學反思能力及其培養策略

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實踐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的渠道、環節和手段。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對過去的教學行為作出理性的審視和評判,在看似無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揭示出行為背後所隱含的觀念和意識,促進智慧的生成和實踐行為的進一步提升。然而,不少教師在談及教學反思時卻表現出難以盡言的困惑:我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可是反思不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教學還是老樣子。顯然,要想使教學不再重複“昨天的故事”,走出陳陳相因的困窘,就必須學會教學反思。

做反思型教師的最大困難,在於要學會懷疑自己。對多數教師而言,誰都不能充分地預知教學中學生認知的困難,也難以全面地把握各類不同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所以,事先準備好的教學設計,在實施中遇到阻力、難於完成,都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如何看待這種教學上的失敗,能不能從這種失敗中發現教師本人在認識上或方法上的問題?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在碰到衝突時埋怨學生,或者通過強制性的反覆訓練來勉強達標,而不太情願質疑自身的教育觀念或教學設計。因此,做反思型教師,就是要做發現者和研究者。發現,是發現個人固有認識與學生實際的矛盾。研究,是研究這種矛盾產生的深層原因及解決辦法。我們對教學過程本質的認識和探尋固然要從教與學兩方面着手,但教學的主動權既然操在教師一邊,那麼教師的責任首先不是讓學生“就範”,而應是更多地思考如何改變自己以適應學生。因為只有適應才能對話,才能產生互動,只有從學生實在的基礎上出發才有進步,才有發展,才能實現引導。

二、化學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教學案例研究

課堂教學案例研究是以某一教學現象為研究樣本,通過觀察、反思等反覆地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來揭示其內在規律的科學研究方法。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實踐者,他們瞭解學生,熟悉教材,善於組織課堂教學,對於教育教學有着許多真切的體驗和生動的故事,如果做個有心人,用筆寫下來便是一個個孕育理論生命的案例。一個優秀的教師是在積累大量有價值的教學案例中“優秀”起來的。教學案例研究使教師經常處於一種反思狀態,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明確方向,教學案例成了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緊密聯繫的橋樑。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從自己的課堂教學、教育研究和教育學生中,從師生交談的某些內容中,從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失敗中收集素材;二是從聽課、評課的記錄、觀察和思考中以及調研活動去發現有價值的、可開發的案例資源;三是通過各種途徑蒐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資源信息。

“組成物質的微粒”是化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主題,由於研究的對象是物質的微觀層次的結構,很難讓學生通過直接探究來建構知識,通常多采用教師講授的形式,如果僅僅只考慮知識目標,講清有關結論就可以了。但是我們還希望學生從該部分的教學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只講清結論就不夠了。

案例:走進分子世界。

活動:a.桌面上有兩個小燒杯,一個燒杯裏盛有滴入了酚酞的水溶液,另一個燒杯裏盛有濃氨水,然後用一個大燒杯將兩個小燒杯罩起來,你看到的現象是______。

b.用碳素筆在紙上畫一筆,再用放大鏡或低倍顯微鏡觀察,你會看到________。

c.兩個量筒,一個量筒裏裝了100 ml水,另一個量筒裏裝了100 ml乙醇,將水倒入乙醇中,混合後看刻度,你看到的現象是______。

請選擇如下的一種模型,嘗試解釋活動中看到的現象。

a.物質由微小顆粒組成,顆粒彼此緊靠在一起;

b.物質由微小顆粒組成,顆粒之間有間隙。

教師:科學家們發現,物質是可分的,許許多多的現象都能用物質的微粒模型來解釋。他們還發現,當物質分到一定程度後,化學性質會發生變化,例如水。科學家把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顆粒稱為分子。隨着技術的進步,人們能夠藉助先進的觀察工具觀察到用肉眼看不到的東西,科學家用超級電子顯微鏡繪出了分子的圖像(展示圖像)。有足夠的證據支持分子模型假説。隨着研究的深入和觀察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又建立了比分子更細微的物質結構模型,人們對物質結構的認識也隨之發展。

經過反思分析,有許多化學教學內容總體上適合於接受的學習方式,教師用講授的方法或者學生用自學的方法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學習的內容能夠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且能與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認知建立非人為、實質性、有機的聯繫,從而實現意義的建構。在傳授知識中,滲透探究的思想,這不失為一種好的策略,它可以使學生了解知識是怎樣形成的,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

(二)化學教學反思日記

反思日記是對教學、教育研究工作和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審視自己走過的足跡,傾聽自己的心聲,並積極尋找解決的對策。反思日記沒有固定的寫作格式,最好具有個人的風格和特色。反思日記必須做到“有感而發,有感而記”。在寫反思日記之前,下面這些問題可能會有所啟發,這些問題代表着不同的教學要素,請你仔細回想:你在教學之前的計劃或期望是什麼?實際的教學情境又是如何?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差距?為什麼存在差距?對你以後的教學有什麼啟示作用?

反思日記寫好後,不能束之高閣,而要就反思的內容和看法與同事或研究者進行交流與探討。在交流與探討的過程中,可以把反思日記作為交流的起點,同時,化學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蒐集有特色的學生作業、自己教學設計的精彩片段、師生之間的對話、學生獨闢蹊徑的解題思路的過程記錄等等。順着這一思路深入下去,其實就是要求教師建立自己的教學檔案袋。 [3](85–87)

案例:工業制硝酸的工藝流程中,涉及幾步主要化學反應方程式:①4nh3+5o2=4no+6h2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在第三步反應裏,3摩爾的no2氣體參加反應,只生成2摩爾的硝酸,生成的no氣體不能排到空氣中(一是污染空氣,二是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工業上是將no氣體循環氧化吸收,這樣可認為no2全部轉化為硝酸,可用式子no2—hno3為根據進行計算。講到這裏,教師發現很多學生在議論紛紛、一臉茫然。下課後,教師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冷靜反思,並和同事們進行了交流探討,找到了問題癥結,應該用數學方法來論證,使解題更嚴密。分析如下:設參加反應的no2為1摩爾,根據③式第一次生成硝酸2/3摩爾,第二次生成硝酸2/3(1/3)摩爾,…第n次生成硝酸2/3(1/3)n-1摩爾,共生成硝酸為2/3+2/3(1/3)+2/3(1/3)2+…+2/3(1/3)n(等比數列求和並取極限),計算共得到硝酸1摩爾。

其實,平常的化學教學中作為教師反思日記的素材和案例很多:如學習到弱電解質的性質時,可將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弱酸,按酸性由強到弱依次排列;學完鹽類水解後,可將中學化學中常見的酸式鹽在水溶液中的酸鹼性作一專題分析講座;在學習電解原理時,可將陰、陽極各種離子放電順序羅列並排序出來等等。

(三)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又稱為“觀課”。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常説的“聽課”類似。不過,傳統的聽課目的比較單一,而且聽課之後幾乎沒有什麼評論。而課堂觀察作為一祌教育研究範式,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助觀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大量的研究證明,通過相互觀課、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 [4](57)

案例:一位研究者在長沙市某中學一節高中化學課上做的觀課筆記就頗值得借鑑。觀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李老師)和學生進行了細緻的觀察,留下了非常詳細、具體的“現場記錄”,並作了“評註”。比如,“現場記錄”描述道:“在講到在一杯飽和的硫酸銅溶液中,投入一塊硫酸銅晶體,問硫酸銅晶體的質量和形狀是怎樣變化的?李老師通過循循善誘,將學生帶入到一種十分奇妙的情境中,從而很自然地引入了這節課要講的主題是化學平衡……學生明顯被他所設置的情境和優雅的講述深深吸引。但在講到反應2so2+o2=2so3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後,往容器中充入含有18o的氧氣,經過一段時間後,問18o原子會存在於哪些物質中,並要求大家討論,這時學生的反映不很積極,基本上沒有形成相互討論的氣氛。”接着,觀課者在旁邊評道:“在常規教學中,我們應該滲透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理念,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的討論,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並提出不同的觀點。這節課學生討論的氣氛之所以不能調動起來,説明李老師平時上課忽略了對學生的這種訓練,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

課堂觀察,教師具有最佳的研究條件。但只有經過詳細全面的觀察和認真的思考,觀課才能達到目的。當然,課後觀課教師應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對話與交流,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

(四)在化學反思中選擇科研課題

開展教育科研是一項探索性的工作,能引導化學教師自覺地觀察現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科學地分析教育教學活動,進而探索其中的規律,有效地解決其中的矛盾和問題。作為課題研究的第一步,正確的選題十分重要,它不僅決定了研究者目前和今後的探索方向、目標和內容,而且還規定了研究必須採取的途徑和方法。

那麼,怎樣能尋找和確定可行而有價值的研究課題呢?許多化學教師的體會是,最初往往是閲讀、研究有關領域的文獻,如教育期刊、研究報告、經驗總結和案例分析等,或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受到某些啟發,產生一些感悟與聯想,隨着思考的深入,原來粗泛蒙朧的想法逐漸變得集中,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也就產生了。例如,我們可以根據教育的最新發展態勢來追蹤熱點問題:新一輪課程改革及實踐,各種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出現,也引發出許多矛盾有待解決,如在課堂教學中怎樣開展探究學習;探究學習與接受學習、自主學習與教師指導學習、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互補與結合;在研究性學習中怎樣將化學與環境、生態、生活、生產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聯繫起來等。這些熱點問題在我們教師的實際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化學教師要善於與自己的實際工作進行對照,作出理性分析,從而揭示矛盾、發現問題。這樣選擇的問題往往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