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教學目標應注意的問題論文

學識都 人氣:2.07W

摘 要: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內容安排的依據,是課堂教學方法選擇的依據,也是評價課堂教學任務完成質量的依據,所以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個不可忽視的環節,要注意規避三個問題。

設計教學目標應注意的問題論文

關鍵詞:教學目標 設計 三維目標

實踐中有不少的語文課,設計三維目標時常常顧此失彼,或者內在的聯繫被割裂,或者設計孤立、缺乏通盤考慮。要走出這個的誤區,教師需要用整體的觀點整合三維目標,用漸進和系統的觀點落實三維目標,用實踐的觀點制定切實可行的三維目標。究其原因,主要是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有着明顯的不同。數理化學科每個課時所教目標明確,任課教師無需為設計教學目標而費心,只需設計教學方法完成教學目標就可以了。而語文教學卻沒有這麼簡單,語文教師面對的是一篇篇文章,它們之間沒有明確的聯繫,也沒有明顯的梯度,如何確定教學目標,雖然有教參可以幫助,然而仍然非常不容易把握。語文課堂中常常出現教師講得滔滔不絕、唾沫橫飛,學生卻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忍受煎熬。面對尷尬局面,我認為反省一下教學目標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縱觀語文教學的目標設置,杜絕以下三個方面的毛病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學目標設置過於籠統概括,效果甚微

三維目標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後應該表現出來的可見行為的具體明確的表述,強調了教育結果的可見性和可測量性,相對來説明確、具體、詳細,利於測量。對一篇課文來説,我們可以達到的往往是微觀的、具體的教學目標,而不是宏觀、總體的教學目的,課堂教學中仍有將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混為一談的情況。如《衚衕文化》的教學目標:品味文化,體驗情感。這裏的教學目標就太籠統。短短的45分鐘,體驗到作者的情感還可以達到,如何讓學生能“品味到文化的內涵”?恐怕也只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再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樣陳述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養成良好的閲讀和寫作習慣。目標變成語文學習的目的,範圍太大,無法檢測,也無法操作,通過一兩堂課不可能培養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更不用説養成良好的閲讀和寫作習慣了。

二、教學目標的設計不明確、不清晰,無法落實和檢測

教學目標設計要明確、清晰,主要是指教學目標的陳述用詞要準確而有分寸,要拉開目標達成間的檔次,區分實現目標的層次和水平程度。有的教師在陳述教學目標時,使用了這樣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樣籠統模糊的目標陳述,在教學中如何把握?結果只能將它束之高閣了。如《中國石拱橋》的教學目標:學習生字詞,理解部分詞語的含義;整體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瞭解中國石拱橋的特徵。這一目標陳述使用的是一般籠統的語言,它所表述的只是教師的教育意圖,而非學生的學習結果。

“理解部分詞語的含義”中的'“理解”可能指的是:①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詞語的含義。;②能根據課文的語境解釋詞語的含義;③能正確地使用這些詞語來造句。 還有“整體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怎樣才算是“整體感知”而非“部分感知”?還有“瞭解中國石拱橋的特徵”,如何知道學生是否“瞭解”?這些都是模糊不清、無法測定的,因此也難以在課堂教學中落實。

三、教學目標制訂太隨意

我們提倡教學個性,但有的教師以為照着單元教學目標教學就沒有新意,非要在教學目標上來一個徹底革新。殊不知教學特色並不僅僅是教學目標的革新。新教材編排線索簡明、序列清晰,能力訓練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訓練序列。雖然仍舊編選了許多老課文、傳統名篇,但在編選的時候,編輯意圖和編寫體例變化了,教學方法也變了,能力點訓練既注重階段性,又兼顧理解、分析能力訓練的一貫性。“換藥不換湯”,課文仍是原來的課文,教學目標的設置也要儘量突出新教材的能力訓練點。某一堂課的教學目標可以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或是教師的個性有所調整、有所側重,但總的來説還是應遵循單元教學目標。若是今天訓練這,明天又訓練那,太隨意,一個能力點還沒有基本形成,又去進行下一個訓練,長期另起爐灶,必然導致顧此失彼,缺乏語文教學的系統性,這也是語文學習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仍談《衚衕文化》的教學目標:品味文化,體驗情感。如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置為: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感受汪曾祺的語言內涵,體驗他對衚衕文化的情感,從而準確地“概括要點,提取精要”。這樣既與單元教學目標吻合,又能兼顧語言鑑賞和情感體驗。“品味文化,體驗情感”不過是隱性目標,可在語文課堂滲透,不作為首要目標。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是靈魂,同時又對語文教學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效。語文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越好,並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針對學生自身的不同情況,既能發展學生強健的體魄,又培養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既能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又能努力發展其個性。

在實際操作中總會發現,教學目標完成的效果怎麼樣,還和很多因素有關,如:教師對教材的熟練把握程度,課堂內容的精選、精心策劃,教學問題設計要“趣”、“懸”、“巧”、“精”,教學過程要活動化,教學氛圍民主、平等、和諧化等。

總而言之,教學目標的精確設計是完成教學目標的首要前提,而有效的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從自主學習到有效指導再到自主學習的無限循環、螺旋上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