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初中生物課堂導入策略論文

學識都 人氣:3.01W

一、複習舊知導入,為建構知識體系奠基

淺析初中生物課堂導入策略論文

任何課程中的知識與知識之間都是緊密聯繫的,並在緊密聯繫的基礎上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初中生物亦不例外,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各種知識點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基於初中生物教材中各種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教師可以通過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準確梳理出教材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各個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係為連接點,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通過複習舊知識來富有成效地導入新課的學習。比如説,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真菌”這一課的時候,筆者通過引領學生複習“細菌”的相關知識點導入了新課。由此讓學生梳理清楚了“細菌”與“真菌”相關知識點之間的關係。教師採取複習導入的策略,不僅僅讓學生興致勃勃地複習了舊知識,還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了鋪墊。尤為重要的是,以舊引新的`導入策略能夠為學生建構系統的知識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演示實驗導入,為理解知識內涵搭台

實驗能夠讓學生親歷知識生成的過程,讓學生更加清晰明瞭地理解相關知識點。因為實驗過程妙趣橫生,所以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實驗過程中來。當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究相關知識的時候,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相關知識,必定會對相關知識有深層次的理解。竊以為,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演示實驗導入新課,藉助於演示實驗為學生搭建深層次理解相關知識內涵的平台。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在課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了一個實驗,即酵母菌把葡萄糖轉化為酒精併產生二氧化碳。通過演示這個實驗,教師讓學生初步認識到了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並藉助這個演示實驗順其自然地導入了新課的學習。教師形象直觀的演示實驗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相關知識點。如此一來,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會循序漸進地得到提升。

三、創設情景導入,為理論聯繫實際架橋

情景教學法是課堂教學中慣用的一種方法。情景教學法,簡單來講,就是把相關教學內容置於一定的生活情景之中,讓學生藉助熟悉的生活情景去理解陌生的理論知識。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也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景導入新課。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稱之為情景導入法。鑑於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挖掘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係,以這種關係為紐帶,創設各種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藉此富有成效地導入新課。“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是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動畫視頻。在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後,教師拋出一個問題:“故事中的蚌是什麼動物?”由此導入了軟體動物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教師通過創設情景導入新課,不僅能夠將學生對豐富多彩的實際生活的濃厚興趣遷移到課堂之中,還能夠為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紮實有效地學習架起一座橋樑。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師一定要將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起點。通過優化課堂導入策略讓學生站在一個高起點之上,進而讓課堂教學產生高效率。當然,初中生物課堂導入的策略遠不止上述三種,還包括很多,諸如故事導入、視頻導入、謎語導入以及遊戲導入等。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教師採取何種方式導入新課,都必須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動機,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目標。

總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教材教學內容為中心,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根本,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目標,千方百計地優化課堂導入策略。概言之,初中生物教師要有效導入,高效產出。

參考文獻:

[1]羅安忠.論初中生物課堂導入的設計[J].讀寫算:教師版,2017(28):114.

[2]張薇.新課程下初中生物課堂導入方法探微[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