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通過現金流量表鎖定審計重點論文

學識都 人氣:1.89W

現金流量表是以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為基礎反映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現金的期末期初存量狀況的財務報表。對企業現金流量表進行審計,不僅能夠對企業的支付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財務狀況做出整體評價,而且能夠通過對企業在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等經濟活動引起的現金流量變化及各種現金流量佔現金流量總額的比重變化的分析得到相關審計信息,發現企業在各種經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從現金流動的角度評價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確定審計的重點內容、發現需要進一步審計的線索。

淺談如何通過現金流量表鎖定審計重點論文

一、現金流量表審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現金流量表的審計要與其他會計報表相結合。現金流量表與其他各種會計報表有着以現金流動為主線的內在聯繫,所以在對現金流量表進行審計時,要結合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相關會計報表提供的各種信息,從而得出比較全面、客觀的審計評價。

(二)注意對現金流量的變化過程進行審計。現金流量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是當期期末與期初現金流量的淨變化量。對任何企業而言,現金流量淨變化量不外乎大於零、小於零和等於零三種情況。但僅以此來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不然是主觀和片面的。期末與期初現金流量的簡單對比是不足以説明覆雜的財務問題。要了解企業現金流量變動的原因,必須分析各種因素對現金流量的影響。因此,在審計現金流量表的過程中,必須分清哪些現金流量的變動是預算或計劃中已有安排的,哪些是偶發性因素引起的。審計實際現金流量與預算或計劃現金流量之間產生差異的原因是否合理。對現金流量變化過程的審計要比對現金流量結果審計更重要,由此得出得審計結論才能較為客觀,取得的審計信息也更有價值。

(三)要注重審計企業各部分現金流量的比重與其從事的經濟活動是否相適應。引起企業現金流量變化的三個主要因素包括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一般來説,處於正常經營期間的企業,其供、產、銷活動是引起其現金流量變化的主要原因,經營活動對企業現金流量的變化應占較大比重;現時屬於企業理財活動的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應占較小的比重,而處於開業初期的企業則與此相反。理財活動越多,企業的財務風險越大。審計中要注意企業是否存在處於正常經營期間而理財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卻很大的情況,如果存在,就要進一步分析企業的理財活動是否正常合規,是否存在資金使用的低效和投資失誤的情況,評價其財務風險。

(四)審計企業現金流量的狀況與不涉及現金收支的理財活動是否相適應。不涉及現金收支的理財活動不會引起企業現金流量的變化,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面臨的現流轉困難。在一般情況下,企業以其固定資產償還債務,如果審計現金流量表發現,企業有足夠的現金償債,就要對這一經濟活動做進一步審計。

二、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審計

(一)通過對企業現金流量淨額穩定性的審計,評價企業對財務危機的應付能力。 幾個會計期間內企業現金流量淨額的絕對數值或增長率的穩定性越高,企業從經營中產生或吸收到的現金就越可靠,企業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就越少,企業在進行財務支付安排時就越靈活。審計企業現金流量淨額的穩定性:可發單間地通過最近幾個會計期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淨額在相應時期內的標準差來計算,標準差越少,穩定性就越大。還可以從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入流出比率,即經營性評價,這一比率越高,企業通過經營活動創造現金流入的能力就越強,對與經營成本相應的現金流出控制得越好。需要注意的是,對企業現金流量淨額穩定性的審計,是要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正數時才能夠進行,如果該淨額為負值,則説明企業經營活動出現了問題,容易導致財務危機,可進一步審計企業在經營中是否存在重大問題。

(二)通過對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負債狀況的審計,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企業的償債能力分為短期償債能力、長期償債能力。審計評價企業的經營能力,應通過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流動負債、長期負債、負債總額三者的比值來確定其短期償債能力,長期償債能力和綜合償債能力。顯然,比值越大,其相應的償債能力就越高。通過審計可以初步確定企業負債審計的重點部分。

(三)通過對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企業利潤及分配情況的審計,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股利支付能力。企業的淨收益由應計收益和現金收益組成。應計收益的形成是在權責發生制下通過應計、遞延、分攤及估計等方法得出的。所以企業的利潤的形成與現金流入不是同步的。如果企業的應計收益在利潤中佔的比重很大,即每期的現金流入較少,那麼即使企業的利潤總額很大,也無法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也不能評價為高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應對企業的應計收益按照客觀的收入與費用確認標準進行分析性複核,再對其盈利能力進行評價。企業的股利支付能力可以通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支付的現金股利的比值即股利支付保障倍數來評價,比值越高,股利支付能力越強,盈利能力與股利支付能力具有較高的相關性。

三、對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審計

企業的投資活動具有投入的一次性,和回報的持續性特點,因此,企業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具有發生一次大規模的現金流出和持續的`現金流入的特徵。在正常情況下,投資活動在現金流量表中反映為一次大額的現金流出後,連續數期出現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入。如果只有大規模現金流出而無相應的現金流入,則可能存在投資決策的失誤或其他問題。因此,對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審計,應着重對現金流出、現金流入和現金流量淨額的各個時期的比較。如果現金流出金額持續較大,或現金流入波動較大,或現金流量淨額持續為負值時,則説明情況異常,需要對相關投資情況進行進一步審計。

四、對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審計

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特徵與投資活動恰好相反:發生一次性大規模現金流入和持續的現金流出。這是因為資金籌集一般是一次性的,而支付利息、發放股利等融資成本往往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一般情況下,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在第一期間資金籌集出現較大規模的現金流入後,會連續數期出現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出。審計中,在企業沒有進行連續的發行股票或舉債等融資活動,如果發現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變動異常,則應對企業的融資活動進行進一步的審計。

對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進行審計,首先要對本期的現金流出、現金流入和現金流量淨額與前期比較,如發現有異常變動,則須進一步查明原因;其次應審計本期的融資活動對企業財務結構和資本結構的影響,可結合資產負債率、權益負債率等,如果這些比率趨好或有所改善,説明本期融資活動是比較成功的,否則需查原明;最後還應注意對股利發放和利息支付的現金來源進行審計,如果來源於經營活動則較正常,如果來源於舉債等融資活動本身,則需進一步審計企業是否存在虧損或潛虧因素,發放現金股利對企業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等。

需要説明的是,現金流量表的審計是從現金流量的角度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和掌握,從而確定符合性測試或實質性測試的重點內容,對基於現金流量表的審計評價也只能是對財務狀況的一些基本的認識,在審計工作中,需要將現金流量表審計中的疑點或線索與內控制度的測評結果及相關業務資料檔案等信息相結合,從不同角度進行審計分析,取得審計信息利用價值的最大化。