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學識都 人氣:3.2W

課題參與模式課題參與模式是指學生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從中進行科學學習、科學探索和科學實踐的活動。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會計的畢業論文怎麼寫,歡迎參考!

會計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會計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研究性教學對會計畢業論文指導模式探討

摘要:近年來高職會計專業畢業論文高質量不斷下滑。分析了高職高專會計畢業論文的現狀,結合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和高職會計特點,提出解決對策,為高職高專會計畢業論文改革提出參考。

一、研究性教學基本內涵及實踐模式

“研究性教學”是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選擇和確定與學科相關的專題進行研究,使學生在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的研究過程中吸收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實踐活動。1988年,博耶研究型大學本科生教育委員會發表了題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國研究型大學發展藍圖》的報告,報告建議建立以“研究為本”的學習標準,使學生從入學第一年開始就在儘可能多的科目中,參與研究活動,將探索為本的學習、合作努力以及對書面語口頭表達能力的要求,貫穿於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研究性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是相對應的,其核心就是最大程度地培養學生自覺學習、自主探索、敢於創新、勇於實踐的精神和能力。對會計專業學生實施研究性教學,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也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科研意識、創新意識的形成,對大學會計教學的最後環節DD會計畢業論文寫作有着重要作用。會計專業研究性教學的模式有很多種,筆者認為,提高會計畢業論文質量的模式大致可分為五種,如(圖1)所示。

(一)專題講座模式專題講座具有針對性、時效性、開闊學生視野的特點,其程序是:向學生蒐集問題==>篩選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確定講座課題內容==>確定主題報告人==>提出解決問題策略==>進行小組討論==>總結。在研究性教學中,針對學生在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學生學習與研究的需要,可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專題講座。如在入學教育中,將畢業論文的寫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加以強調,還可以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告訴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知識基礎、理論修養、創新能力和文字素養,是其素質和能力在較高層次上的綜合體現,因此必須重視畢業論文的寫作。如果學生一開始就接受這種教育,思想上就會高度重視畢業論文。無論是在自主性學習中,還是在課程教學中,都會有意識地與畢業論文聯繫起來。再如針對學生不會查閲會計論文寫作的支撐資料,舉辦“如何查閲會計‘及相關資料”的講座;針對學生不會表述會計研究成果,舉辦“怎樣寫經濟類研究報告”的講座;針對學生缺乏某些專業知識或對某些問題有興趣,舉辦“某一會計專題講座”等。

(二)直接教學模式直接教學模式適用於講授會計研究方法知識和技能,也可用於對研究性學習基本理論和方法的講授。其程序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講授研究方法知識==>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練習==>總結。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師生對其均普遍缺乏認識。為消除其對研究的恐懼和誤解,瞭解有關的會計研前沿動態和科研課題,掌握研究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懂得如何進行科學研究,有必要對學生進行諸如會計研究方法、會計模擬實驗、經濟類文獻檢索、科研報告與會計論文寫作等方面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不應侷限於書本,要將會計領域中理論和實務的最新發展及其科研成果傳授給學生,不斷補充新的內容,如在每一講結束後,補充一些與本講有關的會計資料,提供重要的參考書和期刊目錄等,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當前的實際問題,為畢業論文寫作打下堅實基礎。會計的研究性教學也對會計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往往表現為會計、財務、金融、法律等知識的綜合,同時還要利用邊緣知識。這就需要教師保持旺盛的創新精神,強化終身學習的觀點,密切跟蹤當代會計、財務、金融等相關領域的最新成果,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保持很好的適應性。

(三)問題探討模式問題探討模式是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知識發展水平,借鑑前蘇聯的馬赫穆托夫提出的理論總結出來的,即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學生提出問題==>涉及相關知識==>蒐集相關文獻==>探求解題方法==>得出科學結論==>運用新知識。這一模式首先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創設問題情境,促進學生思考,使其產生問題,並激發其探索的動機。在問題解決模式的流程中,教師要善於為學生設疑,激發學生質疑,指導學生解疑。在問題的驅動下,教師進一步引導研讀教學素材、跟蹤國外前沿研究熱點,對現有會計技術進行實驗、評價和比較分析等。具體到會計論文寫作上,教師必須及時向學生介紹會計學科及其相關學科的發展和學術爭鳴;提供有關會計文獻資料,以供學生檢索研究;合理推薦有關的會計學術著作與學術文章,不斷鼓勵學生向一些經典的、傳統、名人的觀點挑戰。只有這樣,學生論文寫作的學術思路才會清晰,視野才會開闊,會計論題的選擇、論點的提出、論據的佔有和結論的得出才會有創新和突破。

(四)自主探究模式自主探究模式就是學生獨立從事和完成某項課題的整個過程,其基本程序是:學生髮現問題==>確定題目蒐集資料並制定研究計劃分析資料並實施研究計劃==>撰寫研究報告。在這一模式中,問題涉及範圍較廣,可以是學生在學習理論時發現的新問題,也可以是其在社會實際中發現的新問題。這一階段可與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相結合。大學生參與科學訓練被普遍認為是有效的創新人才培養途徑,國內外許多知名大學已經取得了成功經驗。上海財經大學啟動了本科生學術研究資助計劃,主要是資助本科學生根據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理論及政策課題研究,學校每年鼓勵學生自行選定研究項目,並資助一定經費。支持學生開展項目研究,各院系指派有科研能力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並組織學生成立討論小組,讓學生共同參與一項科研項目研究,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訓練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鞏固和提高所學知識。通過課題研究培養和發展學生收集文獻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發現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和推導論證、分析與綜合能力;科學實驗、發明創造的能力;寫作能力等。在整個過程中,指導教師不會直接參與其中,更不會將其觀點強加給學生,只是在學生需要的情況下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在論文寫作訓練和練習中,在選擇自主研究模式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完成,必要時多給予學生指導和諮詢,以便形成學生自覺自主、嚴謹探索的習慣和作風。

(五)課題參與模式課題參與模式是指學生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從中進行科學學習、科學探索和科學實踐的活動。其基本流程:教師在研課題彙總:=>介紹課題背景知識:=>介紹相關文獻資料:=>學生選擇感興趣課題參與==>承擔部分任務或子課題一>參加小範圍研究式討論一>總結。因為大部分高校教師都有自己的科研項目,大至國家級重點課題,至校級項目。這些研究不僅緊跟學術發展的前沿,而且其成果有着很強的指導意義。如若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可以獲得在傳統教學中得不到的寶貴經驗。在論文寫作訓練指導中,教師可結合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給學生有針對性的題目,並給予指導,同時還要允許學生闡述和發表一些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看法。也可吸收學生參加自己主持的科研課題和項目,給他們分配一定的任務或者分擔子課題的研究,不僅可以為課題組增添新生力量,而且可以讓學生在參與協助科研項目的過程中增加求知慾和探索欲,使他們逐步熟悉從事科研的過程、方法和作風,為其將來真正從事科學研究打好堅實基礎。

二、研究性教學指導會計論文寫作的階段性設計

要想改變會計本科畢業論文的現狀,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就要從源頭上對會計本科教學的全過程進行改革。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知識基礎及專業接受能力,建議採取以課題研究為主線的研究性教學來提高會計畢業論文的質量。階段性設計如(表1)所示:

三、研究性教學模式下的畢業論文指導建議

(一)從培養目標上和課程體系設置上重視學生科研與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培養有獨立見解的學生應是培養創新能力人才的落腳點,而培養思想和見解的最有效途徑就是科研和寫作。從目前絕大多數高校課程體系的設置看,通常會在大學一年級開設大學語文,專業課學習中偶有學校會開沒財經應用文寫作的選修課,然後在最後一學期設置畢業論文寫作環節。這樣沒有統一指導思想的、不連貫、不繫統的寫作訓練環節的設置,很難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整個課程體系中並沒有從根本上重視對學生科研與寫作能力的訓練。要培養學生的科研寫作能力、提高會計畢業論文的質量,應該首先自上而下的從觀念上進行更新,充分重視對科研和寫作能力的訓練,並以此作為重要培養目標之一,科學、系統地設置大學的課程體系,將這一培養理念和目標貫徹到所有核心課程的學習中去。首先增加訓練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的專門課程和教學環節,如在中級專業課程結束以後,增加學年論文的學習環節,由於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基礎,可以結合實際問題或者理論前沿的一些問題展開研究。由於是對會計論文寫作的初次練習,因此應以培養寫作方法和思路為主,字數不宜太多,要求不宜太高,題材可以是論文寫作、案例分析、調查研究等多種題材的一種,主要在於使學生了解規範科學的程序,為畢業論文寫作打好基礎。同時從財務會計課程以上的專業課程均應有小論文寫作的要求,讓學生從日常的課程學習中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增加寫作能力的訓練。教師應該在授課的過程中對一些相關的論題展開討論,並引導學生作進一步的探索,幫助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和題目,這樣平時的思考日積月累下來就會形成一定的沉澱,學生才會在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寫作階段有自己的方向和想法。

(二)加強對師資的培養力度,實施對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激勵措施負責指導畢業論文的老師應從道德素質上和專業勝任能力兩個層面提出要求:一方面由於畢業論文的指導是項較為繁瑣、費時費力的T=作,需要指導教師有着強烈的責任心和耐心,能夠全程認真負責地完成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另一方面由於畢業論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專業深度和創新要求,因此,對指導教師本身的專業知識水平要求也較高。這不僅要求專業教師要注重對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和鑽研,學校也應實施各種措施鼓勵教師外出參加全國性或者區域性的'各種學術研討會,鼓勵教師結合自己的學術專長和研究領域開漫相關選修課和講座。這可以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引導有興趣的學生進人教師的研究領域,對相關的論文指導教師有一定的瞭解,使學生選擇指導教師時不盲目,有利於保證師生雙方的溝通。應儘量讓教師通過各種方式使學生較早的接觸各種理論前沿和實踐中的課題,有一定的思考和積累後再選擇研究方向,在選擇指導老師時也儘量做到雙向選擇,以避免學生和老師研究的專業方向存在“信息不對稱”。

(三)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其嚴肅認真的科學研究態度通過畢業論文環節對學生進行科研道德觀的教育。擴招給高校帶來的影響不僅是數量的擴張,更重要的是學生質量的參差不齊。這給教師的教學和指導帶來了難度和挑戰,學生會由於主觀上不重視,客觀上能力不夠,面臨就業時間緊心浮氣躁等問題,對畢業論文采取應付的態度,但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從嚴要求。雖然對本科畢業論文的要求並不高,但是論文從選題、查找資料、思考提綱到撰寫論文卻都是一個相對嶄新的訓練過程,這一系列的訓練需要學生付出艱辛的勞動,有時還會遇到一些預想不到的困難,然而正是這一有難度的綜合訓練過程更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加強和完善畢論文文寫作的組織、管理和考核等環節的管理目前高校在論文寫作的各個環節缺少嚴格、科學地組織和管理程序,教師在繁忙的任課任務之餘再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由於過程和考核管理不嚴格,許多教師應付了事,讓學生任意選擇題目,有些內容甚至教師也不熟悉,指導論文的效果當然不理想。因此,首先要有嚴密科學的論文環節的組織、管理和考核程序,讓教師和學生都認真學習,瞭解其中的要求。其次,在指導教師的選擇上應該通過一定的方式讓學生和教師通過相互溝通,實現雙向選擇,其中應以學生為主。對指導論文的教師應考慮其教學任務不能太重,否則限於時間和精力的制約指導論文質量難以保證。如上海財經大學提出要設立“本科生科研學徒計劃”,本科生作為學徒參與教師為主的研究小組,在其中擔任研究助理。如果教師指導1名本科生,給予一定項目研究經費,並折算課時,設立教師“指導科研成就獎”,這使教師有時問和精力,積極指導學生論文的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